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民部食堂,年底进京“上计”的各州上计吏们在此聚餐。
他们从各地赶赴开封行在,风尘仆仆,忙完公务之后,共聚一堂,谈天说地,放松放松。
上计,即地方官年终向国家汇报管内情况,这一制度,从秦汉时就有了。
汉时,县令将本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数字,编成计簿(报告书),呈交郡国。
郡守或国相汇编本郡(国)情况,上计于丞相。
州刺史这一官职设立之后,每年奏报所察情况,也称上计(刺史一开始是监察官)。
如今,楚国取消郡的行政区划,地方上为州、县二级制,各县上计于州,州上计于中枢(民部)。
开餐后不久,现场气氛忽然变得有些特别,因为皇帝来了。
按说上计吏们在皇帝面前应该是噤若寒蝉,喘气都不敢大声,但是,许多吏员和皇帝谈笑风生,仿佛是街坊邻居一般。
这种在皇帝面前从容淡定的表现,哪怕是朝臣都不一定有。
席间,李笠穿梭各处,和一张张熟面孔喝酒,顺便闲聊。
“鱼有腥味,羊肉有膻味,但鲜这个字,却是鱼加羊,说明什么?”
李笠发问,几位吏员想了想,回答:“因为鱼肉和羊肉真的好吃。”
“且易得。”李笠补充,举杯示意,几位吏员赶紧把杯中酒喝完。
李笠也喝完杯中酒,一名吏员赶紧拿酒壶给李笠斟酒。
这种举动按说不妥,会危及皇帝的安全:万一酒壶里是毒酒的话....
但李笠不认为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吏员,都是他忠诚可靠的“战士”,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又服从他的安排,在基层历练,没道理变成刺客。
话题继续,李笠说:“南方鱼多,北方羊多,南北交汇的河南、淮北,鱼、羊菜肴都很有名...”
“徐州的鱼羊鲜,或者羊方藏鱼,可是很好吃的。”
“陛下,今日菜肴之中,就有羊方藏鱼。”一名吏员补充,李笠问:“味道如何?正宗不正宗?”
“陛下,比起寒山小吴食肆的羊方藏鱼,是差了点,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
“哦豁,刘三你还记得小吴食肆啊。”李笠笑起来,“可惜,你从河北赵州来,不可能路过徐州寒山了。”
被称作“刘三”的吏员也笑起来,“陛下,小吴食肆在开封开了分号,卑职打算过几日,去坐坐。”
“得去坐坐,朕偶尔派人去买那里的羊方藏鱼过过嘴瘾。”
旁边,许多人见皇帝居然记得这位叫“刘三”,不用听介绍,就知道对方在河北赵州任职,讲话语气如同聊天,不由得羡慕非常。
能在皇帝那里留下名字,这前途怎么着都不会差!
果然是老部下的优势,皇帝总是顾念“旧人”的。
李笠闲聊一番,问起河北的养鱼业情况。
“百姓穷,在吃这块,其实是没法讲究的。”刘三首先回答。
“虽然北地习惯吃羊肉,甚于吃鱼,更吃不惯鱼鲊,但是,什么食物便宜,百姓就只能吃什么。”
“鱼有刺,鱼鲊也是,吃起来比吃羊肉麻烦,这是事实,但鱼肉比羊肉便宜啊,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便宜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今各地大规模开鱼池养鱼,确保当地百姓能用较低的价钱买到活鱼,鱼的销量就是持续增长,不愁卖。”
“自家烹饪鱼,还得弄些除腥的佐料,譬如姜,那好,各处屯田聚落,大规模种姜,姜的价格下降,随便都能买到,百姓就更加愿意吃鱼。”
“毕竟便宜嘛,百姓过日子得精打细算,一文钱能省都要省的。”
有人补充:“也有百姓不太会弄鱼,不会炒,煮的话又经常煮烂,味道也不对,那也没什么,罐装的鱼鲊,吃起来就很方便。”
“鱼鲊本身就有味道,没有多少腥味,直接吃就行,或者蒸一下,热一下再吃,也是不错的,少生活,就省柴禾,那就是省钱。”
又有人补充:“说到省钱,吃豆腐乳更省钱,罐装的豆腐乳,有十几块呢,一块就能凑合一碗饭,两碗粥...”
李笠注意到这个信息:“所以,豆腐乳的销量...销售额,比鱼鲊的销售额要高?”
那人回答:“从过税关的缴税额来看,确实是的。”
“那源自鄱阳的豆腐乳,可就是驰名南北了。”李笠笑起来,对几位吏员举杯,将吏员倒给他的酒,一饮而尽。
没有什么好提防的,这些人,都是他撒出去的耳目,也是人才库里的备选人才。
许多人是他当年曾经的老部下,为马前卒,浴血奋战,立下大大小小的军功。
后来因为种种需要,离开军队,转任吏员,到各官署任职,为他在另外的战场上征战。
譬如总税司、转运司等。
这样的“征战”也是历练,历练过后,只要表现出色,就必然有下一步任用,而不是断线风筝那样,放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李笠给了这些人光明的其前途,对方没动机做什么坏事。
而且他今日是突然到访,就算有人要搞事,也来不及了。
楚国拿下河北,已经过了三年有余,从各地汇集来的消息来看,都说明新的地方官府,在当地初步站稳脚跟。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无论朝廷姓什么,他们的日子都一样过,无非是缴田租、赋税,服劳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只要官府留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和家人能活下去,就不会造反。
在这个前提下,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人是狗,都无所谓的。
皇帝有几个妃嫔,每晚睡几个女人,衣食住行有多么奢侈,百姓才不关心。
还是那句话,只要日子过得下去,百姓才不会造反,毕竟拖家带口的,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去当反贼?
所以,他要安抚河北人心,乃至齐国故地民心,不需要说什么大道理,只需要减赋税、轻劳役,百姓就会认新朝廷是好朝廷。
再给各地地头蛇(大户)以体制内的上升通道,让无地游民有务工的机会,能养活自己及家人,谁会有好日子不过,去造反?
那么好日子的标准是什么?
有房子住,可以遮风避雨,哪怕是茅屋;每天能吃饱肚子,哪怕是粥、羹,家里好歹有些存粮,能顶个把月;
人人有衣服穿,哪怕满是补丁,过年时人人能换一身新衣,而不是一家人只有一套衣服,谁出门谁穿;
冬天,每人有一件寒衣,有一床被褥,能有取暖的燃料,确保一家人度过整个冬天。
这样的要求,其实已经很低了,但是,许多人依旧饥寒交迫。
所以,李笠觉得什么宏图伟业,都比不上让百姓吃饱穿暖。
天下太平之后,要想办法让百姓有地种、有活干,民心定了,国家就稳了。
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譬如吃,羊肉虽好,但百姓吃不起,那么,鱼肉就是不错的肉类来源。
他擅长养鱼,就要在养鱼上做文章。
在场内走了一圈,低度酒喝得李笠有些上了头,酒后话多的特点表现得特别明显。
拉着人说话,滔滔不绝。
一名老兵出身的吏员见皇帝如此高兴,便问:“陛下,朝廷何时发兵,攻打周国,统一天下?”
陪伴皇帝左右的随从赶紧呵斥:“此乃国家大事,如何能随便说?”
“无妨,无妨...”李笠摆摆手,打了个酒隔。
区区低度酒,还不至于把他弄得烂醉如泥。
酒是要喝的,话,是绝对不能乱说的,他拍拍那吏员的肩膀,说:“周国,如今不过冢中枯骨,朝廷,迟早要收拾他们!”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