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就应该豪横》第五百九十一章 鸡犬升天(加)

    杨浩没有对郑居中有太多的隐瞒,也没必要隐瞒,直言不讳三省六部太过臃肿,一些如三司,枢密院这样的机构导致六部成了摆设,大家都混在衙门里混吃等死的,要着何用?
    大宋的俸禄不低啊,这些人是一笔庞大的开资,将这一部分节省下来,那可是能做不少事的,说到底,这也是节流的一种办法。
    要裁撤一些职能重叠的部门郑居中能理解,但是要把三省也改了,这就让郑居中很不理解了,毕竟这三省六部制沿用了很久,三省没了难不成大家都要看六部的脸子?
    杨浩看着疑惑的郑居中笑了:“郑相可是怕权利没了?”
    郑居中摇头有些微怒:“老夫是那贪恋权利的人吗?”
    杨浩是很想说,你不贪恋权利急个毛线呢?不过话不能这么说,笑眯眯的继续解释道:“三省现如今也是形同虚设,不如直接改组,将三省改为内阁,以大学士充任内阁,协助官家裁定朝中一切事务,六部所提请皆由内阁过目批示,这样您觉得如何?”
    郑居中听的有些迷糊,不过很快就能明白过来,皱了皱眉头:“去相位,增学士,以内阁代替三省,这是……”
    “郑相依旧是内阁首辅大臣,总领大学士,我的意思是,内阁不宜有过多的官员,三到六人足矣,设立通政司,国内各地的奏折可有通政司交由内阁批示,内阁批示后再传阅官家,同时,内阁下设六科,专司吏,礼,兵,户,工,刑六部拾遗补缺,规谏侍从等事,不插手六部职能,为内阁直属,协助内阁学士对六部各奏折进行批示。”
    “整合各地驿站,归属通政司管理,各地的奏报必须要尽快的到达京城,以便内阁能够更快的处理事务,六科有责任将各地奏报按轻重缓急奏报内阁学士。”
    杨浩这其实就是在照搬永乐大帝的创意,但他有一点没说,那就是官家的批红权,永乐大帝立内阁,废除丞相制度,就是要收回君权,原本的丞相有议政权,决策权和行政权,而内阁的出现,是将决策权抓在了自己的手里,将议政权给了内阁,行政权给了六部,废除了相位这个历史悠久的官职。
    但是永乐大帝也是想多了,他想要集权与皇家,可往后再看看,内阁的权利还是越来越大的,甚至到了老朱家要拉起来一帮太监和他们打擂台了。
    真的要说的话,任何的一个制度都是有弊端的,在皇家存在的情况下,君主立宪制应当是最可行的制度,不过这需要过渡,需要很长时间的过渡。
    杨浩的想法很简单,废除这陈旧的三省,将混吃等死的都剔除掉,只留下内阁和六部,加大对职能行政力度的监督,这样大宋的朝廷可以省下一笔开资不说,对以后渐渐的过渡到君主立宪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这样的改革是巨大的,郑居中陷入了沉思,他说不贪恋权利,其实也没说错,杨浩举他为所谓的内阁首辅,他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依旧是百官之首,可纵使这样,能行得通吗?
    朝廷的臃肿,冗官冗制的问题他也清楚,整合六部,将权利归还六部他也赞同,而且说三司里的糜烂以及童贯握在手里的枢密院如果被裁撤掉,也是他所代表的集团想要看到的,但杨浩所提出的动作太大了,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并且会触动到太多人的利益了。
    “这些老夫还需仔细的斟酌一下,今日恐怕不能直接答应你了。”
    杨浩笑着点头:“这是自然,只不过郑相当知道,我杨浩的性子是很急的,不喜欢等的太久啊。”
    改革,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太难了,而且杨浩还没有说出来全部,这只是冰山一角,但也足够了,这是大方向,大方向是不能变的,在他看来,只有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这才是最可行的。
    至于皇家?到最后终归还是要被架空的,这个天下啊,不是某一人某一族的,也不是什么士大夫的,这个天下是大家的,是人民的,总有一天,大家会认识到这一点的。
    郑居中今天是被震撼到了,他没有想象到杨浩会说出如此震古烁今的改革之法,与其想反驳,到还觉得这个内阁制确实要比现如今的三省六部好的太多。
    起身就要告辞,杨浩也起身相送,边走边说:“郑相,户部尚书空缺,这不是好事,我举荐门下侍郎李纲出任户部尚书,您觉得如何?”
    对李纲的为人,郑居中是满意的,李纲不仅是出身好,为人也正直,出任门下侍郎这些时日,做出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郑居中是承认的,但就是拜入了杨浩门下,让他很是唏嘘,也因为如此,时常会有在朝堂斗殴的劣迹出现。
    略微一沉吟,郑居中点了点头:“也罢,伯纪还是稳妥的。”
    这个回答,杨浩很满意,笑呵呵的继续说道:“这一次太学学正秦桧奏请官家蔡京的各种罪状,到是让官家很是欣赏,秦桧在太学做的也是不错的,知文识礼,我看不如就接了这礼部尚书的位置吧。”
    “你……”郑居中眼睛一立:“镇国公,你不要太过分啊。”
    “呵呵,过分吗?”杨浩不动气,依旧笑眯眯的:“郑相托龟山先生传话过来,举郭药师的常胜军北上,不也是生怕本国公在这汴京城拥兵甚巨吗?现在好了,郭药师已经北上了,难道郑相连个礼部尚书都不肯让出来吗?”
    这话一说出来,郑居中再次沉默了,确实是有这层意思的,郭药师的常胜军骁勇善战,陈兵在外,离着这京城十分的近,若是这杨浩稍有些冲动……
    不只是郑居中心里不安,是汴京城很多人心里不安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不过杨浩也是后来才想明白的,但仔细想想,最好的人选还真就是郭药师,其他人嘛,还真的不适合。
    郑居中还是走了,秦桧的礼部尚书也算是到手了。
    礼部这个地方,在很多人看来都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这个时代,那可是很有用处的,要不然蔡翛为何把持着不放,秦桧以太学学正的身份跃居礼部尚书到也不算什么特别的,原本太学就归属礼部所管。
    杨浩将自己所要请功过的报呈赵佶,很快得到了批示。
    李纲任户部尚书加观文殿学士,秦桧任礼部尚书加翰林殿学士,白时中领吏部尚书不变,加保和殿学士。
    加设西夏行省,苏苑知兴庆府事,银青光禄大夫,总领西夏行省军政两事。
    虎贲军都尉张清护驾有功,加云麾将军衔,就连岳飞和吴玠都领了昭武校尉的衔。
    其他诸如关胜,呼延灼,林冲等等,都有加封,各有赏赐,这一次正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只是大家惊奇的发现,杨浩领了国公后,脑袋上也就顶着一个海事都督的衔儿,这算是干啥的呢?
    杨浩一方的人开始各种的加官进爵,郑居中一伙也没闲着,开始安插自己的人补缺,汴京城看似皆大欢喜的时候,一骑快马进了汴京城,押送发配琼州的人马遇到了山匪,连被押送的和押送的人都死了个精光。
    这一下,大家都傻眼了,这才醒悟到了,蔡京一脉这是要死绝了吗?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特么真是山匪干的?没来由的想到了某个姓朱的家伙来了……
    “嘶……这姓杨的好狠的心啊……”
    不管怎么说,出了这样的事,就总有人会把事情怪在某个人的头上,当然,快马进京的同时,时迁也回来见了杨浩。
    “国公爷,这一次的生意做得很圆满,不曾有任何的差错。”
    杨浩满意的点头:“很好,去吧,所有人都有赏。”
    蔡翛蔡鞗等一众蔡家人死了个干净,府上却也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人正是蔡攸,为何他没死?
    因为他是蔡攸,蔡京和赵桓的事情他是真的不知道,而且他是真的和他爹不和,事发的时候,他也被管控了起来,但是事情结束了,他发现自己进不了宫了,也知道是受了蔡京的牵连,戴宗和吴择仁自然也没放过他了,总是要仔细的查一番的。
    很惨的是,蔡攸把自己的身家都奉献了出来,这才换的一条活命出来,想着怎么能再东山再起的,可听说自己的弟弟们都死光了,他害怕了,竟然求到了杨浩的府上来了。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这话说出来,蔡攸会信吗?肯定是不信的,却也只能是跪地磕头,不断的说道:“还请国公爷指条明路,小的定当按照国公爷的意思活着。”
    “呵呵……”听到这话,杨浩笑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