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刃》第148章 三十二加五

    这一日,青云万里,艳阳高照,王清洛早早的来到泾阳。
    今天不用通报,直接被请了进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就是未来的女主人。
    王清洛一来到这就不自在,每个人都对她笑脸相迎,尤其是送茶水的婢女居然叫她大娘子,她还不是武义的妻子好吗。
    最先出来的是武顺和武珝,拉着她说个不停,柳如是和宋紫嫣也出来相陪。
    “世兄在吗?”
    柳如是:“真不巧,他出去了,已经派人去找了。”
    武珝:“嫂子,一会我们去拿琉璃镜呀,我的可小了,都没薛琪的大,你给我要个大的好不好。”
    王清洛疑惑的看着柳如是,什么大的小的,琉璃镜不都是很小的吗?
    “跟我来。”说着柳如是拉着她去看自己的琉璃镜。
    “这么大?外面卖的都很小啊,这个很贵吧?”
    柳如是:“贵不贵不知道,不过都是琉璃厂造的,这个家里最好的就是薛琪那个,不过被她锁在箱子里看不到。”
    武珝凑过来说到:“我看过,特别好看,用一下都不让,特小气。”
    紫嫣笑了笑。
    “别听她的,那哪是用一下,那是往家里拿,薛琪当然不给你。”
    柳如是:“走吧,听说有新的,我们去看看。”
    王清洛很喜欢琉璃镜,可是她怕武义回来见不到。
    “世兄应该快回来了吧?”
    宋紫嫣:“没事,回来就让他等一会。”
    王清洛被拉走了,武顺和武珝两人拉着她,这事武义提前交代过的,他算准了她今天还会来,早早就躲了出去。
    众人满载而归,不满载都不行,武珝跟他提的条件,一个最大最好的琉璃镜换她们拖住王清洛。
    武珝:“嫂子,这个带花的给你,我要这个长草的。”
    王清洛真是服了她们,武顺和武珝一直叫嫂子,那叫一个甜。
    “我就不要了,你们分吧。”
    武顺:“那怎么行,你不拿我们也不敢拿呀?”
    “为什么?”
    武顺:“因为这里你最大,这个家将来都是你的,你得对我们好点,哥哥可疼我们了。”
    紫嫣笑着说到:“拿着吧,你不拿她们也不敢,这个其实不值钱。”
    王清洛没拿,虽然她很喜欢,不值钱?谁信。
    柳如是:“先用饭吧。”
    昨天就在这吃的,当时也没细看,今天才发现特别好吃。
    “和外面的不一样。”
    武顺:“那当然,要不是好吃我才不留在这呢?”
    紫嫣:“原来是因为这个才留下的?”
    武顺不好意思了。
    “还因为你们,你们也好。”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当天快黑的时候武义也没回来。
    “侯爷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让你白等一天。”
    “世兄可能忙吧,我先回去了。”
    王清洛回家了,县侯的马车送回来的。
    这次不用解释,王绩都看到了,还拿回一套琉璃镜。
    “成何体统,不是跟你说了吗,不能去,还拿东西,你真是气死我了。”
    解释不清楚了,她也不知道这一箱子是给她。车夫根本不听这些,放下东西就走了。
    王绩:“这琉璃镜不错,泾阳产的吧?就这一次,以后不能拿东西了,知道吗?”
    王清洛叹了口气,懒得解释,这个武义是故意躲着自己,这样不是办法,唉!明天去不去呢?
    她一走,武义就回家了。
    “怎么样?”
    柳如是:“侯爷,这样管用吗?”
    “要不你给我想个办法。”
    柳如是摇摇头。
    “我也没有办法,我只知道最后的结果还得看你。”
    她说的没错,武义的办法其实起到作用了,只是还不够。
    接下来的几天王清洛都没有来,而另一件大事开始了,“放榜”,考试的时候他在家里躲灾,现在不想躲了,那这个大事当然要看看。
    武义站在酒楼之上,看着皇城下焦急的学子,没来由的笑了起来,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考学的一份子。
    齐胜:“听说这是大唐建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也不知能录取多少。”
    武义:“你这句话每年都可以说一次。”
    大唐在兴教育,而且进展很快,各个州县都在办学堂书院,商业兴盛的好处在慢慢凸显,大家都在抢着为书院出资,这名声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齐取:“有点残忍。”
    武义点点头,确实残忍,因为国家用不了那么多人,泾阳也收不了多少,如何给这些读书人找些出路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齐胜:“放榜了。”
    这一刻真是见证人生百态的最好时候,目光呆滞者有之,掩面抽泣者有之,放声大笑者有之,神情自若者有之,光看表情你都不知道是高中了还是落榜了。
    京都百姓围在外面,有人已经厌倦了,有人看的津津有味,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闲聊的谈资。
    半个时辰之前,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看着榜单气就不打一处来,三十二人中,有二十七人出自世家大族。
    “这个结果没问题吗?”
    房玄龄苦笑:“陛下,我们都看过。”
    “换五个,不能都是他们的人。”
    长孙无忌:“臣觉得可行。”
    其他人都不发表意见。
    “你们什么意思?朕不能换吗?”
    “不能。”
    “魏征,我告诉你,必须换,我为了什么你们不知道吗?”
    魏征:“那也不能换,都是寒窗苦读十余年,对那些被换掉的学子来说何其不公。”
    “他们占了多少资源,生下来就可以安心读书,还有名师教导,那些平民学子呢?对他们就公平?”
    魏征:“陛下是想讨论公平吗?”
    当然不是,李世民想扶持新势力打压世家大族。
    “当然”。
    魏征:“陛下,只要我们一直兴教育,平民学子会赶上来的。”
    即使李世民不承认,可是在座的宰相都知道他是为什么。
    李世民:“什么时候?十年?还是二十年?我等不了。”
    房玄龄与杜如晦相互看了看,一直争执也不是办法。
    房玄龄:“要不在增加五人,录取三十七人如何?”
    这算一个折中的办法,李世民看向魏征,他知道只要魏征不反对,其他人应该没意见。
    魏征闭目养神,算是同意了房玄龄的意见。
    出了御书房,魏征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有其德,才能配其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长孙无忌:“魏征,你不要太过分。”
    房玄龄拉着魏征就走,这里可不是吵架的地方。
    “房相,陛下任命他为宰相的时候你为什么没反对?”
    房玄龄暗暗叹气,他能反对吗?即使反对也没用。
    杜如晦突然来了一句。
    “玄成静观其变就好。”。
    都是人精,魏征看向两人,好像想到了什么。
    贞观二年,录取学子三十七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