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寻常的苗头

    成郡王之所以会和姜翰文对视一眼,是因为在场的人除了他之外,只有姜翰文和芷容县主有接触,对她还算了解。
    芷容县主年纪不大,但向来有主见。像上赶着去夏家,给夏晏清道贺这个事儿,怕是不会配合的。
    之前为了成郡王的大业,芷容县主也曾放低价,向夏晏清示好过几次,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推脱了。
    人家县主也是要面子的。纵观京城闺秀和年轻媳妇的圈子,芷容县主的名望是最高的。只有芷容县主推拒别家邀约的时候,哪里体会过屡次碰壁?
    于是,芷容县主对夏晏清的厌恶也越来越重。
    更有夏晏清如今的名声可是大得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芷容县主。
    芷容县主也只是在京城权贵后宅圈子有些名气,而夏晏清闹出的动静,却是整个京城无不知晓。
    加上很多人家都在偷偷打听夏家女是否有再嫁的打算。有人断言,以夏家女这种能耐,就算嫁入大族,那也是大族的运气,财神娘娘的存在,根本不会因和离份被嫌弃。
    认真说起来,女子最好的着落,不外乎嫁个好人家、嫁个好夫婿。
    就像她们挤破头的想参加芷容县主的赏菊宴,大多是为了博个才貌双全的名声,让自己更有资格嫁入大族,嫁给才俊。
    这一年来,芷容县主参加聚会或者自己举办宴会,不时会听到有人议论夏晏清,虽然说的都是不屑和嗤之以鼻。可是,从那酸溜溜的语气中不难听出其中的羡慕嫉妒。
    芷容县主相信,夏晏清如果有意和京城女眷交往,只要振臂一呼,愿意参加她举办宴会的人不会比她的赏花宴少。
    同样是为了嫁得更好,如果在和夏晏清交往的过程中,能把玻璃技艺学上一星半点,或者只是成为夏晏清最好的朋友,于婚事上来讲,远比参加芷容县主赏菊宴的那点名声有用的多。
    只因为成为夏晏清的好友,好友所在家族,就有和她合作的可能。
    成郡王不止一次的听芷容县主说过这个话题,很是抱怨那些表面清高的女子,内里却都是利益当先,廉耻和体面只是摆出来做做样子而已。
    鉴于此种况,芷容县主还真不好去夏家表这个态。
    姜翰文也了解这些况,接到成郡王的眼神,轻咳一声,说道:“县主的话,还是别去了。这几,让县主给交好的闺秀都带个话,夏氏是经商份,又是和离女子,年轻女子和未出阁的姑娘不好和她交往过深。”
    成郡王点头同意,“是这么个道理。还有,这事儿也没那么着急,待到皇上的圣旨下来,听听皇上的意思,和那匾额是否真如皇上所说,会是‘兴国利民’这些词句,再作打算。”
    …………
    人家芷容县主这些年不是摆经营的,皇帝的圣旨没下来之前,夏家果然没有很多道贺的人。就是有,也都是和夏珂夫妇、夏梓希兄弟交好的官员的夫人。
    就在人们的观望和迟疑中,正月二十三,皇帝的褒奖下来了。
    夏珂不是应付夏斌,他和夏斌见面之后,真的去了趟阁部,问了问有可能的宣旨地点,并诚恳说明了父亲夏斌的希望。
    皇帝怎么想的不得而知,夏珂只是做到了不是敷衍夏斌,同时告知皇帝,他父亲对这件事有自己的想法,但这想法和他是两码事。
    于是,宣旨的前一天,夏珂得到何相爷手下一个文吏的通知,宣旨地点选在清韵斋窑场。
    第二天辰时刚过,一行人很张扬的从皇宫出来。三个太监骑马打头,后面是四个人抬着一幅红绸罩着的匾额,周围还有若干随从,一路行来,惹来无数目光。
    结合着这些天议的、皇帝对夏家女的赏赐……果然这就要宣旨、赐匾了吗?
    待到小刘公公一行人来到清韵斋窑场时,周、后已经是浩浩dàng)dàng)一片人海了。
    而窑场大门早已敞开,夏晏清打头,边是以乔辰生为首的几个管事和领头工匠,齐齐迎接皇宫一行人的到来。
    两厢见礼,夏晏清等人忙把小刘公公一行人往里请。
    小刘公公下马,却没有进门的打算,站在窑场大门外,扫一眼围得密密麻麻的看闹的人,笑呵呵的说道:“皇上此番是为了奖赏夏家姑,同时,也要让天下百姓知道,只要于国于民有益,无论士农工商,都值得大家效仿。”
    说着话,手向后一伸。
    跟随的太监连忙把狭长匣子打开,把里面明黄色黄绢卷轴递到小刘公公手上。
    圣旨到手,小刘公公的气势神色立即为之一变,朗声道:“清韵斋东主夏氏晏清接旨。”
    夏晏清愣了一下,看着里里外外人山人海的围观者,着实没想到会面对这种局面。
    这和在大街上宣旨没什么区别吧?但现场没给她琢磨的时间,小刘公公已经双手拿着黄绢两端的卷轴,看着她了。
    跪吧?还有什么选择?
    在人山人海的众目睽睽之下,夏晏清跪倒在地,纳头便拜:“民妇夏晏清接旨。”
    跟在她后的、作坊里的人众人也呼啦啦跪倒一片。
    围观看闹的人也不全是闲汉和三姑六婆,其中不乏有见过世面的,但这种宣旨方式却闻所未闻。
    别看来人是六根不全的太监,但手捧圣旨,那就视作皇帝亲临。
    怎么办?跪吧,跟着跪下最保险。
    于是,小刘公公后,更大的一群人闹哄哄的跪地,你推我让、摩肩接踵,还有人嘀咕着万岁万万岁什么的,场面那叫一个乱糟糟。
    好在大家没有敢闹事的,总归是都跪下了,满街满巷,入眼的,只能看见数不清的脊背和脑袋。
    小刘公公对现在的状况很满意,皇上就是要把声势闹大了,人人皆知的那种。
    他做到了。
    然后就是宣旨,前面的固定格式之后,才是重点,有点儿读书底子的大约都能听明白。
    正因为有人听明白圣旨的内容,心中的震惊才更剧烈。
    圣旨中,把玻璃的用途和前景,还有给朝廷创出的税收、百姓的就业机会、带动的别的行业,着实的一通夸赞,用很严肃很郑重的语句夸赞。
    辞藻之华丽,哪能看出这是在褒奖一位经商的和离女子?单看内容,分明就是于国于民做出了大贡献的。
    好在圣旨最后,皇帝点出,工匠行业和各行各业所使用器械,都是能够改变民生国力的重要工具。如今,借玻璃出现的这个契机,号召大梁朝所有匠人勇于开拓、多多创新。
    围观众人中,那些有见识的,从这份洋洋洒洒的圣旨中,不但听出夏氏在皇帝和朝廷眼中的重要,还品出些不同寻常的苗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