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狠一个山贼》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威名不战而屈人之兵

    见过虎大威和他的两千部下后,秦川又接见了牛正气、冯功及萧开河三人。
    因永宁州是黄土高原入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的交通要道,来往商旅数量众多,但四周又都是山岭,盗匪众多,时常出没祸害周围百姓和商旅,所以永宁州置有两名同知,冯功就是其中一人,专管缉盗、江防、抚绥民夷。
    另一个分管盐粮的同知张桂宁,已经死在冯功手上了。
    牛正气则是永宁州通判,专管诉讼,监察包括宋权在内的州内所有官员。
    萧开河则是城内开明士绅,为人多仗义,嫉恶如仇,乐施好善。
    萧家并不兴旺,丁口不过二十,田地也只七百余亩,这点田产在士绅数量并不多的永宁城里根本排不上号,但萧家在当地的名望却能盖过其他人丁兴旺田产众多的豪族。
    这次攻打永宁城西门,萧家就出了大力,萧开河暗中联络城中的有志之士,发动萧家的长工、佃户、邻里、附近穷苦百姓等,聚了三百余人攻打西门。
    早就带着各自亲信登上城头的冯功和牛正气趁机反戈,先杀张桂宁,鼓动衙役和其余乡勇护院等反叛,城头一时大乱,里应外合之下很快就被攻陷了。
    其实,这三人对秦川和娄烦的事几乎如数家珍,永宁州离方山堡很近,那边发生的任何事都能传到永宁州。
    三人对秦川收留饥民、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均田到户等举措称赞不已,又对秦川大败建奴而敬佩有加,早就想转投明主,为开创盛世尽一份绵薄之力了。
    白天见到吴甡和杜应堂,尤其听到杜应堂那番话之后,三人便立马决定投效秦川。
    于是就有了那一出鬼火连城,牛逢虎啸。
    秦川很看重这些开明官绅,不仅亲自接见这三人,对他们以礼相待,还特意去萧家做客,吃了一顿酒,以示对这三人的信任。
    这三人秦川是肯定要用的,但也肯定要把他们分开,不能让他们呆在同一个地方当官。
    因为这三人放火的地方经过精心挑选,所以三处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城内也迅速恢复了秩序,并立即实行宵禁。
    关帝军连夜抄了几家官绅和商贾的家,砍了一批脑袋,但没找着宋权,这位知州大人就像人间蒸发似的,消失不见了。
    直到第二天,整肃城中秩序时,一名投降的衙役才在一群饥民当中,发现了蓬头垢面满身污秽的宋权。
    这位知州大人想假扮饥民蒙混出城,却被自己微胖的身材给出卖了。
    秦川没杀他,按例留着换银子。
    在永宁城只休整了一天,秦川便带着山猫儿和四千关帝军继续北上,直奔临县。
    临县只是小县,城内虽有一千五百明军,但城墙低矮,并不难攻。
    刘有柱急行军往兴县而去,过临县而不打,所以这座小县城还得秦川亲自去取。
    至于永宁州,秦川把它交给了罗八。
    秦川给罗八留了两千五百兵力,加上方山堡那五百守军,共三千兵力。
    其中,永宁城留守一千兵力,东边的吴城驻扎五百人,南边的宁乡也驻扎五百人。
    罗八还派五百人沿着三川河一路西行,取沿途的村寨和青龙渡巡检司,并最终攻取和吴堡隔河相望的军渡村和孟门关,剩下的五百人,则去攻取州内其他村镇。
    秦川已经派人回娄烦告诉严三七,让他再组建两支建筑队,马上运钢筋水泥到吴城、宁乡、青龙渡、军渡村、孟门关这几个地方,他要在这些地方修建军堡和墩台,构建难以逾越的南面防线。
    虎大威则在秦川的指示下,带着他的两千部下,跟所有明军降卒回娄烦接受训练。
    熟归熟,该讲规矩的时候,还是得按规矩来,和其他明军降卒一样,虎大威和他的兵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拉出来打仗。
    包括虎大威的人以及永宁州的其他降卒在内,这一趟秦川共得了八千降卒,就算在严格训练中筛除出两千人,也还有六千兵力可用。
    六千兵并不多,但对于现在的他的来说,却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新招募的一万五千新军,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明年开春,河套攻略开始的时候,这些新军就能拉出来用了。
    到时候,秦川得再提拔一批年轻将领,并重新调整军制。
    他现在的军制已经不太适应多战线作战了,得重新整编,并划分战区,任命更高级的领军将领,尽量提高调度和反应的速度。
    ……
    临县离永宁州约一百一十里,不用护送辎重和百姓后,秦川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抵达了临县。
    永宁州陷落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临县,知县胡仲兴和山西西路参将彭升知道,临县已经被彻底包围了,他们已无路可退,也无险可守。
    于是,秦川抵达临县的时候,胡仲兴和彭升便领着一千五百守军出城纳降。
    本着降者生逆者死的原则,秦川进了临县后只杀了几个地痞泼皮,其他的官绅一个不杀。
    但钱粮还是得抄的,几家士绅的大量耕地,也是得吐出来的。
    临县到手后,兴县以南两百多里的这片土地,也纳入了秦川治下。
    秦川让山猫儿留下来,并给他两千兵力,让他去攻取临县境内所有村镇,并严守黄河河畔的碛口渡和克虏寨两个渡口。
    秦川自己则率领剩余的两千兵力继续北上。
    他要去剥白广恩的皮了。
    ……
    杨嗣昌和王朴率大军赶到太原后,听闻吴甡和王忠已经放弃交城并南下设伏后,便急忙往介休一带赶来。
    还没到介休,他们就接到了一个令他们傻眼的消息。
    吴甡败了。
    八千大军在灵石一带设伏,结果被对方识破,刚开战便立即溃败。
    兵马倒是没损失多少,更多的是暂时逃散而已。
    但……吴甡和杜应堂被对方生擒了。
    而且,秦贼根本就没往交城而来,而是在灵石折向西北,直奔永宁州而去了。
    杨嗣昌闻言大惊,急急忙忙和王朴率领一万二千大军西进,赶赴永宁州。
    可刚到汾州,就传来又一条坏消息:永宁州陷落了。
    杨嗣昌大惊失色,来迟一步了。
    一时间不知该继续挺进永宁州,还是该北上攻打古交镇、三座崖等这些军事据点。
    进永宁州的山路崎岖,地势险要,古交镇和三座崖又建有军堡,两边都不好打,一万二大军也未必能讨到好处。
    左右为难之下,杨嗣昌干脆停驻汾州,一面快马往京师传奏疏,一面等待河对岸洪承畴的捷报。
    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洪承畴身上了。
    ……
    朔州以南,宁武关。
    新任宣府总兵杨国柱奉旨率领八千宣大边军进逼宁武关,刚到阳方口的时候,就无奈停了下来。
    因为阳方口新建了一座军堡,与长城相连,像一颗钉子,牢牢扎在阳方口西侧的山坡上。
    道路倒是没被堵,阳方口堡也被拆了,前路看似畅通无阻,实际上,这颗钉子就像一把断头刀,举在阳方口上方,谁进去谁死。
    除非拔掉这座军堡。
    可杨国柱听说过这些灰不溜秋,没有一丝砖缝的军堡的厉害。
    那可是炮轰不动,铁钎撬不开的铜墙铁壁。
    他也知道关帝军的火炮异常犀利,还有威力极强的震天雷,军堡内守军似乎也不少,攻打这种坚不可摧的军堡,无异于让士兵们去送死。
    杨国柱不是傻子,让军队在阳方口外驻扎之后,就再也没往前推进过。
    反正圣旨只是让他牵制秦川的兵力,主攻的是洪承畴和杨嗣昌。
    只没想到这一驻扎,就扎出了大问题。
    大同西上路游击将军马杰,以及井坪堡守备曹珪俩人,趁夜率领两千三百部下越过阳方口,去宁武关叛投秦川了。
    这两人在建奴入寇大同时,都曾得到秦川的搭救。
    曹珪驻守马邑时,秦川派人劝说他带百姓去朔州避难。
    曹珪相信了秦川,果真救了自己和满城百姓的性命,皇太极抵达马邑后只得了一座空城。
    马杰死守山阴时,城池差点被建奴的大贝勒代善攻破,但秦川在马邑一带连败建奴,并东进山阴,解了山阴之围。
    之后,马杰也赶着全城百姓去朔州避难,并把山阴城搬空,同样留了一座空城给皇太极。
    这两人走的时候还给杨国柱留了一封信,说他们此去不是因为秦川对他们有恩,而是要去转投明主,守卫黎民百姓。
    看完信,杨国柱默然无语。
    除了给京师发急报之外,他什么也没做,依然领着剩余的五千七百宣大边军在原地驻扎,以此牵制宁武关的兵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