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界皇》第二百七十八章 修炼体系

    “六……六脉神剑?”风玄眼睛睁大,心跳加快,激动不已。
    他仰起脸,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果然比少林七十二绝技要厉害,找个机会,一定要教我。”
    “外公,你就放心吧,所有的功法都在界证里,你什么时候想练都可以。”沐尘收起剑指,稍稍停顿,“只是,大部分功法都有修炼条件,内力不足,练不成。”
    沐尘看着风玄炽热的眼神只能苦笑,对于这种武痴行为,他已经习惯了。
    “内力不足?你外公我可是绝世武林高手,不信你看!”风玄运足内力,凝聚于掌中,一掌挥出。
    阳光下,一道可见的金黄色光芒从风玄手中射出,砸出了一个一尺多深的掌形大坑。粗略估计,这一掌足有好几吨重。
    通常评定一门功法威力的尺度就是动量。根据物理公式,动量等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也就是说,于掌中凝结出的内力,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动量就越大;同理,质量不变,质量越大,动量也越大。
    由物理常识,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动能越大,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
    动能等于二分之一倍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
    由动量和动能的关系可以看出,速度比质量提升动能的效果更加显著。然而,速度有一个上限,即是光速,但是质量没有。
    攻击类功法相当于提升内力的攻击速度,而一门功法,对内力的消耗是一定的,相当于电器的功率。
    武者的内力,相当于电能,武者本身相当于一个电池。
    当然,在没有功法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攻击力。但是这种情况下,动能主要由输出内力的质量决定。
    没有功法,纯能量输出,速度可能不快,但是只要质量足够大,威力也可能很大。
    速度有一个上限,所以到了一定境界以后,修炼者之间的胜负,功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低境界的修炼者,即使功法上乘,也无法对抗没有功法的高境界修炼者。这同于道家创始人老聃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功法类于各种指令,相当于计算机程序。
    当然,通常功法配上武器,才与电学中的电器对等。
    武器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人体自身。
    刀枪剑戟可以做武器,手足肩首也可以做武器。总之一句话,功法以指令配套工具,就相当于电学领域中完备的电器。
    一名修炼者的根基是能量。在古武境界,即武能,人们通常称为内力;在修仙境,人们叫作仙力;在神境,人们称作法力。
    总之,不管是内力、仙力,还是法力,其本质都是能量。
    修炼者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能量,而能量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量含量,另一是能量容量。
    人体相当于一个容量可以改变的实体,境界的突破,意味着容量的增大。
    物理学中有一条基本的定律,即是质能守恒。修炼一途自然也不违背这一定律。
    通常情况下,修炼者都是对能量的储存和运用。境界突破以后,储存能量,到达境界容量上限便不可再增,之后,等到需要的时候运用。
    宇宙之中,能量大体上是均衡分布的,就如空气一样,从高密度流向低密度。
    所以,只要有修炼者吸收了其所在空间的能量,很快就会有其他空间相位的能量对其补充。
    修炼一途,所运用的能量都是“明能量”,主要表现为宇宙中的各种辐射。当然,也可以用物质转化为能量。
    然而,整个宇宙自诞生以来,还没有人能够运用暗物质和暗能量。而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整个宇宙的95.1%,“明物质”和“明能量”,只有不足5%。
    宇宙的密度由约70%的暗能量,5%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5%的热暗物质和20%的冷暗物质组成。
    目前的宇宙,普通物质占4.9%,暗物质占26.8%,暗能量占68.3%。
    修炼者可以使用的只有不足5%的“明物质”和“明能量”。
    修炼者吸收能量相对于自身境界的速度,通常是固定的。一般来说,普通人从零恢复所在境界的能量至饱和状态,需要11天。
    整个修炼体系,从古武境界暗劲第一重开始,一直到神境圣代神族第十重。
    暗劲第一重对应一个光子的能量,每提升一重境界,能量增大2的11倍,即2048倍。
    修炼体系一级境界,古武境三个,修仙境九个,神境九个。
    古武境分别为明劲、暗劲和化劲。
    修仙境分别为筑基(集灵、聚灵、铸灵)、羽化(入士、齐士、大士)和仙区(储君、星君、天君)。
    神境分别为位贡(甲神、子神、元神)、至尊(一界、三界、六界)和圣代(人族、妖族、神族)。
    除此之外,还有其余四界的境界划分。
    六界划分为人界(包括世俗界、古武界和异能界),神界(包括道界和佛界),魔界,仙界(即是修仙界),妖界和冥界。
    每一个世界都有其特有的文明和修炼体系。六界划分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划分依据既不是地理位置,也不是形状、能量强弱,而是主要的聚居群体。
    也就是说,哪里的什么群体占绝大多数,哪里就对应相应的世界。
    聚居群体的特征就是六界单位的区分。
    根据划分标准,地球属于人界,主要是世俗界,只不过古武界也涌入了地球。
    当然,地球也有少部分修仙者,但并不意味着地球就是仙界。
    人类诞生约五百万年,古猿诞生约五千万年。
    五百万年间,修炼成仙的人类,大部分都已经离开了地球。修炼成神的只有少部分人类,绝大多数属于古猿,他们也都不在地球。
    但是,地球却是一个混合居住的地方,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其余五界个体的身影。
    不管是什么世界,能量都是通用的。
    宇宙是客观的物质能量世界,现代物理学中,根据爱因斯坦的观点,场也是一种物质。而这一点与马克思的观点矛盾。
    严格来说,场也算一种物质,但主要体现为空间结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