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第 103 部分阅读

    但是,这个时机很重要,最好的时机当然是等到沙俄和大明打到两败俱伤以后,现在,两边还没开始拼命呢,就让他上,这个,基本上很难,除非有足够的利益。
    到底要点什么好呢?固始汗想了想,时还真想不来,他干脆直接狮子开大口道:”将军阁下,你刚说,你们的盟国为了让你们出兵对付大明帝国,又是提供粮饷,又是提供武器,现在,你们想让我们瓦刺部去对付大明帝国是不是也要意思意思,提供点粮饷和武器啊?“
    科佩洛夫闻言,心里暗骂声老狐狸,不过,能忽悠到他出兵已经很不错了,至于粮饷和武器,可以慢慢谈嘛。
    他装出副为难的样子,弱弱的道:”这个,大汗,我们盟国是让我们去和大明帝国拼命啊,提供粮饷和武器那是应该的。但是,现在,我们只是想您能去分散下大明帝国的注意力,这个本来就没什么危险,而且还能抢到很多东西,粮饷和武器就免了吧?“
    固始汗听,不乐意了,我是能抢来很多东西,那关你屁事啊,只要你们打起来,我什么时候去抢不行,他冷着脸道:”将军阁下,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你也知道,如果我等你们打起来再出兵,承受的压力就小的多,要提前出兵,必定会被大明帝国盯上,怎么会没危险呢?“
    科佩洛夫赔笑道:”大汗,您都说了大明帝国在西线就十万人马,您起码也能组织三四十万大军吧,能有什么危险啊?“
    固始汗不答反问道:”你不是说大明帝国也能征兵吗?现在是只有十万,征兵,四五十万都有可能!“
    科佩洛夫尴尬的笑了笑,狡辩道:”征兵是需要时间的,像我们,从征兵,到操练,到投入战场,最少也得三四个月时间,到那时,西伯利亚的大战早就开始了,大明帝国的注意力肯定会集中到那里,大汗您不用担心。“
    固始汗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西伯利亚大明帝国是会重视,但陕西行都司他们很有可能会更重视,因为过陕西行都司就是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了,那可是通往他们中原腹地的最后关口,大明帝国能不重视吗?“
    这老家伙,点都不蠢嘛,科佩洛夫眼珠子转,奉承道:”大明帝国再重视又怎么样,他们在西边总共就十万正规军团,以大汗您的能力,收拾他们不是轻轻松松的,的干掉这十万正规军,就算他们再召集几十万新兵又怎么样,大汗您还会怕那些新兵蛋子吗?“
    固始汗还是摇头道:”大明帝国的正规军团可是有火枪和火炮的,收拾起来没那么容易。“
    科佩洛夫连忙忽悠道:”其实火枪和火炮也没那么厉害,面对步兵可能有点优势,面对骑兵根本就没什么优势,您想啊,以骑兵的速度,冲到他们跟前那点时间,他们能开几枪,又能放几炮?“
    这下固始汗可没这么好忽悠了,他坚决摇头道:”那火枪和火炮的杀伤力可是很恐怖的,就算他们开不了几枪,也放不了几炮,我们也会伤亡惨重,不行不行,你们必须给我们提供火枪和火炮,不然伤亡太大了。“
    火枪可以有,火炮,我们自己都不够用呢,科佩洛夫假装为难的想了很久,这才咬牙道:”火枪我们可以给您提供点,火炮就没办法了,我们盟国也没有向我们提供火炮。“
    固始汗这会儿好像变成拨浪鼓了,他还是摇头道:”不行,没有火炮太吃亏了,这仗不好打。“
    科佩洛夫眼珠子转,哄骗道:”大汗,其实火炮没那么恐怖的,最多第轮有点杀伤力,后面基本是白放了。“
    固始汗好奇的问道:”噢,怎么说?“
    科佩洛夫胡说道:”我们用过火炮的就清楚,火炮是很难移动的,所以,他打出去的落点都是固定的,第轮过后,你们就能看见落点了,只要避开落点,火炮就没用了。“
    固始汗将信将疑道:”不可能吧?你说火炮很难移动,那你们怎么把火炮搬到城墙上的?“
    这样问就中套了,科佩洛夫接着忽悠道:”大汗,您是不知道啊,几百上千斤的东西移动起来有多麻烦,门火炮要搬上城墙起码得两天,您两天冲个上千里远都很轻松吧,火炮能打上千里远吗?“
    固始汗对火炮还真不是很懂,他还真没见过能动的火炮,既然火炮这东西这么没用,那就要火枪吧,他直接张嘴道:”那行,火炮就不要了,火枪你们得多提供点,最少也要十万把,大明的十万正规军可都是有火枪的。“
    科佩洛夫为难的道:”大汗,我那二十万新兵年前能不能把火枪配齐还不知道呢,这样吧,我想想办法,给你匀万把出来。“
    固始汗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这要就要来万把火枪,大明的火枪可是开价两百两把,而且还不卖给他们,这下就赚来两百万两,简直太爽了,他继续讨价道:”万把怎么行,太少了,根本没法跟人打,最少也要八万把。“
    科佩洛夫还价道:”其实火枪也没那么厉害,你把火枪手在中间排开,两边骑兵冲,下就把敌人干掉了,要那么多火枪干嘛,这样吧,我再想想办法,给你匀两万把出来。“
    固始汗摇头道:”最少也要六万把,不然打起来太吃亏了。“
    科佩洛夫咬牙道:”三万把,我只能凑这么多了。“
    固始汗坚决道:”五万把,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等你们打起来再上。“
    科佩洛夫假装绝望道:”大汗,您这简直要我命啊,好吧,五万把就五万把,我只能让五万士兵背着刀剑上了!“
    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师三更,感谢34/85大大打赏
    年节将近,大明的京城越发热闹了,置办年货的百姓几乎挤满了所有的街道,各种店铺的生意都好到不行。
    要说光是京城本地的百姓倒不至于把街道都挤满,他们也不可能起跑出来买年货,街道上挤着的大多还是外地来的百姓。
    拥挤的人群里面,有从东大营就近过来的,也有山东河南等附近行省的,甚至还有辽东西北和江南过来的,大街上南腔北调,好不热闹。
    人多,车自然也多,马路中间的车道上同样也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车,有马车驴车牛车手推车,还有大明皇家机械集团最新推出的人力车。
    在拥挤的车流中,有三人三骑特别显眼,这会儿京城虽然没有严令禁止骑马,但是,般人还真不敢骑马出来,你要坐马车,马跑快点还没多大关系,你要没事敢打马在街上奔驰,绝对会被拉去打板子!
    这骑马不能跑,还不如走路或者坐车呢,所以京城骑马的慢慢少了,车倒是越来越多了。
    这三人满脸风尘仆仆的样子,看就不是京城本地人,他们倒也没有打马狂奔,只是催马在车流中慢慢前行。
    虽说他们没有在街上奔驰,但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还是引起了路人的关注,后面两人倒没什么,虎(fuguodu.pro)背熊腰的,看就是护卫或者随从,前面那位就不得了了。
    看他的年纪貌似只有三十来岁,但却满身的书卷气,宛如饱学硕儒,再加上他那修长的身形和丰神俊朗的外貌,简直就如同磁石般的吸引着来往的女性。
    不管是走在街上的平民女子还是坐在马车里的富家小姐,都忍不住偷瞄着他,心如鹿撞。
    此人是谁呢,竟然如此的出众?
    要说出他的名头来,估计偷瞄他的女子都能晕过去,这位就是崇祯七年甲戌科状元,刚卸任的西北三省总督,陈子龙!
    骑在马上的陈子龙感慨不已,七年前他高中状元的时候也曾在京城游了大圈,那个时候的京城虽然也算繁华,却远不如现在这么夸张。
    不说别的,光是这店铺,那时候条街能有十家店铺就算了不得了,现在,整条街都找不出几家不是店铺的!
    大明的发展速度还真是惊人啊,就比如他主政的西北三省,八年前还是荒野千里,了无人烟,现在,那是碧波万里,商贩云集!
    能生在这种太平盛世,简直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像他这种书生,如果生在乱世,哪里会有今日的成就。
    前面的人流逐渐稀疏起来,倒不是说这里已经快接近城外了,而是因为这里已经接近皇城了,陈子龙越想越兴奋,待到前面再无车马时,他竟然真的打马狂奔起来!
    看着逐渐远去的三人三骑,有些百姓不由摇头叹息起来,这么文质彬彬个俊俏后生,怎么就不知收敛呢,敢在西长安街靠近皇城的地方打马狂奔,这得挨多少板子啊!
    诡异的是,他这路狂奔而去,竟然没个人上来阻难,不管是顺天府的衙役,还是锦衣卫的密探,甚至禁卫军的将士,没见个!
    平民百姓不知道他是谁,锦衣卫能不知道他是谁吗?
    他刚进城便被锦衣卫密探发现了,这位可是首辅徐光启大人的得意门生,皇上跟前的大红人,派人跟着保护还来不及呢,抓他,别开玩笑了!
    倒不是他年少轻狂,实在是皇上急招他进京面圣,这马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在城西下了火车之后锦衣卫给他送来的,京城里面可没有车站,他这走过去或者坐车过去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朱慈炅又急于见他,所以,干脆让锦衣卫带了几匹马在车站等着。
    进了皇城自然是不能再骑马了,他撇下两个亲卫,在个太监的引领下急急的向皇宫中赶去。
    很奇怪,太监带着他走到乾清宫的时候竟然没进去,而是直接领着他往坤宁宫赶去!
    这是怎么回事?皇上招他觐见倒也没说在哪里见,他只能跟在引路太监的后面,蒙头向前赶去。
    关于在坤宁宫接见他的问题,也不是朱慈炅想标新立异,主要还是两宫皇太后的意思。
    这陈子龙可是皇上给太子找的老师,还要负责所有皇子的教导,不亲眼看看,她们怎么能放心呢。
    这么路疾赶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终于到地方了,就算陈子龙正值壮年,也有点气息紊乱了,这可是好几里地,要上了年纪的老臣这么疾赶,非得累趴下不可。
    到了书房门口,引路的太监停下来,躬身引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这意思就是皇上在里面,您自个儿进去吧。
    陈子龙整了整衣衫,又平复了下气息,这才躬身走了进去。
    走了几步,眼前黑,他连忙停下来,抬头看,竟然是个屏风,还好自己小心,差点就撞上去了!
    屏风后面隐隐传来欢笑声,竟然都是女声,这又是怎么回事?
    陈子龙硬着头皮,低头躬身,绕过屏风,前面的欢笑声跟清晰了,真的是女声,他都有点不敢抬头了。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前面的欢笑声突然消失了,就剩下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了。
    还有小孩,陈子龙感觉自己要晕倒了,皇上这是招他来干嘛啊!
    朱慈炅刚正趴在书桌后面的暖炕上逗自己的大儿子呢,要不是皇后秦明月拍他,他还不知道陈子龙来了。
    他抬头看陈子龙低头躬身的样子,不由笑道:”懋中你这是干嘛,快来看看朕的堭儿,以后你可就是他的老师了。“
    皇上口中的堭儿是谁陈子龙自然知道,那是大皇子殿下,妥妥的皇太子,给太子当老师!
    他吃惊的抬起头来看,这下他真感觉有点站不住了,两宫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竟然都在!
    正好还没见礼了,他顺势朝着皇上的方向跪下来,朗声道:”微臣陈子龙,叩见皇上,两位太后,皇后,贵妃娘娘。“
    朱慈炅连忙上前将他扶起,亲切的道:”懋中不必如此多礼,你可是朕的师兄,也算是家人了,以后跟家人在起的时候不要这么客气,来来,看看你的两个小弟子吧。“
    两个,什么意思?
    这时候皇后已经抱起了大皇子,安娜公主也抱起了二皇子,两人走过来将儿子面向陈子龙,异口同声道:”快,快叫老师。“
    不到岁的小孩那里会说话,朱慈炅看着目瞪口呆的陈子龙,摇头笑道:”懋中,朕这次招你回来,主要是负责詹事府的事情,另外恩师也老了,你有空就去帮帮他,朕暂时给你挂个礼部侍郎,詹事府詹事,太子少师,以后你再接恩师的位子吧。“
    太子少师可是正二品,还暂时挂个!
    陈子龙连忙跪下来磕头道:”微臣多谢皇上恩典!“
    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舌战群雄
    话说陈子龙都三省总督了,个正二品的太子少师他激动个什么劲呢?
    其实,这总督巡抚甚至督师巡按什么的都不是常设官员,都是皇上临时指派处理某事的,有点类似于钦差大臣的性质。
    明朝历史上总督巡抚督师巡按什么的简直多如牛毛,那么明朝的皇帝为什么要派出这么多钦差大臣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明朝地方上的官制问题,地方上的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各省的行政军事和刑罚,他们相互之间是没有从属关系的。
    这样的架构,平时没事的时候还好,旦遇到什么外敌入侵或者农民起义的时候,三司意见往往不统,大家各自为政,就耽误事了,所以朝廷不得不派出个官员去协调,这个官员就是巡抚,职权高于三司,节制当地所有地方官员。
    这个巡抚般由兵部侍郎担任,也就是说他的品级并没有三司的主官高,但是,他是钦差,所以三司都得听他的。
    但是明朝那会儿,不管是外敌还是农民起义,闹起来都不怕事大,般都跨越了几个行省,这样的话,省的巡抚就管不了,甚至还出现几省巡抚相互扯皮的问题,这个时候,皇上不得不派出个更大的钦差大臣,来协调各省军政,这个钦差就是总督了。
    还有那种闹的特别厉害的,跨越了几个总督的辖区,这个时候就需要派出更大的钦差来协调了,这个钦差就是督师了。
    扯的有点远了,言归正传。
    其实陈子龙出任三省总督之前,还只是正四品的知府,按理他是没资格当这个总督的,不过,他总督西北三省并不是去打仗,而是去处理旱区粮食种植的问题,而且他还是状元出身,再加上朱慈炅的力主张,他这才当上了总督。
    按规定,不管是总督还是巡抚,处理完皇上交待的事情,都是要回京复命的,也就是说,他卸了三省总督的职位之后,品级还是正四品。
    当然,如果皇上交待的事情处理的漂亮,般回京之后都会升官。
    陈子龙主政西北这几年,的确做的很好,直接把个几乎颗粒无收的灾区变成了个碧波万里的大粮仓,虽说这与西北旱情逐渐缓解有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他大力推广耐旱作物,不断兴修水利的结果。
    他想着,回京复命以后,能升到正三品的侍郎就顶天了,不曾想,皇上直接就将他提到了正二品的太子少师,他能不激动吗?
    至于两宫皇太后的考察,以他丰神俊朗的外表儒雅的气质和不俗的谈吐,这两位对他出任太子少师自然是没任何意见。
    詹事府那点事,对于历任奉天知府和西北三省总督的陈子龙来说也是小菜碟。
    总之,皆大欢喜,关于子女教育的事,朱慈炅是不用操心了。
    接下来就是教育部和商业部组建的问题了,教育部的事倒也不需要朱慈炅操心,黄道周对教育事业之狂热,简直到了着魔的地步。
    刚上任,他便四处网罗人才,左右侍郎,启蒙技艺科举大学汉学五个清吏司的郎中,甚至包括各清吏司的员外郎和主事都是他个个亲自挑选出来的。
    时间,京城各部衙门被他搞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他却求贤若渴,浑然不管。
    经过个多月的考察,满满份教育部各级官员的名单便交到了朱慈炅的案前。
    朱慈炅对这份名单倒没什么意见,但各部大佬对于这种赤裸裸的挖墙脚行为却颇有微词,合着就你的衙门需要人,我们都不需要,合该被你挖来挖去吗?
    所以,第二天早朝,当名单公布的时候,各衙门的大佬不干了,大有联合起来围攻黄道周,谴责这货的不道德行为的架势。
    舌战,这是黄道周的强项啊,这货发起疯来连皇上的话都敢顶,更何况是这些跟他平级的衙门大佬。
    这下早朝的场面就热闹了,首先发难的是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他对这货明目张胆挖墙脚的行为也颇有微词,因为这货选中的左侍郎就是礼部右侍郎范景文!
    礼官刚把名单念完,徐光启便咳嗽了声,朝朱慈炅行了礼,然后严肃的道:”黄大人,你就这么把梦章调走了,礼部的事情怎么办,现在每个衙门都缺人,你不能从地方上想办法吗?“
    徐光启是帝师,而且德高望重,黄道周倒不敢太过分,他快步走到台阶下面的地毯上,跪下来给朱慈炅行了个礼,然后直起身子,对着徐光启拱手道:”首辅大人,教育部有很多职能都是从礼部分出来的,梦章对这些都很熟悉,调他过来负责能保证尽快展开工作,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徐光启闻言滞,下面的话都没法出口了,他看了看皇上,见皇上没什么开口的意思,只得华丽的败退了。
    紧接着工部尚书毕懋康又咳嗽了声,快步来到黄道周旁边,跪下来行了礼,然后直起身子对着黄道周道:”黄大人,我们工部跟你的教育没多大关系吧?你直接把复斋调走,他负责的项目怎么办?“
    毕懋康是不得不站出来说话,因为这货选中的右侍郎就是工部侍郎徐孚远,这不耽误人家研究有线电话吗。
    黄道周闻言,脖子梗,直接顶道:”毕大人,话不能这么说,什么叫教育和工部没多大关系?京城很多大学可都是挂在你们工部名下的,这下塞过来,你让我怎么接的住?而且现在的教育可不光是科举,还有技艺,那些东西我可不懂,不找人来负责怎么行?再说了,复斋在工部只是个闲职的侍郎,我把他调过来掌握实权不好吗,你不会阻挡下属的进阶之梯吧?“
    毕懋康闻言,错点喷血,让徐孚远挂个闲职侍郎主要是为了方便他研究,什么阻挡下属的进阶之梯啊,这是皇上的意思好不,他只得抬眼向皇上求助了。
    朱慈炅这个尴尬啊,增添衙门可是他提出来的,现在有个猛人在这里风风火火的干,是好事啊,他怎么能去阻止呢!
    所以,他只能装作没看见,任黄道周去发挥。
    这下,黄道周更是开足了马力,顿狂喷,各衙门大佬都被他喷的无言以对。
    什么国以民为本,教育是国民的根本;什么教育是千年大计,你们懂个屁!
    黄道周喷的那叫个舒爽啊,口沫星子溅射出去,群雄退避,最后,个官员没拉下,全被他抢到手了!
    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娄东二张
    黄道周舌战群雄,经传出,便成为京城百姓热议的话题。
    这家伙猛啊,在皇上的默(zhaishuyuan.cc)许下,仅凭张嘴,几乎喷翻了京城所有衙门的大佬!
    教育部组建的问题至此就算是差不多了,所有官员到位,各项工作便可以展开了,朱慈炅也不用去操心了,唯独这个商业部让他头疼。
    他为什么头疼呢?因为孙铨不肯应招啊!
    他都拍了几封电报到孙家洲了,孙铨就是不来,他也没什么办法。
    孙铨为什么不来呢?倒不是他想抗旨,他实在是不能来,因为他在丁忧。
    丁忧也就是守孝,泛指官员的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去世以后,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
    这种制度,源自汉代,往往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守孝三年,貌似有点太蛮不讲理了,其实是有定道理的。
    丁忧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要报父母的恩,因为孩子出生三年内都离不开父母,时时刻刻都需要父母的照料,所以子女长大以后对父母晚年都要尽心尽力,父母去世了做子女的也要时时感念他们的恩情,至少守孝三年。
    这不但是孝道,更是对人性本善的维护,父母的恩情是最重最大的,如果连父母的恩情都能忘,你让他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那怎么可能。
    至于夺情,般皇帝都很少为之,因为这样有违孝道,就算夺情把人留住,也不定会有好结果。
    像万历朝的张居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当时张居正刚掌握权力不久,各项工作刚刚铺开,他当然不愿意就此回家守孝,再加上年幼的万历也十分崇拜他,于是,双方拍即合,夺情!
    这夺,直接夺得张居正自我膨胀,开始从个贤相转变为个权臣。
    后面万历长大以后,发现自己被张居正骗了,从此几乎不再相信任何官员,以致与文官集团离心离德,甚至创下了几十年不早朝的记录。
    研究明朝历史的,常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追根溯源,正是因为张居正在权力与孝道之间的迷(xinbanzhu)惘,造成了万历皇帝性格上的扭曲,以致朝政日非,把大明的元气点点全消耗光了。
    朱慈炅也不敢随便让孙铨夺情,为此,他特意请来了自己的恩师徐光启和师兄陈子龙,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两人也反对让孙铨夺情,以孙承宗的威望,孙铨如果夺情,不知道要面对多大的舆论压力,在世人的口诛笔伐中,他很难专心于工作,还不如找人来替代他。
    找谁呢?朱慈炅心中真的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要说朝廷事务,不管是什么事,都能找到那么几个合适的人选,唯独商业这块,还真难找到合适的人,因为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从商是操持贱业,谁会去研究这个!
    徐光启和陈子龙在商业这块倒是有定的研究,问题这两个都不能去,徐光启就不说了,他已经没这精力了,陈子龙是有精力,但他朱慈炅培养起来接任内阁首辅甚至是接内阁总理大臣的,还负担着太子的培养,让他去管商业部,简直是大材小用。
    还好,陈子龙恰巧认识这样的人,而且还不止个,他直接向朱慈炅推荐了两个。
    这两个,就是有名的娄东二张,张溥和张采。
    朱慈炅对张溥和张采倒是有那么点印象,很多年前,他微服私访去金陵收拾东林党那帮贪官污吏的时候就偶遇过这两人,当时听说他们组织了什么复社,而且还颇有点声势,他立刻毫不犹豫的把复社的人全部打发到西北灾区去了。
    看样子,陈子龙应该是在西北遇到了这两人,而且还跟他们比较熟,不然是不会向自己推荐的。
    果然,朱慈炅随便问:”你跟他们很熟吗?“
    陈子龙便脱口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是跟他们很熟,微臣刚到西北的时候,他们还只是汾州的知州和介休的县令,但是,整个汾州却在他们治理下商业发达,人兴财旺,完全不像是个灾区的样子。所以,微臣将他们调到了太原府,个任知府,个任同知,结果,太原府在他们的治理下很快就有了起色,后面差不多都要赶上奉天府了。所以,微臣斗胆,直接将他们提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的左右布政使,现在整个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繁华程度都快赶上南直隶了!“
    朱慈炅闻言,眉毛跳,严肃的问道:”那他们那个复社呢?他们不会是靠朋党关系,相互勾连,拆东墙补西墙,将他们的政绩提上来,把他们推上去的吧?“
    陈子龙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微臣专门跟他聊过,他们早就将复社解散了,用他们的话说,当初成立复社也是因为妄当道,朝政日非,所以才把大家聚到起,商讨救国救民之策。后面皇上番治理之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他们哪里还有心思去针砭时弊,干脆直接解散了复社,全力搞起地方建设来。“
    朱慈炅闻言,饶有兴致的问道:”噢,那他们是怎么把灾区治理的人兴财旺的呢?“
    陈子龙了若指掌的道:”这个微臣也了解过了,山西地方本来就有经商的传统,他们到任以后不但鼓励经商,还与商户起商讨经商的办法,开始他们是组织商户从北直隶等地就近购买粮食,贩卖酱醋等地方特产;后面灾区的粮食充足了,他们又组织商户到漠南用粮食布匹,油盐酱醋等生活物资,去兑换皮货,拿回来加工成衣服鞋帽,再贩卖到各省,现在山西的加工作坊和商户简直多如牛毛,平民百姓只要不懒都能混个温饱,勤快点的差不多都发家致富了。“
    这么厉害,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朱慈炅拍巴掌,兴奋的道:”好,他们谁对商业更熟点?“
    陈子龙想了想,客观的评价道:”张溥施政能力很强,治理地方是把好手,要说对商业的研究还是张采更强点。“
    朱慈炅直接拍板道:”那好,先调张采来主管商业部,至于张溥,以后有的是位置,不怕他们能力强,就怕他们结党营私,不务正业。“
    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请客
    腊月二十六,大雪初晴,京城片银装素裹,气温虽然很低,大街上却依然人流如织,就要过年了,连各大衙门都放假了,谁又不想趁这空闲时间在街上逛逛呢。
    不过,这个时候有个行当却是最忙碌的,那就是街两边的商铺,过年前这段时间正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大家都有空来逛街买东西了,商铺自然是最忙碌的。
    大明皇家四大总号这个时候生意也很红火,东长安街中间那段都快被挤的水泄不通了,却仍有人流不断的向那里汇集,到了傍晚时分人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话说都快天黑了,大家还往里挤个什么劲,难道想趁黑灯瞎火的时候捞点东西吗?
    当然不是,四大总号那可都是有电灯的,晚上比白天更热闹!
    这个时候,大明皇家日兴银行总号顶层的办公区已然灯火通明,各个房间内都是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几乎每个人都在低头算账,那样子,没有点下班回家的架势。
    没办法,大明皇家日兴银行的业务太大了,不但管着大明两京三十五省和两个直隶府的货币发放,各藩属国甚至是盟国对龙币和崇正通宝的需求量也与日剧增,年节将近,不加班,这帐还真算不完。
    骆养性这个时候也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噼里啪啦的拨动着算盘珠子,在他前面是几大沓子账本,都是总账,有龙币发行总账崇正通宝发行总账金银储备总账各行省货币发行总账各藩属国货币发行总账各盟国货币发行总账等等。
    他正在核对的就是龙币发行总账,倒不是说他对属下的计算能力有怀疑,而是这些账目太重要了,随便哪里错个数字,那就是几十上百万两甚至是上千万两的出入,审核多少遍(fanwai.org)都不为过。
    算了三遍(fanwai.org)之后,他满意的合上账本,脸上慢慢露出激动的神色,真的超过十亿两了,还不到两年时间龙币的发行量就超过十亿两了!
    当初皇上提出十亿两这个数字的时候,他认为那只是种梦想,今生怕是看不到了,却不曾想这么快就实现了!
    正当他激动不已的时候,房门突然被人敲响了,算了这么久,他也累了,正好休息下,他认真的把账本放回原来的位置,身体往椅背上靠,然后朗声道:”进来。“
    他以为是下属来送账本或者汇报情况呢,进来的却是个锦衣卫千户。
    般人那是看见锦衣卫就害怕,但他却点慌乱的表情都没有,反而微笑的坐在那里,就好像等着自己的晚辈来请安样。
    老骆家可是世袭锦衣卫指挥使,虽然他卸了指挥使的位子,但骆家在锦衣卫中的威望仍然是无人能及的,个小小的千户算什么,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王征南都曾是他的小弟!
    果然,那锦衣卫千户进来以后,并没有到了别处那种趾高气昂的样子,反而满脸恭敬的走到他面前,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朗声道:”小骆大人,皇上请你吃饭。“
    恩,果然没有忘本,骆养性满意的点了点头,亲切的问道:”什么时候,在哪儿啊?“
    这表情,有点不对吧,那锦衣卫千户满脸古怪的回道:”回小骆大人,就现在,皇上让你马上去长安酒楼。“
    骆养性看那千户古怪的表情,这才反应过来,是皇上请客,不是他父亲的那些老下属来拍他马屁!
    他吓得立马从椅子上蹦起来,尴尬的搓手道:”哎呀,哎呀,是皇上啊,我这算账都算糊涂了,走,快点带我去。“
    说罢,就要往外面跑。
    那千户却是站在那里,尴尬的提醒道:”小骆大人,您还没穿衣服呢!“
    他这话的意思倒不是说骆养性正光着屁股呢,而是这房间里有最新型的暖气,热的很,所有骆养性穿的很少,这大冬天的,他要这个样子出去,不被冻成冰棍才怪。
    骆养性闻言,拍脑门,走到旁边的个衣柜跟前,在那千户的服侍下穿上棉衣,接着又挑选起外套来。
    选着选着,他的手突然停住了,紧接着,他满脸紧张的回头问道:”你刚说皇上请我去哪儿吃饭?“
    那千户立刻朗声回道:”长安酒楼。“
    糟糕,长安酒楼可是他小舅子开的,皇上不会是想敲打他下吧!
    他有点惶恐的问道:”皇上是不是正生气呢?“
    那锦衣卫千户自然知道长安酒楼是谁开的,他连忙宽慰道:”小骆大人,您放心吧,皇上高兴着呢,他老人家就随口说了句,去长安街最大的酒楼,没有针对您的意思。“
    骆养性闻言,这才松了口气,旋即,他眼珠子转,直接挑出件紫貂皮外套,往身上批。
    那锦衣卫千户服侍他穿好外套以后,脸色更古怪了,貌似有点想笑又不敢笑得样子。
    骆养性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问道:”是不是有点可笑啊?“
    这外套穿他身上的确有点好笑,那千户不由尴尬的点了点头。
    骆养性伸手拍了下他的后脑勺,笑骂道:”你懂个屁啊,这外套贵着呢,件就要上千两银子,穿我身上是有点不大好看,女人穿着可好看了,而且还暖和的很,懒得跟你说了,赶紧的,走。“
    说罢,抬脚就往外走去。
    那千户的确不知道小骆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他想了下,还是不明白,只得摸着后脑勺疑惑的跟了上去。
    长安酒楼离四大总号并不远,有队锦衣卫开路,骆养性很快就来到了长安酒楼大门外。
    此时,长安酒楼的大门外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大阵仗,但到处都是锦衣卫的密探,隐隐把整个酒楼都围住了。
    骆养性来到门口,逮住个揽客的锦衣卫密探,低声问道:”皇上在哪儿?“
    那锦衣卫密探像模像样的吆喝了声:”客官,您来了。“
    然后,边掀开厚重的门帘,边低声道:”楼,门口,左边,第桌。“
    骆养性点了点头,整了整衣服,吸了口气,大步走了进去。
    刚进门,他便看到皇上正坐在门口左边那桌盯着他看呢。
    他正要过去见礼,个迎客的店小二突然跑上来,殷勤的道:”哎呀,大老爷,您来了,怎么没提前知会声,现在天字号。“
    骆养性翻了个白眼,低声呵斥道:”滚,就当不认识我。“
    那店小二被骂的愣,站那里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骆养性哪里有时间管这个趸货,他直接个箭步来到皇上跟前,低声道:”这个,皇皇。“
    这会儿他才反应过来,皇上穿的是便装,又坐在楼大堂里,明显就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啊,所以,他皇了半天,都没敢把皇上两个字叫出来。
    朱慈炅饶有兴致的看了看他的衣服,这才向旁边的王征南使了个眼色。
    王征南立马站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哎呀,骆大人,你终于来了,黄公子都等你半天了,快坐,快坐。“
    骆养性顺势坐下来,小心的问道:”黄公子,您这是?“
    朱慈炅直接把菜单往他面前推,微笑道:”先点菜,今天我请客。“
    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长安上
    朱慈炅之所以跑出来微服私访,并非心血来潮,其实他早就想亲自来看看黎民百姓的生活水平了,但是他直抽不出时间。
    硕大个帝国,就算他不用批阅奏折,天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再加上还要陪两个宝贝儿子,所以,他平时都很难抽出时间来。
    这天正好京城和地方衙门全部放假了,两个宝贝儿子在下午也相继玩累了,睡着了,他这才得空出来看看。
    既然是微服私访,自然不能带太多的护卫,所以他只带了曹化淳和王征南随行,其他锦衣卫和东厂高手则穿着便装在沿途警戒,他就如同个富家公子般,带着两个随从在东长安街上慢慢逛起来。
    他这路逛了很多店铺,了解了下各种货物的价格,又暗地里观察了下平民百姓的购买能力,甚至还偷偷跟在几家出来购买年货的老百姓屁股后面,走了半天,就是想看看他们过年到底买些什么。
    通过下午的观察,他得出结论,京城百姓那是真有钱了,般人家买个十几二十两的年货那是眼睛都不带眨下的,有钱点的几十两都拿的出来。
    这消费能力已经相当恐怖了,要知道现在大明帝国的人口足有两亿多,要每个平民百姓都能拿出十两,那就是二十多亿两!
    当然,京城的百姓肯定比地方上的百姓要有钱,不过买个年货都能花上十几二十两,足以证明他们消费能力还远不止这么多。
    朱慈炅这路越看越高兴,不知不觉就跟着人流来到了四大总号附近,正好也临近傍晚了,肚子也饿了,他干脆寻了家最大的酒楼,去看看有钱的老百姓吃喝又是什么水平。
    不过刚进长安酒楼,他又发现个问题,他没在外面吃过啊,到底点些什么菜好呢?
    他问曹化淳和王征南,这两人也是茫然的摇了摇头,曹化淳基本上都是在宫里吃的,王征南也基本上是和锦衣卫同吃同住,这两人离开他视线的时间都很少,哪里有时间出来大吃大喝!
    朱慈炅瞬间就感动的不行了,这两人几乎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为自己办事上了,王征南连婚都没结,天到晚就随侍在他左右!
    他决定,好好请这两人吃顿,王征南的婚事,也要尽快给他办了。
    至于这点菜,不知道点什么好没关系啊,自然有那会点的吃货,他脑子转,立马就想到了骆养性,这货都吃的跟弥勒佛样了,绝对是个吃货,这里正好离四大总号不远,干脆,派人去传他来得了。
    就这样,骆养性被请过来了。
    骆养性看着皇上推过来的菜单,瞬间就懵逼了,他是能吃,也会吃,但他不知道皇上爱吃什么啊。
    ?br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