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宇冯玲》第571章 天生少肾

    “是啊,刘老师你运气还真是好啊,你师父竟然对宫老教授有恩。宫老教授不仅医术高明,在我们学院也是出了名的重情义之人,既然知道你是故人的门生,自然要帮你一把。”陆高大也跟着感慨道。
    “确实是好啊,要是换一个老中医,就算有心也无力,但宫老教授就不同了,他本人不仅在中医界分量很重,而且他儿子更是副省级干部,能量大的很,要不然刘老师这个副教授的身份肯定办不下来。”莫志学也紧跟着道。
    “喂,喂,你们是不是酒喝多了,胡说些什么呢,评上副教授只需要关系就可以吗?还需要医学水平的知不知道?”郭佩杉毕竟是女人,心细,见聂俊智他们喝了点酒之后,讲起话来没个顾忌,好像刘泽宇纯粹是靠关系评上副教授的,忍不住瞪了众人一眼道。
    “对,对,刘老师自幼学医,医术水平自然很高。”郭佩杉这么一瞪眼,聂俊智等人都猛然醒悟过来,面色有点尴尬地连连点头附和道。
    至于心里自然不这么认为,中医是一门经验学科,就刘泽宇这个年纪,要说他的医术已经达到了副教授的水平,打死他们都不信,多半还是宫老教授看在故人情分上,难得徇私一回,助他一臂之力。
    刘泽宇见众人口是心非也不点破,更不会特意去显摆一下,笑了笑,冲众人举杯道:“各位老师过奖了,不过我跟宫老教授的关系,还请各位不要说出去。”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聂俊智等人都连连点头,心里也更认定了刘泽宇是靠着已故师父跟宫承业的关系,这才评上了副教授。
    当然这话众人是不会再提了,这年头不都是到处讲关系吗?多一个刘泽宇不多,少一个刘泽宇也不少,至少刘泽宇虽然是靠关系进来的,但为人耿直,相处起来也没有半点架子,不像那个万嘉平整天昂着脑袋看人,见了就想揍他。而且,刘泽宇有宫老教授这层关系,对于陆高大等人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大家是同个办公室的同事,哪天刘泽宇真发达了,他们也跟着沾光不是?
    一顿饭,四男一女吃得开开心心,以至于陆高大等人都喝得有点多了,不过倒都还记得抢着付钱。
    ……
    第二天,三零六办公室只有刘泽宇一个人,其余人都去医院坐诊去了。
    在网上又翻阅了一些资料,大概在九点来钟时,刘泽宇见到了自己的第三位学生杨向荣。
    这是一位年纪四十出头,人比较瘦,头发已经有些发白,看起来有点未老先衰像。
    “请问这位同学,刘泽宇副教授在吗?”杨向荣推门进来后,一眼就看到正在网上翻阅资料的刘泽宇,不禁微微一怔,然后客气地问道。
    “我就是,你是杨向荣吧?”刘泽宇抬起头看着杨向荣笑问道。
    “你就是?怎么可能?”杨向荣吃惊地盯着刘泽宇。
    杨向荣在笔试通过后接连联系几位导师被拒后,就知道因为自己犯过一次医疗事故,再加上年纪偏大,还是在职的,没有什么老师愿意接受自己,最终的结果只能由学院来安排。不过杨向荣也不怎么在意,考研究生之前,他就已经料到一般老中医都比较爱惜自己的名声,他曾经犯过一次医疗事故,估计不大会有老中医肯接受自己,而年轻一些的医生,一般不大喜欢招他这种“高龄”学生,而对于已经积累了多年行医经验的杨向荣,跟年轻的医生其实已经学不到多少东西,所以他读这个研究生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一张文凭。
    一来,有了研究生文凭可以缩短他晋升的时间,二来,这年头很多病人就像很多用人单位一样,寻医时一般不是看名老中医就是喜欢看医生的文凭。
    杨向荣只是大专毕业,又只是主治医生职称,很多时候这简介挂牌在门上一挂,除非病人挂不到其他副主任或主任医生的号,很少有人会主动找上他看病,而这年头,西医部门总是人满为患,而中医科部门就显得清冷许多,所以很少会出现挂不到副主任或者主任医生的号,所以一天坐诊下来,往往也没几个病人光顾杨向荣。
    这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中医的见效本就缓慢一些,来看的又基本上是西医看不好转过来的,有时候杨向荣的药明明下对,病情已经有转好的迹象,但因为病人外行看不出这迹象,再加上病人本就对他信心不足,很自然也就完全对他失去了信心,转而他医去。这种情况让杨向荣很郁闷,认为自己如果是科班硕士出身,而不是大专生,这些病人对他的信心就不会这么容易动摇了。
    这是杨向荣一把年纪还要来读个硕士文凭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职称晋升的缘故。杨向荣今年真正的年纪是四十二岁,按正常晋升速度他现在应该早已经是副主任医生。但因为犯过一次三级医疗事故,再加上文凭低的缘故,职称评审竞争激烈,就一而再地被拖延了下来,一直到了今年还是主治医生。
    正因为这两个原因,杨向荣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考上研究生。如此连考三年,今年终于如愿考上楚州大学中医学院。但杨向荣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好不容易考上中医学院,学院给自己安排的一位导师竟然是这么一位毛头小伙子!
    虽然杨向荣从未幻想过能拜邹永元名老中医甚至万嘉平这样年轻但名气很大的副教授为师,但这么一位毛头小伙子还是让他无法接收。
    换成他自己来当他的导师还差不多!
    “是不是觉得我太年轻了,所以一时无法接受?”刘泽宇倒也能理解杨向荣的反应,毕竟行医多年,反过来要拜一位毛头小伙子为师学医,换成他自己一时半刻也难接受。
    “这,是有一点。”杨向荣倒没想到刘泽宇说话这么直接,一时间倒有点为自己大惊小怪而感到过意不去。
    “华国有句古话叫学无长幼,达者为先,你不要以为我年轻就教不了你。其实我更担心你年纪偏大,又是先天少了一个左肾,虽然按西医来说一个肾只要健康就可以满足需要,但它只看到了表象,《素问。六节脏象论》有言:‘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有《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由此可见,从中医角度分析,肾乃先天之本,你少了一个左肾其实就是先天条件不足。所以我反倒担心你会精力不足,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并领悟我传给你的医术。”刘泽宇淡淡道。
    “你,你怎么知道我先天少了一个左肾?”刘泽宇话才说完,杨向荣就跟见了鬼似的,瞪圆了眼珠子,连连退后了好几步。
    说起来先天少了一个肾就连杨向荣自己也是在他二十岁时,有一次体检做b超才知道的,而且这件事除了他的家人和最要好的几个朋友,他从来没跟别人谈起。没想到今天才第一次跟这位年轻的刘副教授见面,他就一语惊人指出自己先天少了一个肾,而且还精准无比地指出是左肾。这又怎么可能?
    “你我素未谋面,你说我是怎么知道的,自然是通过双目看出来的。”对于杨向荣的反应,刘泽宇并没有感到任何意外,闻言淡淡一笑道。
    “用眼睛看出来的,这怎么可能?”杨向荣再次惊呼出声。
    杨向荣身为中医,当然知道中医有望闻问切诊断之法,可要说通过望诊能一眼看穿人少了一个肾,杨向荣还真没办法相信。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你应该听过吧?等你医术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知道望而知其病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现在我却是跟你很难讲清楚这件事。当然你年纪已大,天赋也只能算中上,这辈子最多也就只能窥到这个门槛。不过中医讲望闻问切,你若肯虚心学习,结合其他诊断手法,虽没办法做到望而知其病,但也应该能做出精准的诊断。”刘泽宇再次淡淡一笑道。
    见刘泽宇提到扁鹊,显然有自诩自己有扁鹊之医术之意,杨向荣心里虽然觉得他似乎太过狂妄自大,但一想起他能一眼看穿自己先天少了一个左肾,却又觉得如果扁鹊能重生,估计也就这个水平。
    “再回过来说肾的问题吧,你先天少了一个肾,我是没办法再帮你补一个肾的。所以一切还需要你自己平时注意养生,以弥补先天不足。还有你最近不要再服苦寒的药物了,比如菊花茶之类的,多吃些温补肝肾之药物,如枸杞可每日泡水饮用,也可自己用吴茱萸、配以生姜、桂枝配药,以补阳温肝。”刘泽宇没理会杨向荣吃惊的表情,继续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