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第 20 部分阅读

    1896年4月,他开始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897年3月,他从维尔诺转移到科夫诺从事革命工作,出版第期波兰文地下报纸《科夫诺工人报》,而且领导了阿列克索特科夫诺市郊区的罢工斗争。1897年7月,他因叛徒告密被捕,判处3年流放。1899年8月,他从流放地维特亚卡省秘密逃到维尔诺,后又到华沙,继续在这里从事工人运动。1900年1月,捷尔任斯基第二次被捕,被判处流放五年。1902年6月,他在流放途中逃跑,回到华沙,后转移到国外。
    1903年7月,他参加了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捷尔任斯基被推选为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总执行委员会委员。1906年4月,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第次见到列宁。1907年5月中,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党中央委员。1908年4月,他又遭逮捕,被判终身流放西伯利亚。1909年年底,他第三次从流放地逃出,秘密逃回华沙,然后到柏林。
    1912年9月,他又次被捕,被判处3年苦役,后被莫斯科高等法院判处6年苦役,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后才获释。
    1919年3月,捷尔任斯基担任俄罗斯联邦内务人民委员。1920年1月,他被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授予红旗勋章。1921年1月,他担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改善儿童生活委员会主席。1922年2月,他担任俄罗斯联邦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政治保卫局主席。
    1923年7月,他任职苏联劳动国防委员会委员。1924年2月,他担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兼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主席。
    1926年7月20日,在联共中央全会上,捷尔任斯基发表反对党内反对派的讲话时,心脏病突发而突然逝世,葬于莫斯科红场。
    阿富汗是何时独立的?
    1922年10月22日,阿富汗人民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使英阿双方缔结了最后和约,阿富汗取得了民族的独立。
    阿富汗是18世纪中叶形成的多民族的大地主和封建贵族专政的伊斯兰国家,地处中亚地区的交通要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英国殖民者侵占印度后,开始不断向中亚发展,企图控制阿富汗,以此作为制止俄国向印度洋扩张和确保印度领地安全的保障。为此,英国在1838年和1878年发动过两次侵略阿富汗的战争,虽然都遭到顽强抵抗,并因多种原因被迫撤军,但也取得了利用条约牵制阿富汗对外关系的好处,使阿富汗成为它的势力范围。
    1919年2月30日,阿富汗哈比布拉国王在守猎行宫中遇刺身亡。28日,哈比布拉的儿子阿曼努拉在青年阿富汗党人的支持下担任阿富汗国王。他即位时发表声明,宣布阿富汗在对内对外方面完全独立,并写信给英国印度总督,希望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英国不仅拒绝了阿曼努拉的要求,还以此为借口,公然发动起了第三次侵阿战争。
    1919年3月3日,英军向开伯尔山口的阿富汗边防军发起进攻。5月7日,阿富汗向英国宣战。战争在瓦西里斯坦和开伯尔山口等地激烈展开。阿军约三万人进行顽强抗争,但英军凭借兵力众多的绝对优势改变了局势,还空袭贾拉拉巴德和喀布尔,阿军无奈撤退。后来,由于苏俄对阿富汗独立的承认和道义声援,加上印度革命运动正在高涨,特别是阿富汗军民的顽强抗击,战争进行个月后,英军无力打败阿方,被迫同意举行停战谈判。
    1910年6月3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8月8日,进步签署暂订和约,即英国承认阿富汗在内政和外交上是“自由的主权国家”。以后,双方又进行了两年多的谈判,直到1922年10月22日才缔结了最后和约。至此,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独立。
    阿富汗人民经过长期顽强斗争,最终摆脱英国控制而获得了完全独立。
    谁被bb评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2002年,bb举行了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最终丘吉尔获选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和记者。
    美国杂志《展示》将其列为近百年来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
    丘吉尔生于赫赫有名的贵族家庭。英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统帅,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时的风云人物马尔巴罗公爵是他的祖先;19世纪末英国有名的政治家,曾是索尔兹伯里内阁财政大臣的伦道夫勋爵是他的父亲。祖先的辉煌成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誉和政治传统,对丘吉尔的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代名相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养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这些成为丘吉尔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立功业的强大动力。
    丘吉尔没有上过大学,他渊博的知识和各方面才能都是经过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他有时间就勤奋阅读各种哲学和历史书籍。
    在阅读中,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王尔德等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着作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
    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睿智,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这些大大有利于他以后从政。
    丘吉尔曾于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期间两次任英国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他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代伟人,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他还是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总之,丘吉尔是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深受英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病逝世,终年91岁。
    世界上最后场使用弓弩作战的战争是什么?
    1879年11月,7000名智利士兵在6艘军舰的护送下,在伊基克要塞附近登陆,秘鲁玻利维亚联军进行殊死抵抗。但当时玻利维亚的陆军装备极其低劣,部队里充斥着脚蹬凉鞋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印第安人,他们没有作战用到的步枪等火器,只有原始的弓箭和十字弩,这也使“南美太平洋”成为世界上最后场使用弓弩作战的战争。
    1879年2月14日,智利在英国的支持下,出兵占领玻利维亚最大的港口安托法加斯塔港。秘鲁与玻利维亚关系比较亲密,双方曾在1873年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危机爆发后,秘鲁和玻利维亚政府向国内下达军事动员的命令,并积极从欧(shubao.info)洲购买军火。智利是在1879年4月5日正式向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宣战的。这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南美太平洋战争”,由于战争起因来自于三国对鸟粪和硝石资源的争夺,因此也被称为“鸟粪战争”或者“硝石战争”。
    /.\**%
    第47章 近代史(19)
    1880年初,智利军队在秘鲁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地区,通过了条件恶劣的沙漠地带,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打败了玻利维亚秘鲁联军。至此,玻利维亚失去了所有太平洋沿海的领土,秘鲁海军则全军被消灭殆尽。1880年6月,三国代表举行谈判,但秘鲁拒绝智利提出的谈和条件,只同意暂时休战。
    1881年1月,2.6万智利军队向利马城发起总攻,秘鲁守军只进行了两天抵抗,便因实力悬殊太大,而以惨败告终了。
    1883年10月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的安孔城签订了条约,结束了南美太平洋战争。根据《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
    玻利维亚政府则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了《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玻利维亚由此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对其国家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阻碍因素。
    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的是谁?
    马赫迪起义是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场反抗英国和埃及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4月因英国殖民军的镇压而失败。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势力,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领导起义的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
    19世纪20年代初,苏丹沦为埃及的属地。为了统治苏丹和蚕食中非地区,戈登网罗批欧(shubao.info)洲探险者退役军人充当助手。他们横征暴敛,同时以武力镇压人民的不满及反抗,以致苏丹经济凋敝,人民相继逃离。70年代,英国殖民势力侵入埃及,并由此开始向苏丹渗透。
    马赫迪是19世纪苏丹的民族英雄,全名为穆罕默(zhaishuyuan.cc)德·阿赫迈德·伊本·赛义德·阿布达拉约1840~1885年,童年时起接受伊斯兰教教育,青年时以博学多闻庄重虔诚而着称,曾去过很多地方游历传教。在游历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残暴腐朽以及人民的苦难怨愤。
    1873年,马赫迪起义军开始抓住切机会反击英军。经过4年的武装斗争,起义军已占领了苏丹的绝大部分土地,攻下喀土穆之后,以马赫迪为国家元首,建立起新的马赫迪派国家——马赫迪王国,设首都于恩图曼。
    在马赫迪之下,任命有三大继承人。三大继承人各拥有带有不同标志的军队,而以哈里发阿卜杜拉权力最大。此外,还设有金库总管及大法官各名,总体负责财政及司法事务。为促进经济的繁荣,在苏丹历史上首次发行货币。
    1898年4月,喀土穆被攻陷。阿卜杜拉率领残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继续进行游击战,直至战死。1899年英国和埃及签订《英埃共管苏丹的协定》,苏丹再次丧失独立地位,马赫迪派教徒转入地下活动,成为秘密的教派。
    马赫迪起义历时18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是近代非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次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谱写了重要的章。领导起义的伟大英雄马赫迪也永远被苏丹人民记在了心里。
    “白澳政策”是什么时候取消的?
    “白澳政策”是澳大利亚联邦反亚洲移民的种族主义政策的通称,1901年,“白澳政策”被正式确立为基本国策,只许白人移居。在此政策下,大部分华人忍受不了欺压,被迫离开澳大利亚。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1972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取消了带有歧视色彩的“白澳政策”。
    该政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世纪50年代,当时有大批中国人受“淘金热”的吸引,不远万里,纷纷移民到澳大利亚。许多英裔澳大利亚人带有歧视色彩,埋怨中国人的到来降低了当地的劳动力价值,同时迁怒(shubaojie)于他们带来的中国文化传统。于是,连续发生了许多起反华暴乱。刚建立起的以白人为主的自治政府也持排华态度,陆续制定出系列限制中国人移民的法案。
    到1888年,澳洲殖民地上的所有中国人都遭到驱逐,被迫出境。总理埃德蒙多·巴顿还得意洋洋地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英国人之间,英国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该政策的另源头是阻止美拉尼西亚人进入昆士兰的甘蔗园工作,只允许白人劳动力从事农场的工作。这项政策的基本意图是保持种族的“纯净”。
    贸易联盟和它操持的政党——澳大利亚工党,是白澳政策的主要促动者。克里斯·
    沃森时任工党领袖宣称,“我反对将有色种人与白人混杂,当然我承认它跟工业化有关,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种族污染的可能性。”
    白澳洲人普遍(fanwai.org)相信种族纯净有助于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他们对中国移民的敌视可从《黄祸》画中得到反映,而这种态度在澳洲最为明显。
    1901年的澳大利亚人口为370万,跟亚洲相差很远,所以别有用心的人“担心”
    中国移民的涌入会“吞没”欧(shubao.info)裔澳人。联邦政府担心难以控制的移民潮流会大幅度降低工资水平,这不是无稽之谈,许多雇主公开声称他们会那样做。
    “白澳政策”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利剑和炸弹轰开了澳大科亚朝野人士的心胸和眼界,他们才开始慢慢对黑头发黄皮肤的种族有了新的认识。
    哪场兵变促使朝鲜开始进行近代化改革?
    发生在1882年的壬午兵变,是朝鲜王朝的次具有反侵略反封建性质的政变。
    壬午兵变后,朝鲜开始了近代化改革,推行了系列的政策。
    1875年朝鲜高宗亲政后,兴宣大院君归政隐居,但仍试图插手干涉政务。1882年7月23日阴历壬午年五月,朝鲜京城的五营士兵由于连续十三个月没有领到饷米,就聚众喧哗马蚤动。朝鲜宣惠厅于是赶紧将刚运到的漕米发放下去,但是米中掺入砂糠等杂质,不能食用,又引起士兵们的强烈不满。于是,士兵与库吏理论,发生冲突。
    士兵们积怨已久,就爆发起来,同市民起发动暴动,打砸了宣惠厅堂的上官闵谦镐以及闵台镐韩圭稷等外戚权贵的宅第,夺取武库,后又攻打捕盗厅。然后,又起包围了兴宣大院君的府第云岘宫,向大院君求助。此外还有几路士兵和市民分别攻打日本公使馆,处死日本籍的新军教官,开仓放粮。
    7月24日,暴动的士兵和市民攻入昌德宫,杀死躲藏在宫中的闵谦镐李最应大院君胞兄,并寻找闵妃。闵妃化妆成宫女逃往外地,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和随从人员也逃往济物浦今仁川,由英国军舰搭救回国。7月25日,高宗召大院君入宫,委托其主政,并向暴动士兵宣布闵妃已经死于动乱中,士兵才放下武器,撤出王宫。
    逃到忠州的闵妃和逃回长崎的花房义质分别请求中国清朝和日本出兵朝鲜。时任直隶总督的张树声和李鸿章派吴长庆率军在南阳登陆,不久就赶到了汉城。吴长庆扣留了前往中国军营拜访的大院君,并把他用军舰运到中国。清军同时逮捕了李载冕等人,并在汉城郊区逮捕参加过壬午兵变的士兵,闵妃集团重新掌握朝鲜政权。日本公使花房则于8月12日回到汉城,带来了1500军队和四艘军舰,逼迫朝鲜政府赔偿损失同意日本军队驻扎朝鲜。8月30日,日本和朝鲜就上述内容签订了《济物浦条约》,壬午兵变宣告结束。
    壬午兵变后,朝鲜开始了近代化改革,采取了系列措施,设立内外衙门,并训练新军。清朝为加强对朝鲜的控制,也与朝鲜签订系列条约,在朝鲜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海关监管权,并在仁川元山釜山等港口城市设立了清国租界。
    哪场政变以中国大胜,日本惨败而告终?
    甲申政变是朝鲜王朝历史上的第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是将朝鲜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次尝试。最终,甲申政变以中国大胜,日本惨败而告终。袁世凯也因为这次政变而战成名,他应朝鲜国王之邀,住在皇帝的偏殿楼下,朝夕接触会晤,成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实权人物。
    进入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开始入侵朝鲜,使闭关自守而落后的封建朝鲜受到巨大冲击。朝鲜统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新旧(fqxs)两派势力,派是以朝鲜高宗王后闵妃为首的维护封建制度的守旧(fqxs)派,另派是以青年官员金玉均为代表的主张改革封建制度的开化派。开化派积极倡导文明开化的思想,决心奋发图强,改革朝政,后来,又在高宗的赞许下,进行了些改革,但立即遭到守旧(fqxs)派的强烈压制,金玉均等也被排挤出朝廷。
    于是,开化派决定采取政变形式以实现自己的改革主张。但是,他们力量尚不够强大,并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缺乏认识,在得到日本答应给政变以各种支援的所谓“保证”之后,便于1884年12月4日利用新建邮局开化派洪英植任该局总办落成典礼之机,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守旧(fqxs)派的几名主要大臣。之后,朝鲜组成以开化派为执政核心的新政府,以国王谕旨的形式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内容的新政纲。
    这时,守旧(fqxs)派依靠驻朝的清朝军队,赶走日本军队,推翻新政府。守旧(fqxs)派重新掌握了政权,金玉均等只好狼狈逃亡日本和美国,甲申政变便以“三日天下”而告结束。甲申政变虽然是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但是,它是促进朝鲜进行近代化的首次尝试,在朝鲜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此次政变,朝鲜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渐高涨,对清廷的依附心逐渐减弱,对朝鲜官民而言,历史已经揭开了新的页。而日本方面,次小的失败并未阻挡其扩张称霸的勃勃野心。日本人痛定思痛,十年之后,借朝鲜的另次内乱——东学党起义,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这次,清廷败涂地,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威风了。
    哪次会议掀起了瓜分非洲的高嘲?
    俄国和土耳其签订的《圣斯特凡诺条约》,引起欧(shubao.info)洲大国的不满,尤其是英国奥地利。1878年,欧(shubao.info)洲大国为了修改这个条约,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商讨。此次会议,西方列强重新划分了在非洲中部的势力范围,确定了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共同原则,从此掀起了瓜分非洲的高嘲。
    《圣斯特凡诺条约》签订后,英奥反对俄国在巴尔干扩大势力,反对在巴尔干半岛建立大斯拉夫国家保加利亚。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安德拉希提议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审议和修改该条约。英国欣然同意,并以武力胁迫俄国共同参加。俄国因刚结束战争,内外交困,无力再战,被迫同意参加柏林会议。
    经过列强的商议,会议上划分了“刚果自由邦”与法属葡属殖民地的边界;宣布在该地区实行贸易自由化;刚果河与尼日尔河可以自由通航;禁止买卖奴隶;规定任何国家以后凡在非洲取得新领土,都必须是“实际有效”的占领,并且通告议定书给各签字国;英国和法国应分别“保证”尼日尔河下游和上游的航行自由等。
    会议之后,欧(shubao.info)洲国家就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短短几年之间,各大强国就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作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南非认为如果利用好这次会议,不但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可以举得到欧(shubao.info)洲诸国的承认,成为可以和他们进行平等谈判的国家,正式登上国际舞台!不然的话,几年后将会发现自己被欧(shubao.info)洲国家的殖民地围困在非洲角,到时候只能靠战争来扩大自己的领土了。
    柏林会议的召开,使得巴尔干问题更为复杂化,为欧(shubao.info)洲各大国日后的新冲突新矛盾埋下了祸根,而瓜分非洲的列强们,也将会自食其果。
    “英布战争”发生于哪时期?
    “英布战争”是场爆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帝国与“世界末端”国家之间的战争。
    “英布战争”是场英国与南非两个国家间的战争,是场不折不扣的侵略战争。
    被侵略的两个南非国家分别是南非共和国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这两个国家都是由荷兰移民建立的,而荷兰人又被称为布尔人,因此,这场战争也就被称为“英布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帝国霸权主义。因为在南非共和国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和钻石矿,掀起了场淘金热的同时,也引来了大批的英国淘金者,由于荷兰人的后裔没有让英国人得到预想的利益,最终引发了“英布战争”。
    “英布战争”共持续两年半,从1899年10月11日起到1902年5月31日止,战争进程可以分三个阶段。战争初始阶段,拥有4万军队的布尔人取得了系列的胜利。
    到了1899年的最后周,英军的士气跌入最低点,欧(shubao.info)洲的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均被“英军被驱”的标题所占。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被迫作出反应,委命了两名殖民长官,并迅速向南非增兵,6万英国军队开赴了开普敦,伊利沙白港和东伦敦。英军取得了些胜利,最终灭掉了南非共和国。
    但是英国人的征服没能马上带来和平,战争还持续了长达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中布尔人与英军进行了无数次的小规模战争,战斗相当激烈。
    这时期英国在南非共驻扎了25万军队。以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对付南非3万的反叛者,终于在1902年5月31日彻底迫使布尔人投降了。在这个命运转变的天,布尔人签署了“统条约”:战败方的公民必须承认英国国籍,所换取的权利是“可以保留荷兰语和自己的传统”。
    战争结束时,大概有三万平民死于战乱,无数的士兵阵亡。英国人惨绝人寰的行径被世界所指责,直到维多利亚的长子爱德华七世登基,南非的血腥统治才有所改善。
    “美菲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1898年巴黎“美西和会”上西班牙把菲律宾“转让”给美国。“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扑灭菲律宾的革命力量,将菲律宾彻底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立即迅速增兵菲律宾,“美菲战争”由此爆发。
    1899年2月4日晚,美国士兵击毙名菲律宾军人,“美菲战争”爆发。2月5日黎明,美国舰队炮轰马尼拉附近菲律宾军队的军事设施。同天,菲律宾共和国正式向美国侵略军宣战。
    菲律宾共和国以正规部队抵御美国侵略军,马尼拉等重要城镇成为了主要战场。
    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凭借优势兵力,先后占领了菲律宾南部岛屿。3月31日攻占菲律宾共和国首都马尼拉,后又占领了共和国政府迁驻地圣费尔南多。但美军每占地,都会遭到菲军的顽强抵抗。
    .,
    第48章 近代史(20)
    美国为巩固夺取的占领区并加速军事进攻,不断向菲律宾增加兵力,至1899年11月,美国侵略军已增至7万人,在菲律宾岛展开全面的军事行动。同时,美国驻菲当局许以高官厚禄拉拢菲律宾地主资产阶级,使得共和国政府中的亲美投降派乘机上台,推行妥协投降政策,排斥主张抗战的共和国内阁主席·马比尼,并派人暗杀坚定的抗战派·卢纳,抗战派在共和国政府中的力量大为削弱。后来,共和国首都移至巴云邦。11月12日,共和国政府宣布转入游击战争。
    菲律宾游击队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沉重打击着美国侵略军。3年中,歼灭美军万余名。对此,美国侵略军实行血腥的屠杀和镇压政策,在占领区内设立“集中营”,用“火刑”等非人刑法对付菲律宾军民。同时,发动“和平运动”攻势,进步收买菲律宾地主资产阶级,还同殖民政府合作;后又以大赦为名,释放了大批被俘的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官员,利用他们来劝诱游击队领导人放下武器。这些举措对处在严重困难时期的菲律宾独立战争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1901年3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总统·阿奎纳多在帕拉南镇怡萨贝拉省被美军俘获后,公开表示效忠美国。4月19日,阿奎纳多又发表宣言,劝导菲律宾人民停止对美军的抵抗。阿奎纳多的投降,标志着菲律宾第共和国的瓦解,菲律宾逐渐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英国工党正式命名是在哪年?
    英国工党是由工会合作社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的,成立于1900年2月15日,1906年正式改名为工党。
    1924年以前的英国直是由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1923年大选中保守党失败,工党获得比自由党更多的席位,1924年1月22日工党开始组建英国历史上首届工党执政机构。工党执政期间,对内通过了“惠特利住宅计划”,增加用于建设的国家补助金,还进步改善了保障制度,增加了失业补助,废除了保护的原则。然而,工党政府执行的些较激进的政策受到保守党和自由党的双重攻击。他们抓住“坎贝尔案”反对麦克唐纳,麦克唐纳被迫在1924年10月辞职,第届工党政府自此结束。
    工党最初被称为劳工代表委员会,但并非由职工大会发起创立,它是由工会合作社组织及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的,1906年改称工党。第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并借机加入了自由党的联合内阁。20世纪初,力量日渐增强。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首次组阁,并由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工党纲领的理论基础是费边社会主义。二战以后推行温和的改革政策。推行国有化,主张建设福利型国家。加入西方联盟之后,主张打破旧(fqxs)的英国殖民帝国统治体系,废除贵族院。现今主要致力于公共住所职工福利失业救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公民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工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组织,又简称年会。工党的全国委员会是最高常设机构。工党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中央执委会地区委员会选区委员会以及基层俱乐部。政治活动机构包括议会党团年会全国执行委员会和工党总部。工党主要由领袖议会党团议会外组织和总部构成。
    议会党团由工党在下议院的全体议员组成,在野时接受由议员选举产生的“影子内阁”领导,党的领袖历来都是议会党团的领导人,执政时即为首相。
    美国社会党成立于哪年?
    美国社会党是由1898年创立的社会民主党,于1901年7月29日和社会主义工党温和派合并而成立的。
    社会党的总部设在圣路易斯。党的基本纲领是把工人阶级和同情它的阶级联合组成个政党,以参加竞选作为政治斗争手段,以期夺得政府的各项权力,并利用这些权力把现存的生产和分配手段的私有制转变为全体人民的集体所有制,反对通过社会革命途径建立社会主义。
    1901年社会党共有党员1万名,1912年增至12万,成员遍(fanwai.org)布各州。组织成员较为复杂,有城乡小资产阶级包括许多的律师牧师小雇主以及来自俄波匈等国的移民。此外,还有工人,其中国外工人占多数。
    党内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把持着党的领导权。党的主要领导者左派代表为德布斯,右派代表是希尔奎特,右派曾公开拥护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1905~1914年间是社会党活动的全盛时期,共创办了13种日报12种月刊以及近300种周刊。
    1912年社会党发生了第次分裂。着名工人运动活动家..海伍德被免去全国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他和124名工人党员相继退党。1917年,社会党在左派的鼓动下,通过了反对美国参加第次世界大战的决议;后来德布斯与..鲁滕堡因反战活动而被捕入狱。1920年总统竞选中,德布斯虽然在狱中,仍获得了92万张选票。
    社会党在许多地方工会以及美国劳工联合会中产生过定的影响,在州和地方议员选举中,也发挥了定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党缺乏坚强而统领导,德布斯本人有工团主义者色彩,希尔奎特是机会主义者。他们忽视了群众的要求,不能充分组织并领导群众展开经济斗争,致使党内不断发生分裂。
    到了60年代末,社会党分裂为左中右3派。左派和中派支持民主党。1936年分裂出去的社会民主联盟于1972年同社会党重新联合,更名为美国社会民主党。
    英日同盟成立的目的何在?
    英日同盟是英国和日本为了维护他们各自在中国与朝鲜的利益而结成的互助同盟,旨在反对俄国在远东地区扩张。
    20世纪初,英国为了巩固在远东的地位,力图假借日本之手遏制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势力扩张;而日本为了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急于寻求反俄的同盟者。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佩蒂-菲茨莫里斯与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对方具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及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国内部发生“马蚤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中的某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交战时,另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中的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围攻时,另方应予以军事援助,与之共同作战。条约的有效期是5年。在条约的秘密条款中还规定:两国海军应相互配合行动,以保持远东海域的优势。
    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而形成军事攻守同盟,同时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又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如果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对方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
    自1902年以来,英日同盟直是日本在亚洲大陆进行扩张的国际工具。英日同盟在次大战后仍继续存在,它的存在成为了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的潜在威胁。华盛顿会议上,英日两国在美国再施加的强大压力下,被迫中止同盟关系。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共同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缔约国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各自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条约生效之日,英日同盟即被废止。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委内瑞拉之所以会出现债务危机,是因为1902~1903年德英意三国使用武力向委内瑞拉索债而造成的。
    1899年,·卡斯特罗夺得了委内瑞拉政权,就任总统。当时的委内瑞拉,因为连年内战,导致生产衰退,债台高筑,无力归还。首要债权国德英等借总统就任之机要求还债,并以本国的侨民在委内瑞拉内战中遭到损失为由,向委内瑞拉勒索巨额赔款。
    1901年1月,卡斯特罗政府向外宣布不供认1899年5月以前地外债。同年3月又宣布暂停偿还债务。为了向委内瑞拉索债,1902年12月7日德英公使联合向委内瑞拉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两天后,德英意三国舰队封锁了委内瑞拉的海岸,并扣留了拉瓜伊拉港的委内瑞拉海军舰艇,击沉些船只,还炮轰卡贝略港。
    最终,德英意三国的地军事行动招致美国出面干预。委内瑞拉政府委托美国公使鲍恩作为仲裁人,与相关国家进行谈判。1903年2月,德英两国接受美国提出地《华盛顿议定书》,取消了对委内瑞拉的武装封锁,归还了被扣地委内瑞拉船只。
    《议定书》规定,经过审议认为委内瑞拉理应归还地债务,用委内瑞拉的拉牙国际法庭审判,1904年海牙国际法庭作出有益于债权国地判决,并由美国来监督此项判决地执行。《华盛顿议定书》和海牙国际法庭地判决,为列强以武力向弱小国家逼债地强权行径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加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地影响。
    美国通过对委内瑞拉债务危机的调解,在维护门罗主义的同时,又用“罗斯福推论”扩展了它的内涵,将欧(shubao.info)洲国家排挤出了拉丁美洲,强化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势力。
    美国干涉委内瑞拉债务危机是美国与欧(shubao.info)洲以及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日俄战争以哪个国家为主战场?
    日俄战争爆发于1904年,以中国领土为主战场。腐败无能的满清统治者,完全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任凭日俄两国铁蹄在东北地区肆意践踏。
    1904年2月12日,清政府无耻地宣布“局外中立”,将辽河以东地区划为日俄两军的交战区,甚至命令地方军政长官对人民群众加强监督,防止人民群众进行破坏。
    但是,饱受帝国主义压迫和蹂躏的东北人民,自发地开展反侵略反官府的斗争,沉痛打击了帝国主义强盗,定程度上减轻了战争对东北地区的破坏。东北人民的自卫战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犦,顽强拼搏的精神。
    8月23日,俄军根据部署进入阵地,将南部集团扎鲁巴耶夫指挥的3个军置于右翼;将东部集团比尔德林格指挥的2个军置于左翼,并且在辽阳以东安排几个军,另外保存2个军作为预备队。占领阵地的各个军团,又分别以40~50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在攻守两面均做好准备。
    日军部署与俄国有所不同。日军计划对俄军实行围歼,以少数包围多数,它倾其所有军队于战场之上,不留任何预备队,虽然在总兵力对比上处于劣势,但是却在俄军左右两翼形成了兵力优势。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暗中支持正面战场,他在欧(shubao.info)洲资助列宁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制造俄内乱,使得俄国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战场,将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
    对马海战失败之后,尼古拉二世的赢取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来扼杀俄国革命的企图被彻底粉碎。由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日本方面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自己不利。
    于是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解下,日俄双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俄国被迫以战败国的身份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
    这场在中朝两国领土上进行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估算。东北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
    日俄战争结束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宣布结束战争,双方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次茅斯海军基地签订《朴次茅斯和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宣告了日俄战争的结束。
    这个条约主要是惩罚俄国,削弱俄国在华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特权,企图将东北地区置于列强共同统治之下。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俄国承认日本在朝政治军事经济上均享有卓绝特权,如指导保护监理的权利。俄国不得阻碍干涉日本采取的认为必要的措施。
    第二,俄国政府将那些从中国攫取的旅顺,大连租借地及其附属的切权益公产均转让给日本。
    第三,俄国政府将从长春至旅顺段的中东铁路支线及其所属的切权益均移让给日本。
    第四,日俄两国可在各自占领的铁路沿线每公里驻护路兵十五名。俄国宣布取消在东北的切有违机会均等主义的权益。
    第五,俄国将库页岛以南及其附近岛屿和该处切公共财产永远转让给日本,此后不得反悔。
    日俄订约后,日本又强迫清政府承认条约中涉及中国主权的规定,取得了经营安奉路修筑长春到吉林的铁路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