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纵横天下》第四十九章 酸枣会盟

    袁隗之死,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本已经是非常紧张的局势,就像是一锅热油里滴下来了几滴水。
    瞬间便沸腾起来了。
    洛阳中的士族子弟,能走的,几乎争着走了,剩下不能走的,也是缩着脖子,尽量不与董卓有什么联系。
    一时间人人自危。
    袁隗董卓都可以杀,更别说是他们这样子的人了。
    相国府中。
    董卓脸上很是沉郁,在他下面,李儒牛辅吕布等人的表情都非常严肃。
    袁隗的尸体,已经是送回袁府了。
    袁隗之死,果然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动乱。
    贾诩所言不虚啊!
    牛辅叹了一口气,想到之前贾诩跟他说他的话。
    现在几乎是全中了。
    岳父如今将袁隗杀了,几乎是将关东望族都得罪死了,仅仅是一日,洛阳中便逃了不知道多少人。
    而且还有人在逃,只不过此时洛阳各个城门都已经是关闭了,他们现在想逃,也是逃不了的。
    不过这些想逃的人虽然身子在洛阳,但心早就不在洛阳了。
    “袁隗那老小子死了,各位,袁家那边还在闹,这事要如何处理?”
    李儒与牛辅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牛辅站上来,他对着董卓行了一礼,说道:“袁家的事情,现在已经不重要了,袁隗一死,主公便已经是将袁家得罪死了,现在想要挽回,已经不可能了,对付袁家...岳父想如何对付,就如何对付。”
    现在董卓已经可以随便来了。
    并不是说后果不严重。
    而是将袁隗杀了之后,再杀几个人,也无所谓了。
    董卓看着牛辅的眼神,脸上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挠了挠头,说道:“贤婿说笑了,你们现在,怕是还在生本相国的气?今日之事,日后不会再出现了。”
    牛辅叹了一口气,他刚想说话,不想李儒却是先一步上前来了。
    “相国,现在的事情,已经不在于袁家了,而在于洛阳逃走的那些人,还有朝堂上的臣属,天下舆论,以及关外的乱臣贼子,相国将袁隗杀了之后,渤海太守袁绍,以及后将军袁术,肯定是要聚兵谋逆的,相国此事不得不防。”
    李儒一句话,便将现在的几个主要矛盾都说出来了。
    第一便是如何处置那些逃走的人。
    短短一日的时间,他们又是拖家带口,现在虽然离开洛阳了,然而只要还没有离开旋门关,离开函谷关,董卓只需要让骑兵前去,知会徐荣等人,便可以轻易将他们追回来。
    但是...
    追回来的人,如何处置?
    杀了?
    恐怕激起民变。
    不杀...
    这些人既然选择逃走,便与相国不是同一阵营的,让这些人留在洛阳,恐怕就像是外面的眼睛一般,时时刻刻将洛阳的消息传递到关外去了。
    而且...
    将这些人留在洛阳,董卓一系,遭到刺杀的可能性便会增大。
    不管是杀还是不杀,留还是不留,现在都是一个问题。
    第二,便是朝堂上的臣公们,现在不是逃的逃,剩下来的也当缩头乌龟了。
    处理政务方面,就有些紧缺官吏了。
    这一点倒好解决。
    毕竟李儒手底下,便有不少人想要上位,那些人走了,正是可以培植亲信的时候。
    最不妙的,还是这天下舆论。
    本来这天下舆论,就已经是对董卓不利了,现在杀了袁隗之后,在那些读书人的笔中,相国恐怕是没有什么好形象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扫六合的秦始皇,即便是有举世之功,只要得罪了读书人,便是功过参半。
    与之相同的,还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人...
    皇帝名声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董卓了。
    也因为那些人是皇帝,所以在他们在世的时候,那些读书人的笔根本是不敢写什么的,但是董卓并非是皇帝。
    那些读书人可不会手下留情。
    只要被那些读书人一经描绘,你就算是没有多少错,他们也可以给你找出错,编出错来。
    更何况...
    董相国可不是一个完好无损的蛋,他这个蛋上,满是裂缝。
    那些读书人在这满是裂缝的蛋上,实在是太好找出破绽来了。
    天下舆论一变,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事倍功半了。
    而且...
    这天下的赋税,也收不上来了。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三,便也是最紧要的了。
    关外的那些关东望族们,以袁绍为首,已经是秣兵历马了,现在袁隗一死,他们进攻,便就近在眼前。
    讨贼的檄文,之前都是传出来的。
    董卓听着李儒的话,他倒也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脸上才显得沉郁。
    “那...如何解决?”
    “对于那些逃走的人,以我看,便都放了,就算是找回来,只是徒增防备而已,没多少用处,至于朝堂中的人,天下的舆情,那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有所转变的。”
    对于前面两个问题,李儒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牛辅听了之后,上前一步,轻轻摇头。
    “岳父,博士的计谋,却是不太合适,对那些逃走的人,岳父若是不将他们追回来,然后让此时洛阳的人看到出逃洛阳会有何种下场,恐怕日后,洛阳不会再留一人,而且...关外作乱之人,不少人的家眷亲属都在洛阳,都在哪些出逃的名单之中,岳父若是能够将这些人握在手上,在关键的时候,未尝不是一张好打的牌?至于天下舆情,只要岳父勤修兵甲,手中又有皇帝,待风波之后,未尝没有扭转天下舆情的机会。”
    在来之前,牛辅便已经是与贾诩商讨过了。
    与贾诩比起来,李儒心还是太善了。
    毕竟这毒士之名,也不是随便一个人便能够叫出来的。
    “中郎将,你这计谋,看起来好,但后果恐怕也不小,这些逃离洛阳的人,可不是什么善类,他们留在洛阳,恐怕会是一个祸患!”
    牛辅看着李儒,他早就知道李儒会反对了。
    此时脸上倒是没有异色,只是笑了笑,说道:“他们不是善类,我等就是善类了吗?”
    “好!”
    牛辅的言语,无疑是非常契合董卓性情的。
    李儒一直叫他忍,他早就是快忍不下去了。
    而且他的性情,也注定他不是一个忍得住的人。
    如今牛辅的计策,明显可以出一口恶气!
    “我觉得牛辅的计策就非常不错!”
    也顾不得李儒反对,董卓直接是表明态度。
    “我之前与黄巾军都打过交道,与凉州那边的异族人也打过交道,他们不是善类,本相国就更不是好惹的了,牛辅说的不错,之前我对他们就是太好了,现在若是还像之前一般,倒不如将我的头颅,直接送给关外的那些人去,到那个时候,他们才会放心。”
    董卓此番话一说出来,几乎是定了性了。
    李儒连忙跪伏下去,说道:“李儒没有那个意思。”
    “起来吧。”
    董卓虽然对外人残暴,但对自己人还是可以的。
    他将李儒虚扶起来,眼睛却是看向牛辅。
    “贤婿,那关外的那些乱臣贼子,要如何处置?”
    牛辅对着董卓行了一礼,说道:“岳父手底下有数十万人马,何惧关外那些乌合之众?不打一仗,如何看得出真章来?若是打不过...”
    牛辅眼睛闪了闪,说道:“大不了便将洛阳放弃了,迁都长安,长安中那些关东士族没有根基,岳父要如何对他们,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说到此处,牛辅心中也不自觉的佩服起贾诩来了。
    这家伙...
    在中郎将府邸中,便已经知道这相国府中要谈什么了。
    果然是能人啊!
    牛辅此时在感叹,董卓却是猛地拍了一下脑袋。
    “被你这么一说,这倒还真可行!”
    他到洛阳,就像是异乡人一般,是过江龙。
    但过江龙再猛,也会害怕地头蛇。
    但到了长安就不一样了。
    他既是过江龙,又是地头蛇,那些从洛阳跟他过去的人,谁还能对他指指点点?
    “相国,现在还是要先处理关外的乱臣贼子。”
    李儒见到董卓的心都不在此处了,心中可是着急的很。
    “关外,自然有徐荣胡轸华雄等人可以差使,我手底下,文人什么的或许会缺,但是武将这一块,却是一点都不会缺的。”
    “这...即便是派人,总得是有章程的罢?”
    董卓想了一下,觉得非常有道理。
    “此事...便全权交由贤婿负责。”
    董卓将目光放在牛辅身上。
    比起关东联军...
    董卓更在意的是牛辅之前说的那番话。
    “诺。”
    牛辅连忙上前听命。
    而见到如此的李儒心中虽然也有些担忧,但也只能对着董卓行了一礼。
    缓缓退下。
    迁都?
    这还没开始打,便想着退了。
    这如何打的赢?
    换句话来说,就算是打赢了,又能如何?
    唉~
    ......
    十日时间,转瞬即逝。
    陈留郡酸枣县城,却是非常热闹。
    实际上...
    有点热闹过头了。
    大队人马在酸枣县城外驻扎,一眼望过去,密密麻麻的,全是驻扎下来的营帐。
    袁隗死了之后,袁绍与袁术果然不敢争锋了,纷纷想要会盟,讨伐董卓,而会盟的时间,便是定在今日。
    在前一日,吕煜便是已经到了酸枣了。
    他带了三千人马过来,至于剩下的七千人,由张辽统领,此时还在颍川中。
    不是吕煜不将另外七千人带过来,实在是酸枣此时拥入的人马,实在是太多了。
    况且,从一开始的时候,吕煜便知道此次会盟不会怎么打的。
    真正的主力,其实在南阳。
    孙坚才是讨伐董卓的主力了。
    此时聚在酸枣的,曹老板算是有点能力,张邈这些人,可算是没有多少能力的。
    对于讨伐董卓,他们恐怕不在行。
    但摇旗助威的事情,他们很是在行。
    到了酸枣,大营才驻扎下来,吕煜便是见到一脸热情的曹孟德了。
    “哈哈哈,吕小兄弟,多日不见,不想如今手中已经有了数万人马,平定一郡黄巾动乱,当真是少年英雄,少年英雄啊!”
    吕煜见到曹操,再看到曹操身后的陈宫,笑了笑,连忙上前,将曹操与陈宫迎了进来。
    “孟德兄,公台兄,请,快快请进。”
    吕煜虽然称兄,但辈分却不再是小辈了,而是平辈相称,曹操与陈宫自然是听出区别来了,但两人都算是人精,此时嘻嘻哈哈的,像是根本不在意一般。
    大帐中入座,吕煜让属下带来美酒与下酒菜,便落座其间了。
    “公明先是在雒阳扬名,拜钱塘侯朱儁为师,之后只身入颍川,不到半年光景,便是平定了颍川黄巾之乱,若非是真事真人,换做是其他人,我还以为是假的呢。”
    曹操端起酒壶,哈哈一笑,很是热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是快有半年了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曹操眼睛闪了闪,说道:“这句话说得好。”
    陈宫也举起酒杯,相比与曹操,他就没有那些圆滑世故了。
    “公明之前不是说这联军讨董之事,很难成事,为何现在也来了?”
    我这是来博取声名的。
    况且...
    这讨董的时候,袁绍自领车骑将军,你曹老板自领奋武将军。
    在其他时候,这种官爵拼一辈子都可能拼不到,现在参加这个讨董联盟,唾手可得。
    吕煜自然要来了。
    不管是因为声名还是官爵名义,这讨董联军他自然得参加了。
    当然...
    话肯定是不能这样说的。
    “之前联军中无我吕公明,是故难以成事,我半年以来,积蓄兵马,讨伐黄巾,便是为了此次讨董,能够将董贼处死,还我大汉朗朗青天!”
    听到此处,陈宫肃然起敬。
    “之前听说了公明的事情,现在一见,果然与传闻中一模一样。”
    “孟德兄首倡大义,有此胆识心志,煜心中亦是佩服之至。”
    .....
    三人互相恭维几声,然后曹操便是皱着眉头说正事了。
    “东郡太守的三公移书,公明可曾看过?”
    “自然。”
    吕煜轻轻点头。
    东郡太守桥瑁之前假借三公名义,传三公文书,内容有三点。
    首先,详细列举了董卓的罪行。
    其次说明朝廷这边受到董卓的逼迫,无法自救。
    最后希望各路诸侯兴起义兵,拯救国家、百姓于危难之中。
    众人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虽然知晓这个是桥瑁假书,但却是没有说破。
    如今袁隗一死,这原本假书,便也就变成真书了。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他们这些人,恐怕真被公明说中了,并非是来匡扶我汉室,诛杀董贼的,而是为了自己的苟且,这讨董联盟,如何成事,如何成事啊!”
    此时,忠臣模样的曹操仰天长叹。
    大概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
    今日的忠臣,亦是来日的奸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