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华伞》第三十二章 青城山(上)

    第三十二章青城山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丈人山》,丈人山就是青城山了。西蜀自有“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青城天下幽”之说,青城山因四季有不谢之林木而终年长绿,诸峰环绕,曲径通幽,恰似万木围如城,其幽洁自是不言而喻,古来炼气士居其中,或与禽鸟为伴,或与走兽共语得天然之趣,或留洞府遗道统宝物于此。
    唐末五代著名道教高道传真天师杜光庭在此修道,时人盛赞其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传说他奉行上清紫虚吞日月气法,在青城山白云溪结茅而居,后来内功练至仙境,披法服,作礼辞天,升堂趺坐而化。颜色温睟,宛若其生,异香满室,久之乃上。
    传真天师飞升后,其内功心法无人领悟,没能流传下来,但其“仙道非一,不拘一途”的主张对道教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青城山在道教的地位一再提升,青城派也成为武林八大门派之一。与其他武林门派不同,青城派的武功不以杀伤斗狠为首要,而是与丹道、自然辟谷、易、医相融,形成别树一帜的风格。
    这一日,一个中年矮个道士、一个年轻瘦道士,正在牌楼外四处探看,只见一个络腮胡子满嘴的年轻人背了包袱拾阶而来,他眉有阴翳,风尘满衣,看来是走了很远的路。
    这人正是肖东山。
    他见了两位道士,急忙行个礼,道:“两位道长请了。”两位道士回了礼,上上下下把他细细打量,瘦道士问道:“居士请了,我瞧居士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肖东山答道:“我从贵州来,是来求见杜掌门的。”矮道士道:“小哥儿,这里可没有什么杜掌门,你走错地方了。”肖东山略微尴尬,道:“此处不是青城山上清宫吗?”矮道士哼一声,道:“青城山上清宫是没错,小哥儿开口就要见掌门,好大的口气!偏偏连掌门贵姓都不知道,莫非是奸细!”
    肖东山倒退一步,道:“误会了!奸细哪有连这都不知晓呢?我只知道贵派掌门是杜老前辈之子,难道我错了?”两道士对看一眼,瘦道士道:“居士有所不知,李掌门虽是杜老前辈之子,却是姓李。不知居士求见掌门人有何事?”
    肖东山见他态度和善,面对着他道:“劳烦道长禀报,在下肖东山,因钦佩李掌门医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有一疑难怪症,想请掌门人参详。”瘦道士道:“疑难怪症在哪,是你吗?”肖东山道:“不错,就在在下身上。”
    矮道士冷笑道:“求医就求医,转这大个弯!实话告诉你,掌门人悬壶济世以来,上门的人数不胜数,哪里忙得过来,何况现下……我们做门人的自然要给掌门人分忧,不得已,只有把来蹭吃蹭喝蹭药的筛个一筛,过了我这关,才能见了掌门人。”
    肖东山看瘦道士,见他也微微点头,只好道:“实不相瞒,我有少林掌门如智方丈书信在此,原是写给杜老前辈的,现下要亲手交给贵派掌门。”矮道士道:“拿出来看看。”肖东山从包袱里拿出那份书信,晃了晃,道:“书信在此。”矮道士道:“掌门人和少林寺素无往来,辨不得真假,何况你说这不是写给掌门人的,有何用?不过废纸一张。”
    肖东山不免有些生气,再看瘦道士有应允之意,便道:“这么道长,口音听着好熟,怕不是四川人吧!”瘦道士道:“贫道江西人。”肖东山大喜,道:“原来是老乡,我说口音这般亲切,我乃分宜县人士,道长俗家哪里?”瘦道士:“我乃南昌府鸡笼山人士,俗姓佟。”肖东山道:“原来是佟道长,鸡笼山我去过,好地方啊!”
    矮道士道:“喂,别套近乎,掌门人没空理你的,还是快走吧,谁知道真的假的呢,刚说从贵州来,这会又变江西人了,我看是奸细。”
    佟道士道:“白师兄,我看这位居士远来不易,你就去通报一下吧。”白道士道:“不可坏了规矩。”佟道士转头对肖东山道:“居士,我们掌门人博施济众,以善为本,对来求医的人是有求必应,但是居士想想,这偌大一个门派,吃什么喝什么……”肖东山这才明白为何刁难与他,于是道:“放心,香火钱少不了。”白道士道:“看你也不是个有钱的,少收你点,二十两。”肖东山道:“道长!这般贵!”佟道士见他不舍得,道:“这样吧,师兄看在我面上,少收点。”白道士道:“也行,十八两。”肖东山还是不乐意掏钱袋,佟道士道:“师兄看我面,十两,十两。”白道士道:“也行,看你面上,十两就十两,下不为例啊。”肖东山道:“好,我进去后放到功德箱里。”白道士冷笑道:“那就是二十两,一分不能少。”
    肖东山从钱袋里拿出两锭大银子,都是五两重,交给佟道士,道:“劳驾通禀。”佟道士接了钱,交给白道士,白道士飞了般的去了。
    及白道士走远,肖东山不免与佟道士闲谈,道:“道长乡音未改啊,你来这多久了,许久没回乡了吧!”瘦道士道:“我十岁就被爷爷安排来这里学艺,已经八年了,去年因我爷爷走了,回过一趟南昌府的。”
    肖东山问道:“刚才这位师兄说到贵派掌门人悬壶济世,真是善行,佩服佩服。”佟道士道:“居士也别怨白师兄,三年前前掌门天河师伯突然失踪,李师叔接任掌门人,掌门师叔医术精湛,药到病除,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只因他老人家对来求医的一概免收钱财,鄙派实在迎接不暇,更有一些浑水摸鱼的来此呱噪,打搅了道教清修之所,不得已,我们做门人的暗中替掌门师叔挡回去一些。”
    肖东山道:“三年前前掌门天河道长突然失踪,怎么回事?”佟道士紧闭嘴巴,不再发一言。
    不一会,白道士回来,叫道:“跟我来。”
    肖东山随他上山,但见一路上戒备森严,明哨暗哨到处倒是,更奇的道士们个个脖颈上寄了一条湿漉漉的布巾,有的还在滴水呢!肖东山知道必有缘故。
    进得上清宫偏殿,只见一个道长端坐案前正在看书,听得脚步声响,那道长抬起头来,看了肖东山一眼,肖东山急忙行礼道:“晚辈江西肖东山拜见前辈。”那道长一摆手,道:“少侠免礼,不知少侠见我李天纯有何要事?”
    肖东山道:“晚辈不幸,为蛮汉所伤,求助于少林如智方丈,如智大师推崇杜老前辈医术天下第一,故作书让晚辈求见杜老前辈,哪知晚辈去时,杜老前辈已驾鹤仙游,只见到阿明兄,我闻前辈已得杜老前辈真传,且又是菩萨心肠,故前来求前辈救命。”说着双膝跪倒,掏出如智大师书信。
    天纯道长见他言辞清晰,诚恳有礼,心里先有几分喜欢,见了书信,却有戒备之心,道:“少侠请起,书信放在案上。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皆有恻隐之心,救死扶伤是贫道所愿,不必如此大礼。”他等肖东山放好书信,回头拿起两支笔,戳开信封,展开书信,看了几看,回头道:“少侠伤在何处?”肖东山挽起衣袖,露出双腕。天纯道长脸色一沉,拿起双手细细察看,道:“少侠除了衣物,露出上身。”肖东山解了衣扣,露出上身腱子肉,却因多日行路,不曾洗浴,有些污垢,肖东山万分过意不去,脸露愧色。天纯道长宽慰道:“少侠连日赶路,想来辛苦了,无妨,等会就在后院好好洗漱一番,再睡一觉,对你的伤情大有好处……且勿运气……”说着,一掌按在肖东山胸口,一掌按在肖东山背后,两掌正好相对。肖东山只觉两股纯正真气涌入体内,汇合一起在体内缓缓走起来,不一会游遍全体,只是不能游走到手掌,真气在双腕停留片刻,陡然而逝,原是天纯道人收了手。天纯道人又给肖东山细细号了脉相。
    一会,他起了身,在堂内来回走了几摆,显是正在沉思。肖东山这时候细细打量天纯道人,见他不到四十岁年纪,面貌俊朗,颇有几分道骨仙风,隐然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感,果然是个脱俗之人,肖东山不禁心生亲近之意。良久,天纯道人一声叹息,道:“哎!我不能治!要是先父尚在,倒有一丝机会。不过少侠倒不必忧郁,你这伤势已被高人去了七成,虽不能痊愈,但无性命之忧,唯恐时日久长,对心肺有损,幸我炼有丹药,可止此损,少侠稍待,我取药来。”说着,往后走了。
    肖东山静坐等待,四处略微看看,只见室内只有桌椅茶几,书柜香炉,朴素庄严。这要早一年,肖东山还不得东张西望,摸一摸这拿一拿那?只因经了大难,肖东山把那调皮劲儿尽数去了,透出几分老成端正。
    不一会,天纯道人回来,拿了一个小瓷瓶,递与肖东山,道:“此药看似普通,炼制却不易,每年服一粒,可保平安,共有五粒,五年后少侠再来,到时我再酌情配药。”肖东山接过瓷瓶,拔开瓶塞,却无气味。天纯道人道:“可先服一粒。”肖东山倒出黑溜溜指头大小一粒,一口吞了,入口既无清香之气,又无辛辣之味。天纯道人道:“药有缓急,极速之药难制,极慢之药更难制,此药无气无味,药效深藏浅放,入骨三分,是我毕生之心血,今日有缘,赠与少侠,切切好好保管。”
    肖东山听他说完药理,心里感动,道:“道长再造之恩,终生不敢有负……少侠的称呼,前辈休要再提,肖东山空有切切之心,却无寸益于天地,既负诸人厚意,又白耗天下良药,如贪生走尸而已……道长叫我东山就好!”
    天纯道人连看他数眼,道:“东山,东山,可惜,可惜!”
    肖东山收好药瓶,问道:“道长可惜什么?”天纯道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道:“我父有奇术,能识血相骨,我学了几分,也有点心得。我见你骨骼气象俱佳,奈何遭此重创,我观之如同暴敛天物,故而叹息。”肖东山笑道:“这有何妨!我也曾想习武多行侠义之事,后来才知,人遭大难能活着就是万幸,不令亲友痛楚,已尽本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天纯道人听了这番话,有些佩服,道:“真好儿男!也好,你如此坦荡看待,于你的康复大大有好处。”说完,拍了拍他。
    肖东山又道:“掌门道长,东山此番前来,一是求医,另有一事,虽是无礼,但事关重大……”天纯道人道:“何事?但说无妨。”肖东山道:“杜老前辈的遗体,可否容我瞻仰。”天纯闻言有狐疑之色。肖东山道:“我见阿明兄是个粗人,恐不精细,前辈可细细验看杜老前辈遗体?可有异样?”天纯道人道:“难道你竟怀疑先父是受害而死?他老人家武功天下第一,此乃尽人皆知之事。小兄弟说话奇怪。”天纯道人说着,露出既自豪又不屑的神色。
    肖东山又道:“掌门前辈可识得杜老前辈生前见过的那个道人?”天纯道人道:“什么道人?我不知道,此事你该问阿明。我除了这次带来先父遗体,已多年不曾下山。”肖东山道:“掌门前辈可曾察看杜老前辈天柱穴,可有异样?”天纯道人道:“发冠所覆,未曾细看。”肖东山道:“非是我胆大妄为,非是我叨扰杜老前辈清净,此事事关重大,这个,这个……”天纯道人道:“晚矣!纵是天崩地裂,也难见先父遗体了。”肖东山见他说得如此坚决,只得作罢,暗想:“莫非是火化了?”天纯道人道:“小兄弟,你为何有这些疑虑,又说什么道人?”
    肖东山正要回答,忽然听得哨声大起,呵斥喧闹之声越来越响,天纯道人道:“又来了!”二人急起身往外走。
    出得门来,只见多个黑衣女子手拿长剑拥着两人,正朝上清宫而来,走在后面黑衣女子已和青城派帮众交上了手,她们且战且走,紧随前面黑衣女子一行,青城派的道士和俗家弟子二三十人随后赶来,口中不住呵斥,有的还受了伤。此时青城派的道士和俗家弟子都拉上了嘴边的湿布巾,遮住了口鼻。再看黑衣女子一行,共有九个黑衣女子,都戴着黑面罩,连头发都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个眼珠。
    黑衣女子们簇拥的二人,却不带面罩,前面是个老妇,身材高大,颧骨高耸,精神矍铄,红光满脸,她年约六旬,拄一根降龙木拐。她身边的另一女子,足足比老妇矮了一头,圆脸细眉,脸上好几道疤痕,三四十岁年纪,非主非仆的打扮。老妇步幅极大,威风凛凛,疤脸女子亦步亦趋,步频极快,二人走路带风,把众人甩在后头。
    突然,只听清朗的一声“放!”嘣嘣几声弓弦响起,身后黑衣女子先是尖叫连连,紧接着一声惨叫,已有一人中箭。黑衣女子训练有素,旋即背靠背围成一团,把受伤的人围在中间,不停用手中长剑拨弄飞矢。一人问道:“伤势如何?”中箭的极硬气,道:“无妨,皮外伤。”借此机会,青城派帮众从后面围上来,把九个黑衣女子后方围得水泄不通,不过这样一来,倒是再也不能放箭了。
    只见墙头上跳下数人,都是俗家打扮,也都湿布巾捂了口鼻,领头一人正是刚才发号施令的,他手持长剑,冲入黑衣女子中间,只听叮叮叮剑身相交声大起,不一会,他已刺伤一人。
    肖东山看他剑法,与其他青城帮众略有不同,少了一分大气端庄,多了三分辛辣毒狠,凌厉中带着杀气,黑衣女子们抵挡不住,连连后退,退路又被大群青城弟子围住了,场面已颇危险。
    天纯道人大踏步入场,叫道:“王师弟手下留情,别伤了性命。”这位王师弟听见掌门人号令,抖擞精神,一剑戳中一名黑衣女子的手臂,把她长剑打掉在地,双脚一收,稳稳立定,他手上使得是天罡剑法,脚下走得是天罗步,众帮众识得好,轰天价一起叫一声“好”。王师弟道:“邪门歪道,三番两次前来挑衅,不教训教训不知天高地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