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第两百二十八章 不要跪着,也不要爬着

    汪麦的母亲继续对朱铨念叨着,而朱铨也拿出了采访必备的录音笔以及笔记本等物件来,边听边记。
    从汪麦母亲边哭边说的陈述中,朱铨得知了汪麦是家里的老六,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姐。
    孩多母苦!
    因此,汪麦小时候,父母为了生计,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他,以至于他到了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还没有读完这小学的最后一学期,就坚决不去学校了。
    义务教育根本就没有学完!
    “其实汪麦小时候很聪明,别看他长得不怎么样,巷子里的其他小孩都听他的,而且都很怕他。和他一起玩的孩子们都很尊敬他,那时候他就是个孩子王。”
    汪麦的母亲说起自己儿子时,努力在记忆里搜寻他的各种“优点”。
    这是每位母亲的“通病”,觉得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最棒的。
    虽然嘴上说自己的孩子多么多么的不好,但是那仅限于自己说而已,若是旁人来说,那就等着被骂吧!
    汪麦的母亲为了证明自己的夸赞很有道理,最后举出了个让人无法反驳却又有些哭笑不得的例子:“小朱主持,汪麦的五个哥哥姐姐都是出人头地的人,所以都是我小时候对他疏于管教,再加上对他溺爱,才导致他成了这般模样,不然他也能过上好日子的。”
    朱铨:...
    对此,朱铨能够说些什么呢?
    只能是将其当成一个母亲的爱护吧!
    而陪同朱铨来的办案民警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的,在这十多年中,相信他一定是听到过这样的论调无数次了。
    那时候,当地像汪麦一样的孩子很多,都管不住,惹了事就去劳教。
    然后父母想尽一切办法省吃俭用送礼捞人,每每不成,吃了哑巴亏,还有苦还没处说。
    随着汪麦母亲的讲述,朱铨已经了解到了汪麦年轻时犯下的荒唐错事儿。
    但是到目前为止,汪麦的母亲都依旧将罪责的大部分原因归结于别人的身上,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发生原因所在。
    因为汪麦母亲说起儿子时,全是优点,包括杀人一事。
    而通过与汪麦父母的交流,我发现在他们眼里,无论儿子出了什么事,过错都在别人。
    “慈母多败儿,”
    一旁的警察听不下去,小声嘀咕了这么一句。
    汪麦的家人听到这么一句,悻悻然闭上了嘴,停了一下,接着才继续说,重复之前的话。
    朱铨看到这一幕,这才明白了汪麦这曲折人生的真正原因。
    这特么的也太讽刺了吧!
    汪麦父母对汪麦的这种溺爱,之前曾把他太早惯进了社会,酿成大错,后来又留住了汪麦人性中的善根,让其在亡命天涯十多年间,心底的牵挂不断生长,迷途知返时给了他投案自首的勇气。
    西固巷是汪麦做梦都想回到的地方,可这里的真相又是什么?
    当地警察告诉朱铨,处于城乡结合部的这里治安案件比例高,犯了命案之后外逃的人很多,逃亡的时间有长有短。
    这里的警察有时常年都在出差,到外地去抓捕逃犯。
    像汪麦这样真正回来投案自首的人,从来没有过。
    原来曾有一个打算自首,但后来又改变主意了,等警察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去到地点,人已经跑了。
    许多家庭的孩子都进过一次少管所或监狱。
    “你们来的前几天还有一个洗头的小姐被杀。被杀原因很简单,她敲诈了嫖/客一百元钱。被敲诈的男子心里堵着气,就到发廊附近去蹲守了。”
    领着朱铨去汪麦家的警官如是说。
    “一百块钱?”
    “就为了一百块钱?”
    “仅仅就为了区区的一百块钱?”
    朱铨听到这话,内心的波动是相当大的,他根本想象不到,居然有人因为被敲诈了一百块钱而做出如此的行径来。
    但是,这生活往往就是这么的操/蛋与不可思议。
    朱铨向康光军汇报了自己的行程,在对接完毕后,又是请了两天的假,因为从周队长那儿得到的消息,明天这个时候,汪麦就要从看守所里面提出来,去西固巷那儿指认现场。
    而汪麦的家人,自从得知汪麦回到山丹,都迫不及待地想见他,为此大肆购物,给他买了新衣服,小时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