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君墨尘》第229章 杀

    苏夏没有寒暄客套的习惯,她从来都是行动派的。刺客是谁家的并不重要,反正总归是要死的不是么?
    当天晚上,苏夏和血姬就开始行动了。两人兵分两路行动,在此之前,血姬就已经将城中各处大臣的住宅地址悉数告知苏夏。不熟悉府邸的构造没关系,全杀掉就好了。
    这一夜,风云变换。
    血腥味在城中弥漫开来,腥风荡开,食腐的鸦群在都城上空盘旋,沙哑的嘎嘎声令人心头沉重。有灵觉敏锐的,瑟缩在被窝里发抖。老皇帝在龙床上咳出几摊血,白须白发的老太监带着悲凉的声调高声宣到,“陛下……驾崩了……”
    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醒来,城中的百姓惊诧的发现,天变了。
    朝中大员纷纷死在自己的床上,皆是一刀致命,干脆利落的杀人手法让人不禁想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曼陀罗灭门事件。皇帝陛下溺了,能够继任的皇子也都死于非命,唯有三皇子逃过一截。
    这很难让人不想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三皇子雪睨为了继承皇位而对同胞兄弟痛下杀手。想比之下,可靠干练,以孝顺闻名的血姬公主就可靠得多了。
    她天一亮就出现在皇宫中,神色悲痛的宣布守孝三年,民间的威望又提升不少。而那些死于非命的大臣们也都一一下葬,葬礼外边上看起来风光无限,错全都推到了曼陀罗身上。幽风表示自己很委屈,虽然他也杀了几个人但和苏夏他们比起来,自己简直就是菩萨了。
    而等雪睨带着苏玉儿来到皇宫时,大局已定。
    他对于父亲和兄弟的死因确实是没有太过悲伤的,毕竟他们死了对他也确有好处。当他强装出一副悲惨模样假惺惺的想要从血姬手中接过玉玺,却被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侍卫压倒在地,带上枷锁。
    从万人之上到跌入泥地,有时候只是一瞬。
    “你们做什么!本宫可是三皇子!你们这是要造反嘛!”雪睨被拷上枷锁,疯了一样的大吼大叫起来,“谁准许你们这么做的?!”
    一旁陪同进去的苏玉儿面色阴晴不定,看不出在想些什么。她倒是没有被拷起来,还算比较客气,但抵在她脖子处的冰冰凉的剑刃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事已至此,她已然明了事情远不想她所想的那么美好了。
    血姬端着茶杯小小的抿了一口血。最近的伙食越来越好了,她都快吃不惯以前的食物了。温热的鲜血流入体内,鲜甜可口。她没有开口,但有人替她开口。
    恨山公主身着华服端坐在一旁,眉眼锋利如刀,“我许的。想来你怕是不认得我了,也对,我上战场的时候你还是个丁点儿大的小孩子。那个时候的你还挺可爱的。可惜长大了就长残了。”
    这会儿雪睨才意识到她的存在,看着她半晌,才好像是认出来了,惊恐尖叫到,“你……你……你不是死了嘛!怎么会还活着!”
    他是认识恨山的,虽说当时年幼,但并不影响他记住这个漂亮帅气的大姐姐。小时候他可是一度以恨山公主为榜样的。又好像是想起什么来,“昨夜那么大的事儿,是你干的吧?!不要想骗我!我都知道!你就是个刽子手!”
    这误会倒是不怪他,毕竟当年一战,死伤殆尽。恨山和血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皇帝对外宣称她们俩死了,可自打那时候起,城中就流传开来,说战场上的死者都是恨山杀的,她体内有强大力量,一时兴起杀了那些人解闷。
    流言越传越离谱,最后恨山俨然一个杀人如麻的女魔头形象。雪睨幼时也是听过这流言的,他吓得来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对于她的崇拜全部转化成了恐惧。
    恨山轻笑一声,她也懒得去辩解,“你说是便是吧,我也懒得计较。不过,为什么锁你,你自己心里不清楚么?昨天晚上,朝中重臣,各位皇子悉数被杀,唯有你置身事外,这件事要是你说和你没关系,你觉得……谁会信?没猜错的话,这事儿就是你干的吧?三皇子殿下?”
    雪睨脸都白了,“你血口喷人!”昨天晚上他确实是毫发无损,别说他了,就是他的府邸中也是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丝动静。昨夜他与苏玉儿折腾到了凌晨,翻云覆雨好不快活,之后累到睡着了,今天中午才醒过来,便听说了这件事。急急忙忙的赶来皇宫,却听到了这样的话。
    苏玉儿在旁边只觉得自己瞎了眼,这人与君墨尘毫无半分可比性。这样愚蠢,怎么配得上她?现下正被人束缚着,犟嘴只会死得更快!她急急忙上前一步,“公主殿下,将军,我与这人并无半点关系,为何要用剑威胁于我?我苏家的脸面也不管用了么?”
    血姬和恨山看都不看她一眼,一个声音解答了她的疑惑。
    “因为是我要杀你啊。”女子声音轻软,带着些愉悦的味道。莲步轻移,铃声清脆,一阵香风袭来。腰肢纤细,长发飘飘,精致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苏玉儿眼见此人,眼睛一下子睁大了,瞳孔极速收缩,“苏夏?!”眼看着苏夏,她便晓得自己今天怕是没有活路了。却也忍不住气急,“你个抢别人男人的废物,怎敢这样对我?!”
    苏夏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开心。或许是因为原主的执念嫉妒?毕竟当初的苏玉儿是那样完美无暇,是每个男人的梦中情人。现在将她踩在脚下的感觉……很爽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