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妖皇帝俊、东皇太一带着大队妖族精英前来觐见女娲娘娘,欲向女娲讨要一解救妖族濒临垂危之法。
女娲想了半天,像是有难言之隐,又或是束手无策,始终是憋着说不出一句话来。临末,女娲才颓丧的说:“为了妖族,我会尽力拖着三清的。”
帝俊太一对视一眼,也看出了女娲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三清虽是与女娲一般是功德成圣,但论功德,论修为,比起女娲石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女娲终究是一弱女子,一个还好说,三个齐上,这天底下除了道祖鸿钧又有谁能扛起来呢?
到了这个时候,妖族众人才真正的后悔当初太过狂妄自大,得罪三清狠了,到如今人家成圣,妖族可是大难临头。想到这儿,在场少数的几个妖族中人还暗地里打了退堂鼓,想要出去避风头。
这时伏羲开口说道:“妹妹,可否请道祖出面?”
伏羲自从来到妖族天庭之后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将妖族管的井井有条。现在,见妖族危难,伏羲灵机一动,马上提起了道祖。
“哥哥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女娲见是伏羲开口,亲切的问道。
其余中人都看向了伏羲,想瞧瞧伏羲到底有什么奇谋妙计。
“圣人太过强势,一举一动皆是石破天惊。娘娘可以此请道祖出手约束众圣,让众圣不能插手巫妖之争。而妖族则须快速平定巫族,定鼎洪荒,到时洪荒在手,圣人也是没辙。”
“这,能成吗?”太一疑惑的说道。
“不行也得试,可······。”女娲同意了伏羲的意见,但有似乎是有话吐不出来。
“娘娘,有什么事就明说吧,如今实乃妖族生死存亡之秋,半点疏忽不得。”帝俊自打进了娲皇宫之后就见女娲一直有难言之隐,现在一着急之下马上向女娲问话。
“我运算过洪荒大势,发现人族自从三清成圣之后气运扶摇直上,而巫妖双方竟似有日落西山之状。”女娲半吞半吐的说了起来,话中有话。
在场妖族听后大惊,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人族竟有大兴之势,当真是难以置信。而其中心思细腻之辈如鲲鹏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声问道:“娘娘是说巫妖两败俱伤,人族趁势崛起。”
所有人听了鲲鹏这话之后更是吃惊得快要把舌头给吞进肚子,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事实,但女娲此时沉默证实了鲲鹏的说法。
于是众人沉默了好久,还是帝俊第一个清醒过来,他杀气凌然,紧紧盯着女娲说道:“娘娘,先下手为强,还请娘娘允许。”
说完还暗地里鼓动其他妖族中人帮手,而其他人也是见机一齐呼喊道:“还请娘娘恩允。”
洪荒上谁不知道人族是女娲所造,要对人族下手还得问女娲同不同意,否则得罪了圣人可就麻烦透顶啦。
女娲此刻也被吵得心烦意乱,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很明显妖族这块肉是比较重要,为了大局只好忍痛割肉。所以女娲什么也没想,只得轻微点头,再不吐话。可惜,她烦恼之下就是没有想到人族并不是他一人份的,逍遥还挂着个人族圣父之名呢。
最终,妖族大伙在娲皇宫商量一些旁枝末节之后就返回去准备,人族大难来了。
而其他圣人又在干什么呢?事实上其他圣人在成圣之后一直就没有动作,安静的让人感到十分不安。
许多大神们也感到了天地之间的煞气陡然增多,分明是大劫临至之状,于是也没有心思闭关,整天观察各方的反应,以免祸从天降。也有散修之人,在洪荒游历,目的就是想要拜入那些大神通者门下。当时洪荒之中的功法还未普及,大多数生灵都是靠本能修炼,耗时耗力,比起有功法之人的修炼程度,有云泥之别。其二就是希望能找个大的靠山,否则那天巫妖大战再起,一不小心就是身化飞灰的下场。
三清自得逍遥指点迷津,一日之间三清纷纷立教证道,成就不死不灭的混元圣人,因为三清为盘古原神所化,所以老子、原始、通天分别被称为太清、玉清、上清以示三清一体,但三人虽同为盘古原神所化,但对天道的体悟各有不同,对立教之根本也不一致。
老子之人教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元始之阐教主张修行天道以资质为先,若非是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之辈或天地灵物不为阐教为教授;通天之截教主张有教无类,天下生灵皆可修行天道,修行自身以见性心明,截取天道之一线生机。
既然三清大教已立,就得收录弟子,传下道统,才好促进三教迅速发展,吸取天地间的气运。由于三清的教义不同,真接导致了所收弟子的不同,三清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老子立人教,主张无为而治,只要人族不亡族灭种,老子是不会去管的,一切由人族自行发展,至于收徒之事,老子认为自己的弟子必须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的先天之人,且要有缘份。
老子所提的先天之人并不是女娲所创造的人族,而是混沌初开,天地间出现了一批乃顺承天的生命,这些生命或为女娲、帝俊、太一之类的妖族先天神诋,天生具有法力,懂得修行;或为盘古十二道精血所化而成的巫族,天生就可以掌控天地间的力量为已所用;除却巫族、妖族之外,剩下的就是一批先天之人,这些先天之人一出世并不懂修行,只是顺应天意,先天而生,生来便可以吸取天地间灵气,乃是天生道体,故而生命悠长;但是洪荒混乱,凶兽异常凶猛,这些先天之人本身实力并不强,一不小心便会被凶兽当了点心;而且洪荒杀伐不断,巫族二族之间由经常性的小混战上升到了涉及整个洪荒的巫族大战,很多先天之人被秧及池鱼,故而先天之人在这洪荒大陆上是少之又少。老子收徒的条件可谓是很刻克,而且老子性格无为,并对前来拜师的人表情很淡,兴致也不高,总是说一切顺其自然,今后有合适的再说,只不过谁也不知道老子所谓的合适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此拜师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老子也就没收成弟子。
不得已,为了人教大业,老子下山周游各地,仅收得一弟子,名曰玄都。这玄都有大毅力,每遇到一座大山,便跪地三月,若是无人,便再去寻找。老子便是在首阳山遇到玄都,听了他的经历,大为高兴,又算到与此子有师徒缘分,当即收为首徒。
接着老子继续游历了数年,终究没找到第二个有缘分的弟子,便带着玄都回了昆仑。
阐教立教之后,元始收徒也是十分讲究的,所要收的弟子,不仅资质必须是上上之选的先天之人或化成人形的先天之物,而且对所收的弟子必须有道心、道体,脑聪目明,一点就透的聪慧之人,元始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继承阐教道统。虽然元始定下的要求很高,但前来拜师的人仍然是很多,这让元始有点为难,不过不要紧,圣人是有大法力的,有得是招数,元始见人数众多,便于昆仑山下立一大型幻阵,阵内暗藏天机,分为五行,演化生老病死,人一入阵,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看透大阵中的虚幻,跳不出五行之中,不能了解大阵所含天机,也就会被大阵所困。来阐教拜师者都需入此大阵以检验拜师者的资质、心性,过了阵的元始再考虑是否收其为徒。
一时之间,天下修士蜂涌而至,俱入那阵内以验心性,期翼跳出大阵,拜入阐教做那元始圣人的入室弟子,修成仙家法体,从此跳出五行,逍遥于天地之间。可是圣人所立幻阵何其厉害,入阵检验心性者大多被困于阵内,而不自知,只有十三位修士凭借大毅力、大智慧一路遇山登山、遇水过水,凭借过人的天资,坚韧的心性一举跳出大阵,拜临元始圣人的座前。
元始看这十三人俱是先天之人或是先天之物,心下满意,把其中十二人收录于山门,这十二人中有广成子、俱留孙、文殊、普贤、慈航道人、道行、灵宝、清虚、太乙等九人为先天之人;又有玉鼎、赤精子、黄龙真人三人为先天灵物得道化成人形的修士,这玉鼎乃是一块先天玉精,黄龙乃是先天龙族,赤精子乃是先天火精得道,这三人乃是先天而生,顺应天道,天地开辟后,吸取天地之灵气,采集日月之光华,化成人身。这十二位弟子俱是先天道体,心性坚韧之辈,被元始收为入室弟子,称为阐教十二金仙。
而出了大阵的十三人中为首的修士,乃是天地初开时形成的先天灵棺所化形成人的,本体乃是一口巨大的灵柩,因灵柩对应天象,灵柩尾端常年燃有一盏灵灯,故这先天棺材所化之修士自称为燃灯道人,此人修为高深,心性坚毅,元始推算之下知与燃灯道人无师徒之缘,但爱其才华,便让这燃灯当了阐教副教主,管理昆仑山阐教众多外围弟子,这些外围弟子乃是由生于昆仑山中的先天灵物所化成人形的、天地初开,顺应天道所生成的先天之人居于昆仑山中的,还有就是一心向道的后天人族得知昆仑山有得道之士,便搬到昆仑山,日夜勤修天道的所组成,这些昆仑山上的修士世居于昆仑山中,虽没被元始收入弟子,无师徒名份,但俱以阐教为宗门,对元始执师礼,自称阐教弟子,一来二去就变成了阐教的外围弟子,成为了阐教的后备人才贮备中心。此时交与燃灯管理也是减轻了元始的负担,一举两得。
与大师兄老子的无为而选、一切顺其自然的收徒方式和二师兄元始尽挑天资充足、心性聪慧这辈为徒的方式相比,通天的收徒却显的平淡无奇而又热闹非凡了。通天认为天地万物,万物平等,先天之人,后天之人以及山精树怪在天地至理面前都是一样的,天道不周,留有一线,只要是那开了灵智,明了自身的,无论是湿生、卵化、物化都有截取天道于一线的机会,故而能天收徒是有教无类,只要你一心向道,且来拜我为师,都一视同仁,统统留下,因材而施教,传下道统,以截取天道一线。
于是,洪荒大陆来拜截教为师的那是太多了,俱是修成人身的、未成人身的异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要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种类繁多;也有一些先天之人,后天之人也拜在了通天门下,与那些山精树怪、老虎狮子坐于一处,共同修行道德,一时之间,昆化山中鸡飞狗跳,野兽成群。
通天的大徒弟多宝乃是昆仑山中的一只异种寻宝鼠,天生对法宝兴趣,喜好收集法宝、擅于寻找法宝。这多宝未化人形、仍是寻宝鼠之身时就遍地找宝,以做收藏,这日溜遍昆仑山也没找到什么宝贝,一阵抖动鼻子,感到前方有宝,也就没顾得看是什么地方,径直来到了通天的修行之所,想要把通天所炼的法宝俱都收藏了,可是圣人的力量那是它这只尚未化形的老鼠所知的,它一进入炼室就被通天发现,放出阵阵威压,吓的寻宝鼠动俯首不已,通天见他已有灵智,且为洪荒异种,便点化为成了人身,这多宝也是聪慧之辈,知自己遇到了高人,急忙跪拜向通天谢恩,并请求拜入通天门下,通天此时正好立了截教,尚未收录弟子,心想这多宝鼠既然能来到我这前来寻宝也是一番机缘,便收了多宝作为开山大弟子,从此掌管截教一应事务。
投票,投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