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靳北,冷炀是彻底放弃了,从他登基之日起,靳北就没有消停过,现在还出现了杀钦差的不轨之事,冷炀是再也不能容忍。
李相听出皇上话中的杀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三思啊,征西大将军与唐暮刚刚对阵,望皇上从轻处置,也算为潍城之战祈福。”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若是皇上要严惩靳北,靳北哪会任人宰割,势必又是腥风血雨的叛乱,潍城防守本就艰难,若是再添了靳北,靳国就真的乱了。
兵部侍郎想要往上爬,怎能容忍他的升官之路上出现拦路石,看挡他路的人是李相,心里有几分忐忑,但是注意皇上眼中的不耐后,他心中狂喜,暗想这不就是天助我也。
兵部侍郎梗着脖子面红耳赤的辩驳:“李相,微臣人微言轻,却懂得皇上的威严至高无上不容侵犯,而靳北是触犯天威,本就该重惩以儆效尤,不然靳北人人都以那些乱民为样,那靳北究竟是靳国靳北,还是就是靳北呢?”
听着兵部侍郎的质问和挑拨,李相气得胸膛起伏不定,看见高位上那一位赞赏的目光,李相悲从中来,那一个目光将他所有的精气神儿抽去,瞬间成了垂垂老矣的人。
“皇上,老臣身为丞相已经十余载,自从皇上登基到现在,说不上鞠躬尽瘁,也算是尽职尽责。突然回首,老臣历经三朝却从未过过属于自己的日子,从今日来看,皇上已经不需要老臣了,老臣在此请辞,望皇上恩准,老臣也好回家陪陪老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李相摘下乌纱帽,花白的头发整整齐齐的梳起,目光里再也没有了曾经闪烁的光芒。
朝臣看着李相请辞,心中说不出的酸楚滋味,身为丞相,李相多年始终如一,哪怕身居高位,对下属官员依旧是严厉中带着亲和,如今李相都选择了离开朝堂,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谁也想不到李相会突然请辞,肃宁侯看着眼中无神的老友,想起老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若是对皇上死心失望,若是对朝政不在期盼,还不如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今日的请辞,应该就是老友心底最后的期望已经破灭了吧。谁能想到一个三朝老臣,最后会落得一个如此境地。
想到皇上越发的偏执荒唐,肃宁侯更加的不知自己又该怎样的选择一条路,他是武将,心里清楚潍城是怎样的局势。虽说是易守难攻,但是国库真的能支撑潍城一直以防守为主耗下去吗?更何况还有一直在南边罗州蹦哒的叛军,想到这些,肃宁侯更加觉得老友的选择是明智之举。
兵部侍郎眼底划过阴霾,一副敬重的神色说:“李相,您可是皇上倚重的丞相啊,文仲最敬佩的人就是您,当初文仲参加科举的动力就是李相您,哪怕是为了皇上,为了靳国,今日文仲的话却有不敬之处,请李相看在文仲一腔忠君爱国之意,不要与文仲计较。”
廖文仲是寒门子弟,当初为也的确以同时寒门子弟的李相为榜样,只是入了官途,渐渐的迷失初心,在官场浮沉二十载,才堪堪三品兵部侍郎,和李相坐火箭般的升迁速度,他只能算得上是骑的小毛驴儿。
罕都遍地是权贵,一个小小兵部侍郎,连那些权贵的看门狗都比不上,受尽了人情冷暖后,心态渐渐的发生了变化,对李相早就已经不是崇拜,而是嫉妒和恨。
可是他只看见了李相的地位和升迁速度,没有看见李相曾经的拼命和遇到的开明、慧眼识珠的皇帝。
看着李相垂老的模样,勾起冷炀心底的往事,当初是李相据理力争、以死相逼,皇祖母才渐渐的放手朝政,才有了自己的亲政,想到这些,冷炀看向李相的眼神也柔和了不少。
可是廖文仲的话一出,冷炀脸色突然变得难看,看向李相的目光就不在那么的和善,反而过了两分猜疑和怒意。
在冷炀的人心里,李相辞官就是为了逼迫自己,既然如此,那自己就成全他李思域的颐养天年的想法,他是皇帝,整个靳国的主宰,没了李相,还有唐相,吴相,有的是人对那个位置趋之若鹜。
看着一脸崇敬之意的廖文仲,兵部尚书心里陡然明白他使的是什么手段,想不到自己的兵部藏了一个这般奸诈的小人,今日直谏的人若是自己,他恐怕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吧,毕竟没了兵部尚书,他那一个侍郎不是能更进一步吗?
“好得很,这就是朕的肱骨之臣,到头来却以乌纱帽对朕紧紧相逼,李相,你这个丞相做得可真是好啊!”想到自己身为帝王竟被臣子威胁,心底那点儿对李相仅存的看重消失殆尽。
历经三朝的李相,看着皇帝散发的震慑,跪在地上依旧直挺着略微清瘦的背脊铿锵有力的说:“皇上所言甚是,武帝曾说老臣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的第一臣,先皇驾崩时曾说得臣是一生之幸。老臣经历了三朝三帝,皇上之言,老臣还是当得起。”
李相一开口就是武帝和先皇的夸赞之词,连皇帝也无法辩驳,谁敢说武帝和先皇看错了人,这一个哑巴亏,他是吃定了,即使李相退隐,也只能以礼相待,今儿之事若是传出去,世人只会说自己这个皇帝是昏君庸才。
想起父皇驾崩时的情形,冷炀神色复杂的看着李相,许久才开口:“李相请起,你是父皇为朕亲选的太傅,也是父皇留给朕的丞相,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肱骨之臣,从稚子到如今,李相陪着朕走过四十余载,朕只想着李相为朕解忧,却忘了李相已过古稀,今日朕就准奏李相的请辞之意。”
听到皇上果真准许李相请辞,想到夫人说李相是朝堂第一聪明人,如此看来果然名不虚传,连李相都已经退隐,这朝堂已经是混的不能再混的浑水,他又该怎样从这个泥潭里干干净净的离去。
想到夫人的提议,户部尚书有些意动,看皇上一点即燃的模样,又有兵部侍郎那个阴险小人火上浇油,他若是贸然提出辞官,犹如火中取栗。
看着李相越发神采奕奕的模样,想到户部那一大堆的事情,按照皇上今日的决断,他直觉靳北的事情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到了那时,他这个不能为君解忧的户部尚书,小命难保。
想到这些,户部尚书感觉背脊发凉,下定决心一定得按照自己夫人的安排行事,算好皇上快要下朝的时间,趁周围的人不注意瞬间将指缝藏着的药放进嘴里,那粉末入口即化,微微苦涩的味道在口腔中散开。
“诸位爱卿,今日议事就此结束,兵部侍郎留下随朕侧殿说说靳北之事,其余人都退朝吧!”想着兵部侍郎在朝堂上的表现,他愿意给这个始终以自己为主的臣子一个机会。
话音刚落,冷炀刚刚从龙椅上站起,殿中的户部尚书迷迷糊糊的“哄”的一声倒在地上,脸色发青、口吐白沫,四肢僵硬,吓得身旁的大臣离得远远的。
“怎么回事儿?”冷炀厉声问道,看着地上躺着得人,目光里尽是冷漠。
吏部尚书挨着户部尚书最近,硬着头皮回道:“回皇上,是户部尚书突然倒地昏迷不醒。”
“又晕了?”又是户部尚书,冷炀一双浓眉紧锁着。
吏部尚书哪里知道这老匹夫又受了什么刺激,瞥了他一眼说:“回皇上,的确是户部尚书。”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这一位户部尚书已经有过前科,上一次也是在乾坤殿突然就晕倒,赈灾大臣才变成了户部侍郎,那一位赈灾大臣生生的在靳北送了命,也不知这一位今儿又搞什么鬼。
不过看着那越发青白的脸色和越来越浓密的白沫,吏部尚书哪里还敢耽搁:“皇上,这一次恐怕是真的出事儿了,请皇上为户部尚书指一个太医吧,看样子,户部尚书怕是不行了。”
冷炀也没想到事情这般严重,他现在还记得半月钱户部尚书被吓晕的样子,也不怪他先入为主了。
毕竟是自己的心腹,冷炀直接宣了御医,想着户部尚书已经在乾坤殿晕了两次,他也想听听是什么原因,索性坐在龙椅上等着御医的诊断。
皇上未走,殿中的大臣谁敢离开,看着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户部尚书,颇有种兔死狐悲的心态。
御医将户部尚书的体征仔细的检查过,当手指触碰到脉搏的时候,脸色微微有了变化,他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脉法,也看不出是什么病,可是户部尚书这个模样,若是自己诊断无病,恐怕皇上会直接将自己砍了。
万般无奈之际,他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曾经在古籍上见过的晕眩急症,不就是像户部尚书这样的症状吗?
“回皇上,户部尚书这病不常见,微臣从医多年从未见过像户部尚书这样的病例,不过微臣曾在古籍上看见过这样的病例。”看了一眼躺在地上毫无反应的户部尚书,御医开口说道。
听是多年不遇的病症,皇帝才信了户部尚书是真的病了,并非自己搞出来的事情。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