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上官莲儿》第109章 车师往事

    “朕想选派人护送大宛等国的使者回国,各位爱卿可有人选?”宣帝在早朝上问到。
    护送?一听宣帝这样讲丞相魏相就不由得蹙眉,丞相魏相从内心里反对武帝以前对西域的用兵,结果搞得国库空虚,天灾人怨的。
    后来经过休生养息,大汉好不容易缓过了一口气,可是自从大将军霍光派五将出关击匈奴后,汉朝的那些主战派又开始将目光盯上了西域,没想到现在宣帝也一样,对西域盯着不放。
    那西域与汉朝相隔十万八千里,交通隔绝,汉朝费钱费力得到他们有什么好处?若要对西域施予盛大恩德,也得看国家的财力啊。如今汉朝边境还有很多地方很是贫困,食不果腹,实在是不应该将财物浪费在西域上。
    丞相魏相想到这里,正准备清清喉咙出言劝谏时,就听到一个声音说道
    “臣推荐一人,卫侯冯奉世,此人处事刚勇果决,聪明机变,此行必不辱使命。”前将军韩增离席上前禀到。
    “哦,既然将军如此推荐,朕信得过你,那就这样定了。”宣帝早就将殿下的群臣的表情看在眼里,见韩增有人推荐,便马上定了下来,否则免不了又一场争论,不知道要争到猴年马月去。
    “禀皇上,此事还容细细商量。”丞相魏相见宣帝准备将此事就这样定了,赶紧上前说道。
    “郑吉他们在西域艰苦经营几年,去年方将西域安定下来,西域诸国才刚刚与我朝交好,如今正好趁机去安抚这些国家,此事刻不容缓。前将军所推之人,朕信得过,就这样定了。”宣帝说道。
    “可是,皇上……”丞相魏相话还没说完,便又被宣帝打断。
    “此事,朕意已决,丞相不必多言,将士们用血汗换来的成果,咱们不能视而不见啊,否则寒了将士们的心!”宣帝沉下脸来说到。
    这些年对西域的每一个政策,只要一讨论,公卿们将军们都争得面红耳赤,一件事情甚至可以争上几个月,宣帝每每在心中感叹,这皇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好当啊,此时才明白当初大将军为什么要那样独断专权。
    只是可惜宣帝如今才刚刚坐稳帝位,万是没有孝武帝和大将军那样强硬的手段的。可是作为一个帝王,一个有抱负的帝王,万国来朝是他的梦想,更不说打开西域,那条丝绸之路为朝廷所带来的巨利。
    自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一直为争西域门户车师国战的异常激烈。
    元封二年,孝武帝因楼兰攻劫汉使,梗阻绸之路,派赵破奴将军率军万人首次攻破楼兰,姑师,并将姑师国改名车师国。自从车师归属大汉,因汉朝控制车师、楼兰这两个西域门户,又与乌孙联盟和亲,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同时也拉开了与匈奴争夺车师的序幕。
    昭帝时期,由于大汉的休息养生的政策,匈奴派大军在车师国屯田驻守,车师国便又依附匈奴,常常威胁大汉派往西域的使者和丝绸之路商旅的安全。
    在五年前本始三年大将军霍光发十五万大军并联合乌孙五万精兵大败匈奴,后来常惠在奉旨犒劳乌孙之机,得大将军暗示便宜行事,降服龟兹国,威震西域,才使在西域沉寂了多年的大汉又开始活跃了起来,与车师国取得了联系。
    匈奴听说车师国又与大汉建交,便召车师国太子军宿前往匈奴,打算将其扣为人质。军宿不愿意去匈奴当人质,便逃到了他的外公焉耆国国王那里。
    车师王便又立其子乌贵为太子,乌贵当上车师国王之后,与匈奴结成婚姻,并建议匈奴截断汉朝与乌孙的联系通道。
    三年前,匈奴因想报复乌孙结果在返回途中遇雪灾,又被乌孙、丁零等国围攻,元气大伤,二年前汉朝便派侍朗郑吉、屯田校尉司马熹领一千五百人在渠犁屯田,积聚粮食,准备进攻车师。
    二年前,地节三年,秋收之时,郑吉和司马憙征发附近城邦各国的军队一万余人,又与自己的屯田士卒一千五百人,共同进击车师,攻破交河城,但未抓到车师王,后粮尽,撤兵回渠犁屯田,秋收完了,郑吉等又发兵攻打车师于士城。
    后车师王向匈奴求救未果,便又投向了汉朝,后郑吉留下一侯和二十名士卒保卫车师王乌贵。
    一年前,地节四年,匈奴得知车师国又投向了汉朝,便又发兵攻打车师,车师王乌贵怕自己遭到匈奴的报复便逃到了乌孙,匈奴便又另立了乌贵的堂弟蔸莫为新车师王,郑吉便将车师王后连同部分国民迁移、安置迎到屯田的渠犁一带,并派属吏和士卒三百人屯田车师,从此车师国一分为二。
    匈奴见汉军屯田车师,但派骑兵来与郑吉争夺车师国,郑吉便把在渠利犁的屯田部队一千五百人全部调往车师屯田,以防匈奴的侵拢,并将情况上书给了宣帝。
    宣帝命郑吉回渠犁和车师屯田,大量积聚粮食,使西域各国安心,并准备打击匈奴。郑吉回渠犁,用驿车送车师王后到长安,宣帝对车师王后赏赐接待都很优厚,每次朝会各少数民族首领时,常常向他们显示汉对车师王后的厚待。
    此刻,匈奴与大汉争车师已是异常激烈,宣帝的本意便是借护送大宛等国贵宾回国之意,顺道去安抚一下西域的那些小国,让他们安心,同时也是对郑吉等人的鼓励。
    通过前几次的有关西域政策的商讨,宣帝知道丞相魏相等人必然会反对,于是早早的拉了前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商量好了人先,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丞相魏相见宣帝主意已决,又有韩增、赵充国等人的支持,只好哀叹一声,心中虽然对宣帝的做法一百个不满意,但也不再言语,只是不满的看了一眼韩增和赵充国。
    魏相此时是非常不满,虽然自他当丞相以来,宣帝已慢慢的恢复了原本属于丞相的权力,内朝的权力早已不得当年,但是看着韩增和赵充国还能影响宣帝,他心里是一百个不甘。
    在魏相的心里,他是功臣,他是帮助宣帝扳倒霍家的第一人,他才是对宣帝最为忠心的人,他的意见宣帝应该都采纳的,而不是再继续受内朝的那些人的影响,特别是像张安世、韩增、赵充国这些曾和大将军霍光一条线上的人。
    韩增和赵充国心中对丞相魏相也很是不满,曾几何时,对外的政策要丞相来插手了,特别是像魏相这种什么事都不懂,只会引经据典,而没有半分自己见解的人。
    几时相互不满的看了一眼,各自哼哼的几声,都不再讲话。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宣帝对魏相有时近乎执着的态度也有些不满,然正像魏相所想的那相,魏相对他是忠诚的,这对其他的帝王来说也许并不重要,比如说武帝,他从来不怀疑自己少了一个丞相,没有人对自己忠诚了,再换一个就是。
    然宣帝是一个从平民当上皇帝的,他本就孤苦无依,不管他表现的如何自信,他的内心却是没有任何安全感的,更何况刚刚灭了霍氏,朝堂上虽是平静,却也是暗流激涌。宣帝此时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为他守住这些好不容易才夺回的权力,而魏相正是一个合适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