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占郴凝如》第145章 出狼窝又入虎穴

    当年,凝如前往李世民府邸求他就黄霈佑的时候,就曾说自己只是个坊间的女子,信奉的也是“好人应该有好报”的朴素道理。
    方才见好友被伤害,她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此刻见阿娜瑰深陷牢狱,她更不会坐视不理。
    朝局立场不同,阿娜瑰与云成分属的阵营势不两立,凝如却在操心了其中一方后,又被另一方的生死牵引着。
    毫不相干的人嘲笑凝如的摇摆不定,只有明白手足情深的人才明白凝如为何不肯将外界的对立生搬硬套到情感的范畴里。
    只是,风云变换、天翻地覆的时代洪流里,儿女情长早已沦为陪葬品,在英雄都为自己的立场拼命的背景下,凝如的优柔最终换来的只能是失望和落寞。
    按照宇文承趾的安排,阿娜瑰从行船下来后,随即便被关押到赴京的囚车里。
    凝如虽然是阿娜瑰上船最重要的指引者,但因为阿娜瑰的守口如瓶和宇文承趾的庇护,并没有牵连其中,反而同马贵妃一样,在宫人们的簇拥下,跟着圣上的仪仗一同回了京城。
    一路上,倔强的阿娜瑰怎么都不肯说一句话,便是宇文家的侍卫用竹签将阿娜瑰的手指戳得血肉模糊,他们已然一无所获。
    碍于行程紧急,侍卫们连夜审讯无果,便不再耽搁,拽着囚车走在队伍的最后,打算回京时再对阿娜瑰上重刑。
    囚车与行船分属水陆,船头的凝如极目远眺,囚车里饿得奄奄一息的阿娜瑰把凝如的心彻底击碎。
    一连数日,她都在找机会营救阿娜瑰。见宇文承趾跟随父亲到行船上向炀帝请安,凝如顾不得宫闱规矩,趁着宇文承趾退下之际,将他拉到船尾,求他网开一面,放阿娜瑰一条生路。
    可是,宇文承趾迫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临了还奉劝凝如,让她认清局势,万不可因为鲁莽行事而惹祸上身。
    宇文承趾并不晓得凝如是这场计划的知情人,见她为黄宅里的好友求情,便忍不住多劝了两句。可这样的关怀却让凝如对他这个曾经的恩人失望至极。
    且不说他利用自己的行径有多可恶,单是这份“事不关己”的嘴脸,就让凝如觉得寒心。
    那一年,风雪交加的长安城外,宇文承趾的仗义让凝如颠簸路途中寒透的心重新体会到温暖,如今,眼前的侍卫头领蜕去稚气,官派十足的冷漠让他陌生得如过路人一般。
    离京城只有一天一夜的路程,凝如知道,若不能在长安城门外将阿娜瑰放走,阿娜瑰必将实在皇家的天牢里。有人相帮事情固然好办,求助无门却不代表要放弃。
    看着宇文承趾离开背影,凝如冷笑一声,眼神投向不远处的河岸,心中径直盘算了今夜解救阿娜瑰的计划。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运河上那一幕的惊吓,回京途中,不用炀帝嘱咐,宇文化及也加强了御驾周边的护卫。
    放眼朝野,炀帝太子时期一路跟过来的老臣并不多,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当年拥立太子有功,所以从小他便仗着父亲的功劳与炀帝十分熟络。加上此次在运河上护驾有功,宇文化及更是在炀帝面前说一不二,连炀帝在行船上的日常用度都由他亲自安排。
    天下各处,叛乱频发,征战高丽三次失败的炀帝耐着性子调集兵力镇压叛乱,持续几年的无果,让他心灰意冷。加上这次在江都运河上的遭遇,炀帝更是对主政失去了兴致,只盼着宇文化及能帮他打点好一切,让他好好的在运河上欣赏风景。
    权臣从来都喜欢专政,炀帝的信任和依赖让宇文化及很满意,越俎代庖的活计也干得十分顺畅。
    还有一日便要到京城了,宇文化及希望趁热打铁,利用圣上的信任打压反对势力,以此将宇文家的势力扩展到大隋的其他角落。可是,就在这关键的节点上,炀帝的突发奇想让宇文化及气愤不已。
    和宇文化及不同,如今的炀帝想到长安城里繁荣的政事就十分头疼。和死气沉沉的大兴宫相比,运河上的闲适和安逸显然更具有吸引力,炀帝向往逍遥自在的玩乐生活,临进城前,招来宇文化及,命他重新调转船头,顺流而下,再次到江都巡游一番。
    起初宇文化及以为炀帝在说玩笑,直到当他听到炀帝将朝政全都交付给他,并要他每日清晨到船舱阁楼上报备的时候,他才确定自己盘已然盘算好的京城行动全都化成了泡影。
    若在寻常时候,宇文化及必定对言听计从,可是,为了将打击李家军的势力,宇文化及以加官进爵作为交换条件,让随行的皇家侍卫尽数服从于他,最终全数消灭了船舱上埋伏的数十名死士。
    如今,圣上不肯西归,京城回不去,他许给侍卫们的承诺就无法兑现,言而无信的最终结果,就是他们父子成为侍卫们的阶下囚,甚至是刀下鬼。
    想到这儿,宇文化及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心头的决绝也因为恐惧变得异常坚定。
    对他来说,奉命是死,不奉命也是死。与其战战兢兢地跟着要昂地重新下江南荒芜了自己在京中的经营,不如一鼓作气将阻拦自己的绊脚石铲除。
    到那时,别说数十名皇家侍卫了,便是整个天下都在自己的掌握中,放手一搏换来改朝换代、名垂史册,不论怎么算,宇文化及这场买卖都显得十分划算。
    就这样,原本平静的运河行船又迎来了第二次动荡。炀帝还心痴痴地候着宇文化及给他安排下江南的行程,不料等来的,却是宇文化及的持刀相向和那纸不得不同意的退位诏书。
    运河上,风浪涛涛,才找回几天皇妃尊严的马贵妃被宇文化及突如其来袭击吓懵了,躲在角落里不敢动弹,直到看到宇文化及将玉玺放在炀帝身边,要他以天子的名义亲自在诏书上盖下大印,她才回过神来,发现这一切竟不是一场噩梦。
    拥有权势的时候,马贵妃并未觉得这贵妃的位子有多难得,从江都回来后,失而复得的感觉让她对头上的凤冠爱不释手。
    可还没滋润几天,一切又要在威胁中失去!
    焦急之余,马贵妃不顾一切地跑向宇文化及,将那传国玉玺搂在怀里,好像只要那张诏书上没有红色的印记,已然离她远去的贵妃之位就还能保留下去,而她也可以回到大兴宫,在纸醉金迷的生活里度过余生。
    只是,现实就是现实,已经败落的大隋皇族早已没有了当年一统天下的威严和荣耀,腐朽堕落的神智像毒药一样腐蚀了大兴宫,也腐蚀了天子本该有的品质和担当。
    宇文化及的突然袭击表面上看是权臣倾覆朝廷,实际上,炀帝这般下场又何尝不是作茧自缚。
    开弓没有回头箭,宇文化及能果断叛乱,就绝对不会让一切还有转机。马贵妃的举动看似英勇,实际却愚蠢之际。宇文化及和手下的侍卫都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轻而易举地将她桎梏在原地。
    马贵妃挣扎着身子护住玉玺,却在宇文化及点头的那一瞬,生生成了侍卫们的刀下鬼。
    血顺着冰冷的刀刃流到地上,炀帝纵然有反抗的心,也因了摇曳灯光下的红影没了拒绝的勇气。
    玉玺从纸面上掀起的时候,大隋的天下成了宇文化及个人的玩物。同他一道起事的侍卫们对此兴奋不已,宫人们却因为恐惧而变得惊慌失措。
    只是,这些都不是凝如关注的东西。
    原本,她还在为如何救出阿娜瑰忧思不已,不成想,天道轮回,宇文化及犯上作乱的举动倒是为她营救好友创了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