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狂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修路诸事

    慕容垂很爽气,将朱序的拨款悉数给了泾阳县衙。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购买吃食以作劳工之酬劳。
    幸亏这年代是皇权社会,百姓出力不必给报酬,否则一百万钱远远不够。
    秦国目前实行户调制,是按户征收的赋税。规定每户征收绢二匹、绵二斤。同时,按资产的多少将农户分为九等,按其等位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绢绵。户调制源于汉代的口算赋,在征收形式上,以户为单位征收实物绢绵取代了汉代按人头征收货币。从按人头变为按户,这意味着国家对一个一个的人的直接统治,即所谓的“个别人身支配”弛缓了。从征收货币改为征收实物绢绵,则意味着东汉以来货币经济的衰退和实物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扩大。这也是当代社会缺少钱银,人们更愿意以物换物的原因。
    庄稼收割完,冯雁作为县令自然要为朝廷征税。
    不过,冯雁对此毫无兴趣,将此事交给了新任县丞慕容柔以及悉主簿。
    目前百姓处于农闲时节,冯雁一声令下派衙役通知了各党长、里长、邻长,并让其转告农户,凡参与修路者管三餐。
    三餐饭意味着什么?
    对现在的百姓来说比过年都喜庆,平常百姓一日一餐属正常,一日两餐为过节,一日三餐那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而且三餐中有两餐为干饭,绝对管饱。
    这个命令一出,百姓望风而动纷纷请求各自邻长、里长要求参与修路。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竟然打听到县衙打算每十日增添一顿肉食。
    如此一来彻底乱了,不仅百姓踊跃参与,就连各邻长、里长、党长也打算亲自参与修路。
    冯雁托了朱序的关系,从长安尚书台请了一名工部侍郎、两名令史帮忙监督管理工程事宜,冯雁自命为监理负责四处巡查。
    首先,众人作了一番商议,由侍郎吕春全权监督,由何令史负责旧路拓宽,由杨令史负责新路修建,并有数十名有经验的工匠按照冯雁的规划做好标尺,并且,将道路分成不同标段由各官吏带领周边百姓同时修建。另外,由刘县尉带领带领北仲山脚下的百姓专门上山取材,将石灰石、石块等凿取至山下。
    秦岭作坊的船只、马车也被调了过来负责来往运输,搬运物料。秦岭饲养着不少换来的牲畜,也被拉到了乡镇各处指派的伙房处。
    一艘大船缓缓驶过泾河,到了县衙南侧的地带停了下来。冯雁登上船只看了看拉来的牲畜、马车、器具、粮食等缓缓点头称道。
    对于估算吃喝用度老梁最是熟络,预计三个月的工期,便准备了相应的用度,这艘大船所载乃是十日的用度,粮食、牲畜不多不少,刚刚够用。
    老梁见冯雁登上船只毫不客气的将手伸出问道:
    “二当家,付钱吧。”
    冯雁愣了一下问道:
    “什么钱?”
    “咦?粮草、牲畜、及船只、马车、器具的租用费难道不用出钱吗?”
    “现在就要支付?”冯雁没好气道。
    “嗨?东西拉来自然要自付。”
    冯雁无奈地摇了摇头腹诽道:
    “老梁,你比老赵都会算计!还有那个老段、老柴,你们都是吝啬鬼!”
    老梁根本不为所动,依然面不改色地抖动手掌讨要道:
    “拿钱吧!多说无益,生意本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们牧场不可能白白捐赠出去,虽说二当家乃是县令,但清官的名声与我等无关,我老梁之所以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卖给泾阳县,那也只是为了早日当上财神。”
    冯雁好笑一声,将奚主簿叫上船只说道:
    “悉主簿,你看看船上的物资价值多少,如果觉得合适就将钱银付给这位梁财神!”
    “谨遵大人之命。”悉主簿恭敬地弯身施礼道。
    “好,我有别的事先下船了,你二人商讨吧。”说完,冯雁直接下了船只。
    悉主簿与梁管事是一个级别的吝啬鬼,冯雁不屑于和老梁讨价还价,于是将此事交给了悉主簿。
    冯雁本想免费拿出这些物资捐助给泾阳县,但如此行事不合常理,一个县令哪来的钱财用来修路?再说了,自己如果强行下令,老梁虽说会同意,但对牧场的收益不好,毕竟牧场养活着几百号人,同样也要吃喝用度。
    既然有一百万钱的朝廷拨款,那还是照章办事吧。
    冯雁带着数十名队员哼着小曲下了船,将慕容柔叫来嘱咐道:
    “慕容兄,这些人是我的朋友,将他们安装至在各处负责监管,以防有人中饱私囊。”
    慕容柔嘴上点头称是,但神色间有担忧之色,走到冯雁身边低声说道:
    “冯兄考虑甚是周全,只是各处早已派遣衙役监管,为何还要另请人员徒增损耗?购买吃食、用具要花费不少钱银……”
    待慕容柔说完,冯雁好笑道:
    “难道衙役就不会中饱私囊?如果他们与各党长、里长勾结贪墨钱财如何是好?”
    “嘶……属下倒未想过此事,不过人员增加耗费也增加,那些钱银怕是不够开销。”
    “呵呵,这些人分文不取,管饭即可。”
    “不用花费?”慕容柔好奇道。
    “对!他们只负责监管,其余诸事不会参与,更不会多言。”
    “哦……甚好,甚好!嘿嘿,冯兄真乃高人,竟能找到如此多的闲人……”
    慕容柔本以为冯雁假公济私,将自己的友人叫来监管,不费一丝力气也能拿到工钱。既然是分文不取,那就没话说了。
    慕容柔将队员们一一介绍给管事衙役,又将众人分配至各处,这才返回县衙。
    此刻冯雁正坐在县衙大堂听取悉主簿的汇报。
    “县令大人,我与那位梁财神商讨了一番,十日用度花费为九万钱。”
    冯雁听到这个结果心里暗自盘算:
    “嘿嘿,按照三个月的工期,还能剩下近二十万钱,这笔钱用作他途正好!”
    冯雁点了点头笑道:
    “此事办的甚好,如此一来还有结余。”
    “多谢大人褒奖!”听到冯雁的赞许,奚主簿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毛县丞说罢黜就罢黜了,自己一个小小的主簿,看来还能呆在县衙。
    ……
    此次修路的采购所需,冯雁皆是找牧场购置的,只因朱序的拨款都是现钱,而不是布帛。
    “晋隆”商铺收入大多为布帛,仓库早已占满无处安放,有现钱那是最好的,不仅携带方便,还能赚取薄利。同样价值的东西,铜钱比布帛要贵上些许,有一定的差价空间。
    次日,修路工程浩浩荡荡地展开了,泾阳县内到处灰舞尘扬,一派繁忙的景象。
    冯雁四处巡视了一番很是满意。
    各标段由工匠带领数百名百姓辛勤地劳作;各处伙房则驾驶着一辆辆马车的吃食运往工地;每位“特务”队员监管着一切用度防止衙役与党长、里长狼狈为奸;工部侍郎吕春与何令史、杨令史四处查看施工情况,以防道路修偏。
    冯县令则不时下马检查工程质量。每次遇见工部侍郎吕春、何令史、杨令史三人,冯雁都会相赠“貂蝉”与“西施”。如此价格奇贵的美物,三人自然欣然笑纳,工地上也格外卖力。
    每隔十日,老梁便会带着物资送到泾河岸边,奚主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将物资分派至各处。
    这段时日,冯雁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清晨带领队员晨跑,上午到县衙处理日常公务,下午则分段巡视工程进度,到了傍晚返回牧场苦练技艺,有时候也会与刘袭带队操练。入夜时分,亲自教习春苗与麴瞻三字经、数学知识等。
    生活过得充实而饱满。
    过了一个月,工地各处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冯雁将每日的巡视间隔为数日一次,利用下午的时光,又跑回太学学习经史文集,恶补这个时代的知识。冯雁已经喜欢上那种抑扬顿挫、摇头晃脑的感觉,尤其利于身形健康。
    众学子见到这位有名的冯县令自是十分惊讶,经常聚拢过来问长问短,冯雁心情不错,总会据实相告。
    “班主任”王飏与太常韦逞见到冯雁更是满心欢喜,自从上次热气球上天后,太学学宫的名头变得异常响亮,不少外地的官员也相继送来子嗣就读。而长安的达官贵人更是忙不迭地辞退私塾先生,让子女转到太学就读,短短数月,太学学宫的学子由一千多人激增至三千余人,因博士、助教等教学人员缺乏,太学学宫不得不婉言谢绝了更多想来入学的学子。
    学宫内,每个学堂挤得满满当当,本来坐在胡床或席子上听课,到后来,不得不让新来的学子站着听课。
    冯雁因为是在职官员,身份显得颇为不同,依然坐在原座位与窦涛、梁平挨着。
    “冯兄,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啊!”窦涛一脸兴奋地说道。
    “冯兄,你是如何治理乡县的?有何心得可不能私藏……”梁平不断碎碎念着。
    “好说,待本县令卸任之时,定会写一本心得体会出来教予二位。”冯雁摇头晃脑地说道。
    “太好了!多谢冯兄指点……”窦涛与梁平看着冯雁颇具官威的神态,不由心生向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