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天子马子建》第785章 让朕想想该坑谁

    天师府中。
    庭院里的侍卫,一个个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而一些负责服侍的仆役,更是战战兢兢。毕竟正堂里坐的那些人物,随便一个都是他们平时都需仰望的。尤其那位大汉天子,昨日还遭遇了一次刺杀,更是弄得满城风雨。
    堂外的人噤若寒蝉,堂内的人更是如坐针毡。只有那位大汉天子,却好似没事儿人一样,一边啃着汉中特产的蜜枣,一边还随便吐着枣核。一旁服侍的冷寿光,就在刘协吐核的时候,静静地接下。
    场面如此怪异,自然是有原因的。刘协今早醒来的时候,后背还一阵阵刺痛,心情自然不太好。尤其听说这件案子还没什么突破的时候,他那脸色阴翳地简直要滴出水来。所以,啃第一个蜜枣的时候,他也没注意就随便吐出了枣核。结果没想到,冷寿光竟悄然无声地接住了枣核。
    于是,刘协就好像跟冷寿光较上劲了一样,期间还故意装作吐核的模样哄骗冷寿光。可冷寿光却好像猜准了一般,没一次失手。由此,静得让人心凉的堂中,就只剩下了刘协吐核和冷寿光轻微挪动身子接核的声音。
    孔融看着刘协这般如二世祖一般模样,几次欲言又止。他当然知道刘协如此不讲天子风仪,就是在气自己。最终在刘协好不容易骗到了冷寿光,乐出声来的时候,孔融还是忍不住开口:“陛下……”
    “你闭嘴!”刘协根本不听孔融说什么,当即便反口问道:“你自己说,你昨日那番表现如何?”
    “臣,臣处置略失妥当……”
    “略失妥当?”刘协放下蜜枣,发出一阵冷笑。可喉中那番话讥讽之言就要脱口而出的时候,刘协却又硬生生地忍了回去。叹息一句道:“你身为太中大夫,根本无权过问这等要案,更无权唆使徐公明缉拿系师。此间之事已了,朕罚你俸禄三月,你回长安去罢。”
    “陛下,此案未明,臣……”孔融再言,可忽然看到了刘协那冷峻的脸庞,他登时便意识到了什么。无奈悠悠叹息了一声,起身拜退。
    刘协其实也有些无奈,孔融的性子他是清楚的,想让孔融一朝改过,也是不太可能。加之昨日之事毕竟只是偶然事件,刘协也不能苛责孔融过多。反不如这次放过孔融,算是给彼此留了一丝余地,也划了一个界限。
    再随后,刘协的眼神便怒其不争地放在了徐晃身上,使得徐晃这位魁伟大汉一阵心惊,当即拜倒在地道:“末将知错,甘愿领罚。”
    “知错就好。朕知道你那些俸禄奖赏不少都赐予了部下,导致跟朕混了这么多年,连个娶媳妇儿的钱都没攒下。既如此,朕也不罚你俸禄了,你从今起,便在子龙手下当个副将,什么时候建功了,再统御你的虎贲锐士。”
    赵云为人向来低调,武艺又极为高超,在汉将当中颇被认同。徐晃一听这等处罚,便也心安起来:“谢陛下。”
    但毕竟徐晃是自己人,刘协处置之后,还是忍不住又念叨了一句:“公明啊,好歹你也是跟着朕混的第一人,你说都这么多年了,连昨日那等拙劣之计都能上当……朕也知你对朕忠心耿耿,但忠心不是借口。唉,此事对你我君臣而言,都是一次教训,你我日后共勉罢。”
    这一番推心之言,令徐晃不由动容,对刘协深深一拜道:“陛下以此等赤诚之心相待,末将九死不能报陛下之恩!日后必当恪心长进,不使陛下失望。”
    徐晃这一番誓词,不由也让这堂中的气氛更加凝肃。刘协这时也意识到了这点,眼珠不过眨了两下,忽然便笑靥如花起来,甚至还带上了一丝谄媚:“文若,你昨日的表现,可当真不愧乃定海神针……呃,不用在意定海神针是何意思。朕的意思,这时节,你该归附汉室了吧?”
    这一刻,荀彧终究无奈地苦笑了起来,随即轻轻点了点头道:“愿归附汉室,共创一统大业。”
    经历刘协假死这一劫,荀彧的心态终究还是改变了。他生于这乱世,本心和初愿都只为了一个治世社稷。而就在刘协“身死”那一刻,荀彧忽然感到了一阵阵后怕。或许孔融那等食古不化之人,未能真切感到到刘协躺下那一刻的凶险。但对于真切在乱世烽烟第一线的荀彧来说,他几乎看到了又一次乱世大潮的涌来。
    苍穹碎裂,日月无光,黑暗笼罩大地。山河倾圮,草木成灰,四海沸腾如汤。一想到这种乱世情景,荀彧便不寒而栗。因为他知道,一旦刘协身陨,其结果必然是这样的。
    孔融为代表的那些老臣,这些年早就陶醉在汉室大一统的幻梦当中,看到曹孙刘对汉室都遣使奉贡,便以为礼乐重建,汉室中兴了。但事实上,这一切所系,都在刘协的身上。
    刘协一旦真的陨落在这汉中之地,那已然拥有着国丈身份的曹操,必然会第一时间积极入长安,搅动大局;而统御着豫、荆二州的刘皇叔,也绝不可能袖手旁观。最后剩下那位江东小霸王,谁都知道那是个疯子,届时,谁又敢保证他不会如他父亲一般领兵北上?
    三方一旦搅乱时势,那凉州步步退守的韩遂很可能卷土重来。益州未附之地,也很有可能趁乱死灰复燃。至于天下各地野心之士趁机称王称霸,更在意料当中。那时,汉室统一过半的步伐,一下就会退回原点,回归那混乱无序、生灵涂炭的乱世。
    当然,荀彧也不认为自己归附了汉室,就能避免这一切。但到了刘协身边,荀彧至少便对这天下大势有了参与权,不必如现在一般,完全寄希望于刘协身上。例如这一次,荀彧若为汉臣,便能早日与徐晃、赵云两将及汉室锦衣卫布下天罗地网,防范于未然。
    “甚好!既如此,朕便拜文若为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台。”闻听荀彧答应之后,刘协几乎脱口而出便定下了荀彧的职位。毕竟,这个职位他已经为荀彧保留很长时间了。
    御史大夫这个职位品秩说起来也不高,很适合荀彧这样的人直接胜任。但品秩不高不见得权力就小,例如钟繇不过千石的光禄大夫,但就因为令尚书事,朝廷的大事他便有小事一言而决、大事与朝廷相议的权力。
    同样,御史台看似负责监察,但监察的范围也可大可小,只要荀彧真心执掌,刘协相信汉室的御史台不日便可与尚书台并驾齐驱。
    加之如今汉室的决策体系一般是尚书台直接制定目标,再由五部曹细化,然后只在外朝走走形式便颁谕全国。这种绝对的权力,以后必然会带来绝对的腐化。
    而荀彧为人文雅大气、细致严谨、令人如沐春风,最适合沟通汉室的内朝和外朝。刘协这般早日令荀彧执掌御史台,非但可以对汉室的决策加以监督制约复查,对全国官吏的操守、政风进行考核,对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并上报。更可以缓和内外朝的矛盾,使得整个朝廷体系更加通融有效率。
    可以说,得到荀彧之后,刘协才将自己心目中的朝廷体系初步完善。
    至此,尚书台制定颁发决策,御史台复查且监督实行,少府鲁肃掌财权,荀攸那新建的都督府掌军权参谋。
    朝廷由此将大汉的军、政、财三权分散,又在尚书台的决策下彼此合作及在御史台的监督下坚定执行。皇权至此凌驾外朝大权之上,只需知人善任,继任的皇帝便可垂拱而治,使得治理天下达到‘其政缺缺’却‘其民淳淳’的效果。
    一想到这里,刘协看着荀彧便越看越喜欢,忍不住道了一句:“中这一箭,便得文若大才,若每每如此,朕甘愿万箭穿心呢……”
    这话一出,座下文武齐齐拜下,一个个惶恐劝阻道:“陛下慎言!”
    尤其张鲁同志,还将脸直接埋在了地上,生怕刘协真的想不开。不过,刘协这一番虽借此化难成祥,但刺杀的阴影却仍旧没有祛除,张鲁不由担忧开口道:“陛下慧眼如炬、宽宏有容,赦免了臣大罪。然这弑君阴谋尚未有个结论,不知陛下?……”
    刘协此刻眉头不由微蹙了起来,张鲁这话不由勾起了他原先的坏情绪:“这事儿自然没完!你们先退下,待朕好生想想,要将这屎盆子扣谁头上!”
    刚拜地劝了一番刘协的文武,突然闻听刘协这话,纷纷在起身的时候忍不住一个趔趄:陛下,这可是关乎您性命……不,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儿,您能别整得跟闹着玩儿一样的行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