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当法海》第二十九章:剑起,剑去

    师徒两人都敏锐的发觉出了白素贞方才心里上异样的愉悦,前者选择老持承重的保守之道,而后者则以一种看破不说破的豁达写意来应对,两者之间在未出真正结果前很难说谁是对的。
    渡真和尚闻言后也不再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法,老持承重的保全之道对渡真来说是立身处世的生存之道,对法海却全然未必。
    “能持,你过来。”
    法海叫过着不成器的弟子时,语态温和,可是后者也不知何故,自打法海从床上起身,元神分离之后便有种莫名的畏惧,迟疑了片刻方才来到法海的面前。
    将能持这种莫名生分的举动收入眼底,法海心中并无丝毫芥蒂,他领着能持走到那张坐有元神金身的床前,一指地上道:
    “跪下。”
    换了别人此时多半要问一句为什么,可能持当即说跪就跪,天经地义又理所当然。
    “磕头。”
    碰碰的磕头声中,法海面上略显出意思追忆来,缓缓说道:“我这意思很大乘修为,最早启蒙语你渡真师祖,终成于六祖慧能禅师,你眼前所见,都是他老人家的馈赠。”
    待能持磕够了头,准备起身之时,端坐在床上宝相庄严的元神金身没有半分预兆的睁开了双眼,定定望着着这个少年,可是这个异象却根本没能吸引住渡真与能持的半分目光,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法海,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远比金身睁眼更加的吸引人。
    法海面对渡真与能持两人惊异的目光视若不见,好像对自身变化的情况早就知悉,也像是浑然不自觉,也不知是不是就要出远门的关系,他对这个不成器的徒弟能持难得的有些语重心长:
    “小子,我记得去天柱山的时候你就是通幽吧?”
    能持以为师傅在嫌弃自己的进境不佳,只会原地打转,顿时低头忏悔的嗯了一声,小声道:“弟子知错。”
    谁知法海却笑了,甚至有些格外的开心:“如果脚踏实地,打牢下境根基也算是错的话,那这世上还有几个修行人是对的?”
    能持愕然抬头,就连一直与他抄袭相处的渡真和尚都十分惊讶,他先前对能持教导的比法海还要多,可能持进京如此他也只道是这弟子是真的心善人蠢,不曾想过这小子一直在有意的打牢自身根基。
    世间修行者,争取的都是一个人往高处走,脚步一刻不敢稍停,因为人生苦短,不过通幽最终寿限也不过百年而已,而一旦打磨自身根基底蕴,对比同境之人的修为道行自然远远超出,可是同样的,想要破镜的难度也相当的大,因此除非是大宗高门之内被选定的全力培养之人,否则旁人没有那等身后的福泽和底蕴的,根本就想都不要想。
    “能持,你有大毅力,也有大勇气,修行中人,不,不光是修行,人生在世只要有这两点,想要办成的事大多都不会太难。”
    法海笑着看着能持,眼前难免又浮现出那个曾经朝夕陪在自己身边的另外一个弟子,能忍。
    他微微叹息道:“其实从天柱山回来的时候,我才想明白一个道理,修行之人,特别是衣钵弟子传承之人,根骨资质无需太过看重,说到底还是要看心性是否合适,是不是吾辈中人最重要。”
    法海目光祥和的看着能持,徐徐道:“你就算一个吾道中人,可惜你师弟没有那个缘分。”
    曾在寺中遭受过无数师兄弟欺负嘲讽也仅仅是回以一个憨厚笑容的能持,每听法海说一句眼睛便瞪圆了一份,待听到吾道中人这四个字时,泪水忽然夺眶而出,情绪激动,不能自制。
    法海看着下面哭得凄惨的能持,本想太熟摸下他的光头,权当作安慰,可临时又想起了什么,又强行放下,没有作出那天在西湖边上的仙人抚我顶,而是开口教授:
    “能持,你修行大乘佛法或许是不开窍的朽木一颗,但于小乘佛法之上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你看那里。”
    法海伸手指着床上那一尊宝相庄严,坐如死尸的元神金身道:“这尊金身元神虽然是集大成佛法而成的,可细微关节之处却有许多玄机可以推敲,光是看他打坐之相,便暗含了道家所说的坐忘之境,在小乘佛法中又称为打坐如小死,故而才会生出宝相庄严之感。日后再打坐修行之前,不妨多看看它。”
    听着法海细致入微的耐心讲解,能持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恐惧,好像眼前的师傅马上就要一去不回了似的,就连渡真和尚也察觉出些不对劲,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臭小子,我怎么听着像是给这托孤一样呢!早去早回的一件事儿,用得着这样吗?”
    法海笑道:“托孤倒也不至于,不过早去早回多半是不行的。”
    他伸手指了下自己的眉心,曾经在这个地方留有一个鲜红印记的佛门祥瑞之象,被称作白毫相的佛陀贵相,此时荡然无存,一片凭他。
    渡真和尚笑容渐渐沉下,半晌后叹了口气,却什么也没说。
    白素贞提供的这套元神分离之术,表面上可以帮助法海在人间行走,而且还可以避开如来的耳目,但是等到法海真的修成之后却发现,何止是元神金身分离了出来,就连佛门一直以来对他的种种限制也一并随着那尊元神的分离而离开了自己。
    既然柔舌能行走天下的法海,可以避开佛祖耳目,同样也没有了白毫相的种种限制,那法海还有必要借着当法海吗?答案当然是没必要!
    所以法海当即作出了决定,那就是还俗出家!
    对于师门道统而言,他早已是问心无愧,金山寺开枝散叶,早在他担任国师之际便已隐然成为天下佛门之首,寺中众多弟子也当得起后继有人一说。
    相比较之下,这座幽州城里却有着许多他愧对的人。
    林府之中年纪越发老迈的老父林清和,在镇抚司等了自己许多年,连绵都没见过一次的南绮容,如今还要再加上一个傅青风。
    他又岂能辜负?
    法海难得十分严肃的神情,对着渡真和尚俯身下拜,一连三叩首:
    “弟子不孝,自出家入佛门以来,自问对得起佛祖道统,唯有与师傅只见的缘分恐怕要难以为继。”
    渡真和尚宝相庄严的口诵佛号,之后又忽然笑骂:“臭小子,我早知道你就是个靠不住的,幸好还有能持!”
    笑骂过后,这个步入暮年的老人神色又转惆怅:“我这个酒肉和尚其实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呆板规矩,还俗之后你仍是我徒弟,记名弟子如何就不能养老送终了?不耽误的.....”
    法海俯身在拜,待到他起身之时,忽然觉得头皮传来一阵麻痒,刚想伸手抓挠一下,却被渡真笑呵呵的制止了:
    “别挠,忍着,先往外头跨出一步试试。”
    法海依言向着窗外而去,雷峰塔上下共计十八层,虽下九层深入地底,可上面的九层相叠依旧是这幽州城中通天接地的最高顶峰,法海一身白色僧袍立于决定,俯瞰而下,几乎一眼就将全城风光尽收眼底,长袖迎风而动,直欲乘风归去。
    此时的能持就算再蠢也晓得师傅就要离开金山寺了,少年人哭哭啼啼的起身抛向那道迎风而立的白衣身影,他也不知自己跑过去要干什么,只是情发乎于自然,想到便做了,可刚没走几步便被渡真一手拦住。
    能持这才清醒了几分,泪眼朦胧的唤了声师祖,只见这个从来都欠缺一份高人气度的老和尚,此时居然拥有了几分难以言说的佛门高僧气象。
    渡真含笑对法海轻声道:“迈一步试试?”
    法海顿时福至心灵,深处右脚朝着下方人间一步踏出,当他脚步刚刚抬起下落之时,头皮之上的那股麻痒立时转为钻心,而后发生的景象足以叫任何人都叹为观止。
    法海那片寸草不生的光洁头皮上,三千青丝如瀑流泻,直垂腰际。
    法海...或许已经该改口称作是临海的年轻人,就这么悬空着一只脚回头望了渡真与能持一眼,微微一笑间,披散的长发与袍袖齐飞翻舞,引得老和尚私底下很是恬不知耻的说道:
    “真有我年轻时的风范。”
    听的能持连连腹议不止,就算他不知师祖年轻时长的如何,可对照他老人家如今的尊荣,想必年轻的时候也帅不到哪里去。
    “走了!”
    林海一句话后,这悬空一步便真真切切的迈了下去,他的整个身子顿时也随着这一步猛地倒坠而下,雷峰塔虽算得上幽州城最高的地方,可真要从顶层一跃而下也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下坠中的林海只觉劲风扑面,几乎不能睁眼,他干脆就闭上了眼睛,在心中默念两个字。
    “剑起。”
    深藏在体内多年趁机无声的剑胎,豁然振动而起,在这浩大天地间发出清越的剑吟,刹那间剑气流转充斥诸穴,在体表外形成一股护体罡气,林海也由此而得以睁眼,他又在心中默念道:
    “剑去。”
    这一次林海整个下坠的身影都化作剑光,无论是逆风而上,还是乘风而下,剑光腾挪运转间毫无半点生涩,就这么绕着雷峰塔左右闪现,宛如云中乍现的真龙探爪,肆意又潇洒,好像是在与塔顶的祖孙两人告别。
    渡真和尚笑看林海在云海间来去自如的剑光,感叹道:“好自在啊!”
    徒孙能持似乎有些不能释怀,站在渡真身边依旧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渡真看了他两眼,忽然问道:
    “乖徒孙,刚才你师傅好像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煽情的话,怎么你就突然哭的稀里哗啦的?”
    忙着善感的能持闻言一愣,下意识的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尽管渡真本就不指望这小子能说出什么发人深省的道理,可在听到他回答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连翻白眼。
    “我....我也不知道,就是当时很想哭,然后就哭了。”
    还真是个能持式的标准答案,渡真很是惆怅的看着那道剑光劈开云海,渐渐消失于茫茫天地,觉得金山寺的前途一片黑暗,不过幸好能持就算在本,给自己养老送终总归还是可以胜任的。
    这么一想心里就好受了许多的渡真,也慢慢释怀了。
    其实有关能持说不清楚的答案很简单,也很奇怪,因为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受过无数打击和嘲讽,都可以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但是却往往在别人一句安慰下泣不成声,能持大概就属于这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