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第五十二章 忽然撤退的敌军

    经过与本地人的仔细攀谈研究,平手汎秀发现了一个岛津家内部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
    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就是最常见最容易想到的——赏罚存在不公。
    广为人知的“岛津四兄弟”之中,老大义久身为家督不提,老二义弘多年前因显赫的战功被任为日向国饭野城主,获取了大量土地,估计有三到五万石之多;老三岁久更多在后勤运输和内部调解上活跃,名声要小一些,但去年也得到大隅虎居城,接近两万石的恩赏;唯老四家久,尚未封城仍在萨摩内城的屋敷里居住,知行也只有一两千石的程度,比之前三个差距甚远。
    明明作为主君的胞弟,也承担着重要的指挥任务,地位和待遇上,却有如此悬殊的区别,甚至排在岛津义虎、岛津忠长两个庶族之后。
    只论功绩与才能的话,在外人看来家久至少也在前三,甚至可以与义弘争夺第一。
    为何受到如此苛待呢?难道是岛津义久偏心吝啬吗?
    显然不会。
    一个偏心吝啬的人怎么可能建立起统一南九州的功业。
    深刻了解内情的甲斐宗运做出的解释是岛津家支系众多,家臣几乎部是亲族一门众,都一个祖宗凭什么有的高有的低呢?只能通过非常严格地讲究嫡庶尊卑秩序,才能让下面的人心服口服。
    现在掌权的四兄弟都是上代家督岛津贵久的亲儿子,但义久、义弘、岁久皆为正宫大妇所出,名正言顺的嫡子。家久的母亲却只是个身份低微的侍妾,连有名位的侧室都算不上。
    以尊卑分脉的观点,天然受到内部的轻视。
    倘若贸然给予太多封赏,就可能引起其他庶族的不满。
    这便是萨摩岛津家的“自有国情在此”。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现代人,会觉得“唯才是举,论功行赏”乃天经地义的规矩。就算实际不能完实施至少表面上要做出这个姿态。
    但十六世纪的扶桑,特别是在风气最为传统守旧的九州岛,社会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平手汎秀甚至听到一个逸话
    说是岛津家的几十个高层人员一起去马场挑选坐骑时,老三岁久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忽然说了一句“必须父母都是优良血统,诞下的幼崽才能继承好血统,如果公马强壮但母马羸弱的话就完不行。”然后老大义久立刻说“马的话确实如此,因为其才能仅限于肉身,是天生注定的。但不同的是,人的才能更多在于智识而非蛮力,无论什么样的出身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来变得强大。”
    先假设这个故事并不是虚构的。
    那么就值得深思了……大家都说岛津岁久心思细腻感觉敏锐,为什么要故意说这种明显会影响团结的话呢?
    只能认为是在唱双簧,他把在场其他某些人心里想着但不宣于口的阴暗念头公开说出来,好让岛津义久加以批驳,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变相给家久撑腰。
    这就更加反过来说明,他们内部对于侍妾所生的孩子,是有多么的轻鄙了!
    正好岛津家久身上还有一层让人意外的人际关系……
    平手汎秀视此为难得良机,也演了一出将来可能会被认为是“逸话”的好戏。
    那是一次晚饭之后的闲聊,几个近臣、外样、客卿坐在火堆旁边聊天的时候。
    论及当前战事,一贯沉着稳健的木下秀长忽然满面羞愧,嗟叹道“承蒙主公知遇之恩,我一介足轻之子,如今有了万石知行,居伊予北部八郡代官职,却在日向屡屡战败,真是有负所托啊!”
    荒木村重安慰他说“敌人实在过于强大,纵横九州多年,无论伊东、肝付、大友、长宗我部皆不能敌,唯有内府大人亲至才能对付,我等不必为此感到羞愧。”
    加藤光泰点头道“鄙人以前一直觉得所谓百胜名将都是吹嘘出来的,跟甲斐越后的人打过交道也没觉得有多难对付,到了这里见到岛津中务(家久)的事迹,才知道确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被汎秀强拉来的连歌巨匠里村绍巴正好在侧,闻言笑曰“其实十年前他尚未名动时,曾到京都学习文艺,与老朽算是有点师徒缘分。”
    众人闻言皆惊,纷纷表示尊敬。南条元续恭维到“不想阁下居然有这等高徒!说不定是他从您的诗歌之中获取了军学的灵感。”
    “不敢当不敢当。”里村绍巴谦虚两句,又道“其实,岛津中务(家久)如今尚未获封城主,知行亦止二千石之数,从这方面讲,诸位不是都远远超越了嘛!”
    “什么?”加藤光泰大惊失声“我的俸禄居然是他的三四倍?太不思议了!如果这么强的武将才二千石,恐怕我最多只有脸拿五百石……”
    这时平手汎秀走近,听到家臣的话,哈哈大笑说“不必自谦!给你七千五百石,都是应得荣誉。倒是岛津家,老听说他们赏罚分明,万众一心,如今看来也不怎么样吗?如果里村绍巴先生方便的话,请转告一下,您这位高徒至少值得三十倍的知行!”
    闻言家臣神色各异,不乏歆羡嫉妒之意,却没人觉得说得不对。
    此事不用特意吩咐,就被好事之人传了出去。
    至于能不能到对方营中,却不好说。
    ……
    “岛津军数撤退?怎么可能!你确定没有看错?”
    仅仅数日之后,正在吃早饭的平手汎秀没想到“惊喜”来得这么快,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确切说是除了人吉城里面还留着一些守兵,其他的都不在了。”多罗尾光彦神色十分冷静,保持着严谨的措辞“由于河流太急,很难泅渡,对岸究竟走了多少人,还剩多少人一时无法探清楚,但大批士兵离开的痕迹太明显了,不可能弄错。”
    “是这样吗……”
    平手汎秀捋须陷入沉思。
    没过多久,负责指挥炮兵射击的生津贞常也前来禀报,说对岸反应不太正常,完没有任何回击,似乎变成了空营一般。
    巳时初刻左右,一支试探性的小分队沿渡口搭建竹筏浮桥,顺利渡河成功,未受到任何阻碍,不见敌军一兵一卒。
    接着有后续三千多人跟上,到对岸广撒斥候,四面出击,然后中午回来的结论是方圆几公里内确实无人踪影,仅有人吉城内还明显留着驻守,靠近会遭铁炮所射,但只要立即远离就不会被追击。
    见此平手汎秀依然有些担心,不知是否是岛津军惯用的诱敌之计,恐遭半渡而击,仍然命令谨慎仔细,徐徐前进。
    于是花了一日功夫,建起浮桥七座,两万多人渡过河去,斥候侦查范围扩大到几倍,终于确认,对方的主力部队确实是尽数撤离,只剩坚守人吉城的兵力了。
    根据遗留下来的线索判断,应该是前一天的下午就开始陆续出发,日落之前大部分都走掉了。有少数留下来应付的则可能是连夜离去。
    由于隔着河侦查力度不够,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晚上安排的值守人员满心都只在防备对方突袭,哪有余力观察动向。
    这可令人费解了。
    难道是后方被别动队袭扰得不稳,回去援救了?
    那也只应该分出部分人啊,怎么会直接主力转移呢?岂不等于是放弃了最重要的正面战场去填补次要战场。
    不知用意何在。
    球磨川南岸的人吉城中倒是还有些把守,但只看城的规模,就知道兵力不可能超过三千。顶多就是骚扰补给的作用,不可能牵制得住六万大军。
    莫非承受不住连续多日的炮击,被迫后退?
    更不可能了。
    别看一条河流没多宽,两边的地形还是比较复杂的,高低错落不平,炮也不可能推到岸边上,隔空完没法瞄准,只是看着旗帜比较多的方向,闭上眼睛凭信仰射击,每天几百发过去,了不起打死数十人,主要是听个响,彰显威严的。
    士气特别低落的乌合之众被这么吓退是有可能,但岛津军不是铁血强兵吗?
    倒不如说是惯用的“钓野伏”计策罢了。
    只不过计策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诈败”这个环节必须有很强的迷惑性,装得像是真的失败溃散一样,才能骗过人。
    你还没正式开打,就忽然军调头往后跑,任何将领见了只会觉得反常而提高戒心,怎么会上当呢。
    等等,难道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故布疑阵,争取时间去解决次要战线?
    微妙啊……
    总之这一退,就显得扑朔迷离,让人捉摸不透。
    那么索性不多想了。
    平手汎秀认准了步步为营正兵阳谋是最稳妥的大道理,也不去想追击的事情,只派人去通知了萨摩、大隅、日向各地的别动队,告诉他们岛津主力不知所踪,要小心警惕。
    自己身边这六万人,分出四万来围攻人吉城。另外两万在河流南岸驻守,提防可能去而复返的敌人。
    也不知道分化调略的手段,起了作用没有。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