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发行企业债券
杨诚钧:“难道这就是有钱人吗!”杨诚钧挂断电话后,只能喃喃自语地感慨。
不过,其实他的身家也不菲,跟方既明是不相上下的。只不过呢,杨诚钧不像方既明这样,大多是现金流。杨诚钧的现金流不多,几乎都是固定资产了。这才是杨诚钧羡慕方既明的原因,不仅有现金流,还不怎么贷款。
其实,杨诚钧不知道的是,方既明旗下的公司一直占了10%左右的贷款。不仅如此,方既明还跟孟光熙的四叔孟伟文联系,走了关系发行了企业债券。事实上,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方既明根本搞不下来。
只能说京圈这票人,也不是公器私用,而是对互联网企业根本不信任!
哪怕是方既明发行企业债券,也只是神州,至于飞讯、百度什么的,一个都不行。或许以后得上市之后,才会崩开一个口子吧。
神州发行的企业债券多达15亿,主要是用来科研、购买设备、建设厂房什么的。
不过这也很悬,是因为有了孟伟文的关系才硬是谈下来了。毕竟,目前国内发行债券的企业,要不是上市企业,要不就是国有企业。神州只是民营企业,股东更是只有方既明、徐助华等几个人,几乎不可能通过发改委的审核。
然而在这年头,一切摸着石头过河,神州作为民营企业,明星产品好记星点读机,已经登上了央视少儿频道,还有十几个省级卫视的少儿频道。一句“哪里不会点哪里,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广告词。
在这个前提下,神州才勉强地发行了15亿债券。主要还是孟伟文到处奔波,才说服了燕京发改委,再通过最高的国家级别发改委。为此,方既明还更改了公司体质,把“神州技术有限公司”变成了“神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让几个主导科研的科研人员都拿到了股份。甚至,方既明还给爸妈胡燕兰、方伟军也配了股份,这才通过。
改制也是没办法,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必须是股份公司或者国有企业。
更加无奈的是,神州缺钱,毕竟是研发芯片,研发各种自主技术的,哪里能不缺钱?可按照规定,只能发布不高于企业净资产40%的债券,神州现在净资产在五十亿左右,也就是说最高也只能发行二十亿左右的债券。
然而,等方既明真正去了解后才知道,只能争取到30%净资产的债券发行。
债券是个好东西,比贷款好多了。
因为债券的还款期可以长达15年!!!
然而,方既明却知道,越长的还款期,那么利率是高了,却不利于第二次发行债券。神州是在快速发展中,下一次发行债券,说不定就是几十亿起步了,岂能如此短视?所以,方既明拍板决定了,这一次的债券发行是三年期的。
“一次性筹集到15亿的资金,还不错。最起码,短期内是有钱了,只要撑过点读机回款前的时间,下一步发展电脑、手机就有钱了。”方既明太清楚神州的财务状况了。
别看现金流好像不少,但贷款那边已经贷款了5亿,拿了不少地皮,又花掉了不少钱。这些地皮,是方既明未来建设厂房的,现在不拿,难道要等几年后地价飚升才拿吗!所以,别看神州好像钱赚得不少,可资金缺口太大了。
偏生,方既明不打算让神州上市圈钱,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了。
贷款利息太高,哪怕有国家为高新科技企业退税、减税政策,但也无法通过贷款维持庞大的科研。那么,发行债券就是必须的了。
不得不说,这也还是因为神州家喻户晓,财务状况也还算不错。不然的话,一个还没上市的民营企业想发行债券,基本是不可能的。
关键是,如果贷款15亿,这利息太厉害了,一年得给5%的利息。看似不高,但问题是银行没那么多钱贷给你啊,根本信不过你的企业!
债券就不一样了,短期债券的利率不高,现在也不过是3.95%,15亿债券一年还款不到六千万。这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最主要是孟伟文一旦促成了这件事,他的级别又会往上提一下。而且,孟家也不是没有利益的,最起码他们知道神州绝对会飞速发展,所以提前买入神州的债券,虽然利息不高,胜在稳定啊!
这债券是有分红的,一旦转手卖出去,又是一笔收入。
方既明是这么看的,六千万发行三年,1.8亿的成本,再加上发行成本,不会超过2亿。用两个亿的费用,换取十五亿的流动资金帮自己渡过难关,毫无顾忌地透支十五亿使用,其实对急速发展中的神州还是划算的。
当初方既明找孟伟文谈资金的事,希望孟伟文出面,再给他贷一笔2亿的款。孟伟文就指出了这一条路,给方既明分析了利弊。然而,方既明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这条路。
方既明太清楚了,这是可行的道路!
上辈子方既明有钱了怎么办?
理财。
理财主要是基金,存钱进银行不算什么理财。基金分货币基金、股票基金,还有债券基金。当然了,各种混合型基金也算,只不过主要还是这三种类型。债券基金是中低风险的基金,那么收益来自哪里?还不是企业发行的债券吗!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方既明就做了。
只是这要走流程,估计三四个月办不下来。
方既明也很无奈,有时候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虽然现在神州账面上还有那么3亿多流动资金,可这些钱能干嘛啊!各类货款回得太慢,方既明又想急速扩张,那就只能想办法填补资金缺口了。
至于飞讯、百度的钱,方既明要挪用,也要通过股东同意才行。然而,飞讯、百度融资得来钱,别人是不肯给你另一个公司发展的。唯有方既明抽出公司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润,才有可能。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