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弥补残阳憾》第四十三章

    “好吧。谢,‘河蟹’佣兵团最近有没有接到什么业务?”既然无法动用个人存款,欧德-易卜拉欣也只能想办法通过别的途径多弄到一些资金,然后用来购买武器装备和弹药。
    自从“河蟹”佣兵团和“乌拉”佣兵团分家后,股东也分家了。出于某种考虑,欧德-易卜拉欣选择了“乌拉”佣兵团。
    “乌拉”佣兵团的控股情况与“河蟹”佣兵团类似:“乌拉”佣兵团的成员们本身拥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在苏联情报机构“KGB”任职的科什别里维奇拥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欧德-易卜拉欣仍然只拥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与“河蟹”佣兵团不同的是,“乌拉”佣兵团带有浓厚的zhengzhi色彩,总之一句话,只要能够对苏联的敌人——美国或西方国家不利的任务,哪怕是不赚钱,这帮人都很乐意去做。
    虽然分开来了,但“河蟹”佣兵团与“乌拉”佣兵团并没有一刀两断不再往来,只不过换了合作的方式。
    “目前非洲以外的地方,只接了帮助保卫沙特的业务。不过,我这里有一份情报可以交给你们,当然,不是免费的。”眼看离1991年的8月份没多久了,再加上“乌拉”佣兵团的大部分精锐人员都来自苏联,谢凯认为这件事绝对可以弄,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不小。
    “你开个价,信息费从在我的存款里面扣。”欧德-易卜拉欣相信,只要是谢凯推荐的,无一例外是对华夏有利的。
    “对了,这是我们与以色列代表团签订的合同。当然,是经过处理后的复印件。”谢凯拿出了一沓纸,放在欧德-易卜拉欣的面前,接着说:“有了这个,你回去之后也能有所交代。”
    在欧德-易卜拉欣翻看这些合同复印件的时候,郑宇成和汪贵林这两个已经退休了的原“红旗机械厂”的领导,正一边喝茶一边小声的说话。他们两人是谢凯特地叫来的,理由是欧德-易卜拉欣的身份与以往不同了,三人一同与此人见面,更显得庄重一些。
    对谢凯的这种说法,无论郑宇成还是汪贵林,都是一脸的鄙视。欧德-易卜拉欣这人又不是第一次见了,还需要搞这一套?不过鄙视归鄙视,两人还是答应了。只是当他们真正与欧德-易卜拉欣见面之后,才发现有些错怪谢凯了。
    时隔一年多,郑宇成和汪贵林也感觉到了欧德-易卜拉欣的气质有所变化,少了一些平和,多了几分煞气,这样的变化别说没有直面过战争的谢凯,就连他们都感到了不适应。
    在这场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战争当中,欧德-易卜拉欣不止一次到过前沿阵地,甚至亲自用“天箭”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击毁了一辆以色列军的“梅卡瓦”重型坦克。尤其是在伊拉克国防军第51师为了掩护共和国卫队伊萨德师顺利撤退,从而陷入绝境的时候,欧德-易卜拉欣还以空降的方式潜入以色列军队的包围圈,带领着国防军第51师幸存的作战人员一块突出了重围,让国防军第51师这支有着“英雄师”称号的部队没有遭到歼灭。
    欧德-易卜拉欣的这些举动,不但让伊拉克官兵们发自内心的敬仰,而且作为敌人的以色列官兵们也钦佩不已。这种钦佩的程度,仅次于给他们(以色列军)造成重大伤亡的伊拉克国防军第51师的师长塔扎克。
    为了打破地面战斗陷入的僵局,以色列军方秘密从美国那里“租借”了一批F-117隐形战机,除此之外,还动员了一批“退役”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来到以色列。
    在一个时机成熟的夜晚,这些F-117隐形战机潜入伊拉克的领空,对其首都巴格达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摧毁了伊拉克大量的军用和军民两用设施。
    然而,还没等以色列军方多得意几天,伊拉克军方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发射了500枚掺有电磁弹头的地红旗-2型导弹,并出动了挂载着从华夏采购的反辐射导弹和C801K巡航导弹的超-7A战机、挂载石墨粉尘炸弹的苏-24战机,对位于以色列境内的迪莫纳“he电站”(其实是研制he武器的基地)进行了突袭。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以色列境内的迪莫纳“he电站”被彻底摧毁,数百名在迪莫纳“he电站”工作的技术人员也丢了性命。除此之外,那些被派去堵截伊拉克战机的以色列战机,因为迪莫纳“he电站”附近上空布满了石墨粉尘的缘故,至少有10架F-15和F-16战机由于失去控制而坠毁。
    (注:伊拉克军队摧毁以色列迪莫纳“he电站”的方式,参考小说《重生军工子弟》当中伊拉克军队重创美国航母编队的办法,这里就不详细写出来了)
    这场突袭行动的大获成功,给全世界造成的震撼,不亚于1981年以色列空军摧毁伊拉克he反应堆的那次。
    当然,伊拉克方面也不是没有损失,被派去执行这项空袭任务的苏-24战机全部损失掉了,负责空中掩护的40架米格-29也只剩下了不到20架,而那些超-7A战机倒是凭借其优秀的机动能力摆脱了以色列战机的围追堵截,但由于航程较短无法返回己方控制区,不得不迫降在西奈半岛,随后战机和飞行员都被埃及方面“扣留”。
    对于这样的结果,以色列军方自然是暴跳如雷。就在他们准备对伊拉克实施he打击的时候,伊拉克军方公开展示了“比长在两河流域的沙枣树还多”的弹道导弹和地对地导弹,甚至宣称由于“从苏联引进了温压弹技术”(其实是从华夏“红旗机械厂”引进的云爆弹技术),使得他们有能力让某个地方变成无人区。
    由于伊拉克军方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暗示,加上外交方面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使得以色列军方不得不搁置了此前制定的he打击计划。于是,战斗最终没有超出常规的范围。
    虽然据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消息,伊拉克军队摧毁以色列迪莫纳“he电站”的突袭计划,是库塞-侯赛因与阿玛德(伊拉克的国防部副部长)、奥尼莫卡(伊拉克的空军司令)联合制定的。但谢凯很清楚,当时名义上是回到后方养伤的欧德-易卜拉欣,在其中肯定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几天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库塞-侯赛因的官邸,一场会议正在召开。
    “虽然大规模的地面交火已经停止,但我们与以色列仍然没有恢复和平,大家议一议,如何才能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说这话的时候,库塞-侯赛因意味深长的看了欧德-易卜拉欣一眼。
    伊拉克高层与以色列高层的秘密谈判渠道一直没有切断,哪怕各自的军队在约旦境内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双方依然在进行秘密和谈。
    以色列军队的战斗力固然强悍,伊拉克军队也不是软柿子,这场战争打下来,谁也没能占到便宜。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是双方共同的想法。
    也许是收到了库塞-侯赛因的暗示,也许是他们确实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会议室内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在欧德-易卜拉欣那边。
    哈纳迪-阿齐兹也是其中的一员,她看着欧德-易卜拉欣,眼神很复杂。既有怜悯,又带着几分释然。
    自从西南经济特区因为这场战争被撤销后,哈迪那-阿齐兹也回到了巴格达,在商务部担任了一个级别不低的职务。不过因为她属于库塞-侯赛因一系的成员,所以库塞-侯赛因召开的每次会议,她都要尽可能参与。
    随着库塞-侯赛因在伊拉克国内的地位越来越稳固,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要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尽管很多事情并没有公开,但哈纳迪-阿齐兹还是能通过她的叔叔阿布杜尔-阿齐兹(还担任着伊拉克的宣传部长),打探到一些隐秘的消息,而这正是她同情欧德-易卜拉欣的原因。
    “殿下,大规模的地面战争,是暂时打不起来了,但我们必须吸取这一次的教训,应对下一场战争------而要增强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首先需要对国防军进行整顿。”欧德-易卜拉欣很快说出了他的想法,或者说是谢凯给他的建议。
    几天前的华夏之行,欧德-易卜拉欣的收获并不多,而这些建议就是其中之一。至于武器装备和弹药,因为所携带的资金不够,谢凯等人也绝不接受赊账,所以欧德-易卜拉欣只能两手空空而回。
    在第六次中东战争当中,那些参战的伊拉克国防军部队(除了第51师)的表现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呵呵。空军被以色列压着打不说,地面部队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也很差劲,经常出现几倍的兵力还挡不住对方进攻的情况。可以说,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伊拉克参战部队当中挑大梁的基本上是共和国卫队。
    虽然库塞-侯赛因在担任共和国卫队司令之后,对麾下的共和国卫队进行了一番整顿,并取得了成效,但伊拉克的国防军他没有权力去碰,所以还是那样。
    “国防军跟共和国卫队不是一个系统,整顿起来并不容易,第51师只是一个特例。”库塞-侯赛因露出无奈的表情,他是原本想让欧德-易卜拉欣说怎样与以色列方面和谈的事,结果对方把话题扯到了整顿国防军上面。
    “殿下,共和国卫队虽然精锐,但人数满打满算也就十来万,而国防军可是有上百万人。未来伊拉克的作战任务,更多的需要依靠国防军。”欧德-易卜拉欣希望库塞-侯赛因能及早重视国防军的问题,因为时间不等人。
    别看以色列方面表示愿意和谈,可美国却一直在向以色列以及约旦西部这两个地方调遣兵力和武器装备,虽然打的旗号是帮助恢复和平,但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他们的目的。
    要知道美国方面一直想把中东这块蕴藏全球大部分石油资源的地方完全纳入他们的掌控范围之内,而由萨达姆-侯赛因总统执掌的伊拉克就是他们的眼中钉。
    “这事我会考虑,好了,如果没有别的事,你可以离开了。”库塞-侯赛因看上去很不高兴。
    “是,殿下。”起身向库塞-侯赛因敬了一个礼之后,欧德-易卜拉欣离开了这间会议室。
    看着欧德-易卜拉欣离开的背影,会议室内的其他人都目瞪口呆,说好的把这家伙推出去背黑锅呢,怎么变卦了?只有哈纳迪-阿齐兹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虽然她自己为此感到莫名其妙。
    库塞-侯赛因看着会议室内的其他人,问:“还是之前那个议题,如何才能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谁先发言?”
    以色列方面提出体面结束这场战争,并不是无条件的,其中之一便是交出“阿尼斯通袭击事件”的策划者。
    这世上没有完全不透气的墙,经过以色列方面和伊拉克方面的联合调查,“阿尼斯通袭击事件”的真相终于被发掘出来。指挥动手的人——科威特的王室成员纳吉侬,也就是现在担任科威特“毒蝎”特战中队的指挥官,他们不能公开进行抓捕,否则就得对科威特宣战。但对于在幕后策划的人——伊拉克军官欧德-易卜拉欣,他们还是有办法的。
    按照事先的安排,伊拉克方面将派欧德-易卜拉欣参加双方的秘密和谈,然后以色列方面趁机将此人扣押,带到以色列境内再处置。当然,作为投桃报李,以色列方面承诺到时候会释放一批被俘的伊拉克军人。而今天的这场会议,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却被库塞-侯赛因给破坏了。
    库塞-侯赛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看来,欧德-易卜拉欣的才华不比谢凯逊色,更难得的是,欧德-易卜拉欣没有野心。这样的属下,谁都不愿就此牺牲掉。而且谁能保证,以色列方面能说话算数,没有足够的实力,对方是否遵守承诺就得看运气了。
    离开库塞-侯赛因的官邸,欧德-易卜拉欣开车来到巴格达市区新开张不久的“伊卡”咖啡馆,与卡尼娜-库里科娃见面。
    “这些消息,是我在华夏的时候打探到的。”欧德-易卜拉欣将一张字条交给卡尼娜-库里科娃。
    “欧德先生,如果苏联能度过这道难关,我们一定会重重的谢你。”看完上面的内容后,卡尼娜-库里科娃将字条点燃。
    “希望我能活到那个时候。”欧德-易卜拉欣露出苦笑,说。
    卡尼娜-库里科娃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位老朋友的处境,她深表同情。如果不是她的上级命令她不得插手,她绝对会想办法帮助欧德-易卜拉欣逃离伊拉克。
    “对了,我来是还想请你帮个忙。为了补齐伊拉克军队损失的武器装备,我希望能通过你们的关系,再采购一批‘用不上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事成之后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对了,这是采购清单。”说完,欧德-易卜拉欣又拿出了一份清单。
    “行,等我的消息。”卡尼娜-库里科娃将这份清单收了起来,起身去招呼别的客人。
    几个月后,苏联国内发生了一次高层之间的斗争。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名为“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机构成立了,宣布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戈氏(为防河蟹,不打全名)“因病休养”,实际上是他们把戈氏软禁了。然后一个叫叶可钦(中间那个字是故意打错的,了解这段历史的都知道是谁)出来带着他的追随者与“紧急状态委员会”对抗。
    当时苏联的坦克部队开进了莫斯科,包围了叶可钦等人所在的议会大厦,并与叶可钦的追随者展开对峙。
    就在第二天的深夜,一支精锐的武装人员(主要是“乌拉”佣兵团的人)乘坐直升机飞到议会大厦的上空,利用绳索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迅速降落在议会大厦的平台上,与“劫持”叶可钦等人的武装人员发生激烈的交火,最终歼灭了这群武装人员,但包括叶可钦在内的一大批主张让苏联解体的63名高级官员被丧心病狂的“劫持人员”给杀害了。
    而在议会大厦外面与叶可钦的追随者对峙的苏军指挥官瓦连尼科夫元帅,在与一位名叫科什别里维奇的“KGB”军官交谈后,毅然拨乱反正,带着部队回头把“紧急状态委员会”给灭了。
    紧接着,戈氏从福罗斯回到莫斯科,恢复了权力。“KGB”被重新改组,新任局长就是那个自称名叫科什别里维奇的“KGB”军官,也就是卡尼娜-库里科娃的直属上司
    (关于苏联国内的这场变动,改自小说《伊拉克风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