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第659章 实实在在的差距

    同样的问题,关云天曾问过童博士,但童伟的专业是材料学,毕竟不是医药专业的人,关云天觉得他当时的回答不够专业,今天见到黄副局长,关云天想先听听这位业内人士的看法。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老黄认为关云天完全是有备而来,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跟关云天又有些交情,看见下属单位愿意在新药研发方面有所作为,老黄发自内心的高兴,所以,他对关云天的问题非常重视。
    见老黄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关云天连忙恭维道:“黄局,你既是全省医药行业的主管领导,又是这方面专家,从你这里知道的答案,一定是最准确的。”
    这样的话老黄当然爱听,他表情变得轻松起来,“首先声明,咱们这里涉及的话题只包括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跟中成药无关。简而言之,就化学合成药而言,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从自然界的分子结构中,筛选对人体疾病有疗效的成分,然后对这种分子结构进行解刨,再采用合成或跟生物发酵相结合的半合成方法,对这种成分进行开发,直到将其推向市场。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安全试验。”
    “听起来就几句话的事,做起来这应该是个漫长的过程。”
    “对,新药开发难就难在这里。”
    “比较而言,国内在这方面处于什么阶段呢?”关云天道。
    “实话实说,这方面工作,国内基本没有人做,因为大家都在仿制那些专利过期的药品。刚才你不是问药品研发的差距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差距。”
    “黄局,你既是业内专家,又是行业主管领导,站在你的高度,你认为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
    老黄没有马上回答,他想了想,然后说道:“归根结底,第一是资金,第二是技术。先说资金问题,有机构做过统计,据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开发一种新药,仅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就达十亿美元以上!可以想见,新药研发是多么烧钱!但那些大型跨国药企拿得出这笔钱,他们常年都在进行这方面研究。反观国内药企,即使所谓的几大制药集团,每年的净利润才多少?就算有那样的想法,也拿不出那笔钱,差距自然就形成了。”
    “除了资金制约外,技术方面,国内有差距吗?”
    “在我看来,技术方面的制约因素更大,其实真要有好的苗头,资金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国内的风险投资也逐渐起来了,而且好项目在金融机构或别的渠道融资也不难,关键是技术,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欠缺,新药研究甚至无从下手。”
    “看来基础研究在新药开发方面太重要了!”关云天道。
    “是的,前面谈到从自然界筛选对人体疾病有疗效的分子结构,方向当然没有错,但你首先要搞清楚某种分子结构对哪类疾病有疗效?然后还要知道大致可以从哪些植物或动物身上找到这种结构的化合物,否则就是大海捞针,其结果是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一无所获。上述过程,没有相关学科雄厚的基础研究做后盾,根本无法展开。”老黄道。
    “黄局长,据说基础研究成果不能申请专利,一般都要公开发表,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国内科研人员也可以从互联网获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他人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为咱们的新药研发服务呢?”关云天的理科背景,有助于他了解这方面信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英雄所见略同,你这个想法,国内一些从事医药研发的科技人员也想到了,这个想法不失为一条捷径,在此基础上,国内极个别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在新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有两方面因素严重阻碍了这种想法的实施,一方面,很多科技人员对基础研究领域的外国文献要么根本看不懂,要么一知半解,不知道如何利用哪些成果为我所用,能理解那些基础研究成果真正意义的科技人员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研发新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这也是最大的拦路虎。”
    “是啊,看不懂外国文献,可以找人将其翻译过来,基础理论深奥难懂,可以通过学习逐渐理解其含义,这些应该都不是很难的事,关键是研发新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关云天顿了顿,“呃,不是说国内的风险投资也很热吗?可以找风投机构帮忙呀!”
    老黄一听直摇头,“哎哟,你这么大的老总,怎么把事情看的如此简单?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一个个都无比精明,他们才不愿跟你担什么风险呢。”
    “不担风险叫什么风险投资?”
    “那些人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只有当你的研究开发达到一定水平,并取得一定成果,而且成果价值得到权威部门认定以后,风投机构才会正眼看你,否则,你连跟他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看来,老黄对风险投资有些了解。
    “那就先把研发工作开展起来,做给他们看,等取得一定成果后,再邀请风投机构加入。”关云天道。
    “你这想法倒是不错,问题是把研发工作开展起来,在新药开发中还要取得一定成果,同样需要一笔不菲的投资,请问这笔资金从何而来?一般科研院所根本无力承受!”
    “看来事情的确不是想象那么简单,药品创新面临许多困难,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确实不太容易。不过,我们昌达集团的困难在于第一方面,至于资金,倒不是太大问题。”
    “你们缺乏的是人才,这个嘛......,可以招聘呀!”
    “招聘是解决人才问题的途径之一,但我们需要的是学术带头人,一般招聘途径很难选到我们需要的人才。”关云天道。
    “学术带头人,差不多就是专家级人才,确实不太好招,你打算怎么办?”
    “哪有打算啊!这不是想请你帮忙嘛。”
    “我?你知道我们只是行业主管部门,没有人事调动的权力,这个忙恐怕帮不了你。”老黄两手一摊。
    “黄局,现在又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即使你是人事部门的领导,估计你也帮不了这个忙,因为现在的用人机制是双向选择,你想让谁去昌达集团工作,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去呢。”关云天道。
    “对呀!明知我帮不了你,那你找我有什么用?”
    “虽然没有人事调配的权力,但你有信息资源呀!我们需要你掌握的有关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去找人。”关云天实言相告。
    “哦,你是这个意思!那你需要哪方面信息呢?”老黄认为关云天的招人方案别具一格。
    “黄局,你既是行政领导,又是业内专家,你一定对全省乃至国内的药品研发机构有所了解,你认为哪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药品研发方面的实力比较强?”
    “这个嘛......,”老黄停了下来,他觉得这是个需要认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对待的问题,给出的信息起码要准确可靠,免得误导老朋友,所以,过了好几分钟他才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情况一一道来。
    关云天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插话并做了记录。
    “我了解到的业内情况就是这些,其实这些信息大多都能从网上查到,只不过内容不一定有这么具体。”老黄最后说道。
    关云天觉得颇有收获,“黄局,谢谢你提供的信息!说的没错,从网上查到的信息,很多都不太准确,好多信息也过时了,有些单位的资料几年也不更新。”
    “我提供的信息也不一定很全面,但我了解到的情况基本是准确的,因为每年的全国行业会议,我们跟这些单位的领导都要见面。”
    “这就是我要亲自找你咨询的原因,否则,我们上哪儿了解这么准确的信息呀!黄局,快到中午下班时间了,你找个地方,咱们吃午饭去。”关云天道。
    “中午不能喝酒,以后再聚吧。”
    “你升职以后,这是咱俩第一次见面,你得给我个向你道贺的机会吧,另外,我还有些问题向你请教,还望黄局不吝赐教。”
    盛情难却,老黄只好向局办公室请假,谎称家里来客人了,需要中午回家一趟。
    在一家高档酒店的小包间内,关云天跟老黄坐了下来,安排好菜品以后,他让服务员上一瓶茅台,“免了吧,我们中午不能喝酒!”老黄推辞道。
    “少喝,咱们两人一瓶酒,耽误不了什么。”
    “那也不行,单位有规定,这是纪律,谁也不能违反。”
    “我都听见你向办公室请假了,这是你升职后的第一次见面,多少总得喝点。”
    老黄推辞不过,只好同意,“好吧,绝不多喝。”
    酒菜上桌后,两人边喝边聊,“关总,你怎么突然想起做新药研发?以前从没听你说过。”
    “不是突发奇想,这是我们多年以来一直想做的事,只不过以前没有机会向你提及,我们的技术中心不仅要做新药研发,在新材料领域,我们也想做些开拓性研究。”
    “你们的志向可不小啊!你要知道,科研投入不像生产,风险很大,很多时候投入产出比很低,甚至有可能只见投入,没有产出,作为一家企业,你们没有顾虑吗?”
    “风险问题早就考虑过了,但我们更知道,一家没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即使他当时做得再好,企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说不定那天就被淘汰出局。不管做哪种产品,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光靠从外部引进技术,不仅无法取得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很难实现完整的产品链,而且不可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跟企业的生死存亡相比,这点风险就不算什么了。”关云天道。
    “道理确实如此,这笔账你们算得很清楚,根据我接触的那么多企业,其他单位几乎没有人想到这样的利害关系。”
    “是啊,人们都很现实,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投向风险巨大的科研开发,很多人确实舍不得,这也是我们在制造业领域难出百年企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吧?”关云天道。
    “的确如此!并非当面奉承,你才是真正的企业家,不仅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而且采取实际行动趋利避害,你们的企业一直发展的很好,这就不难理解了。”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