《刘病已上官莲儿》第145章 萧望之贬官

    五凤元年,萧望之凭着宣帝对他的宠幸,凭着他在在朝中经营多年,终于把他自认为的潜在政敌韩延寿给斗倒了,萧望之很得意,然后就开始忘形了。
    在斗韩延寿的时候,丞相丙吉竟然站在韩延寿的那一方,于是对丞相丙吉更加仇视和轻视,特别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萧望之对丙吉更加不满。
    就是宣帝突然下诏让丙吉和御史大夫询问边郡的情况,丙吉像是事有所准备似得,对答应流。而一向自以为能的萧望之由于事发突然,一问三不知。
    平时萧望之轻视丙吉,宣帝也看在眼里,宣帝对此心中自然很有意见,丙吉是谁啊。于是好好的将丙吉赞扬了一翻,又狠狠的将萧望之责备了一翻。
    其实丙吉至所以能对应如流,归结于好人有好报。上次有个驭吏不是醉酒吐丙吉的车上了不,丙吉一点都没责备他,而且像丙吉这样宽和之人,下属有什么事,都会涌跃向他汇报的,反正错了也不会责备。
    那个驭吏出身边郡,很熟悉连境警备之事。一天他出门正好看到看见驿骑拿着红白相间的信囊到朝廷报信,驭吏就知道边境肯定有事,于是就跟着去打听,原来是匈奴入侵了云中郡和代郡。
    驭吏便马上回去将所听得消息告诉了丙吉,并建议道:“边境战事吃紧,恐怕那些边郡二千石官员有不称职的,会造成额外损失,丞相您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情况。”
    丙吉觉得这驭吏的见意很对,马上安排人对各连郡的长吏进行调查,所以才在宣帝询问时能够对答应如流。
    丙吉回去后,还感叹到:所以做人要有容人之量啊,如果不是驭吏提前告诉我消息,我又怎么能得到皇上的称赞呢。
    丞相府的人也因此事对丙吉愈发敬重,可是这句话听到萧望之耳中就格外刺耳!
    于是在斗倒韩延寿之后,萧望之将目标转向了丙吉!
    五凤二年,待宣帝该祥瑞的祥瑞,该祭祀的祭祀。心情大好的宣帝,却被萧望之的上书给恶心到了。
    “有些老百姓生活困乏,盗贼不断出现,二千石级的官员多有能力低下不称职的。三公的人选不当,日月星辰就会失去光辉,今年正月日月无光,责任在我们大臣身上。”
    什么意思?
    下面有问题最终都是上面的问题,老百姓生活困乏,盗贼不断,虽然萧望之明面上在指指三公,实责在指责丞相,如今的三公就剩下丞相和御史大夫了,最终是指责宣帝,丞相最终也只是制度的执行者而已。
    宣帝真被恶心得不行,自他亲政一来就一直努力改善农民待遇,大力的打击豪强,抑制土地兼并,并且效果显著,年年丰收,宣帝颇为自豪。
    还有二千石官员多有能力低下不称职的,宣帝这些年来对二千石官员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涌现了一大批良吏,能吏。
    现在萧望之竟然还在说老百姓生活困乏,盗贼不断,二千石的官员不称职!这是对宣帝的努力全面的否定,这不是挑剔吗!
    你萧望之有才,讲大道理谁都讲不过你,耿寿昌建常平仓这么利民的政策,你叽叽歪歪的讲一堆大道理阻止,你真以为你能,治国就光讲道理就行了的!
    还有丞相丙吉,当初举荐你萧望之,也从未说过你萧望之的坏话,如今你萧望之竟然望恩负义,说他不称职,平常你与丞相丙吉争论,只当是政见不合,现在看来,看来是你萧望之的人品有问题!
    宣帝最是重感情之人,丙吉待他有养育之恩,所以从始致终宣帝对丙吉的态度向来是很是敬重的,如今得出萧望之竟然忘恩负义,来攻击宣帝最敬重之人。
    宣帝很是恶心,很是愤怒,后果很严重。
    这一次萧望之没有等来宣帝的支持,而是指责。
    宣帝一怒之下,派了三人人同去责问萧望之,建章卫尉金安上、光禄勋杨恽、御史中丞王忠。金安上是宣帝的亲信之人,杨恽是前丞相杨敞之子,太史公司马千的外孙,也是一个言辞犀利之人,而且因出兵匈奴之事与萧望之结冤。
    这样的安排,也就是宣帝考虑到了萧望之快上天了,怕他不服。
    结果果然不出宣帝所料,面对宣帝派出这样的阵容,一般人早就吓得叩头认罪了。而萧望之果然是被宠上天了,只是将帽子放在一边,与这三人争论起来。
    宣帝听了,怒气可想而之。
    再说丞相丙吉,老好人丙吉也是有脾气的,这次他真被气到了。他次次忍让萧望之,不是因为怕萧望之,而是不屑与萧望之斗,没想到像萧望之这样的人根本不知好歹,你越是忍让,他就越是得寸进尺。
    老虎不发威,你当时病猫!
    很快,丞相司直繁延寿上奏弹劾萧望之几条罪状
    一、中谒者良奉旨下诏萧望之,他只拜了两拜。良和萧望之说话,萧望之不起立,还故意垂下双手,反而告诉御史说‘良礼节不周’。傲慢无礼,轻视皇帝的使者就是轻视皇上。
    二、按旧例丞相有病,第二天御史大夫就要问候病情;上朝时在大殿中聚会,御史大夫应在丞相后面,丞相道别,大夫稍微前进,作揖。现在丞相数次生病,萧望之不去探病。
    三、在大殿聚会,和丞相用相同的礼节。有时议事意见不合,萧望之不以事论事,攻击丞相你别倚老卖老,你以为你是我父亲啊。
    四、知道御史不得擅自使用权力,萧望之却多次派留守官吏自备车马,回杜陵照看家事,让少史戴着法冠为他的妻子引路。又派他们去做买卖,这些人私下给他补助一共有十万三千。
    五、萧望之是大臣,通晓经术,职位在九卿之上,为众人所仰慕,竟然至于不守法不注意修养,傲慢不逊,贪污所监管的财物达二百五十万以上。
    最后请求将萧望之逮捕治罪。
    丞相就是丞相,眼睛亮着呢,只是不与萧望之认真罢了。
    宣帝看到奏书,沉默了,从来不在背后告状的丞相丙吉看来是真气了,这也难怪丙吉生气。宣帝自己都被萧望之气得快五窍生烟了。
    宣帝虽觉得萧望之的忠心,不必逮捕,但是也太傲慢的,也不能重用了。
    “有关官员上告你苛求我派遣的使者礼节不周,遇到丞相没有礼貌,听不到你廉洁的名声,傲慢不逊,无法扶持朝政,不能做百官的表率。”
    “你不深入思考,陷入这种污秽的境地,我不忍心让你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派光禄勋指杨恽传达诏令,把你降职为太子太傅,给予印绶。把原来的印绶交给使者,然后就去上任。”
    “你应该遵守道德,彰明孝义,端正自己的思想品行,不要有什么过失,不要有什么别的话。”
    宣帝怕萧望之傲气又犯,所以直接就让杨恽去把他御史大夫的印绶给收了起来,并告诉他,不要再争辩了,朕懒得听了。
    见人就斗的萧望之终于把自己斗进去了,本来他离丞相之位只有一步之遥,可是他硬是把自己的前途给作没了。如果他能再忍一年,丙吉就逝世了,丞相之位便非他莫属了。
    萧望之斗倒了韩延寿,结果只是与他们做嫁衣,萧望之被降职后,一直老实又肯干的颖川太守黄霸便被提上来,当了御史大夫。
    话说宣帝此次虽然动怒了,但对萧望之还算客气的,至少还让他当了太子太傅,只是让萧望之反省反省,可惜萧望之并没有吸引这次失败的教训。
    后来,宣帝临终之前重新启用他,让他辅助太子刘奭,结果萧望之好斗的个性不改,又挑起争端,结果没了宣帝的庇护,萧望之很快就人联手斗的丢了性命,不仅如此,萧望之也挑起了朝廷的党争。
    对于自己所偏爱的人,总是不能客观的评价,一向看人很准的宣帝,只因萧望之的忠心,却最终看错了他,重用了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