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战争的紧要关头,朝廷发生政变了,咸丰死后,肃顺他们被干掉了。咸丰皇帝的妃子叶赫那拉氏给咸丰生了个儿子,于是她就升格为西太后了。大家不要认为西太后是一种尊称,在满人眼里是以东为尊的,东边是大的,西是小的。也就是说,凡是讲史,称叶赫那拉为西太后多少带有一点贬义;称她为慈禧太后则为褒义,因为慈禧是她的封号,是很光明的形象;如果再贬一点,就称她那拉氏,康梁失败以后,就一口一声那拉氏是先帝的一个小妾而已,把她气得够呛。
原本,咸丰死后,当家的是肃顺等人。西太后联合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发动政变,这场政变绝对不是西太后自己发动的,恭亲王奕?在开始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奕?是咸丰皇帝的兄弟,他俩当年最被道光看重,而且论才能实际上是奕?要高一头。传说是咸丰的师傅杜受田比较高明,皇帝领他们春天打猎,按理,诸王子应该各显其能,结果咸丰什么都没打,空手回来了。道光问其原因,咸丰回答,正好春天,万物萌发之际,不忍伤天和。道光一听,这是仁慈之主啊,就把皇位传给了咸丰。
当然这只是传说,因为满人是游猎民族,其实不讲这个,他们也许后来是受了汉人影响。反正总体而言,道光是挑了一个才能较逊一点的人当皇帝,这个皇帝后来又窝囊死了。关键是死之前逃到热河去了,把恭亲王奕?留下来议和,以为议和不了,奕?也可能就活不了了。但是没想到联军并不想杀奕?,也不想把清政府摧毁了,人家就是想签约——当然还顺便抢了圆明园。最后,奕?的势力通过这事反而长起来了,到后来咸丰死时,他势力已经很大了。由于恭亲王奕?的参与,反肃顺的势力超过了肃顺,于是直接就把肃顺干掉了。
但是肃顺定的这种重视汉人、利用汉人来平叛的策略并没有被废除,而且慈禧和恭亲王对汉人更加重用。比如,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原来是管三省,现在是管四省。放手让你去做,这招很高明。这一下子就把清王朝的命给救了。一方面,汉人士大夫起来了,他们权衡一下,觉得太平天国不能帮,要帮就帮清朝。另一方面,要帮清朝,清朝也得有回应。清朝如果这个时候还说,我还不能相信你,那士大夫们也帮不了。清朝这个时候很及时地做了回应,甚至内部发生政变之后,还是很好地做了回应,这样就把清王朝救了。于是带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
“同光中兴”不是一个简单的王朝中兴,而是因为来了洋务运动,当时又称自强运动。这个自强运动实际跟上海有关系。前面讲过,五口通商之后,上海的地位很快就超过广州,因为它腹地很大,但是它迅速膨胀是因为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闹到江南之后,当地的士大夫都往上海跑,因为上海有租界。太平军三次进攻上海都没打下来,太平军跟洋人有点打不太明白,想打又不敢放手打,毕竟是洋兄弟嘛。所以上海是一块福地,上海的租界更是福地,大家都去避难了。他们带去了资金,带去了人才。在太平军闹起来之前,上海的商人主要是粤商,太平军闹过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了宁波商人的天下了。江南本地的商人数量大大超过粤商,这些人有经商传统,有资金,也有才华,还很聪明,所以很快就把上海带起来了。
租界的发迹实际上没有用过西方那些国家一分钱,租界全是用当地华人的钱建的。但是有一点肯定的是,尽管是租界,是国中之国,却是用西方的方式来建,用西方的方式来管理的。这一套现代城市发展与工商业的结合在租界里面体现得最好,并提供了一个中国现代化的样板,或者说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上海的华界都是跟租界学的,其他城市又跟上海学。租界的存在也给中国最早的民族工商业提供了机会——叫民族工商业有点别扭,很难说叫什么工商业,有时候它也跟外国人有点勾结,但又不能说它是完全的外资。在我们后来的历史叙述中,那个时候的买办资产阶级是一种最腐败的阶级、最反动的阶级。实际上,买办阶级当时不仅仅是所描述的这种阶层。因为最早是买办接受西方的东西,是他们最早用西方的方式去开办工厂、招收工人。
太平天国在江南制造了大量的孤儿,大量的孤儿也为最早的工业提供了员工。虽然当时江南商业很发达,但都是包买商的形式。如果说是开工厂,有大烟囱有锅炉,大家其实还是挺害怕的。比如江南制造总局刚开工的时候,那烟囱呼噜呼噜往外冒黑烟,老百姓都很害怕,觉得是在烧人,所以没人去做工。江南制造总局试着从广州招人,但没招来,后来就把太平天国造成的这些孤儿招去当工人了。这些孤儿没什么其他活计做,就去做工人了,做了以后发现挺好。只要有一个人吃螃蟹,后面的人就跟上了。于是各自开工厂,各自招人。最早的时候,宁波人开工厂招的是浙江人,苏州人招苏州人,常熟人招常熟人,他们都找自家人。所以在工人阶级内部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地域性。苏北人在上海地位不高,就是因为苏北人没有开工厂的,没有富人。他们只能做服务业,比如码头扛包、拉洋车等,工资很低,地位也低,被人们看不起。很早以前,上海人就看不起苏北人,说苏北人是江北佬,不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如果没有上海,我们很难想象洋务工业能弄成什么样子。正因为有个上海,虽然我们洋务工业好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点模样。比如江南制造总局是最活跃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现在还存在的,就是当年办的),开平矿务局,福州船政局……不管怎么说,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窗口,洋务工业还是办出点模样来了。
洋务运动由于朝廷政治格局的改变而开展了起来。以前“内重外轻,满重汉轻”的格局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后被改变了,变成了“外重内轻,汉重满轻”。这些中兴的名臣们大多都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积极性远远超过了中央的开明派,如奕?、文祥这些人。因为朝廷里面反对势力还是很大的,而且慈禧太后不想一屁股坐在洋务派这一边,也不想完全站在奕?这一边,顶多往开明派这边挪了一点。她居中平衡两派,所以中央的洋务派除了办了一个同文馆,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像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也是一个效率很低的衙门。
因此,洋务运动主要是靠地方的积极性,而洋务派的首领里,最重要的是李鸿章。曾国藩这个人很不容易,但如果要作为一个大臣讲,他的眼光还不够。他总是强调自主性,这一点他没有李鸿章看得远。就像他当年找徐寿去集结能匠拿锤子凿轮船一样,能不能凿出来?当然能,但是它精度不够,能开但开得很慢。这样的国产化没有多少意义。徐寿的儿子徐建寅就比较明白了,要机械加工,有精度标准。曾国藩强调自主性,实际上不学透是没有自主性的。后来李鸿章就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玩意没法让能工巧匠来凿,但只要学来那一套西方的标准,就是不巧的匠也能干。
朝廷的变化主要是搞了一个总理衙门——这是英法联军逼着清廷办的,他们要求清政府必须成立外交部,而不再通过礼部打交道。西方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清楚必须进一步把清朝拖到自己的体系中来,他们逼着清政府成立外交部,跟其互派公使,他们要彻底把清政府的“天下”变成他们的“世界”。对于清政府来说,这个过程是被迫的,当年咸丰皇帝坚决不同意,多给钱多开口岸可以答应,但这个关口无论如何过不了。但是被别人打了,不得不答应了,但最后也只是同意对方公使来,清政府坚决不往外面派。后来中国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节实际上是美国人蒲安臣,他最初是美国驻中国的公使,他觉得中国人挺可怜的,退休之后要求替中国出使他国,代表中国的利益去谈判。我们后来骂蒲安臣,其实他也替中国着想过,是个有职业道德的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让我们成立外交部,结果我们不肯成立,实在顶不住了就成立了总理各国衙门。对外国人说,这就是外交部,总理“各国”事务;对国内人说,我们可以“总理”各国事务。这里面所有人都是临时调的。因此整个结构非常糟糕,效率很低。
此外,清廷还办了个同文馆,同文馆的外国教习翻译出了《万国公法》,也就是第一部中文版的国际法。从此以后,很多事可以拿出来与外国人对话了,多少有点外交模样了。但这个学校教出的学生确实是不敢恭维。齐如山回忆,他曾找来两个据说是最好的学生翻译一份俄国的文书,一个学了十四年,一个学了九年,结果发现,学了十四年的也就是把俄文字母背下来了,九年的还没背下来。英文方面,张德彝是学得最好的,他学成之后被派到英国使馆做翻译工作,严复去使馆听过他的翻译后,非常不屑。张德彝后来去了很多国家,写了很多游记,在《走向世界》丛书里有。这些都算是最好的学生了。齐如山也是同文馆的好学生,他的好不表现在学习上,而表现在经商以及帮助京剧改革上。他在里面学德文,我们没感觉到他德文有多好,而是主要记得他做的其他的事。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因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把中国汉人士大夫的积极性焕发出来,那么,即使是英法联军逼得朝廷签了条约,中国还是变不了。所以从中国进入世界的步调而言,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但是,就像很多次农民起义一样,太平天国这场农民起义对中国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人口的锐减和财富的损失,整个长江流域前前后后据说损失了一亿多人口。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