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张嫣》第646章 公田制度

    腊月27,辽王抵达南京。
    兄弟俩带着一帮小家伙,在奉先殿上香。
    朱弘林看着一帮小家伙,还有由奶娘抱来的一帮小的,有些羡慕皇帝的高产。
    如今瀛洲方面瘟疫渐渐消弭,已进入生产恢复阶段。眼前,最重要的就是移民于两瀛省。
    移民成本最低的就是去年流放辽东4省的天下大户,可没人敢这么干。送这些人去两瀛省,以后两瀛省必然出问题。
    再者,这批人早晚还要断断续续在大赦中回到旧地,毕竟这34万人可不是寻常百姓,也不是技工之类,而是不论男女都有深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傍晚,兄弟俩在玄武湖皇册库商量移民方案,对于移民不需要什么拆迁费,保证沿途生活,到了瀛洲地区给与土地、农耕物资后,那朝廷可以说是仁至义尽。
    强制移民政策有先例可循,国朝之初时北方鞑子不战而逃裹挟走大量人口。几乎就是空荡荡一片,就有了强制、不近人情的移民政策,填补北方空缺的土地。
    端着茶碗,朱弘林道:“山东生产过剩,人丁滋生。相较于元年时,多了千万人口。此次移民填补两瀛省空缺,不如9近从山东移民。先期移民百万户,足以恢复两瀛省生产。”
    朱弘昭垂头看着手中黄册上的数据,摇头:“这是眼前最为妥帖的法子,不过瀛洲方面大量无主土地充公。公田占据7成,其中两成是皇田。相府那边的意思,为了保证今后税源稳固,不准备授田。而是瀛洲田地公有,允许百姓租用。”
    朝廷本来有很多的公田,军田、王田都来源于公田分拨。不可能征发民户的私田给诸王作为藩田,也不可能给军户。除了军田是分割给军户外,其他公田都是地方衙门招佃户耕作,是朝廷税源大头。
    所谓的从公田里分割出去的藩田,给的不是公田所有权,而是收入权益。
    但是,公田那么大摆在那里,2百年来不断鼓励军民开田,给与免税等等政策进行鼓励。可军户的军田在缩水,地方衙门管理的公田也在缩水。原因就是民户,尤其是地方大族士绅等等‘民户’,在公田上进行‘开田’。
    结果就是公田数量缩水的同时,平地良田成了士绅开垦的‘新田’,地方士绅又拿长荒草的山田,与地方衙门勾结,置换公田。国家资产在2百年里流失严重,以至于万历时期因为福王藩田1事,陕西方面表示没田,河南表示也没有,山东也说没有。
    为了弥补福王,万历只能从各个方面进行补充,比如抽扬州的赋税给福王。
    至于军田缩水9简单了,表面说法是军官侵田。实际上还是周围士绅吃了大头,因为本卫所的军田流转,若始终控制在军官或军户手里,那卫所前后所控制的资源没变。资源供给没有变,那卫所也不可能虚弱到那步田地。
    所以可以断定,卫所流矢的军田,并没有在内部流转,而是进了外人的手里。
    去年的大清洗,国朝内陆大量大族的家产充公,直接获得的金银虽然很多,但只是1次性的收入,唯一的作用是给了朝廷足够的储备,使得铸币改革得以贯彻。
    去年税收大幅度增长,是不计算查抄金银的。赋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变卖查抄货物所得,以及大量的充公田产所得。
    现在,内陆诸省,大概有两成田地在朝廷控制中,是公田。皇室前面给藩王授予实土封国,将隶属各藩的藩田收回。不仅拿走藩田的收益权,而是连着所有权一起收归皇室。
    再加上这次大清洗,大量充公的田产,大头归入朝廷成为公田,其次的大头进了皇室的手。再其次,上上下下的官员在内部,都分了一些田,这些田就是他们的私田。
    所以现在皇室握着1成出头的皇田,朝廷掌控着两成多的公田,天下已扩充到5余的卫所,占掉了1成左右的军田。
    因为皇室掌军的制度,这军田名义上是公田的延伸部分,其实也能算入皇室掌控
    林林总总,天下田亩此时‘朝廷’‘公家’占走4成多,这已经是1个很恐怖的数据。只要渡过大清洗带来的风波,恢复生产后,相府税收足以得到大幅度增长。
    也因为皇室掌军,今后外扩的疆土除了给军队设立卫所、军田的战争红利外。将不在平白给民户授田,而是归入笼统意义上的‘公田’,其中皇室占多少皇田,就看战争中皇室、朝廷投入的本钱有多大。
    在增强朝廷掌控的公田数量这1方面,皇室与相府有共同的论点,那就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这是为了今后考虑,造成的麻烦就在眼前,就是移民政策施行时,会多出不少消极效果。比如百姓动力不足,不愿意背井离乡还去当佃户。
    所以授田政策必须要改改,但田地公有,主权在朝廷不容改变。这种土地政策,朱弘昭已经有了腹稿。
    “租用?”
    朱弘林皱眉,虽然佃户租公田与民户种植私田都要缴税,差别仅仅是佃户是年产量3成给朝廷,民户是两成。差别不是1成,而是对土地的掌控力。
    民户可以为了私田的保养而拼命想法子肥田,佃户可不会如此。因为对土地有患得患失的思想,佃户不可能踏踏实实耕作。
    朱弘昭点头:“就是租田,参考唐均田制,承租3年1期。原则上,男丁十亩上限,女丁5亩,允许世代承租,但产权不变,是公有。”
    顿了顿,继续说:“配合兵役策,服兵役期满退役者,终身享用5亩免税军田。军官、7品以上官员致仕,授予5亩至百亩不等的永业田。为国捐躯者,也授予3年期限的免税英烈田。”
    说着揉揉眉心,他有些头大:“所以明年相府方面会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检地,将公田、皇田、军田钦定下来制图。作为今后纠举公田流失的标准,免得地方上下沉瀣1气,侵吞国产国资。”
    永业田,就是私田,世代家传的土地。
    有1点大家很好奇,国朝更替时,前朝的地契,在新朝管用不管用。是管用的,只要新朝别像李自成那么搞,是不会否定前朝地契的。否则就是与天下地主为敌,直接就是死路1条。
    至于我大清的跑马圈地,也不看看圈的是那些人的土地。地方大族没那么好欺负,家族坞堡连成片,为了土地能和你拼命。
    就连去年的清洗,各地密密麻麻的坞堡,给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好在,成熟的火器装备,已经宣告坞堡时代的灭亡。
    攻打没有大量火器,只有工事防御的坞堡,炮兵部队、炸弹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大检地……
    朱弘林1听9明白,这是大动作。必须要加快步伐完成,否则等大清洗的威慑力过期,等到地方侵蚀公田成风后,再检地9来不及了。
    今年内因为各地密密麻麻的乱匪滋扰,治安太差。进行检地的话,派下去的人能死78成,可能有乱匪下手,也有可能是地方小1点的宗族下手栽赃给乱匪。
    努嘴沉吟,朱弘林问:“在内检地,对外有西夷贸易,还有南洋吕宋设省战役,以目前的国力,恐怕会上下吃紧。不能再等等?”
    朱弘昭摇头:“等不及,我能等,下面的人等不了,都心急的厉害。只能在外面找些事情给他们做,让他们忙外面的事情,也好过在内1门心思想着内斗要好。”
    饮1口茶,朱弘昭继续说:“皇兄,下1届将要开始旧有铁路翻新,否则山东那里憋不住9爆了。可目前国朝各处铁矿不少,可缺乏上等、合格的铁矿石。攻下吕宋后,南边泰洲,应该能有不少的铁矿。”
    那座大岛西岸区域荒凉一片,东边海岸线还算可以。已被南洋水师军团探明,设立了据点。就连袋鼠,都送来了1批。
    又因为西岸大面积的荒漠,整座岛又大的吓人,所以这座岛被改名为泰暑洲,简称泰洲。
    而山东尤其是齐州府已经完成所谓的工业革命,生产力暴增,这才段段时间内完成了庞大的地宫修建、陶俑生产工作。
    此时的铁路,不是什么工字钢,就是铺设在枕木上的钢铁长条。虽然让国朝运力十余倍的增长,可严重依赖于畜力,速度在朱弘昭看来还是慢了。
    此时的两瀛省,恢复生产工作,基本上9两个行业。1个是农耕,以期两年内能养活岛上人口;其次就是采矿业,将冶炼好的铁锭运往山东进行再加工。
    瀛洲以及辽东抚顺,是国朝东北最大的铁矿来源地。
    瀛洲不缺铁,铁矿石品相极高。所谓缺铁的说法,是相对于制造钢铁巨兽而言。
    已经有了大致的铁路网,后续铁路翻新改建将是极快的工作,只要工字钢能跟上工程进度,有现有铁路运输,有成熟。庞大的施工团队,只要产量跟得上,足以两年内将西京与山东东西铁路主干道建好。
    到时候火车头喷着黑色的烟,白色的水蒸气,将带动一切。
    面对朱弘昭的陈述,朱弘林提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他能做的就是把这些话记住,牢牢记住。然后回山东,努力活的健康。
    他的存在,永远是皇帝的后备,代表皇帝不幸后,发起的最血腥的报复。
    这只是一场皇室内部的小会议,明日腊月28,将府还要进行一场针对南洋战事的大会议。后日1早,3司齐聚定下南洋战事的负责班组以及皇室、朝廷砸钱的份额后,就会在正月十5后发动。
    广东还在进行苛严的镇压无关痛痒,天下各处都在有小股的乱匪作乱又如何?
    朝廷有足够的钱粮,有足够的精锐兵马,有足够的士气去完成一场对外战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