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第二十一章 太子的心思

    第二十一章太子的心思
    关闭的房门,忽然开了。
    施南雄走了出来,见了杨廷和,轻轻一笑,笑的比哭还难看。
    杨廷和轻轻一叹,与施南雄一并离开了。
    汪直整理了一下衣服走了进去。
    太子见汪直来了。微微一笑,说道:“你回来了。”
    汪直立即行礼说道:“拜见殿下。”
    太子对汪直很亲热,在太子看来,汪直不仅仅是他的亲信将领,也是他的晚辈。也是他对汪妃的补偿。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来是相处出来的。
    不管是父子之情,还是夫妻之情。
    太子在私生活上自然不是道德先生,在南洋所由拥有的美女,可以说可有特色,百国千娇,异域风情。各擅胜场。
    但是这种情况,不会被这个时代的道德所谴责。
    在太子内心之中,真以夫妻待之,自然不是京城的那一位太子妃,而是跟随他吃苦多年,甚至也没有了生育能力的汪妃。
    汪直行礼过后,自然将西洋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最后说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别的。
    就是汪直请命西征。
    对阿拉干国进行惩罚。
    第二件事情,就是汪直将关于带回来的近三十万两的金银珠宝的事情。
    太子没有对第一个问题回答。
    当然了,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
    太子对于这一件事情,根本没有太多的想法。他此刻身虽然在南洋,但是心却在北京。切不说太子这么多年一直想回北京。更不要说朱祁镇在京中生病了。
    朱祁镇生病这一件事情,在大明百姓之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很多大明百姓根本不知道,或者没有注意这一件事情。
    但是在官场之中,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太子对这一件事情尤其敏感。
    太子已经上书两次,请求回京城侍疾。以全孝道。
    而且太子不仅仅是上书而已,还是发动不少人的力量,就是想要回京。
    太子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所以,他此刻虽然还在处理事务,但是内心之中,却一直悬着一颗心,就是在等北京的消息。
    在太子的安排之中,任何事情,都不如他回京重要。在太子而今的工作安排,就没有以一年,或者两年为期限的事情。
    而西征之事,不管是阿拉干国,是强还是弱。或许阿拉干很弱,弱到什么程度?
    弱到只需几个月就能灭国。
    但是即便如此,在朝廷的规划之中,也不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毕竟料敌从宽,不能给前线将领太多压力。
    而太子想要乘着朱祁镇的生病的时候,敲定回京之事。至于一年之后的事情,根本不在太子的考虑范围之内。
    太子有意回避这个问题,直接说道:“这三十万两银子,你就收下吧。”
    汪直说道:“殿下,末将不过寸功,安可得非凡之赏。如此乱朝廷之法度。非殿下所谓。”
    太子说道:“那这样吧,这一次出征的士卒,全部有赏赐,这赏赐由你来拟定,就从这三十万两里面出来。”
    “你看如何?”
    汪直听了,沉吟片刻,说道:“末将代兄弟们谢过殿下厚恩。”
    这个赏赐,汪直不可能代替自己麾下将士拒绝。
    对汪直来说,虽然这三十万两货物,震撼心灵,但是等汪直清醒过来,也能按捺住自己的内心。
    毕竟,他前程远大。只要不出什么错误,将来的成就,远远在这三十万两之上。毕竟大明是一个权力社会,而不是一个商业社会。
    只是他看不上这些银子,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家产,以及足够他过上非常富裕的生活了,用现在的话,就早就财政自由了。
    再多的钱,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只是汪直麾下的将士可就不一样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男不打铁,”还有明代军户制度,给大明百姓带来的印象,一般来说,大部分士卒都是比较穷困的。
    而且这些士卒,贫困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心灵,除却少部分人有存钱讨老婆的想法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得了赏钱之后,就在各种烟花之地,挥霍一空。
    虽然不能全部怪他们。
    毕竟这个年代当兵打仗,战死的风险还是很高的。
    这种压力之下,他们自然不去想别的。不过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已。
    大部分时候,他们口袋里面都是没钱,即便之前发的赏钱并不算少,也是如此。
    不知道多少士卒正嗷嗷的等着发钱的,汪直如果在这里装清高拒绝了,将来是损失军心的。
    太子笑道:“不用谢我,这都是你们应得的。不过,既然要一视同仁,就要按照规矩来,该给你的那一份,你也不要拒绝了。”
    总体来说这三十万两,不是朝廷拨款,而是军队的灰色收入。一般来说,都是三三分账,这种灰色收入,一般来说,是主将拿三分之一,各级将领拿三分之一,还有所有士卒拿三分之一。
    不过一般来说,主将拿的三分之一,也不是全部塞到自己的腰包之中的,而是要对上面分润的。
    这费用也要从主将拿得这三分之一。
    当然了,这种灰色收入最多是攻入敌军的城池,城中大户掏出的赎城钱。
    就是花钱消灾,免去军队对城中的洗劫。
    一般来说,只有打了胜仗攻城略地的军队才会有这种待遇。
    只是汪直不是一般的武将,太子既然开口了,划到他名下十万两自然不用分给上面了。
    汪直也不能推辞了,因为他如果坏了规矩,会让很多武将孤立他的。只好答应下来。
    太子正准备说什么。忽然一个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在太子身边耳语了几句,太子竭力控制眼神,但是汪直已经感受到了整个房间之中气压的下降。
    有一种让汪直喘不过起来的压抑感。
    汪直规规矩矩的站着,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好一阵子,太子似乎恢复正常了,他声音之中依然带着一股冷意说道:“这一次抽调的人马战力如何?”
    汪直说道:“是各部优中选优的苗子,经过了整合训练,有跑了一趟海,磨合的差不多了。海战绝对没有问题?”
    太子说道:“陆上如何?”
    汪直立即说道:“接战的时候,一些阵法,还没有演练明白,恐怕要需要一段时间。”
    数万步骑交战,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有多勇猛,而是看军中组织能力怎么样?
    阵法是其中关键之一。
    太子也知道,这些人大多虽然有路上战斗的底子,但是仅仅是底子而已,能发挥出什么样的威力,还是要看训练。
    太子也不着急,只是有一件事情,太子却要确认,他说道:“汪直,这一支人马,孤虽然要调用,只有孤的私印能调用,你明白吗?”
    汪直听了,心中倒吸一口冷气。
    大明军队调动从来有一定之规。
    在京营,没有兵部,枢密院,三军主将画押,一个百户都调动不了,在地方,没有都指挥使,巡抚画押,按察使,布政使附署,下面的军队也是不能轻易调动的。
    在南洋属于战区,太子身份高贵有特权,但是太子能调动军队,也要太子令旨,南洋都司落印,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才能调动。
    而今太子要绕过这些流程,其中意味深长之极。
    只是汪直与太子之间关系太紧密了,汪直根本没有拒绝的可能,他只能说道:“末将自然领命,末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