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大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守江必守淮

    姚启圣道:“想要破局,也不难。不过最终还是要看复明军自己能不能做到,别人没有办法帮助。就算是想要帮助,也只能是减轻压力,效果可能还不大。”
    朱由栋道:“如何讲?”姚启圣道:“复明军现在面临的是清军大军压境,如果不解决这一点,就算是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未必能救复明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殿下能让清军不来。没有清军来犯,那自然就没有大军压境的危险了。要不就是复明军自己能将清军直接打败,也有不足为虑了。”
    彭昌宝道:“你这说的不是等于没说吗?要是我们能让他们不来,那还需要让你来说?”朱由栋道:“先生这话,说的很对。既然我们现在没有打败清军的能力,那就让清军不能来,也就自然解决了我们的危急了。”
    姚启圣道:“当然,可是想要他们不来,恐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要是让清廷知道殿下在使用手段,延迟清军的南下。恐怕到时候,会适得其反。清军将来的更快,而且更坚决。”
    朱由栋想了下,道:“要怎么才能让清军不能南下呢?”姚启圣道:“这恐怕就难了,大清现在失去了漕粮,整个北京和北方都将面临着缺粮的境地,恐怕不能轻易的改变他们的想法。而且现在福建浙江的清军,也必定会拼命的攻打江南,以便打通和朝廷的联系。”
    彭昌宝道:“姚启圣,殿下本来就担心,现在被你一说更加担心了。你要是没有方法,我现在就杀了你,也算是提前为大军祭旗了。”
    姚启圣笑了笑,问道:“当然有方法,福建的清军,本来是做什么的?”朱由栋随口道:“福建的清军,当然是为了提防郑成功的。但是现在郑成功去了台湾,所以福建的清军随时都有可能北上。”
    姚启圣道:“正是如此,清军是因为郑成功离开了福建,所以才能北上。只要清军听说郑成功返回了福建,那福建的清军自然就不敢轻动。这样一来,福建的清军是不是就不会再来。”
    朱由栋点了点头,觉得很有这种可能。姚启圣接着道:“北方的军队,暂时就要靠复明军自己了。想要利用其他手段,来改变清军南下,应当是不可能的。一时半会,也有什么方法,能改变清军南下的主意。要是时间来得及,联络北方的一些义军,让他们拖住一部分清军,也算是为复明军减轻压力了。”
    朱由栋道:“不行,我们不能如此被动,如此被动一直不是复明军的风格。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既然不能让他们改变出兵的想法。那我们就让他们出兵的事实进行不下去,扰乱他们出兵的计划。”
    姚启圣反而奇怪了,问道:“殿下有方法让他们不能成行?清廷一声令下,那可是圣旨。只要是清廷的势力,就必须遵从,怎么让他们不成行呢?”
    朱由栋道:“大军出行,必须要将领。让李奎龙去带着他的人,全部去满清的地方。只要是军队调动,就让李奎龙出手,把领军的将领给杀了。没有将领,我看清军还如何调动。”
    姚启圣不知道这李奎龙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带领的是什么军队。但是听朱由栋的这个语气,似乎就是锦衣卫一般的人。但是朱由栋没有说,姚启圣也就没问。要真是锦衣卫一样的组织,自己还是少问为妙。
    朱由栋虽然这样说,但也不敢对这样的事情抱多大希望。毕竟玩刺客这种事情,在什么时代都会被人提防。否则根本不用打仗了,大家都直接派几个刺客,就解决了。
    所以等朱由栋说完后,彭昌宝道:“殿下,我们现在驻防在淮安的军队,已经有四万多人了,这样还不够吗?而且现在夏国相还在扬州招兵,估计也应该有一万多人。这样算下来,足足有六万人了。我觉得挡住清军南下没有太大的问题,没必要大动干戈。”
    朱由栋道:“你觉得?这事情可不能靠感觉。”姚启圣才道:“如果只是单纯的防守,以复明军的战力,是没有问题。但前提是清军来攻淮安,而不是其他地方。殿下虽然在淮安布置了四万精锐,可并不能完全防住清军。”
    见朱由栋不是很明白,姚启圣道:“自古以南防北,都有守江必守淮。现在复明军已经攻占了淮安,何不乘机攻取凤阳一带,完善淮河防守呢?依托纵横交错的水网,逐步防守。以凤阳和淮安为中心,盱眙、五河、蒙城、颍州为支点。布置淮河防线,提防清兵南下。”
    朱由栋皱眉道:“如此一来,还是在被动防御了,这恐怕对大军士气不利。姚启圣道:“这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等大军休整完毕,战力恢复后,当然就能主动出击了。另外还不能死板的防御,可以以宿州为前沿,太和、灵璧、虹县、清河、安东等地位前哨。时刻注意清军动向,以免被清军偷袭措手不及。”
    听姚启圣这么一说,不要说朱由栋了,就是彭昌宝都说道:“先生,你这样安排得要多少守军啊。这不是把复明军全部分散开了吗?要是清兵一来,还不得被他们给各个击破了。”
    姚启圣道:“这些地方当然不会要太多的兵力,每个县城驻军也就五百左右。不至于让清军轻易攻下,也能打探军情。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将亳州到凤阳一带的百姓,全部撤至凤阳,一边坚壁清野。”
    听见坚壁清野四个字,彭昌宝顿时就有些不自然了。姚启圣一见,道:“怎么了?坚壁清野之下,清军没有里粮草辎重,想要南下也就十分不易。到时候,清军恐怕最好的就是走淮安南下,毕竟那里有运河之便。但殿下在淮安布置有重兵,还有复明军的水师在。清军想要突破淮安的防线,也就不容易,更加方便复明军防守啊。”
    彭昌宝道:“先生你不知道吧,我们当初能攻进湖广,就是因为满清坚壁清野。才让我们长驱直入的。现在先生又要我们坚壁清野,是不是想放清军直接南下啊。”
    见彭昌宝一副怀疑的表情,姚启圣当即道:“这当然不同,清廷的坚壁清野,本来是为了拉长你们的粮道补给。如果你们要是强行东进,那陕西和蒙古大军,就能走商洛一线进入湖广,断你们的后路和粮道。”
    彭昌宝道:“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来啊,而且也没有起到坚壁清野的作用。”姚启圣道:“不是他的计策不好,而是让下面的人唱错了经。把本来好好的妙计,弄成了自毁防御的祸事。”
    彭昌宝道:“我就不信了,他们能有什么好计策。”朱由栋道:“好好听着,满清的人,能想到这样的计策。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胡乱指挥的。”彭昌宝依然不信,嘴里还嘟囔着道:“我看就是,满清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过就是那些打了败仗的人,胡乱编排出来唬人的。”
    朱由栋顿时瞪了彭昌宝一眼,彭昌宝这才闭嘴不说。姚启圣道:“不管当时坚壁清野有什么后果,或者没有起到作用。但是现在我们依然要用,而且有个前提,就是要将这些地方的秋粮全部收割。否则那就是资敌,而不是坚壁清野了。百姓得了这些秋粮后,愿意迁往凤阳的人,可以免征今年的秋税,否则就要加倍征收。这样一来,相信百姓也就愿意搬迁了。”
    见彭昌宝又想说话,姚启圣对朱由栋道:“当初满清的坚壁清野,是在春种刚结束。百姓无不牵挂自己家里的庄稼,所以百姓不愿意搬迁。而满清也是想只将青壮迁走,然后等云贵大军回援。地方官员为了自己政绩,毫不顾忌百姓意愿,强行迁走百姓,甚至不惜动用军队。加上湖广本来军队就已经不多,这才导致了地方防御空虚。”
    朱由栋点头道:“先生说的不差,如果当时湖广的清军。不是急着去强迁百姓。而是组织百姓节节防守的话,我们也不能迅速攻下荆门和襄阳。势必不能把想从商洛一带,南下的陕西清军和蒙古大军,挡在襄阳以北。”
    姚启圣道:“确实是这样,所以我才说是地方官员把好的计策给唱错了。现在复明军同样要做坚壁清野的事情,希望殿下要引以为戒。否则好事也就成了祸事了,那样复明军就灭亡不远了。”
    朱由栋道:“先生说的有理,先是以利诱惑,然后让百姓自愿搬迁。”姚启圣道:“就算是百姓愿意配合,也不能将这些城池全部放弃。想大清的骑兵,来去如电。就算是我们提前撤退,那也不能对他们又多大作用。我们忙活一两个月,恐怕清军一两天就能跑出这片区域。那我们的坚壁清野,也就毫无用处。”
    朱由栋道:“可是仅仅几座孤城,能有多大的防守能力?”姚启圣道:“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以盱眙、五河、蒙城、颍州为支点。其他城池一旦发现清军南下,就立即毁掉其他的小城,然后军队退回这几座城中。集中兵力,守住这几座城池。最好是将宿州也放弃,全部退回五河和蒙城。”
    朱由栋走到锦衣卫赶制的沙盘前,看着标记的这几个城池。姚启圣也跟着过来,道:“由于放弃了之前的这些小城,现在这些城池里少则五千,多则一万人。就算只是防守几天,也能为大军争取不少的时间。然后其他复明军则利用骑兵,对清廷的粮道补给进行骚扰和破坏。”
    然后姚启圣自信的道:“如此一来,清军必定不能长久。而且这些地方没有了百姓,清军也不能征辟民夫。粮草辎重运送必定十分艰难,不出半个月,清军必定后退。想要在南下,就至于走淮安沿运河南下。”
    朱由栋道:“对,如此一来,清军粮草损失。等退回北方后,想要走运河再次南下,估计也要准备两三个月了。那时候,我们复明军也就缓过劲来了,还有水师之利,也就不在担心清军了。等清军北反后,还可以让晋王和刘体纯一起攻入河南,调动清军来回奔波。等清军疲惫后,再占据秦岭以南的城池,完善秦岭淮河防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