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和袁崇焕在同城的陶文倒是不像纪用那样,一直插手军务。他对于军略并不擅长,自又没有什么勇力,他同绝大多数的太监一样,更擅长的是揣摩人心以及察言观色。故而他就灵活运用,将自己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防特防间上。
袁崇焕被召见时,朱友建曾诺他可以选派部分精兵强将,前往京师学习运用新式火器。陶文虽然没见过新式火器长什么样,但在听过袁崇焕的叙述之后,就知道这些均是克敌利器,是万万不能让敌人知晓的。
所以他不仅和袁崇焕一起挑选人手,更是将这些人的祖宗三代都查了个底掉,可以说是真的再查不到任何的问题了,他才会同意让这个人去。那些入选的人开始时还不以为然,觉得陶文是多此一举。等后来他们拿到新式火器后,又被黄得功的人多次进行保密教育,这才算明白过来,以前的种种是多么的有必要。
至于宁远至山海关一带的那些后金派过来的探子,以及他们原本就埋下的一些暗哨,陶文在得到了王承恩派来的东厂番子的帮助下,又根据皇上给自己的那些查找细的方法。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就揪出了一百多个细作,捣毁了十多个联络点。
可以说,后金这几年在宁锦一线布置下的桩子几乎被陶文给一网打尽了,现如今只剩下小猫三两只,根本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了。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只知道袁崇焕回到了辽东,却对辽东兵马现在的动向根本搞不清楚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辽东这个地下的战线上,大明能够压制住后金,陶文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居山海关做为总调度的刘应坤那就更不容易了,看似他不在前线,不需要像纪用陶文那样肩负守卫之责。但只有刘应坤自己才清楚,自己上的担子有多重。
山海关是大明与辽东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山海关还在大明手中,那么即使是关外的所有城池全部都失陷了,那至少也可以保证关内的安宁。可若是山海关也丢了,那女真人就可以长驱直入,要不了两天就能兵临北京城下。
所以,你能说山海关不重要?山海关不仅仅是“天下第一关”,更是“京师之保障”,只要山海关还在,那就能够阻挡住女真人的大队兵马进入,保证中原的安全。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袁崇焕前出驻守宁远之后,刘应坤作为总监军,这份镇守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头上。更何况山海关还有着十八万辽东兵马中的四万,他们不仅仅是用来拱卫山海关的,也是在需要的时候作为援军和救火队员的。
故而刘应坤可比其他人要忙多了,山海关的这四万人,可是实打实的四万,没有掺水分的。原因无他,接到的那份圣旨之后,还有一封是朱友建专门给他的密信,内容自然就是要他必须把山海关给打造坚固了,决不许有失。
有了这道旨意,刘应坤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在辽东巡抚毕自肃的配合下,大力整顿山海关内外的各路兵马。
特别是各级将领吃空饷的问题,更是被刘应坤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整顿。不过好在此时山海关不像辽东其他地方,都有大量的各种本地军头,关系错综复杂,根本不好下手。现在驻扎在山海关的兵马,大部分都是从各地调过来的客军,还有就是部分归顺的蒙古人组成的兵马,剩下的都是从辽东前线败下来后逃到这里,又被整编了的。
其中甚至还有百余名“戚家军”!不过说是“戚家军”,其实他们里边并没有人真正跟随过戚继光打倭寇,也没有人跟过戚金援朝鲜。他们之中只有寥寥十余人是浑河血战的幸存者,剩下的大都是这些年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募集到的人,希望能够再次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戚家军”。
不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自从朝廷决定不再从义乌一带募兵之后,再加上他们又得不到上边的支持,“戚家军”已经没有了复兴的可能。至于以后,或许朱友建知道这件事后,可能会把这些人编入自己的新军,但也绝不会再打造一支“戚家军”了。
山海关的这些兵马混杂,但对于刘应坤和毕自肃来说,这样的兵马整编起来反而不似袁崇焕在宁远那边那么棘手。毕竟这些人都是客军,又没有强有力的统兵大将,军饷粮草都捏在朝廷手里,他们是圆的还是扁的都是任自己说了算的。
不过这毕竟是关系到几万人的问题,刘应坤和毕自肃在辽东多年,知道就算是客军,但这种事如果一个处理不好,那都是会闹出来大乱子的。所以两人仔细商议斟酌之后,打算先从一些兵马较少的客军开始下手。
除了整编兵马这件事,刘应坤要做的事还有许多,从天津运来的粮草辎重少不得要经过山海关,这来来往往的,少不得要有各种事,刘应坤又怎么可能完全不问?
更何况如今的山海关可是还有一个大秘密,那就是水泥厂。自从朱友建答应袁崇焕向辽东供应水泥之后,就命人把水泥厂设在了山海关。看出水泥作用的刘应坤知道这是一件利器,而且是决不能落于建虏之手的。
为此刘应坤丝毫不敢大意,无论再怎么忙,只要是有关水泥和水泥厂的事,他都会亲自过问,而且几乎每天都要到那里转上一圈。厂里的每一个工人都是从关内招的,根本不用辽东本地人,为的就是防止水泥的秘密被泄露。
而生产出来的每一袋水泥,也都要经过刘应坤亲自的审批,才会许被运出去。而且之后的使用过程也必须在刘应坤随机派去的人的全程监管下,有时刘应坤还会亲自来一个突击检查,他也是把朱友建的叮嘱给做到了极致。
朱友建心中很清楚,若想攻克一座水泥修筑的堡垒,在现有的那些兵器的条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他是十二万分的小心,叮嘱刘应坤要防止水泥流入后金。
小说推荐
- 重建大明朝
- 重要说明《重建大明朝,曾名《1344年》既来之,则安之。高凡只是想好好享受生活,有吃不尽的美食,有花不光的钱,有泡不完的…那啥,这条就算了吧。可怎么就成了天下第一首富呢?怎么就和朱元璋一起打下了大明江山呢?算了,人生嘛,总是那么不尽人意~Q群:941621682四方居;欢迎进群聊天吹水
- 岷森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开炮仪式
- 皇朝女帝史之明焕大帝
- 一代太女,惊艳绝伦,掌权如皇,红颜薄命,憾然离世;一座皇朝,分崩离析,覆灭不存,残留遗民,隐世百年;一家七口,幸福美满,天降横祸,连连遭灾,家破人亡;帝星现,预言始,太女还,隐族出,天地间,风云起,这天下,谁主沉浮?且看复仇之火,星星燎原,重生太女,剑指天下,掀起腥风血雨,成就一代女帝千秋帝王业!一
- 朝闻可馨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章 问号塞,事实悟
- 从绣春刀开始振兴大明
- 穿越成《绣春刀》沈炼,他原本没有拯救大明的冲动“我只想活得舒服一点”直到若干年后,沈炼扶着龙椅,刀尖拄地“谁也休想颠覆我家大明”沈炼轻轻挥舞孱弱的翅膀,大明这辆战车,一路狂飙…本书又名《魏忠贤—我才是万古一帝《东方不败—我才是女主《崇祯—朕的大明要完了。已有的经典电影有《绣春刀《剑雨《新流星蝴蝶剑《
- 小白要红连载
- 最新章:第207章后宫猛虎林小妹
- 爆改大明朝
- 说好了去十七世纪收拾鞑子,却因阴差阳错来到十四世纪末的明初,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举目无亲,左右无伴,詹闶觉得应该搞他一下…于是,在后世史学家的嘴里。他是大明第一神棍,也是现代科学之父;他是顽固的保皇派,也是封建的掘墓人;他是让中华威名响彻宇内的大英雄,也是把血腥染遍欧美非拉的殖民者
- 羞涩道士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五十四章:永乐大帝
- 明朝大纨绔
- 英国公府小公爷,陌上少年玉公子。张仑最初穿越的时候,真的只是想见识见识技术流派大同婆姨、制服诱惑泰山姑子,高级伴游西湖船娘,当世明星扬州瘦马。然而好折腾的性子,让他最终却选择了扑腾来去,把大明扑腾成了他也不认识的世界
- 贪狼独坐连载
- 最新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势终究强于人,鞑靼留神不留形(中)
- 明朝大贪官
- 百姓们:贪官啊,你刮地三尺!众美女:你不仅贪了奴家的身子,还贪了奴家的心满朝臣工:何瑾贪婪成性,实乃我等官员之耻!朱厚照:嗯,何卿贪是贪了点,但能陪朕玩闹嘛何瑾闻言怒了:我贪点儿怎么了!要不,我不干了你们来?所有人顿时一凛,谄媚笑道:何大官人莫生气,我们跟你闹着玩儿呢地广人稀、风景独好的读者群:70
- 千里风云连载
- 最新章:第三九七章 没那么简单......
- 肱股明臣
- 东朝大学士连载
- 最新章:第154章 大内斗 一
- 大明王朝1587
- 万历十五,海瑞已死,戚继光病退,张居正一党已被悉数逐斥,申时行正任内阁首辅,李成梁在辽东战战兢兢;努尔哈赤在建州老营上筑起了新城,丰臣秀吉已将要一统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战争一触即发,耶稣会的传教士带来了天主教和西方知识;乾清宫西暖阁,明史研究生朱翊钧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二十四岁的万
- 绣肠织月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一章 问题是落后啊不是极端女真
- 明朝第一权臣
- 魂穿明朝正统年间的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
- 法大小蒋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二十四章:大结局+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