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上官莲儿》第99章 张敞上书

    对于宣帝一系列的动作,无关的人员都是持着看热闹的态度,可偏偏有一个人不是这样,这便是张敞。
    张敞,官二代,父亲事汉武帝官至光禄大夫,然而他却是从一个乡官做去,为官清廉,后为太仆丞,被当时的太仆杜延年器重,后来昌邑王刘贺进宫,昏庸无道,少有人劝诫。张敞实在是看不过去,便上书劝诫了。此后因劝诫而闻名,被升为豫州刺史。
    张敞实在是一个热心的人,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所以他很喜欢上书言事,宣帝见他忠心耿耿,便把他升为太中大夫。
    当时大将军霍光持政,张敞还是一个有脾气的人,因刚正不阿,就把大将军霍光得罪了,就让他掌管兵车出军的人减省费用,然后又被大将军霍光踢出了长安,担任函谷关都尉。
    去年地节三年五月时,宣帝将张敞调为山阳太守,并且给他下了密诏,让他暗中监视在山阳的刘贺。宣帝还没收到有关刘贺的奏书,到是收到了一封关于霍氏的奏书,奏书上写道:
    “臣听说公子季友有功于鲁,大夫赵衰有功于晋,大夫田完有功于齐,他们的国君都以封赏作为酬劳,并且最终是田氏篡齐,赵氏分晋,季氏在鲁专权。因此孔子作《春秋》,记载盛衰的经过,讥讽世卿最厉害。从前大将军霍光决策国家大计,安定宗庙,平定天下,功绩也是不小的。
    周公执政不过七年,而大将军掌权二十年,海内的大事,都在他的决断之中。当他势力隆盛的时候,惊动天地,阴阳不和,月朓日食,白昼昏暗黑夜有光,土地震裂,地中生火,天象违背了常规,袄祥怪异,不可胜记,这都是因为阴类旺盛,臣下专权。朝臣应有明言,说陛下褒扬宠信从前的大将军以报答他的功德已经足够了。
    近来辅臣专政,贵戚势力太盛,君臣的名分不明确,请您罢免霍氏三侯,让他们回归府第。
    至于卫将军张安世,应该赐给几杖让他归退,时时地问候召见,把列侯看作天子的师长。明确地下诏给予恩典却不听,群臣居于道义力争而后才许可,天下人一定认为陛下是不忘霍氏功德,认为朝臣懂得礼义,霍氏世世就没有什么忧虑和困苦了。
    现今朝廷中听不到直谏的声音,而令诏令独自发出,这不是良策。现在两位侯已经出京了,人的常情是不会因此疏远的,以臣的心思忖度,大司马及他的支系亲属一定有畏惧之心。
    近臣自身感到危机,这不是良计啊,臣张敞愿意在满朝中挑起这个端头,但值守偏远的郡县,所以没有机会。心思的细微之处口中无法说清,言语的微细之处笔下无法讲明,因此伊尹五次被推荐给桀,五次奉事汤,萧相国推荐淮阴侯几年才得以任用,况且臣在千里之外,凭藉文书禀告事情呢!希望皇上明察。”
    张敞不仅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也是一个厚道的人,他从宣帝的动作中已经猜出宣帝要做什么了,所以他上书建议让霍氏的人都回家,到此为算了,皇上您现在这样搞下去,恐怕会出乱子的。
    还有就是他想回长安,张敞是一个有抱负的人,结果正在仕途得意的时候得罪了大将军霍光被踢出了长安,从头再来。现在好不容易熬到大将军霍光死了,自己怎么着算是宣帝的人,正觉得前途有望,结果又被宣帝派到山阳去监视刘贺,这差事……
    张敞确实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仅猜到了宣帝想动霍家的人,甚至猜到了宣帝对已经投靠他的张安世也颇不放心!
    但是有时候厚道又聪明的人还真不讨人喜欢,如果张敞能够像萧望之那样揣摩着宣帝的心思,顺着宣帝想法提出建议,那以他的能力,前途应该是不可限量的。
    然后厚道也有厚道的好处,与他作风相似的官员大多没有善终,唯有他虽然仕途不是那么满意,但也是死在任上的。
    年青的宣帝,作为一个政治家,本意便是想将霍氏连根拔起,不为仇恨,只为权力,没有人愿意被人制约,更何况还是一个皇帝。
    然而没有大将军霍光,便没有他,大将军霍光是他的恩人,做起这事来他还是有心理障碍的,恰好又得知了许后之死的真正原因,于是在魏相的建议下,开始了行动。
    可是,刚刚开始,连自己人张敞都隐约的表示了反对。在张敞上书之前,还有一个茂陵人徐福也跟张敞上了差不多意思的奏书,还一连上了三封,意思也是早点处理了霍氏,不要让他们灭亡。
    面对这两封奏书,宣帝犹豫了,于是他将魏相和岳父许广汉叫来了。
    “这张敞真是妇人之仁,大将军霍光把持朝政二十多年,不将君主放在眼里,当初昭帝年纪轻轻便愤闷而死。后来上天授大任与皇上您,经过皇上苦心经营,才有了如今的局面,难道皇上不怕再出一个霍光!”魏相当即表示反对。
    “皇上,是他们害死了我的女儿平君,皇上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咱们许家与霍家已势同水火,您不为老臣考虑,也要为太子考虑啊。”许广汉说着说着,眼泪便流了出来。
    宣帝看着老泪纵横的许广汉,心中也是感叹颇多,当初他身份尴尬,一无所有,是眼前之人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并且处处接济他。
    许后死了之后,许广汉也是提着脑袋帮他四处张罗,从无怨言。但是大将军霍光,虽然专权,但是在他当政时期,对宣帝是一直守着君臣的本分的,事实上他也从霍光身上学到了许多。
    如今霍光逝世才一年多,要他将霍家彻底的铲除,确实有些于心不忍!而且也显得刻薄寡恩了些。
    “大将军是朕的恩人。”宣帝说到。
    “皇上仍是上天选定的,而非大将军霍光选定!如今虽然皇上将霍氏的手中的兵权削弱了,然霍氏中朝中经营二十多年,若不能斩草除根,恐怕会后患无穷啊!霍氏不倒,朝政不安!而且是霍氏自己做死,怎能怪皇上。那些密奏,皇上也是见了的,哪一条不是重罪!”
    魏相见宣帝还在犹豫急忙说道,他是真急了。魏相致所以会当丞相是因为他帮宣帝攻击霍氏,若是霍氏子弟都平平安安的回家就罢了他的功劳在哪里,再者,他这样攻击霍氏,还真怕霍氏的报复。
    “丞相说得是,皇上可别忘记了平君啊。”
    许广汉跟在后面说到。他对霍家的恨已深入骨髓,因为霍光,自己这个国仗还得等霍光死了后才能封侯,这让他不知道受了多少笑话。
    如今也只有霍家倒了,他们许家才能安心的风风光光的过日子。
    “朕知道了。”
    宣帝说到,许广汉和魏相是目前他最为重要的办事人,他不愿意为了这件事与他们在这个时候闹出间隙,更何况他们说得很有道理。
    当初有谁会想到自己这个孤儿会真得当上皇帝,如今的霍家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霍家,而是代表了许多人的利益。若是霍家不灭,就算是霍氏没什么想法,但那些随着霍家失势而利益受损的人总是会有想法的,这些人自然也会不约而同的聚集到霍家的周围,就如同现在反对霍家的人都不不约而同的聚集到许广汉和魏相周围一样。
    宣帝嘉许了张敞的奏书,再也没有下文,张敞也只好老老实实的在山阳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