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嘴上说的好似是为黛玉鸣不平,但其实是在忧心贾环。要是消息闹到了贾母那里,贾环又要挨上一顿排揎。
贾母喜欢好看的女孩子,所以把迎春,探春,惜春都接到身边养着。探春很早就不养在赵姨娘身边了,在贾母身边成长的探春发挥了她的潜力,她很有才华。虽然此时的探春还没有长大后的才华横溢,但在贾母身边生活的她却感受到了很多的难堪。
探春的内心承受着深深的伤痛,世事嫡庶之分格外分明。这正是探春的悲剧根源,按照礼教,他们的生母只是半个主子,仍有奴才身份。他们只能认嫡母为母亲,因此探春过分地自尊,这是庶出子女从小内心遭到礼教扭曲的体现。
探春气势汹汹地出了黛玉的院子,临近东院了,却越走越慢。东院里,有个她不想见着的人,赵姨娘。自从被贾母接到身边养着,探春早就见惯了荣国府上各种人物形形色色的不同嘴脸。就因为探春是庶出的女儿,内宅里的妇人们虽然表面上不敢说些什么,私下里却根本不把探春当成正经的小姐。
王熙凤是喜欢像探春这样的敢说话自信的女孩子的,你要是作些低姿态巴结着她,她反而瞧不起你。但即便王熙凤算是喜欢探春性格的,凤哥儿心里还是瞧不起探春。因为探春的生母是赵姨娘,赵姨娘自己在荣国府里不受尊重,而且赵姨娘也不喜欢探春。没娘撑腰的孩子,谁会顾忌呢。
不说王熙凤这类的主子,就是内宅里的婆子媳妇也大多不把探春当回事,多有阴奉阳违的事情。
所以探春才不愿意往赵姨娘的院子里去,赵姨娘怕谁都不怕探春,常常开口冷言嘲讽。赵姨娘又颇为性格泼辣,见到探春就气不打一处来,常常上赶着到探春的院子里去骂她。
这种时候赵姨娘是不在院里的,探春明明知道赵姨娘此时还在王夫人的屋里立规矩,但走到了这个院子探春的心里总归还是有些不顺畅。
赵姨娘的院子还是那么冷清,平常哪里有什么人往来。探春已经有很久都没有回到这个她以前居住的地方了。
院子里的那颗老树还是那颗老树,照旧一岁一枯荣。她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赵姨娘带着她在院子玩耍时,她头顶上就是这颗老树。
探春进了屋内,屋子里也好像空无一人。
小吉祥百无聊赖地坐在贾环的屋子门口,她很想进去和三爷说说话,但她又害怕贾环凶巴巴的眼神……只好委屈巴巴地在门口坐着。抬头忽然看见了探春,欢喜的站起身来要往里面喊,却被探春伸手按住了嘴巴。小吉祥调皮的眨眨眼睛,对探春点了点头。
探春笑着问:“环儿呢?”小吉祥伸手指了指屋子里面,探春探手摸了摸小吉祥的脑袋,自顾往屋内去了,只留的小吉祥一个人傻傻笑着
贾环坐在书案前,手上抓着一本诗经,伏在书案上,浅浅地睡着。他正处于嗜睡的年纪,只是每日强撑逼着自己,直到倦的实在不行了,才伏在书案上小憩一刻。
读书人有一句话“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其实想要苦读出来,哪里又仅仅是十年之功,大多读书人从五六岁就开始读书,一直读到二十来岁。才敢去下场碰碰运气。
为什么说要碰碰运气呢,科考你中不中,其实和考官的个人性格喜好有着很大的关系。古来,屡试不中的大诗人经学大家难道还少么。有很多考生,甚至连儿子都开始开蒙了,自己还没考中秀才。
所以古时读书人苦,大多是用命想要换出头,多有熬坏了身体的,体弱咳血的书生真的不少。
荣国府里就有一个例子,王夫人的大儿子贾珠不就是读书熬干了身子,才早早地去了么。贾珠这样国公府的正统继承人,大家豪门贵公子,都要这么努力读书,以至于熬坏了身体。
自然可以想象偌大的王朝里,万万千千的读书人中,其中勤奋学生究竟有多么的用功。经义虽然多,但难道别人都是惫懒之徒,古往今来,能把四书十三经全部背下来的儒生比比皆是。只是这些经义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以拿出来出无数种千奇百怪的题目,哪里又是好答的。就算你答得,还要看主考官是什么观点。他说你行,你就行;他说你不行,你就是行也得不行。
贾环虽然是个后面来的,他比别人多些其他的学习方法,很是占了不少便宜。但他也不敢确认自己究竟能不能在科举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因为,他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人生来都是一样的,贾环并不认为自己比这些读书人有天分,他只把自己当个普通人。一心都是向他们看齐,努力让自己像他们一样勤奋。最好,能比他们还要勤奋些!
贾环趴在书案上睡得很浅,心里时时刻刻都想着经义时文,忽然从睡梦中惊醒起来。
轻轻地拍了两下自己的额头,手捏着眉心闭目养神,贪婪地长吸了一口空气,把手上的诗经摊开了放在一边。
又寻了一张白纸,抓起手边有些干了的毛笔皱着眉。重新蘸些墨,在纸上草草写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贾环哪里会想到自己身后还站着个人,探春早在贾环还在睡就进来了。
探春本是来找贾环算账的,可是见着了屋内的场景,一时僵在了原地。若要问这些姐妹里,谁最在意贾环,那一定得是探春了。贾环是探春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她最害怕贾环像赵姨娘一样行为不尊重,让人瞧不起。她最希望的事情,是贾环能够读书上进。
屋内自己这个胞弟疲倦地睡在书案的场景,叫探春即欣慰又格外的心疼自己这个胞弟。哪里还忍心开口把他惊醒。探春默默站在贾环身后看着,饶有兴趣的看着贾环读书写字。
贾环写罢这句话,淡淡地看了两眼,重新拿回之前放下的诗经,开始抄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贾环依稀还记得,刚入贾族义学时,金荣行为不端正,惹得老太爷发怒,责他背的,就是这首《关雎》。
经义说起来严肃,《关雎》作为《诗经》开篇第一首是很重要的位置。但是,这其实是一首情诗来的。而且,是一首极其深情的情诗。科举之路虽然艰难挫折,但经义,尤其是《诗经》里的诗歌还真的不是很无聊。这首诗大概描述了一个纯洁的爱情故事。雎鸠相互依恋让一个君子想起了他的心上人,他见不到这位淑女他就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他与这位淑女在一起了,就开心的叫人奏乐想要取悦淑女。
这真的是很收敛含蓄的爱情,淑女一直都不作回复,君子即使那么的喜爱淑女,也只是一个人辗转反侧。自始至终都很守规矩,表现的平和有分寸。
当然反过来想也是一个道理,你看君子淑女的爱情故事很喜欢,但是假如出题人把“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摘出来甩到你脸上,跟你说这两句诗就是题目,你去写篇八股文吧。你还会喜欢它么。只是举个例子,想来也不会用《关雎》出题。
这一整本《诗经》,贾环都可背得,不仅可以口背笔默,而且能够一字一句的解释诗句释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贾代儒的严格要求。
贾环跟着贾代儒每天重复的事情就是一件事,背十三经。一天到晚的读,一天到晚的背。背到你吐,背到你看见十三经就想吐,提到十三经这三个字就想吐。贾代儒还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对你讲解着这些经义的注解。
既然贾环都能背得,又都懂得其中的意思,他又为什么还要抄写这些东西呢。那是因为贾环以后还要不停的背,不停的记忆这些经义,一直到他考中进士的那天。
贾环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是要将这些经义变成他自己的东西。科举考八股,所有的东西都出自这十三经。考生要将十三经吃透吃烂,要像是吃饭喝水,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本能,张口就来,挥笔就有。那样后面你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磨炼八股文上。
贾环心神有些跑偏,他努力的控制着自己,想要专心于记忆。强提着精神,把整章《关雎》抄完。贾环的控制力还是不错的,写完后他又把先前那张纸找出来,继续补上那句没写完的话。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贾环在后面添上“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读书需自警,坚持,且守心。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