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第1063章援助东吁

    南亚,周国孟加拉,达卡城。
    周军将盘踞于孟加拉地区的明朝商人俘虏之后,吴三桂便一直担心,赵铭会进行报复。
    果然,不久之后,周国细作便传来消息,赵铭以绝贡之罚,孤立东吁国,准备进攻东吁,打开通往周国的道路。
    现在周国立足于南亚,赵铭要报复周国,乌斯藏高原走不通,西域绕道太远,粮到太长,也不现实。
    吴三桂原本以为,赵铭会从海上来,为此他与拥有坚船利炮的英夷联盟,以阻挡海上来的明军。
    在联盟之后,吴三桂便以为自己的江山已经安稳,摆脱了赵铭的影。
    可是,令吴三桂没有想到的是,赵铭却要进攻东吁。
    在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吴三桂还不以为意,赵杂毛中国一霸,想打谁打谁,他管不了,也不干他的事,但是当洪承畴把地图拿来,告诉吴三桂东吁的位置后,吴三桂便坐不住了。
    那一夜,吴三桂对赵铭大骂不止,他都逃到南亚,跑到佛祖故里,准备与世无争,赵杂毛居然还不放过他。
    东吁在周国之东,正好将周国与明朝的云南之地隔开,赵杂毛占据东吁,大明就重新与周国接壤,军队就能走陆路直接杀入周国。
    这让吴三桂明白过来,赵杂毛打东吁,就是要打通前往周国的陆上通道。
    意识到这一点后,周国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东吁结盟,向东吁增兵,将明军挡在东吁,拖在东吁。
    为此,吴三桂派遣多尼为使,出使东吁国,很快与被孤立的东吁王白莽签订了盟约,之后又撮合自己的盟友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加入同盟。
    三国同盟,带甲数十万,兵精粮足,器械精良,不说灭明,自保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吴三桂还是不太放心,又亲自从德里,赶来孟加拉省达卡城,并定达卡为东都,以便就近支援东吁。
    这时就在赵铭于广州排兵布阵之时,吴三桂在东都达卡城,也在召集心腹商议眼下局势。
    在东都王宫内,吴三桂负手站在地图前,目光注视着一副从英国人手中获得的天下地图。
    这张地图上,除了有英国人绘制的大陆与大洋之外,周国也将他们自己熟悉的世界,标注和绘画上去。
    英夷的地图,对海上航线,大洲大洋分布,沿海国家比较清楚,但对于大陆内部,却标注甚少。
    周国加上自己对大明、西域、漠北、河中、罗刹,以及天竺内地的标注,才成外一副完整的地图。
    “赵杂毛出兵乌斯藏,又向西北运送军粮,调动兵马,莫非真的是攻击西域?”吴三桂皱起眉头。
    孙可望、洪承畴等周国大臣,站在大两侧。
    洪承畴抱着象牙笏,出列行礼道:“陛下,这是赵杂毛的惯用伎俩,声东击西。以臣看,赵杂毛想收复西域不假,但眼下其真正所图必是东吁。”
    多年的交手,无数次心痛的领悟,让洪承畴已经非常了解赵铭。
    从明朝释放的消息,洪承畴感觉到又是内味儿,看出了赵铭的谋。
    赵铭确实喜欢避实就虚,找准敌人薄弱点,再发起攻击。
    这点吴三桂是吃过亏的,他转过来,沉声道:“那西域就不管了吗?”
    这时孙可望出列,行礼道:“陛下,西域之地贫瘠,而天竺之地富庶。现今,我华族在天竺,人口不到三十万,却统治六千多万天竺人,控制力实在不足。西域之地,虽与天竺相通,但是道路难行,交通不遍,一旦发生事变,或者明军进攻,大周难以支援。臣以为不管明军是否进攻西域,朝廷都该逐步将西域华族迁入天竺,增加我们本部人口,以便控制天竺人。西域则只留少数人马驻守,牵制明军即可。”
    当年努尔哈赤为了对抗明朝,先是称呼自己为女真人,创建八旗,将各个部落整个在一起,后来八旗统治关外,自己人口还是不够,又增设蒙汉八旗。
    正是在八旗制度下,满清才聚拢大批人口,并在入关后,统治基数庞大的汉民。
    周国在取代莫卧儿帝国后,入关统治印度,面临与当年满清一样的问题,便是如何以小御大,以少量人口统治几千万天竺人的问题。
    进入天竺的周军人数本来就少,还分为汉人、蒙古人、满人、叶尔羌人,孙可望便建议,将这四族合为一族,称为华族,来统治印度。
    不过即便如此,在南亚的华族,也才不到三十万人。
    这么少的人口,面对近亿的天竺人,周国统治阶层,每都是如坐针毯,担心天竺人起来反抗。
    因此,孙可望建议,逐步放弃西域,将西域的华族,迁入天竺,增强本部的人口,专心经营天竺之地。
    吴三桂皱起眉头,天竺与西域之间,联系却时不便,而且西域确实也不如天竺富裕,但是放弃西域,对吴三桂而言,就好像彻底断绝了与中原的联系,斩断了他的根。
    吴三桂沉默半响,看向洪承畴道:“洪丞相也以为应该逐步放弃西域?”
    洪承畴显然与孙可望商议过,行礼道:“臣以为,西域于大周,如同鸡肋。如今,大周既然以天竺为根基,就该着重经营天竺,把精力放在东吁,防止明朝进攻!”
    吴三桂皱眉道:“丞相怎么肯定,赵杂毛一定走东吁,而不是西域进攻我们。寡人取天竺,就是走西域啊!”
    洪承畴道:“因为赵杂毛起于水师,明朝南方比北方繁华,物资钱粮都在南方,所以其必然会走南路,先夺东吁,然后水陆并进攻我大周。至于,陛下从西域入关,为天竺之主,赵杂毛则很难复制。因为,赵杂毛面对的是我大周,而非莫卧儿,其次,陛下已经于开伯尔山口修筑关隘,部署了重兵,赵杂毛就算从西来,也无法杀入天竺!”
    孙可望道:“陛下,现在即便西域丢失,于我大周而言,也没有多大损失,而一旦东吁为明军所占,我大周则有亡国之危。因此,臣恳请陛下,大举援助东吁吧!”
    吴三桂听两人话语,有些动容了,他沉默一阵握紧拳头,“好!那寡人就调动兵马,大举增援东吁,让东吁成为赵杂毛折戟沉沙之地!”
    洪承畴与孙可望松了口气,东吁国有近二十万兵马,周国在源源不断的派兵过去,借助东吁的地形和气候,一定能将明军拖在东吁。
    这时众人正兴奋之际,一名大臣却匆匆进入大,急声禀报,“陛下,多尼传来急报,白莽与明朝议和了!”
    这话一出,吴三桂等人呆若木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