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亦疏出了荡山寺,径直奔向远处,但此时已不见了白九君的身影,想必是两人没有走同一条路。
奔行许久,忽见前方烟尘四起,越是靠近混战之声就越清晰,以他的性格本也不会绕开,而且混战之地是卓亦疏的必经之路,是以卓亦疏纵身上前,想要越过战圈。
到达近前时方才发现混战之中却是南诏官军在围攻哀牢山的数名匪首,匡平泰、鞠大娘等赫然在此,南诏官军中还有数名红衣僧人,但却并未参战,而是在远处保护一人,仔细看去,这才看清被红衣僧人护在中间的就是阁罗凤。
此时南诏官军围杀哀牢山匪首,已是占尽优势,这些人自顾不暇,均已受伤,所以阁罗凤纵在混战之地却也是非常安全的,只不过他既是南诏之主,所以人身安全自是最重要的,武功最高的红衣僧人全都围在他身边,外人难以靠近半步。
只见南诏官军将哀牢山一众匪首围在一起,包围圈也越来越小,哀牢山匪首的落败也是时间问题,只听得哀嚎不断,先是匡平泰身子一倒,立时就被乱刀砍死,死状惨不忍睹。
这时沈倾从也已追来,她见卓亦疏被拦在战圈之外但却毫发无损,心中大定,便即走上前来说道:“哀牢山的匪首怎么在这跟南诏官军动起手了?”
卓亦疏正要说话,忽听场中有人喝道:“就是他们。”
话音一落,便见两名红衣僧人纵身攻来,卓亦疏见此轻笑一声,挺剑相迎。
远处的阁罗凤见此眉头一皱,身旁的一名红衣僧说道:“启禀王上,就是这两个人劫走了孔雀连城的要犯。”
卓亦疏率人到太和城中劫走了孔雀连城的人,此事阁罗凤已然知晓,包括杨茂去荡山寺的事实际上也是奉了阁罗凤之命,但这其中的缘由不便与众人言说,这事知道的人越少将来就越能把握主动,所以南诏朝中只有杨茂知道此事,红衣僧人们还是将卓亦疏当成了劫囚之人。
在太和城时有数名红衣僧被卓亦疏打伤,而且卓亦疏还率人在红衣僧人的眼前劫走了要犯,这让红衣僧人大为恼火,此时终于又见到了卓亦疏,说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也不为过,眼见又有数名红衣僧人围攻上前,就要将卓亦疏置于死地。
沈倾从与卓亦疏并肩而战,可四周不但有红衣僧人,还有数不清的南诏官军,卓亦疏和沈倾从纵然武功高强,却也寡不敌众,待到内劲耗尽之时,必要束手就擒。
这时哀牢山的一众匪首已然伏诛,纷纷死于乱阵之中,死状皆是惨不忍睹,经此一役,哀牢山群匪之名荡然无存。
卓亦疏和沈倾从联手对敌,周围不时有人倒下,但因红衣僧人的飞钵术着实厉害,竟然封住了两人的去路,就算卓亦疏有疾踪步在身却也使不出来,心中不禁大为恼怒。
飞钵术铺天盖地,而且这些红衣僧人配合的相得益彰,又有南诏官军在此呼应,自是能将卓亦疏和沈倾从围住。
在太和城时合数人之力对战红衣僧人,尚且有乌宏受伤,此时卓亦疏和沈倾从只有两人,纵然剑法高深,却也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
若是只有南诏官军或是只有红衣僧人,那卓亦疏和沈倾从自能来去自如,可如今却是南诏官军一拥而上挡住了四面八方的退路,红衣僧人飞钵连发,封住空中来路,卓亦疏和沈倾从身陷其中自是岌岌可危。
就在鏖战之时,忽听有传令官喝道:“住手,王上有令,住手。”
南诏大军虽不如大唐铁骑那般强悍,却也是令行禁止,四周官军停手后撤,红衣僧人虽有不甘,却也只能罢手。
只见阁罗凤漫步而来,四周的官军纷纷为他让开道路,红衣僧人紧紧守在他身边。
阁罗凤来到卓亦疏和沈倾从面前,旋即说道:“两位不在荡山寺中,为何来了这里?”
卓亦疏轻笑道:“我倒想知道南诏王不在王宫中,又为何来了这里?”
阁罗凤冷笑一声,回道:“我既是南诏之主,天南之地就没有我去不了的。”
卓亦疏听后仍是满脸的轻佻不恭,开口答道:“我虽不是南诏之王,但这天下之大,我向来都是来去自如。”
“在我南诏铁骑面前,公子恐怕做不到来去自如吧。”阁罗凤冷笑连连。
要知道阁罗凤手下的南诏大军曾与大唐铁骑交过战,而且大获全胜,更何况现在只是面对卓亦疏和沈倾从两个人而已。
卓亦疏轻笑道:“南诏王大可一试。”
阁罗凤脸色一变,思忖许久却也没有下令,而是说道:“刚才的话公子还没有回答我。”阁罗凤又重复了一遍:“两位不在荡山寺中,为何来了这里?”
“让我们留在荡山寺是南诏王的意思。”卓亦疏见阁罗凤点了点头,旋即又是笑道:“可我是大唐人,不尊南诏王之令。”
“在这南诏之中,所有人都要听我号令。”阁罗凤厉声道。
“所以南诏王让孔雀连城当替罪羊,那孔雀连城就一定要当替罪羊。”卓亦疏轻笑道。
阁罗凤听后脸色阴沉,让孔雀连城去吐蕃当替罪羊,实非阁罗凤所愿,孔雀连城精通医术,留在南诏之中的作用会更大,但如今阴差阳错之下只能让孔雀连城背上这莫须有的罪名,说到底也是因为南诏国力弱于吐蕃,只能仰人鼻息,如此方会这般委曲求全,这让阁罗凤不禁想起强盛的大唐,南诏曾很长时间依附于大唐,对于唐王朝的强横向往不已,若是大唐天子遇见了这事绝不会牺牲本国大派,必会起兵伐之。
作为南诏之主,精研大唐往昔是必修的功课,在阁罗凤年幼时就曾听过天可汗悔婚之事,当年太宗帝李世民与薛延陀定下和亲,意欲以此护佑边境安宁,可后来太宗帝突然悔婚,并出兵剿灭薛延陀,阁罗凤对此向往不已,时常自问:南诏何时方能有如此国力?
近年来阁罗凤虽然发展国力,效果倒也明显,可若与大唐、吐蕃相比却还是国小兵弱,如此才会在吐蕃面前委曲求全,此事本是阁罗凤的心病,如今被卓亦疏提及,自是恼怒。
只听阁罗凤说道:“我已派人去捉拿真凶,孔雀连城定会全身而退。”
他哪知道卓亦疏早就知道其中曲折,卓亦疏刚离金梭岛时就从常康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倒是巧了。”卓亦疏说道:“我就是要去吐蕃大军中将聂城主带回来。”
阁罗凤却道:“待我抓住真凶,吐蕃人自会放了聂天成。”
卓亦疏轻笑一声,转头看了眼哀牢山一众匪首丧命的方向,然后又道:“我倒要恭喜南诏王,剿灭了哀牢山群匪。”
阁罗凤冷笑道:“哀牢山的山匪胆大妄为,竟敢和于诚节勾结在一起意欲谋反,而且还来刺杀吐蕃赞普,终是自食恶果,全被我杀了。”
一听这话,卓亦疏和沈倾从纷纷了然,原来阁罗凤也料到了于诚节会有这招,所以带人来保护吐蕃赞普,哀牢山匪首自然不是南诏官军的对手,皆死于此地。
正在这时又有兵卒飞奔而来,这兵卒是传信兵,往往手握重要的军机,所以他官职虽低但周围无人敢拦,纷纷为他让开道路,这人奔至阁罗凤身前,跪地行礼道:“杨大人传来信函。”
阁罗凤接过信函,当即打开阅读,只见他先是脸色一喜,而后却又眉头微皱,也不知信函上写了什么。
沈倾从上前低声道:“应是杨茂攻下了赤文岛。”
果然,只见阁罗凤笑道:“河蛮赵家尽数伏诛,于诚节也被捉住了。”
卓亦疏轻笑道:“如此看来,孔雀连城不用做替罪羊了。”
阁罗凤脸色微变,旋即又道:“只可惜没能捉住于诚节的另一个帮手,我听说那人是个中原人,也姓杨。”
卓亦疏和沈倾从暗道:杨原。
文隐阁之主杨原虽然在南诏行事失败,但却全身而退。
这时又见外围官军一阵骚乱,阁罗凤皱眉道:“怎么回事?”
不多时便有人来报:“吐蕃赞普伤势加重。”
阁罗凤闻言心中一凛,暗道:吐蕃赞普若是死在南诏国境内,必会引起一连串的麻烦,需得赶紧把他送回吐蕃。
念及于此,阁罗凤便即对卓亦疏和沈倾从说道:“两位,少陪了。”
说完之后率人离去。
待南诏众人走远,沈倾从便即说道:“既是如此,那咱们再去吐蕃也就没必要了,孔雀连城之危已解。”
卓亦疏点点头,然后便与沈倾从回去荡山寺。
回到荡山寺中,众人见他二人平安归来皆是一喜,沈倾从又将阁罗凤之事说与众人,辛夷等人大喜过望,但却不见苦参和尚与白九君。
原来这两人走了另一条路,是以没有遇见南诏官军,而是径直去了吐蕃军中。
卓亦疏等人在南诏待了许久,如今诸事已定,卓亦疏便即率人回往中原。
百里绮文随孔雀连城的人在一起,留在南诏等待白九君。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