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把衣服脱得连奶罩不剩》第48章 喜事儿

    “真的假的,和你有啥关系?小孩子别听这乱七八糟的。以后这样的事儿,也别逮着人就问。”玉芬娘觉得杜榆这小丫头懂得也太多了吧,就说小姑娘不能读书,不然这知道的多了,心就安定不下来。
    “那就是这事儿是真的咯!这也太奇怪了,怎么就不能叫娘了呢,不是她生的吗?”玉芬纠结了。
    玉芬娘责怪道:“天天这脑袋里都想的啥,这和你有啥关系?去去去,赶紧给我把针线拿起来。”觉得自家闺女就是闲的,才想东想西。真是的,这关她啥事儿啊。就去了一趟秦家,这就奇怪了起来。
    玉芬嘟起了嘴,她真是讨厌针线活儿!
    八月十五,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当然,如果你都已经有了儿媳妇了,那就可以不用了,下一辈的儿孙们自己走自己的。
    难得杜家把地里的粮食都收起来了,这也不担心粮食不够吃了。
    村里有些人家是以前就没有准备粮食,然后借,这到了收获的季节,除了要还粮食,还得交租子(有些人田不够,就得朝地主家里租地),这一来二去的,手头上还剩下三瓜两枣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直到二丫跑过来对杜榆说,杜榆才知道荷花的奶奶把荷花给卖给人牙子了。
    二丫气愤的说道:“我看那老妖婆不把自己的孙女给卖光了,她就不消停!”
    这老婆子真的太可恨了,几个孙女她是一个一个的卖,如今连荷花也给卖了,前面荷花的两个姐姐,一个被她卖给别人当了童养媳,还有一个是年初的时候卖的,这到了年下,她又卖了,剩下还有一个最小的孙女,估计也逃不出被卖的命运。
    也就是她小孙子不会被卖,因为那是要给他们家传宗接代的。
    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就那么的不值钱?
    想着荷花以前经常跟杜榆去挖野菜,荷花还透露了,自己想去当丫鬟的想法,杜榆无比庆幸自己是生在杜家。
    试想,如果自己的奶奶是那荷花奶奶,她能反抗吗?就那小身板,也反抗不了,被毒打一顿不说,到头来,还是要被卖出去,完全没有人权。
    或许荷花被卖出去,比在这边生活的要好一些,在这里,荷花天天都要挨打,还吃不饱,穿的也不暖和,也许,在外面,她至少是能吃饱的,因为能买的起人的人家,至少不会在吃食上还不能温饱。
    只能这样想了,杜榆自己也没有本事来解救荷花,她统共身上没有一文钱,好不容易赚了一回钱,都是在奶奶的腰包里呢,她要是敢去跟荷花奶奶说,你不能把荷花给卖了,估计人家眼都不扫你一下的。
    何况,自家和荷花奶奶还有矛盾的。她只能从心里祝愿荷花在外面要比在家里过的好。
    大姑母和大姑父带着孩子们都来了,中秋节,大姑父那边的活儿也手工了,主家也要过节。
    二姑母也赶着过来了,手里也是带了几斤月饼。
    杜榆他们见到了两个姑母和姑父,就要赶着去胡家棚了,齐氏已经发话了,今年让两个儿媳妇都去娘家过中秋节了。
    不能老是把大儿媳留下来,人家也是有娘家的人,何况人家娘家对他们杜家不错。
    老三媳妇呢,也是因为还是第一年,又老三才受伤好了,也是让他岳父岳母看看的。
    齐氏心里还是有些活泛了,今年下半年的田税没有交,他们的粮食现在有多余的,看着老四还是光棍,她就想着要给老四说个媳妇了。
    算一算,她家里还算是富余的,今年大家都不好过,这个时候说亲,对方的条件就会降低,那么她手里的东西说不定还给的起。
    这也不是说,她就要给自己的四儿子找个勉勉强强的,当然要找个不错的。齐氏有些捡漏的心理。
    有的人家闺女好,可是家里条件不怎么好,到时候为了省一个口粮,就要把女儿给许配出去了,她不是省了很多了?
    主要是能干活儿,脾气不能太冲,像刘氏那样的坚决不要,再说又不是大儿媳妇,要个那么厉害的干啥?
    所以齐氏对两个儿媳妇都有交代,让他们回娘家的时候,都打听打听,要是有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去说说了。
    杜兰却有些不看好,“家里条件差的,以后有个啥事儿,都要四弟去张罗,这也不怎么好的。”
    齐氏道:“世上有的是不把闺女当成一回事儿的,只想着从闺女这边沾光的,但是也有很多是正常的,咱们家里的条件还不错,让他家的闺女嫁过来,比在娘家过的好,我相信还是很多人乐意的。至于那些想打秋风的人家,我自然是不同意的,这不都要打听吗?”
    娶一个儿媳妇,不光是要娶这个姑娘,她家是个事儿多的,是惹祸的人家,还有兄弟姐妹品行不好,齐氏也不会乐意啊。
    杜梅说道:“娘你这样说,我倒是有个人选,我们铁牛的二婶,家里不是有个姑娘吗?她年纪和有德差不多,就是家里穷一点儿。今年收成也不好,想要把姑娘嫁出去呢,也好少一个人的口粮,只是今年大家都是一个样,都不好过,谁家也没有那个闲心来说亲。”
    齐氏听了点头,说道:“这个听起来不错,只是那姑娘的品性咋样?别是个惹事儿精吧。”这样的人,他们可要不起。
    多养一个人,齐氏算了算,还是养的起的,但是要真来个惹事儿精,她可不乐意。
    今年要不是全家都齐心协力,这难关都过不去了。
    杜梅道:“人倒是不错,只是长得一般。有点黑。”
    “这相貌啥的,都是不打紧的,只要不是歪鼻子斜眼的,都好说。”不过齐氏还是想给儿子找个好一点的,面目清秀啥的,这点也得有吧。
    反正这事儿不急,多打听打听,总有好的。
    杜有忠带着老婆和孩子一起去了岳母家,手里拎着两斤的月饼,还有两斤红糖,到了胡家,胡家早就在早上杀了一只大公鸡,如今正炖着呢。
    这长了好几年的公鸡,肉不好炖,但是炖好了,吃起来,那就特别的香,绝对的散养的柴鸡!
    胡大舅家里同样种田也不多,村里的牲口今年大家养的少了,胡大舅还有镇上的生意,特别是那些有钱的人家,喜欢养马,养马自然也有生病的,胡大舅的口碑也好,请他去看病的也就很多。
    一次看好了,银钱也不是问题。所以别小看了兽医这个活儿,还是很能养家糊口的。
    在这大旱之年,他们没有被影响到,杜榆有时候,觉得姥爷家的这么祖传的手艺真的是太管用了,而且还惠及到自己家里。
    如果不是自家舅舅家条件不错,时不时的送些东西,估计奶奶的态度没有那么好。
    也不说奶奶是趋炎附势的人,世人不都是这样?
    一个能时常给你家送东西,一个经常来你家打秋风,看见啥都想拿走,是个人都知道该喜欢谁了。
    只是如今呢,大表哥胡鑫可是要读书的,学问不错,这要让他学兽医,那是不可能的,难道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很是可惜啊。
    正可惜着大表哥,大表哥就已经温和的笑容了,说心里话,杜榆的大表哥,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文质彬彬的。想着姥爷家里好几代都没有出个读书人,怎么到了大表哥这一代,大舅就让大表哥读起书来了呢?
    不会是受了他们家的影响吧。但是他们家的影响也都是不怎么好的影响,毕竟她爷爷是个读了几十年书,啥啥都不成的人,他爹现在又回归了种田。虽然现在又有要拾起来的架势,可惜有个打压他们的女长辈,杜榆觉得难啊。
    不过他们这次回来,也有个大喜事儿,原来杜榆的舅母季氏又怀上了。
    杜榆的姥娘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闺女,实在是因为他们家好几代都是单传了,就这小一辈的,也只有胡鑫一个人,季氏能再次有消息,就很有可能打破这几代单传的趋势。
    表姐胡玲针线已经能上手了,还对杜榆保证,到时候给她做几个好看的荷包。
    胡鑫这次不单单跟大郎和二郎他们玩了,还过了来,竟然问起了杜榆的学问,这架势是知道自己学认字了,想考考自己吧。
    “哥,今天过节,你咋还要考啊,榆儿表妹又不是要考科举的人,能认字写字都很不错了。”胡玲不干了,她正和表妹说的好好的呢,自家哥哥就来搅局,真是太不好了。
    胡鑫就说道:“平时让你跟着认几个字,你就一直躲着,读书有什么不好的?”
    “我看见字就头疼,更不用说写了。那我要你拿针线,你拿得起来吗?”胡玲找了个比喻,杜榆和大郎二郎都笑了。
    想着大表哥拿针线的样子,真是不能想啊,越想越笑。胡鑫很头疼,自家的妹子怎么越来越不可爱了呢?
    而大人们听到小孩子的笑声,心情更好了。
    那边杜有忠和大舅子商量着事儿,杜有忠很多事儿在家里不知道跟谁说,可是到了大舅子这边,就能好好的说了。
    “这么说,你打算明年开春去考一次?”胡大舅问杜有忠。
    杜有忠点头,“如今我手头上没有事儿,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再有,看见今年的田税,我也担心,以后不一定有这样的好的政令了,如果我能考上秀才,以后自家就不用交田税了,就是灾年也不用怕。”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爹要奋起啦!
    鲜花啥的,每次都需要啊。
    __17mb_s4()
    cpa728();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