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房玄龄》第337章 将计就计【一】

    “是,秦王说的是!”众人附和道,一脸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过了会儿,房玄龄又补上句,“王珪为人光明磊落,他这样做,肯定是受人指使!”
    众人听房玄龄这么一说,彼此相视了眼,很快又都明白过来,却没人把它直说出来,只将眼睛齐刷刷地对准了李世民,一副若有所待的样子。
    “玄龄说的对!”沉吟了会儿,李世民脸色一沉,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真没想到,堂堂太子居然会做这种见不得光的事,哼!”
    “既然知道这事是太子指使人干的,那何不禀奏皇上,为尉迟将军讨回公道?”秦叔宝有点冲动地对秦王说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皇上有些袒护东宫了,再加上这事又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就算禀奏皇上,到时也只能是不了了之!”房玄龄思忖着说。
    “言之有理!”李世民点头赞同道,“这刺客已逃之夭夭,拿什么跟太子当面对质?没证据,到时非但告不了他,反倒被东宫那帮人倒打一耙呀!”
    “难不成这事就这么算了,这也太便宜了东宫!”说着,秦叔宝又替好友打抱不平起来,“敬德差点因这事丢掉命,哪能不替他向皇上讨个说法!”
    “没什么,这没什么大不了!”尉迟敬德满不在乎地呵呵一笑,高声说道,“凡事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因这点小事而让东宫有机可乘。再说我人也好好的,一根毫毛也没伤着。算了,叔宝,你也不必为此事跟他们计较!你的好意,为兄心领了!”说着,他两拳一抱,向秦叔宝揖礼致谢。
    “敬德真是胸襟宽广,令人敬佩之至!”李世民称赞了句尉迟敬德,然后又提高声音对大家说,“你们放心吧,本王不会让敬德白白虚惊一场!”
    “秦王,难道您改变了主意,要把此事禀奏皇上吗?”秦叔宝抑制不住兴奋地问道,
    “叔宝,我知道你跟敬德情同兄弟,见敬德受委屈了就想着揪出原凶解气。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李世民眼含微笑地望着秦叔宝说道,“可这事情况比较特殊,的确很难让凶手得到惩罚。不过,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们能替敬德报这一箭之仇!”说到后头,他的语气十分肯定。
    “秦王说的是,这口气我等得暂时忍着,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可报仇雪恨!”房玄龄附和了句,想了想,他接着又说道,“现在我等要考虑的是,如何对付东宫。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东宫已经向秦王府下手了,他们想利用重金高官收买秦王身边的人,以分化秦王的势力。”
    “房大人说的是!”尉迟敬德微皱着眉头对李世民说,“昨夜行刺之事,表面上是针对在下,实际上是冲着秦王您来的。太子见收买不成,便采取刺杀手段除去秦王身边的人。今番在下有幸,免于一死,可谁能保证明日他人不遭杀身之祸?故而,秦王得想万全之策,以应付东宫的挑战哪!”
    “太子虽阴险狠毒,然秦王府的人皆是忠勇之士,决不会被他收买,更不会让那些刺客杀掉。这事,秦王大可放心!”秦叔宝口气坚定地说道。
    “叔宝,你说的太好了!”李世民很有把握地说道,“本王手下之人皆是忠义之士,岂能被太子的小恩小惠所打动,更不会被刺客的刀剑所吓倒!”
    “秦王所言甚是!”房玄龄点头应了声,接着又沉吟着说,“太子是个不肯善罢甘休之人,今番未能得逞,不日必将故伎重演。此乃秦王之机呀!”
    “此话算怎讲?”李世民眼睛一亮,盯着房玄龄浮着笑意的脸,不轻不重地问句。
    “太子既然如此想得到秦王身边的人,秦王何不趁机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前往东宫呢?”房玄龄呵呵一笑说道。
    “嗯,此计甚妙!”李世民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赞成道,“玄龄说的对,本王可借机把亲信安插到太子身边,让他成了本王的耳目,于中取事。”
    “好,这的确是条好计策!”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兴奋地说道,“秦王有了耳目,那东宫的大小事就都在秦王的掌控中了,这真是太好了!”
    说罢,众人乐得哈哈直笑。李世民却没笑,脸上露出副沉思状。待大家笑过后,他郑重其事地问房玄龄:
    “玄龄,你以为府中谁最适合前往东宫呢?”
    “在下以为,王眰可担当此任。”房玄龄推荐道,“王眰对秦王忠贞不贰,且为人机灵而又谨慎,定当不会出丝毫差池,此乃一也。其二,王眰在府中职位不高,在外人看来跟秦王的关系也一般般。他若投靠东宫,太子必不会有任何猜疑,当会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之人。”
    “言之有理!”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解释后,当即决定道,“好,玄龄,这事就照你说的办。”稍顿,又吩咐道,“玄龄,王眰之事就交给你办了。”
    “是,秦王!”房玄龄欣然接受道,“在下与王眰贤弟颇有交情,平日他也爱听我的话,这事应该没什么问题,请秦王尽管放心!”
    李世民非常信任房玄龄,对他的办事能力也是非常欣赏,把事交给他处理,自然是很放心。他满意地笑了笑,接着便与在座心腹们谈起了别的事情。这话题比方才的就轻松多了,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显得十分兴奋与愉快,时不时发出阵欢快的笑声。
    聊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李世民才起身与尉迟敬德告辞,然后领着房玄龄、秦叔宝等人出了洒满阳光的大门,朝秦王府大踏步走去。
    当晚,房玄龄就亲自登门拜访王眰。这时候,王眰正坐在装饰得相当雅致的书房内借着烛光读圣贤书,他听说房玄龄来了,慌忙出门相迎。彼此揖礼寒暄了番,王眰便热情地把挚友引进了窗明几净的书房,促膝相谈起来。起初,房玄龄陪着王眰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孔孟之道,谈论着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道理。说着说着,王眰就把话引到了秦王头上,大赞秦王有治天下之雄才,接着又为秦王因非嫡长子无法入主东宫而叹惜。
    听了王眰一番感叹,房玄龄心里倒没生出那种惋惜之情来,他似乎已经预感到有朝一日秦王将会取代当今太子而登上皇位,治理大唐天下。这会儿,他只顺着王眰的话儿,把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水到渠成地说了出来。王眰听说秦王命他潜伏东宫作耳目,甚是激动,内心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欣喜之情。说真的,他太想替秦王出力,最好是出大力。现在机会来了,他怎能不满心欢喜,激动万分呢?不过让他发愁的是,像自己这么官职不高名声也不大的人恐怕入不了太子的法眼,更不用说重金收买了。房玄龄听他这么一说,摆手哈哈笑道:
    “贤弟,此事你就不用多虑了!现今太子一心想收买秦王身边的人,以分解秦王府的势力。贤弟虽说官职不高,名声也不大,却是秦王府的老臣,有一定的影响力。若贤弟有意离开秦王府,太子肯定会请贤弟入东宫,委以要职,并加倍宠信。故而,贤弟不必为此而忧虑!”
    “玄龄兄向来料事如神,听仁兄这么一说,愚弟也就大可放心了!”王眰疑虑顿失,松快地笑着说,“只是……不知太子何时能想到愚弟我呀!”
    “这……贤弟,你就不用急了。依愚兄看,不过旬日而已。”房玄龄成竹在胸地答道,“太子为人性急,今番在尉迟将军处受挫,他定会立即采取更大的行动,命手下四处收买秦王府的人。贤弟不必着急,只须做好准备迎接东宫的人前来拉拢你就是了,哈哈!”
    “好,要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王眰眼里闪着兴奋的光亮,紧接着又向挚友吐露心声,“玄龄兄,愚弟我素来仰慕秦王,又在秦王府内干了多年,可一直没替秦王办成大事,于心十分惭愧。秦王待我不薄,今日总算有机会替秦王办回大事,就算丢掉颈上之头也心甘情愿哪!”
    “贤弟对秦王真是一片忠心耿耿哪,这也正是愚兄在秦王面前力荐你的缘故!”房玄龄郑重地说道,“愚兄深知贤弟乃忠义之士,对秦王无二心,定会为秦王竭忠效命。贤弟此番潜入东宫,定能为秦王立下大功,以了却平生之愿。只是贤弟一旦入东宫替太子办事,必定会被那些不明真相的人所谩骂所唾弃,得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委屈呀。想到这一点,愚兄觉得把贤弟推荐给秦王真是对不住你了!”
    “仁兄何出此言,你这是在帮愚弟我呀!故而,愚弟对玄龄兄真是万分感激哪!”王眰拱手致谢了句,随即又铿锵有力地说道,“玄龄兄,跟你说句心里话,愚弟我为了报答秦王的知遇之恩,连掉脑袋都不眨一眼,岂会在意他人的误会!若如此,我王眰也就不配立于天地之间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