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第六百一十二章 甩饵钓鱼

    “你怎么这么急啊!”羊献容挥手招呼外面的宫娥进来,拿着书文去天子的寝宫盖印,然后才说道,“从来到京师,除了换人和颁发政令就不做别的事情了。”
    “本王怎么不急,已过而立之年,还不知道现在是距离出生近还是距离死近呢,可本王谋划的事情还有很多都没做。”司马季切了一声,他说的可是完完全全的大实话,古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他现在这个岁数三十多岁,也就是说他已经接近古人的平均寿命了,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些重要的谋划不趁着现在就赶紧,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时间。
    “怎么总说这种话,妾看燕王正是鼎盛。”羊献容吓了一跳,她可不希望司马季的话变成现实,现在她对自己的皇后地位很是满意。万一司马季一下没了,谁知道掌控天下的藩王换了一个还会不会对她这么好,再者羊献容还没有孩子,总是受制于人。
    万一燕王下一个继承着,觉得对建立霸府并不满意,想要自己当皇帝,她以后会是什么命运,想到这羊献容也顾不得刚刚的怄气,对司马季和颜悦色起来,“燕王要是去了,妾怎么办?”
    “中宫比本王小十几岁,你怕什么?看看,中宫现在不就是在和本王谈感情么?”司马季抓住了羊献容的话柄,自得的说道,“可见本王并没有说错。”
    “是啊,妾是在和燕王谈感情。”羊献容好言相劝,连对天子都没有这么曲意奉承过,此时却在一个藩王面前这样,“你也要来看看妾才对,宫中如此寂寥,你让妾自己一个人天天如此,不觉得狠心么。”
    “宗室都看着呢,本王怎么来?要是被发现了,这事可大可小,后患无穷。”司马季一副你也不能怪我的表情,要是有机会他会不愿意总入宫么,男人的阴暗心理该有的他全都有,妾不如偷的道理他比谁都明白。
    可现在他还真有很多事情比入宫睡皇后重要,没人明白这种急迫的心情。
    “今日过来也是找中宫商量一件事,本王已经决定调理调理京师的学子,不然他们总给本王找不自在。”司马季安抚了一下羊献容,就说到了正事。
    “是因为四部鲜卑的首领封王的事情?”羊献容了然的点头,轻启朱唇道,“他们不过是手无寸铁的学子,能对你造成什么威胁,是不是太过于谨慎了。”
    “一点都不谨慎,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本王就偏好法家,比谁都明白这些不谙世事的学子会带来什么后果,先用国情教育教育他们,以后才是栋梁,这也是做善事。”司马季疲惫的靠在床侧悠然道,“揍他们也是为他们好,棍棒之下出孝子,别说只是一帮学子,就算本王亲子,也不能这么干,反正本王有的是儿子,大不了就换。”
    这种事司马季绝对不留情,他的子嗣并不多,大概现在已经有三十个出生了,名字都快起不过来,这种批量生产的结果,就是他对子嗣并不重视。能有所成就固然好,不能的话赶紧让道,后面有的是人等着。
    他可是知道,学子这个群体在后世可是总被利用出来搞事,有点苗头不对立刻就要动手收拾,为了封建帝国主义的未来,下狠手也是应该的。
    杀一部分人拯救大多数人,确实比较残忍,在古代社会却无可厚非。也是基于这个逻辑,司马季才觉得对东南亚大开杀戒也是做善事,第一符合他内战内行的特质,第二杀了这些东南亚土著,就省的以后这些小国出现面对一个永远不可能战胜的中国,燕王明明是在帮助这些土著的后代解决困扰一辈子的烦恼,这不是做善事么。
    你说后世东南亚国家人民多上火,天天看着北方邻居越来越强,担心自己的国家成为傀儡,可他们的国家还没本事反抗,天天对着中国骂,中国人又听不到,自己憋一肚子气。现在大军南征不就一切都解决了么,如果他们的祖先运气好,没准就能活下来,成为我大晋的一份子,再说除了高棉人,哪个不是从古代中国领土上南逃的失败者,说不定高棉人都是,上古时代就开过战,现在只不过是时隔千年再次开战,本质是内战,追杀失败者不行么?
    司马季都已经保护了现在大晋疆域内的民族,宁州再往南的,就不归他管了。
    “只有法家才略微体现了一点一视同仁,宁州以南的土地当地部族都信奉一种叫婆罗门的教派,这个教派本王很不喜欢,一定要在征战过程当中灭了它。反过来说,只有法家在大晋占据主导地位,才没有这种教派的生存空间。”司马季解释了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低声道,“儒学和玄学教育百姓还是有用的,朝廷施政还是讲点实际的东西最好,依法治国。”
    “这个招贤令,就是讲各地的才俊吸引到京师,然后看着法家学子成为朝廷主流。”羊献容面露思索之色,“还能这么做?”
    “这不就是钓鱼执法么!本王只要透漏一点重法家的意思,肯定会有人出来抗议的。本王就等着他们再次露头。”司马季双手一摊,丝毫不掩饰自己无耻的操作。
    确立法家为主导,就等于是让国子学的学子靠边站,这些学子一定会出来反对的。到时候就顺势来一场辩论,光明正大的把法家扶正,这也是南征之前必须做成的事情。
    “那到时候,妾和天子一起出面见证?诸王也一起出面么?”羊献容狐疑的问道,见到司马季点头,她就明白了,司马季这是要把儒学和玄学都排除朝堂的主流地位。要是成功了就真的如他所说,以后儒学就是用来培养个人操守的学说。
    这有什么不好,司马季上辈子上小学时候,思想品德课学的也挺好的。在他看来儒学最适合的就是提升个人操守,可再好的个人操守也不能代替法律。
    “到时候请天子和中宫见证,还有宗室诸王在,相信没人敢不服。”司马季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如何让国子学太学的学子不满,进而出现对燕王的非议,然后什么时候准备发难,把这些学子和他们的学说一并打落凡尘都说的清清楚楚。
    司马季这种人,别人不惹他他都要想办法找事,更何况这次这些学子先让他不舒服,也就是当时四部鲜卑首领还在,他才想着家丑不可外扬。现在都离开京师了,那还客气什么。在需要一段时间准备,让别人淡忘了国子学学子和鲜卑首领封王的关系,就是动手的时候。
    随着招贤令正式被中书省下发,传之各州,各州郡城门贴上了告示,因为之前战乱躲避各处的文士也就见到了天子的招贤令,招贤令并非是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百年前曹操就玩过这么一手,以史为镜各地的文士还以为这是自己一展雄途的机会,开始纷纷启程赶往京师。
    事实上天下如同他们判断的一样,也确实正在变得安分,又加入了两个藩王,一个禁军宿将的大军之后,江南叛乱的叛军马上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之前只不过是中原的藩王都在全力打内战,唯一关心江南张昌之乱的长沙王司马,手中的兵力捉襟见肘,这才给了这些乱兵做大的机会。
    现在中原大战已歇,腾出来手的司马季自然是不能再容忍江南战乱不熄。得到了南下洛阳禁军的补充,晋军自然是一改之前的颓势,对着分布各州的乱兵开始穷追猛打。徐州、豫州境内的乱兵已经被完全剿灭干净,境内已经重新恢复了秩序。
    只剩下了荆州和扬州境内还有叛军作乱,不过已经不复之前的声势,相信被平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至少最近司马季接到的报捷文书,都快接的手腕脱臼了。
    距离临近京师的州郡,自我感觉有才的文士已经赶到了京师,他们或是觉得碰碰运气,或是出现了自己才高八斗的错觉。不过对于这些人,司马季还是让人安排接待,衣食无忧的招待着,很有战国时期养门客的感觉。
    随着这种文士陆续来到,司马季也明白他准备钓鱼执法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等到差不多的时候让这些文士俊才做一个见证人,见证历史大事在他们的眼前发生,这可是不多见的机会。用法家代替玄学、儒学其实不算什么大逆不道。
    玄学的兴起,本身就是因为大汉天下出现了谋朝篡位,这个锅是曹氏的,和司马氏没有关系,玄学开始有影响力正是曹氏篡位的时候。因为儒学那一套的标准,无法解释汉末为何出现礼乐崩坏。既然玄学能够应运而生,司马季觉得法家复活完全说得过去。
    当京师百姓口中出现传言,有人建议燕王,要建立一座法家的学府言论之时,这就标志着燕王正式甩饵钓鱼,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整个学子群体来说,这都是大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