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太阳系》第一百九十二章 胡思乱想

    他又在瞎想什么?
    很多人心里都在这样问,甚至开始后悔起让他参加这次会议来。
    的确,这家伙喝得酩酊大醉,这些年因痛失爱人,丧魂落魄,变得疯疯癫癫,见过他的人没一个不这样认为的,说他在废了的边缘滑行,一点都不夸大,怎能容他在这儿胡言乱语?
    在对量子物理学的研究中,他发现宏观的尽头就是微观,而微观的尽头又是宏观,因而有想过人类所在的三维宇宙和多维、多重宇宙存在一定的互生关系,并非完全隔绝不通。
    这想法虽和世人的普遍看法略有不同,但好歹还有一些理论作依据。
    但该死的叠合呢?
    他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想到的。
    三维空间或四维时空都只能描述可见事物,对不可见事物无法描述。
    如物体的场信息就无法描述。
    能发出场波和无线电波的同样大小的物体,因特性不同,也无法描述。
    电视发射塔在工作或不工作时的特性迥然不同,工作时,发出无线电波辐射,各地都能收到图像和声音信息,而不工作则收不到,因而可把无线电波看作是又一维,属附加维。
    所有附加维都是以三维空间为依托的维,据此可说三维是基本维。
    附加维基本不可见。
    如果把可见的空间三维理解为阳性事物,是粒子世界,那么不可见的附加维就是阴性事物,是波场世界。因此,可将具有无线电波的事物理解为五维时空,根据无线电波的频率不同,还可用六维时空来描述。有电波就有场。场分电场和磁场,又还可增加维次。
    此外,温度也可作为一个新的维次来考虑。而人的灵魂作为一种未知的高能量场,其波场、频率等特性十分奇异,只有用更高的维次才能解释。
    也就是说,完整的大宇宙和微宇宙,包括人体这个小宇宙,只有用多维时空参数,才能较精确地描述,包括可见的和隐形的宇宙,如星体、黑洞、粒子,人的躯体和精神等等。
    所以,平行宇宙可理解为三维显形宇宙与多维隐形宇宙的并存。
    用多维宇宙观可以更准确地解释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各类星体特性和令人困惑的灵异现象。宇宙是三维还是多维,取决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深度和对宇宙描述的详细程度。
    多重宇宙论则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人类所生活的宇宙并非唯一。
    全天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显示,宇宙目前仍存在着一百三十八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所发出的辐射。图中,宇宙南部的辐射量更大。且更奇怪的是,该区域还存在一个“冷点”,即辐射空白区。根据各向同性原理,这些辐射理应均匀地分布在宇宙整个空间中。
    “冷点”的出现,说明存在遗漏。
    遗漏和宇宙南部的辐射量更大,又表明宇宙各向同性是不准确的。
    这种宇宙辐射存在遗漏的异常现象,推测是由其他宇宙的重力吸引所导致,也即在我们的宇宙之外,无论我们的宇宙是三维还是多少维,都存在未知的宇宙,其不同寻常的重力牵引造成了我们的宇宙出现微波背景辐射遗漏的“冷点”,且在大爆炸前就存在。
    这也是科学界认为在我们宇宙之外,还存在其他宇宙的切实证据。
    上述的平行宇宙、多维宇宙、多重宇宙概念,就是人类目前对宇宙的整体认识。显然,这样的认识和帕弗洛的宇宙叠合,是完全不一样的。
    相对论提出了一个四维时空模型说,认为如同二维空间的平面向三维空间弯曲而形成一个球面一样,把三维宇宙想象成这样一个球体,向第四维,即时间轴弯曲,则三维空间就是球体的最表面。从表面往球体中心点算进去,就是所谓的二度次空间,即子空间。
    照帕弗洛说法,该球体表面的三维空间与高维空间高度叠合,则宇宙就不是公认的球体,这与四维时空模型的结论大相径庭,让人根本没法接受。
    他到底是喝酒喝疯了的胡思乱想,还是灵光一闪的异想天开?
    没人知道,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一呆之后,又胆怯地慌了、怕了,被酒精烧出许多殷红血丝的小眼睛畏畏缩缩地发出游移的目光,往阴暗的角落躲闪,然后又神经兮兮地发愣。
    他没发楞,而是脑子里迸出了更稀奇古怪的念头,令他更深层次地想。
    他耳中听到好多杂音,呆呆地摆摆手,说:“别出声,让我想……”
    整个会场就没人说话,都还在吃惊状态中,他是不是真傻了、呆了?
    但大家一见他那入定的忘我的样子,就知他一定是在思考什么极重大的发现,因为每个科学家在经苦苦思索而有重大发现时,通常也会这样发呆。
    于是,大家真安静了,连呼吸都格外小心,哪怕再不理解,也知此时万万不可打扰,腾出时空让他心无旁骛地静静地想,直到有了那惊人的爆发。
    小宝贝不知道这一刻对帕弗洛有多重要,见他猥琐地犯傻,张嘴就要吼,被切夫媞飞快地伸手按住嘴。她是仿生人,智能控制下,这张嘴的速度非常快,万没想到切夫媞的手更快。
    切夫媞向她示意,千万别出声。
    她见人人神色十分凝重,才知事情十分严重,此时十分关键。
    帕弗洛在想什么?
    他首先想到黑洞是扭曲空间向平直空间的过渡,这虽非普遍现象,但却说明个别现象存在于普遍现象中,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存,由此揭示了宇宙充满对称性的和谐法则必无处不在。
    接着,他又想到了和普罗米斯一起做的那个脉冲光超光速实验。
    在那个实验中,最令他振奋和激动的,还不是证明了超光速的确存在,而是二维空间直接转换成了四维空间。转换是由超光速引起的,超光速是加速度,而加速度和曲率有关。
    想到这点,他就想到曲速。
    曲速其实不是速度,但通常,人们将之理解为比超光速更快的速度。
    人类想实现超光速,却受限于狭义相对论,等离子、核裂变、核聚变、反物质与核反应结合、固体核心、气体核心、离子浆核心、粒子束核心等多种动力系统推进的飞船,速度由低到高地不断突破,仍与光速有巨大差距,目前最快也只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四十。
    理论上,纯反物质推进系统最高可将速度提升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可也只限于此,因为那个速度是反物质湮灭反应的极速,实现了,人类就没了。
    低一点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
    问题是湮灭反应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不受控制,其速度的瞬时递增就如宇宙大爆炸最初暴涨时的那一秒,亿万分之一秒中就实现了超光速,人类除了干瞪眼地等死,什么也做不了。
    因而对人类来说,反物质和等离子、核反应混合驱动,是唯一可选的最佳选择,速度也就必须局限在光速的百分之五十以下,否则无法控制。
    除了速度,还有材料要考虑。
    由弱光速到低亚光速、中亚光速、高亚光速、超高亚光速、光速,直至超光速,建造太空飞船和战舰所需要的太空材料和设备设施,能不能适应越来越快的速度,是天大的问题。
    否则,承受不了相应的速度,刚起飞就肢解爆炸,洒下绚丽烟花。
    烟花倒是挺好看,问题是燃放这种烟花的代价,实在承受不起。
    最重要的是人的承受能力。
    说的最具体点,当速度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二十时,即便是在各种太空保护措施齐全的情况下,人体也会开始产生不适应感,更别说超光速了。
    用机器人代替人,行不行?
    不行!
    因为机器人和人一样,都由物质组成,是物质就要考虑对各种力的承受问题,不能因为五十步和一百步有差距,就以为走到一百步就万事大吉。
    再说了,如果人上不了太空,造飞船又有什么用?就为拍科幻大片?
    超光速运动,时间会无限膨胀,空间也会无限膨胀,过去和未来都会瞬间跟着膨胀出去,远离原来的时空,由此还产生导航、通讯、人造重力、能源收集……等等问题,解决不了。
    抠破脑袋也实现不了超光速,人类别出蹊径,转而寻求曲率驱动。
    有了曲率驱动,就有了曲速。
    因万有引力和电磁力可互相转化,科学家们深知旋转磁场就能削弱行星引力,使飞船离开地面飞向太空,故在研究曲速时,为扭曲时空以实现瞬时跃迁,积极探索超时空动力,以强力磁场制造引力场。磁场产生的力场足够大,就能推动飞船进入比人类所在时空更高的二度次空间,以曲速实现超光速航行。磁场消失,飞船重回原有时空。
    设想中,曲速一级为光速的一倍,二级为光速的八倍,三级为光速的二十七倍……九点七五级约为光速的九百二十六倍,十级则为光速的一千倍。
    超光速和曲速之间存在不同等级的级差,每一个级差都是难以突破的巨大难关,以十级为限,不允许突破,类似于现实中狭义相对论对光速的定义,是一个永远无法超越的屏障。
    曲速分低、中、高、超四种。
    高曲速是将多个曲速场套在一起,通过调和不同曲速场之间的耦合率与去耦合率之间的关系来实现。九点九九级的曲速运动零点二秒就能飞跃太阳系,六个月就能远离银河系。
    最神奇的就是曲速十级了,达到或超过就是超曲速,意味着瞬间传送,可任意出现在任何想去的时间和地点,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可惜无法达到。
    道理很简单,因为当速度达到曲速十级时,因场的耦合率和去耦合率会低于任何物理过程中所能允许的最小时间,能量要求无穷大,所以无法实现。
    无穷大速度表示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到达任何一个位置,但产生的副作用是人在一天之内经历百万年的进化,成为十分怪异、奇特的两栖类物种。
    曲速十的定义就是速度无穷大,所以成为一个永远不能超越的屏障。
    三维空间本身是四维空间的三维表面,而子空间(时空泡)则可视作表面内部的球体部分。不同曲速对应进入球体内部的不同深度。子空间中的亚光速移动映射到球体表面,就成了超光速。曲速十级对应球心。当飞船位于球心,投影就会在宇宙的任何一处。
    简单说,曲速就是将相距很远的两点之间的空间弯曲、折叠,使距离大幅缩短,令包裹飞船的时空泡从上面更快穿过。其原理是在运动物体的周围,利用反物质驱动的曲速引擎制造出一个人工曲力场,使物体在扭曲的时空面上变相地形成超光速星际穿越。
    举例说明,把宇宙想象成一张大纸,飞船在纸上,将纸弯曲并向后铺开,飞船即便不动,也往前移动了,如果飞船也在动,那么移动速度就会相应加快,这就是曲速飞行。纸的弯曲速度越快,飞船的移动速度就越快。曲速级差就是表明纸的不同的弯曲速度。
    九级曲速相当于将位于很远处的纸一把扯过来。这时,因速度太快,力量太猛,飞船很容易掉进弯曲的空间里,或扯向一边或倾覆,很不稳定。
    十级就是发大招,把所有纸瞄向任一方向扯过来,飞船就到了伸展方向的另一边,这就是十级曲速能让飞船到达任何地方的意思。而之所以达不到,是因宇宙这张纸无穷大啊!手再长也扯不过来。所以常规曲速只能在九级以下。
    那为什么飞船在曲速飞行时能处于一个更高的二度次空间呢?
    纸是二维,飞船不管在纸上的哪个位置,相对于纸,都有了一个第三维的坐标。所以,当弯曲、折叠三维空间时,它就在更高的二度次空间了。
    这样的设想多美妙!
    可惜整个曲速理论都是建立在科学的空想基础之上的,连猜想都不是。
    深入研究后发现,美妙的曲速有远比超光速更没法解决的巨大问题。
    首先就是如何形成高于原有时空的二度次空间时空泡的问题?
    所有物体,包括人或粒子在内,都能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因为有重力,只是大小不同。问题是飞船能否形成一个足以保护自己的时空泡?
    其次,飞船还必须同时对原有时空施加作用,才能实现曲速飞行。
    这就要求飞船至少还要施加两种力,一种是使原有时空向下弯曲的压力,一种是使之向后铺开的推力或斥力。可时空即宇宙,这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将宇宙弯曲成所需要的程度?
    把宇宙想象成有弹性的蹦床。
    把太阳扔上去,因其质量足够大,能使引力作用下的所有地方弯曲,形成属于自己的时空界面,按照相对论,这叫“物质告诉空间如何弯曲”。
    引力的本质,就是空间的形变,它影响了物质的运动,而这又叫“空间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飞船如何形成使空间保持足够弯曲的引力所应有的质量?因为速度越快,所需弯曲的空间就越大,也越深,质量也会越大。同时,又如何在空间形变的过程中,使自己保持足够稳定的运动状态,而不掉入弯曲的空间深渊内?
    …………
    帕弗洛和普罗米斯等科学家经反复演算和深入分析后发现,按照这一设想,假设飞船仅仅以一级曲速,也就是光速的一倍,飞出太阳系,需要消耗掉整个木星的质量,才能实现。
    木星有多大?
    它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太阳的第二大天体,有一千三百二十一颗冰星那么大。就算它好心好意地主动送货上门,人类所有飞船全加起来也容纳不下,不被它吞了就已经烧高香了。
    所以,曲速只存在于科幻中。
    尽管如此,普罗米斯和帕弗洛他们还是从中受到些启发,使战舰中质量最大的太空母舰具备了微域时空的跃迁能力,更准确点叫漂跃,就像打水漂那样,可在不改变空间的情况下,短暂地连续跃迁几次,相当于百米冲刺,运动员不是跑,而是连续弹跃过去。
    因对曲速理论有很深的研究,帕弗洛想到曲速时,便想到该理论中对空间扭曲和二度次空间的分析,若有所思,却又不明自己为什么总是翻来覆去地想这并不成立的曲速理论?
    “这肯定是一个什么启示?”
    他意识到了,但又不明这启示究竟是什么,飘飘渺渺、虚虚实实,总抓不住,苦苦思索之前脑中闪过的那个十分模糊的念头,想要它清晰起来。
    巨吸引子、巨引源、重力中心、质量中心、暗物质、超大质量黑洞、超巨黑洞、黑洞飘移、星系、超星系团、大尺度偏向、各向同性与各向不同性的矛盾、空间叠合与扭曲、三维、平行、多维、多重、加速度、超光速、曲速……所有这些此刻全汇聚在他脑中。
    它们在暗示什么?
    他迷惘地想着,看看手中的麻花,怔怔地说:“麻花,麻花……”
    切夫媞一惊,问:“什么麻花?”
    “宇宙是团麻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