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明1644》第 56 部分阅读

    ”朱慈烺暗暗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对钱谦益的想法实在有些搞不懂。
    由于不忍打搅这个感人的画面,朱慈烺随即悄悄退到不远处,让二人得以静静相谈,交融感情,让感情更加深厚。
    郑森和钱初瑶二人都是极为欣喜,眼睛里似乎都容不下他人,竟然直没有发现周围的动静,甚至直交谈了炷多香的时间,郑森才突然想起朱慈烺还在身边,连忙寻找朱慈烺的身影。
    见朱慈烺在不远处静静的看着河面,郑森才松了口气,同时充满感激。
    “师哥,你在找什么?”两人几乎依偎在了起,钱初瑶见郑森突然转移了视线,便奇怪的问道。
    “初瑶,我给你介绍个人,你跟我来!”郑森拉着钱初瑶朝朱慈烺所在的地方走去。
    朱慈烺转过身来,对着正走来的郑森和钱初瑶二人笑了笑。
    “臣郑森参见皇上!”郑森单膝跪地道。
    皇上?
    钱初瑶刚被郑森拉过来的时候还在纳闷,现在却是震惊了,眼前这个少年竟然是皇上,她还是第次见到皇上,这是大明的天子啊,就在她的眼前,她能不震惊吗。
    不会钱初瑶便反应过来,也跟着拜了下去。
    “民女钱初瑶,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朱慈烺笑道。
    “谢皇上!”郑森和钱初瑶齐站了起来。
    钱初瑶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和郑森刚才的举动肯定都被皇上看在眼里了,双颊立刻就红了,羞死人了!
    “都怪你!”钱初瑶咬着唇,娇娇的瞪了郑森眼。
    虽然是瞪,但郑森的心却忍不住跟着发颤了下,只觉得心都要化了,满眼都是柔情,情人眼里出西施,恋爱中的男人,果然是无知的。
    “你是钱谦益的女儿吧!”朱慈烺对着钱初瑶问道。
    “是皇上,正是家父!”钱初瑶回到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朕看得出,你二人两情相悦,站在起也确实像是对金童玉女,怎么样,你们若是愿意的话,朕就为你二人赐婚!”
    “郑森,你可愿意娶这位钱初瑶姑娘!”朱慈烺体谅二人有可能不好意思,便不等二人同回答,直接笑着看向郑森,让郑森先回答。
    听到皇帝的话,钱初瑶的脸颊已经红的不行了,忍不住偷偷看向郑森,芳心紧张得不得了,有着期待,更有着害怕。期待郑森说愿意,更害怕郑森说不愿意,每秒都让她觉得度日如年,好在郑森没有让她失望。
    “臣愿意,谢皇上隆恩!”郑森自然是大喜,他做梦都想娶钱初瑶,哪有可能不愿意。
    “钱初瑶,你愿意吗?”朱慈烺看向钱初瑶。
    钱初瑶的脸早就红成了大苹果,极为害羞,时之间有些说不出口。
    这下轮到郑森度日如年了,郑森同样紧张的看向钱初瑶。
    “我,民女,民女愿意!”钱初瑶话音很小,说完已经羞得不行了,脑袋低得都怪贴上自己的胸脯了,心里更是有着股羞耻的感觉。
    做为钱谦益这个儒学大儒的女儿,钱初瑶到底是从小在儒学的熏陶长大的,羞耻感特别强,在不经过父母的情况下就对个男子说出‘愿意’的话,还是让她心里感觉到羞耻得不行,但是对郑森的爱意终究是超过了羞耻感,让她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同意。
    哼,她是不想在皇上面前伤他的面子才说同意的,真是便宜他了;钱初瑶红着脸,心里想道。
    女儿家的面子,死鸭子嘴硬,同都同意了,钱初瑶心里竟然还这样安慰自己,真是
    第267章 郑森和钱初瑶四
    “好!既然你二人都愿意,如此朕就为你二人做主赐婚!”朱慈烺大笑,这个结果他早就预料到了。
    “谢皇上!”郑森和钱初瑶皆是满怀欣喜。
    “钱初瑶,你先回去等着吧,赐婚的圣旨即刻就到。”朱慈烺说道。
    “是皇上!”钱初瑶出来也有好会了,也害怕被别人发现,便跟婢女秋菊返回了钱府。
    待钱初瑶主仆走后,直到她们的背影消失,郑森的眼神都还跟着,充满不舍,这是他几年了,第次见到梦中的初瑶。
    “人都走了,还不回神!”朱慈烺拍了郑森下,笑骂道。
    “让皇上见笑了!”郑森有些尴尬的道。
    “行了,对朕的这个赏赐可还满意!”朱慈烺问道。
    “满意,臣谢皇上恩典,今后必赴汤蹈火,已报皇上隆恩!”郑森简直是太满意了,心里激动得不行,他很清楚,以钱谦益对他的态度,正常情况下他若是想娶到师妹,简直太难了,要不是皇上,他恐怕不能如愿。
    “可是皇上,老师那里”郑森突然想到自己的老师,有些担心的道。
    “钱谦益那里你放心,朕会处理的。”朱慈烺罢了罢手道。
    “谢皇上!”郑森无比感激的道。
    他不傻,从参加徐州大战前拜访钱谦益的时候,数次提到初瑶都被钱谦益岔开话题,从那时他就知道钱谦益似乎并不想把师妹嫁给他,这让他直很郁闷,直想不通自己究竟在哪方面让老师不满意。徐州大战他表现出色,何尝不是有着分表现给老师看的想法。
    还在养伤期间,当他知道钱谦益这几个月内曾数次为钱初瑶说亲,他的心都在滴血。
    要说,这几个月内,钱谦益的女儿曾两次被退婚,四次被拒婚,京城传得沸沸扬扬,郑森自然不可能会没有听说过,今日看朱慈烺的这个举动郑森就知道,以往必然是因为朱慈烺的缘故,否则钱初瑶很可能早已许配给他人,到时候他必然会悔恨终身,如今皇上能让他如愿以偿的得到初瑶,他如何能不感激。
    给郑森和钱初瑶赐婚的圣旨很快下达到钱谦益府上。
    不说钱初瑶的欣喜,倒是钱谦益,脑袋热,竟然跟着宣旨的太监就往皇宫里去了,看得柳如是和钱初瑶担心不已。
    “皇上,钱首辅求见!”太监进来禀报。
    “哦?那么快!朕还打算等会再招他过来,他竟然自己就来了,估摸着时间,圣旨也才到他家吧。”朱慈烺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宣他进来吧。”
    “老臣钱谦益,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待钱谦益站起身来,朱慈烺才问道:“钱爱卿这么急着来找朕,可有什么事吗?”
    “敢问皇上,为何赐婚于小女。”钱谦益问道。
    “怎么,不行吗?朕听说郑森和你女儿两情相悦,朕只不过帮忙撮合下罢了!”朱慈烺淡淡的说道。
    “皇上怎么知道小女和郑森两情相悦,老臣都不知道这事。”钱谦益哪里甘心,他老来得女,就这么个女儿,郑森的品性他当年看错了,如今才知道郑森竟是那样的人,如何能将宝贝女儿嫁给他。
    “你不知道,朕知道不就行了!”朱慈烺句话差点把钱谦益噎死,合着他这个亲爹都说不知道的事,皇上这个连他女儿面都没见过的‘外人’竟然知道,难不成大街小巷都有这样的传闻了?
    钱谦益哪里肯信,更加不甘心。
    “皇上,初瑶是老臣唯的独女,老臣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跳入火坑,请皇上收回成命!”钱谦益说着,又拜倒了下去。
    反应之激烈,就连当初朱慈烺屡次篡改祖制时他都没有过。
    朱慈烺不知道的是,钱谦益因为当年亲手焚毁东林书院事,心里有些阴影,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底气不足,但这次关乎他唯的独女,他做为女儿的亲爹,必须站出来。
    “这话从何说起,朕看郑森品性极好,端是前途无量,怎么就变成火坑了呢?”朱慈烺不满的说道。
    钱谦益顿时有些怒(shubaojie)了,他原先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事实却不是如此,难不成郑森将皇上也给蒙骗了?
    “皇上,郑森此人表面上极好,实则内心阴暗,皇上不可不察。”
    “这话从何说起?”朱慈烺有些纳闷了,按说钱谦益就算不想把女儿嫁给郑森,可也不应该对郑森有这般偏见才是。
    “皇上有所不知,那郑森对小女早有所图,这本没有什么,但郑森居心不良,老臣曾给女儿说过数次婚事,都被他暗中破坏,如此品性,阴暗至极,老臣”钱谦益激动的说了大通。
    朱慈烺算是听明白了,原来钱谦益把他做的事都算到郑森头上去了,怪不得对郑森有这样的偏见,不过他圣旨都发下去了,老家伙竟然还敢这么质问他。
    “钱谦益,朕圣旨都发下去了,难不成你想抗旨不成!”朱慈烺没有立刻解释,而是故作生气的打算吓吓钱谦益。
    “皇上,这,这”钱谦益憋得老脸通红,最后无奈的拜了下去:“老臣,不敢!”
    “行了,起来吧!”朱慈烺看到钱谦益那股憋气的样子心里有阵舒爽,便打算把事情给他说出来:“是你冤枉郑森了,那些事都是朕做的,要不然你以为郑森真有那个能耐吗?连朕都知道他们两个两情相悦,你这个爹会不知道?你就那么忍心棒打鸳鸯?”
    钱谦益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女儿七次被拒婚竟是皇上所为,皇上这样做,未免太胡闹了些吧。
    “皇上,你这是”
    “行了,休要多言,郑森的人品你务须怀疑,朕也很看重郑森,将来他必定前途无量,你女儿嫁给他不会亏的。”朱慈烺说道。
    钱谦益张了张嘴,最后化为叹道:“老臣谢皇上隆恩!”
    事以自此,他还能说什么,左右圣旨都已经下了,她女儿跟定郑森了。
    钱谦益走出皇宫的时候,心里的气早已经消失不见了。
    其实,钱谦益倒不是真的就那么迂腐,要不然也不会不顾世人的取笑娶柳如是个青楼女子当继室。郑森海盗出身和他身上的半倭寇血脉是个制约不假,可更主要的是郑芝龙这个大海盗,虽然早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却数次不听调遣,隐隐有视皇权如无物的样子,这样的人,钱谦益是绝对不会看好的,郑家迟早要覆灭,他是害怕女儿若真跟了郑森,将来有天会被郑家所连累。
    只不过,皇上既然说他看重郑森,并且承诺郑森将来必定前途无量,他女儿嫁给郑森必然不会亏的,那他还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就算将来郑家真个要覆灭,就凭皇上今日的承诺,保住郑森和他女儿也是没有问题的,既然如此,那他便听天由命吧!
    钱谦益看着天空叹了口气后,往自己的府邸折返。
    郑森所住的别院。
    朱慈烺赐婚的圣旨同样交到郑森手中,二人的婚期就定在二个月之后,也就是十月二号那天,时间倒还宽裕。这其中,朱慈烺有自己的考虑,他想看看郑芝龙会不会上京来参加他儿子的婚礼。
    若是郑芝龙真敢来,他也想亲眼见见郑芝龙这个南洋霸主面。
    第268章 下步改革的设想
    郑森和钱初瑶的婚事暂且不提。
    时间很快就要到大明中兴元年九月了,秋收即将开始。
    这是年中的第二次税收,也是最后次税收,按照去年的惯例,秋税大约能收上来四百余万两银子的税银,除去官员的俸禄,各军将士的军饷,最后应该还能剩下百多万两银子的样子。
    别以为这百多万两银子是今年的盈余,怎么可能!
    这百多万两银子须得支撑到明年夏收,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场大战过后,朕真是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啊!”朱慈烺微叹,徐州大战死伤的将士实在是太多了,抚恤就用了千万两银子,已经大大超支了,导致今年的税收全部填上才堪堪够,可是要怎么支撑到明年夏收就是个严重的问题了,难不成要像以前的崇祯皇帝那样来个欠饷欠禄?
    朱慈烺无奈的摇了摇头,欠饷欠禄肯定是不行的,真要那样做了,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会让好不容易凝聚的向心力大大减弱,对大明太不利了。
    “下步改革必然要从赋税开始着手,海禁也要想办法开启,要逐渐丰盈国库!”
    朱慈烺沉默(zhaishuyuan.cc)思虑了起来。
    不管是历朝历代还是当前的几次改革,无疑都会造成定程度的混乱。
    朱慈烺很清楚,下步的赋税改革,按照他当前的设想,旦展开,必然会牵动许多乡绅豪强的利益,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毕竟这次不同于以往,关系非常重大,别看那些乡绅豪强们平时个个以拥护大明为主,可是那是在大明没有伤害到他们的利益的前提下,若是大明出台的政策与他们的利益背道而驰,他们就很可能联合起来,大明个弄不好就会被这些乡绅豪强反噬,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单个乡绅豪强的势力对比整个大明朝来说或许微乎其微,可旦他们全部联合起来,势力就很大了,大到能威胁大明的根基。
    然而,朱慈烺虽然很清楚这点,但也并不惧怕,因为乡绅豪强于天下万民来说,总是占极少数的,改革或许会损伤乡绅豪强的利益,可是收益的却是千倍万倍的普通百姓。
    朱慈烺相信,改革的初期或许会因为乡绅豪强的不满而造成定的动乱,可是只要能取得大明数千万普通百姓的支持,必然能强行压制住那些乡绅豪强。所以为了大明,为了那些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的利益,朱慈烺无论如何也会义无反顾的按照设想准备进行下步的改革。毕竟当前机会太难得,满清新败,数年内必无力南下,李自成丧家之犬尔,张献忠又被秦良玉死死的挡在四川出不来,若是大明现在不进行改革的话,今后十几年内都可能没有机会了。
    此刻大明虽然只掌控有江南半壁江山,但朱慈烺却很清楚,般要进行改革的话,区域越小,局势就越好掌控,改革也就越容易成功,朱慈烺有信心,只要他真个按照自己的设想改革成功,他坚信,可以让大明的实力在未来几年内翻数翻。
    届时,旦开始北伐,必然摧枯拉朽。
    “要进行进步的改革,应龙军的实力必须先恢复起来!”朱慈烺坚定的想到。
    要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大的军事实力支撑是必须的,朱慈烺考虑着,既然那剩下的百多万两银子无论如何也支撑不到明年夏收,那么就先拿出来恢复应龙军六个军的实力,把应龙军每个军重新恢复两万人的编制,这可是他最嫡系的力量,下步改革之时若真有人趁机作乱,应龙军可以雷霆之势扫灭。
    毕竟,只要改革成功,两个月内就能收回所投入的银两,甚至能与当年覆灭东林党样,让国库次性爆满也不定。
    想到此,朱慈烺嘴角勾起丝嗜血的狠意。
    朱慈烺又沉默(zhaishuyuan.cc)静思了会,突然对着太监赵德全吩咐道:
    “传兵部尚书李岩,广报司钱不缺来见朕!”
    “遵旨!”
    想要要改革,还应事先取得部分朝臣的支持,这个时间或许是两至三个月后,此时朱慈烺还不想惊动太多的人,只叫了李岩和钱不缺进宫来秘密商议。
    当然,这个商议是有限度的,只是让他们先知道改革的些内容,将来好有个心理准备。
    “微臣李岩,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岩脸肃然的对朱慈烺行礼。
    “微臣钱不缺,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钱不缺则是脸献媚,恨不得立刻上前抱住朱慈烺的大腿拍马屁。
    “平身吧!”朱慈烺点了点头,笑道。
    这两个人朱慈烺是信得过的,李岩,不属于任何乡绅豪强,不管是投靠大明之前还是投靠大明之后,直是心意为天下百姓着想。
    钱不缺,怕死,看得清楚情势,以前当刘泽清女婿的时候,虽然也是当地的乡绅豪强之,但刘泽清被诛灭之后迅速抱上朱慈烺的大腿,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更是自愿成了朱慈烺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朱慈烺任何不方便直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来话都是由钱不缺的嘴说出来的,并且钱不缺每次都跟满朝文武据理力争,坚定不移的站在朱慈烺这边,几乎是所有朝臣恨不得掐死的对象,背叛朱慈烺等于自掘坟墓,钱不缺是知道这点的,所以朱慈烺并不担心钱不缺事先知道他的设想。
    屏退了在场的所有闲杂人等后,朱慈烺对二人说出的自己对下步改革的设想。
    首先是盐税,接着才是最重要的农税。
    要说盐,乃是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物件,想要个健康的身体,人每天都要摄入定的盐,大明仅江南十省就有超过七千万百姓,每年所需的食盐数量无疑是巨大,
    盐税最早于汉武帝时期便被收归国有,从此之后,历朝历代每年的税收,盐税都占了其中大块,只排在最重要的农税之下,有时候盐税甚至能占到朝廷每年税收的三分之。
    大明初期,盐的税收同样占到了大明每年税收的近三分之,永乐时期,大明的总人口加起来还没有现在江淮江南十省加起来多,但当年每年却能收到近七百万两的盐税。
    盐出自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南京城当前市面上的盐价大约是四百文钱斤盐,当然,距离大海远近的缘故,每地的盐价都有不同,些偏远地方的盐价甚至是南京城的十倍也不无可能。
    按照每人每天需食克盐计算现代正常是六克,考虑到古代盐贵,只按现代的六分之计算,大明江淮江南等十省之地共有七千万人口,每年便需要五千多万斤盐,如此天量,可想而知其中的巨大利益。
    利益使人疯狂,盐业的巨大利益,自然而然的让涉及它的官员,勋贵,乡绅豪强等相互勾结,倒卖私盐,私盐成灾就会造成正规商盐盐价比私盐更高,交盐税买正规盐的商人越来越少,这是种恶性循环。
    据朱慈烺所知,大明去年只收上来了数十万两的盐税,与永乐年间的每年七百万两相比,堪堪只有十分之,这还是因为永乐年间大明的总人口比现在江南十省少的缘故,可想而知差别有多大,仅盐税项大明因此内年损失至少近七百万两税银。
    别看私盐不用交税就以为私盐的价格会比官盐便宜,初期或许是,可旦正规的盐商都被他们逼死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因为利益的驱使而胡乱涨价,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偏远之地的盐,甚至涨到十两银子斤的恐怖地步。
    盐税若要整顿,大约会以铲除沿海贪官盐商等官商集团为主,会涉及到其中部分乡绅豪强,不过也只限于沿海,真要弄起来,局势倒是还好掌控。
    倒是农税,这就要关乎所有乡绅豪强的利益了,就算朱慈烺是皇帝,也不得不小心再小心。
    第269章 下步改革的设想二
    农税对比盐税同样存在巨大的漏洞,以当前还在大明统治下的江淮江南十省为例,十省加在起大约七千万人口,有近四亿亩良田。
    十省因为都是气候温和之地,良田每年能收种两季,虽然有超过半的地都是产量不高的贫瘠瘦地,但平均起来,每年亩产也有至少石半以上,四亿亩也就是至少六亿石粮食,大明粮食的价格是石粮食平均两银子,当然,这个价格是太平时期的价格,当前天下大乱,特别是北方,连续干旱数年,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导致江南的粮食也跟着涨了不少。
    不过,就算按照太平时期的粮价收银,按道理说每年六亿石粮食所能产生的税收应当极为可观的。
    大明农税虽然是历朝历代最低,就算经过崇祯朝数次加税,也不过二十税,按此计算的话,大明江南江淮十省,每年理应缴纳三千万石粮食的税,也就是三千万两银子,然去年的大明江淮江南十省的农税却只有六百万两,几乎只有五分之。
    当然,因为大明对些士人宗室的免税政策,三千万两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额收上来的,只不过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
    要知道,大明只有举人以上功名的才能称之为士人,朱慈烺查过,如今大明在册的拥有举人以上功名的人只有堪堪两万人,至于宗室,崇祯初年的时候有大约二十万人,经过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的肆虐,杀死了不少,剩下的几乎都逃到江南来了,如今在册的宗室人口大约是十五万。
    也就是说大明士人加上宗室只有十七万人,难不成大明只有五分之的田地掌握在普通百姓手中,而这十七万士人宗室就占了大明五分之四的田地?
    事实还确实如此,这十七万士人宗室还真就占了大明超过五分之四的土地。
    就以当年的福王为例,仅仅他人就占了大明五万顷上等良田,这虽然有当年万历皇帝胡闹的原因,其他藩王远远没有福王那么多,可是这十几万人的大明宗室,真要算起来,也至少占了大明四百多万顷良田,还有那两万拥有举人以上功名的士人也占了两百多万顷,加起来是近七百万顷,大明顷是五十亩。
    不到百分之的人竟然占了五分之四的田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荒谬的情况,实在是太难让人理解了,太不可想象了,可是真要理解起来,其实也不难让人理解了。
    就以个小镇为例,个家里只有十亩良田的普通穷户,可是当有天这个家里突然有名子孙争气,考取到了举人的功名,按照大明的律法,从此这个举人直到他死之前,他名下的田产都是不用交税的,这立刻就有许多亲朋好友或是邻居,为了免于交税,自愿将自家的田地低价卖给这名举人,并跟这名举人签订租赁契约,成为这名举人名下的佃户,从此免于交税,甚至只是挂名的,每年只需要交少量的挂名钱给这名举人,当然,这个挂名钱必然是抵御大明所制定的田税。
    宗室同样如此,因为不用交税的原因,他们每年都有大量余银剩余,这些钱几乎都用来兼并土地了。
    个小镇,原本有万亩交税的良田,很可能就因为出了个举人或者分封了家在官府有名册的宗室子弟过来,这个小镇交税的良田就会在短短的时间内锐减半甚至大半,这样的兼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就造成了当前仅仅只占大明江淮江南十省七千万人口当中百分之零点三的士人宗室却拥有大明五分之四的土地。
    太过骇人了,朱慈烺简直无法容忍。
    其实所谓的乡绅豪强,大多是这些人组成,他们靠着朝廷的免税政策,以及许多普通百姓的私心,极为便利的时刻兼并土地。
    士人也就罢了,到底大部分都身居官府职务,在为朝廷做事,可是那些宗室,却是真真正正的寄生虫,由于身份的原因,他们不能从商,不能考科举,不能做工匠,甚至亲自动手种地也会被其他宗室嘲笑,他们没有任何技之长,几乎是被朝廷当成猪来养的,每月只靠朝廷发放的禄米和封地名下的田产租税为生。
    不算宗室自己兼并的土地,朝廷每年供养他们所花费的银两绝对超过支同样数量的精锐大军,负担极为沉重。
    不止是大明朝,每个朝代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些乡绅豪强占有太多的资源了,就连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不敢随便得罪他们,牵发而动全身,个弄不好就会动摇朝廷统治的根基,再加上那些宗室们都是老朱家同血脉的亲戚,不看僧面看佛面,就连崇祯时期最困难的时候,崇祯皇帝都不敢往这方面打主意。
    做为后世而来的灵魂,朱慈烺并非纯正的老朱家的人,对于这群庞大的寄生虫样的所谓亲戚毫无感觉,只不过,做为大明的皇帝,老朱家公认的老大,他不可能真个断了那十几万宗室的禄米,但他打算如普通百姓那般同样对他们进行抽税。
    朱慈烺的农税改革,不外乎是免除朝廷对士人和宗室不用交税的特权,将他们完全纳入朝廷抽税的范围内,如此来,不仅每年多出两千多万两的税银,还能从根源上断绝他们对土地兼并的便利。
    同时,朱慈烺还打算强行限制土地租赁的价格。
    大明当前的农税是二十税,而地主租赁给佃户的土地常常达到二税,甚至三税二的恐怖地步,这就导致地主购买土地后,土地能产生巨大的价值,从而往往让地主们更加疯狂的兼并土地,这也是种恶性循环,之所以强行限制土地租赁的价格便是要打断这种恶性循环。
    当土地购买后所能产生的价值被大大的折扣,地主豪强们兼并土地的心就会逐渐冷却。
    到时候,朝廷在放开些对宗室的限制和对士农工商等阶的限制,特别是商业这块,经商往往是迅速暴富和发展的根源,些生活艰难,以前因为朝廷对商人的限制和歧视而不敢从商的人,立刻就会因为暴富的诱惑,头扎进商业当中。
    如此来,必然会引发股从商热,只有不断出现成功从商暴富的人,便会不断激励更多的人从商,不仅能加速大明商贸的发展,更能将那些以前紧巴着土地的宗室地主豪强们的目光转移,土地的价值便会慢慢降到最低点,逐渐回到普通百姓手中。
    李岩和钱不缺听完朱慈烺的分析和解说,双双惊骇得说不出话来。
    钱不缺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皇上竟然打这样的主意,实在是
    李岩回过神来之后,突然觉得热血,皇上竟有如此魄力,取消士人和宗室不用抽税的特权,降低士农工商阶级的限制,开商贸。
    单此两样,就没有任何个朝代的帝王能有此魄力,皇上不愧是他认定的当世明主,若是皇上的设想真的得到实施,大明的实力必将倍增,百姓也会逐渐安定富裕。
    李岩以前虽然是读书人,可是参加造反也超过十年了,根本不会被那些礼教束缚,再加上他本就长远的目光,他对商贸并没有任何偏见,反而能清楚的从中看到商贸对大明的利益。
    “皇上圣明,臣李岩拜服!发誓必将全心全意辅佐皇上完成此事,哪怕因此粉身碎骨也毫无怨言!”同样的,李岩也清楚得罪全国乡绅豪强们的危险,但他浑然不惧,甚至打算牵头此事,旦真个出现什么难以抵挡的危机,导致改革失败,也能让皇上脱出身来,让他李岩来承担所有乡绅豪强的怒(shubaojie)火。
    “微臣钱不缺也发誓为皇上肝脑涂地!”钱不缺愣后,也赶紧跪地表示忠心。
    钱不缺的确惊骇得说不出话来,也清楚的看得到事情里面的危险,但他更加清楚自己只能跟皇上站在起,否则只会死无葬身之地,钱不缺对朱慈烺的忠心不亚于此刻的李岩。
    “若是皇上真个做成了那样的壮举,那他钱不缺参与其中,必然也能留名青史!”钱不缺不仅如此想到,他选择相信朱慈烺,他也只能相信朱慈烺跟着朱慈烺和李岩条道走到黑。
    “好,朕有两位爱卿辅佐,乃朕之幸事,让我们同完成这个伟大的壮举!”朱慈烺豪气道。
    李岩同样充满豪气,钱不缺这等贪生怕死的人都被影响,时之间竟然也豪气干云。
    的确是壮举,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当年,不管是秦皇汉武,亦或是唐宗宋祖,他们并非就没有想到此时,也并非不知道此事的好处,可他们终究没有个人敢冒着得罪天下乡绅豪强的危险打这方面的主意,但朱慈烺敢,而且必做此事!
    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
    秋税收上来之后,朱慈烺很快着手恢复应龙军各个军的实力,应龙军再次恢复十二万人的编制,并且只需到两个月的训练磨合,便能恢复徐州大战前的实力。
    火器局那边对野战炮的研制也到了定程度,随时有可能突破,拨款也不能停,弄完这些后,大明和国库和朱慈烺的内努也差不多再次能饿死老鼠了。
    好在,陈鑫终于没有让朱慈烺失望,半个月后,火器局传来消息,合金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花费大量银钱,经过数百次以上的实验,终于炼制出了款符合野战炮条件的合金钢材,理论上来说,这种钢材做出的野战炮,射程和威力可以与红衣大炮相差无几,但是重量却只有不到六百斤,若是拆卸,完全可以用马匹驮运跟随大军快速征战四方。
    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朱慈烺迫不及待的想见到此炮,命令火器局加紧赶制,务必尽快将成品大炮弄出来。
    又是十天时间,火器局那边传来消息,成品大炮弄出来了。
    朱慈烺霍然起身,无比惊喜,年多的时间了,火器局大半的资源都用在了上面,终究将能与应龙军完美配合得野战火炮弄出来了,自此之后,应龙军的实力将成倍上涨,真真正正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传朕旨意,立即组织试射,朕要亲自观看!”
    “遵旨!”太监马上去传旨。
    次日,天高气爽,正是试射新式火炮的最佳天气,地点就位于城西之外三里处的处开阔之地。
    上千身着金甲威风凛凛的御林军护卫着朱慈烺的车辇前往城外。
    虽然应龙军才是朱慈烺的最嫡系精锐力量,但是皇宫本就位于南京城的中心,除非敌军攻破南京城,否则皇城无忧,朱慈烺认为皇城的安全没有必要浪费应龙军的人力来守卫,所以皇城的守卫直仍由当年的御林军担任,不过为了更好的掌控这支御林军,御林军里很多将领都是从应龙军里面抽调的,御林军的忠心不亚于应龙军。
    “末将黄得功,参见皇上!”
    “末将阎应元,参见皇上!”
    “末将张魁山,参见皇上!”
    “末将牛永胜,参见皇上!”
    应龙军六个军长,除了身在徐州和武昌的第,第二军,其余四个军长都到了。
    “平身吧,随朕起去试炮!”
    “是皇上!”
    黄得功等人早就知道火器局在皇上的命令下直在为应龙军量身打造款能跟随应龙军快速行军野战的大炮,如今这款大炮终于有消息了,做为应龙军的军长,他们的激动不比朱慈烺少。
    很快,朱慈烺等人便来到试射场地。
    “臣火器局主事陈鑫,参见皇上!”陈鑫立刻前来参拜。
    陈鑫将朱慈烺迎到处土台上,可以看到两百多米外的处空地上三门新式大炮字排开,整个炮身呈现银黑色,在太阳光下反射出幽幽寒芒。
    由于距离太远,朱慈烺只能看到这么多,细节方面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这么远,哪里看得清楚!”朱慈烺眉头皱,迈步走下土台朝大炮走去。
    “皇上且慢,前面危险,皇上万金之躯,切不可再靠近了!”陈鑫赶紧挡在前面阻止朱慈烺前行,就连黄得功等人也不愿朱慈烺离大炮太近,纷纷挡住朱慈烺的去路。
    “干什么,都干什么呢!”朱慈烺瞪眼道:“大炮还没有开火呢,哪来的危险,朕只是去看看大炮的细节,等真正试炮的时候朕在回到这里不就成了。”
    陈鑫等人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确实,是他们太过大惊小怪了,大炮还没有真正开始试射了,皇上就算去得近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几人当即让开。
    来到三门大炮跟前,朱慈烺亲手抚摸炮身,虽然表面略显粗糙许多,但他也清楚,按照当前的技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朱慈烺估摸着,炮身长差不多两米,口径大约110毫米,跟老式红衣大炮的口径样,可以发射原先老式红衣大炮所用的任何种炮弹。炮架是前后八字形的,并配有四颗大丁,可以稳稳的钉入泥里,用来稳定整个炮架,也是为了防止后坐力掀翻整座大炮。
    这样的设计在朱慈烺眼中自然是极为粗糙的,许多不足之处朱慈烺眼便能能看得出来,不过他并不急于提点改进,当前还是先观看试射,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开始试射吧!”朱慈烺转身返回原先的土台。
    待众人回到两百多米外的土台之时,牛永胜自动上前,从怀里抽出杆令旗,举起令旗,高高回落,示意前方的炮手开始填装试射。
    这些炮手毫无疑问是从第六军里面抽调来的,第六军的前身本就是炮营,只不过由于大炮迟迟不能弄出来,后来形势需要才将炮营改建成了第六军,不过他们操炮的技能倒是没有丢。
    不会,三门新式大炮全部装填完毕。
    “开火!”在众人的期待下,牛永胜再次回落令旗。
    大炮的引线被点燃,伴随着嗞嗞的引线燃烧的声音。
    “轰!轰!轰!”三声巨响,三门新式大炮同时发出怒(shubaojie)吼。
    三颗炮弹划破空气,划过近两千米的距离,猛地炸在处山头,顿时被击中的地方掀起大片尘埃,其中颗大树被击中,整个树干断开,强大的威力比之三四千斤重的老式红衣大炮毫不吝啬。
    不管是陈鑫还是黄得功等人都激动得满脸红光,虽然这新式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只跟老式红衣大炮差不多,但只要想到新式火炮的重量,便足以令人眼热。要知道,老式红衣大炮就是因为重量太重,运送困难,除了攻城,极少有能实战的机会,但就是那样,红衣大炮也足以让人听到之后心生敬畏。而这新式大炮重量只有六百斤上下,拆卸之后,最重的炮管都不超过二百五十斤,完全可以驮在马背上跟随大军在野外征战,几乎等于可以快速移动得红衣大炮,旦真正呈现于世间,必将威慑天下。
    三门大炮共五次发射,不管是实心弹还是开花弹,都有检验,不过从第二发之后,朱慈烺脸上的激动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面无表情。
    待五次试射完之后,牛永胜再次回落令旗,炮手停止装填。
    朱慈烺带着众人再次来到三门新式大炮跟前,看了眼炮架前后四颗钉入泥土里稳固的大钉,朱慈烺露出丝了然,果然如他所预料的样,新式大炮因为重量比红衣大炮变轻了太多,后坐力同样变相的数倍呈现,仅仅五次发射,四颗钉入泥土稳固炮架的大丁已经开始松动,按照这个情况估计,最多发射十次,整门大炮前后的泥土都会松动裂开,到时候大炮在想发射就必须移动到另外处地方重新钉入大丁稳固炮架,来回必然浪费许多时间。
    “皇上怕是已然知晓,这新式大炮因为重量的减轻,后坐力数倍呈现,不然也不用前后都需要炮锄大丁来稳固,但就是这样,也不能在同处地方发射超过十次,若是泥土湿软的地方,发射的次数还要进步减少,这是个致命的缺陷!”陈鑫叹息道。
    “不错,朕也看出来了,若不克服这点,新式大炮的威力将大打折扣!”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从开始他就预料到了这点,做为后世来的人,朱慈烺自然知道克服后坐力的办法。
    陈鑫摇了摇头,继续叹息了声,根本无法克服,他根本想不出任何克服的办法。
    “朕倒是有个法子,你们找时间实验下!”朱慈烺缓缓的说道。
    “皇上,您,您说什么,你有办法克制大炮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