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上官莲儿》第151章 王霸之道

    比起汉朝的朝臣们的小争斗,匈奴的争斗就非常激烈了。
    五凤二年的时候,匈奴经过一年的内乱,最终还剩下三个单于:韩邪单于,闰振单于、郅支单于。经过两年的沉寂之后,这三个单于又打开了。
    一开始便是闰振单于亲率大军由西向东,进攻郅支单于,结果很快就被打败了,闰振单于自杀。郅支单于实仍一代枭雄,兼并了闰振单于的军队后,便整军携大胜之势进攻当年把他从民间找回来的弟弟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落败,便向南逃去,一边逃一没骂自己没长眼睛,引儿郎入室。
    郅支单于就从呼韩邪单接过了匈奴单于王庭。
    呼韩邪单被打得落慌而逃,心中颇不服气,可是不服气又能怎么样,什么事得告实力说话,呼韩邪单表示没这个实力,但是他想到了他没有,但是有人有。
    这便是他的邻居,大汉。
    可是汉朝凭什么帮他!
    左伊秩訾王便为呼韩邪单出谋划策,建议他称臣归附汉朝,这样汉朝一定会出兵帮助,平定匈奴内乱的。
    丧权辱国啊!
    呼韩邪单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抛出后,匈奴朝堂上就炸开了锅,匈奴大臣一致反对。
    “咱们匈奴历来崇尚武力,以臣服别人为耻。想当年,我匈奴马上得天下,威震诸国。战死沙场是壮士的本份。现在只是兄弟之间斗争,不论将来谁得了天下,来来都可传国于匈奴的子孙。大汉现在虽然很强,但现在还不足于吞并匈奴,如此投降,简直是辱没先祖,贻笑大方!就算因此而得到安定,又怎能再统辖蛮夷各国!”
    匈奴人果然彪悍,也难怪遇上汉武帝这样的彪悍的皇帝追着他们打了几十年,差点打残了,也不服输!
    然并不是每一个匈奴人都是这样有骨气的,你要死你去死,我还要活着的。
    “强弱之势,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如今大汉强盛,乌孙等城邦国家都已向汉朝称臣。我国自且鞮侯单于以来,势力日益削减,不能恢复,尽管倔强至今,却未曾有一天安宁。”
    “如今,只有称臣于汉,才能得以安全生存,如果不肯屈服,必陷于危亡的境地。你不服,你拿出更好的计策出来。”
    左伊秩訾王说道。
    匈奴的大臣们争了许久,做决定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呼韩邪单于,没办法形势比人强,韩邪单于最终接受了的意见,决定向汉朝称臣。
    第二年甘露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率部继续向南到汉朝的边境,并派其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朝为质,并商讨归降事宜。
    而郅支单于听说呼韩邪单于派质子入朝了,也将自己的儿子右大将驹于利受派到长安作为人质。
    匈奴的仅有的两个单于争向讨好汉朝,希望得到汉朝的支持。
    果然是天降甘露,以往武帝追着打的时候都没说要投降,现在不用汉朝追着打,你们自己就乱了。
    对此,宣帝表示允迎,表示当初自己没有出兵攻打匈奴的决策实在是太英明。
    要说呼韩邪单于估计也是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逼得很紧,当年冬天就派自己的弟弟左贤王来参加第二年的朝拜,然后讨论归降的细节。
    最终经过一年的时间,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来朝拜宣帝,这是后话。
    却说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争相送质入汉,这也让当初反对出兵匈奴,以德服人的萧望之得意了一把。
    虽然萧望之与丞相之位失之交臂,可是太子太傅这个官也不错,要说萧望之可真是上辈子积了德。
    如果说宣帝对他宠爱有嘉,只要他所说的不太离谱,一般都采纳他的意见。那么好儒的太子刘奭与萧望之简直是意气相投,对萧望之的话无不相信,本来就有些歪了的太子刘奭被萧望之带得更歪了。
    “此将匈奴表示来降,幸亏皇上英名,没有被那些将军打动,听了臣的建议。”萧望之说道,然后又看了太子一眼,顿了顿继续说到:“可惜皇上如今学以往的孝武皇帝,多用刑法,重用酷吏,排挤我儒生,真让人担忧啊。”
    太子刘奭以前的太傅本都是儒生,再加之性格柔仁,对儒学深信不已,对萧望之所说深以为然。
    而且,对于汉武帝,这个几乎杀了他父亲宣帝全家,让宣帝自幼流落民间的人,刘奭全无好感。因此刘奭常常沉静在儒学当中,觉得儒学这种教人人学好的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
    “父皇,咱们汉家是以仁孝治国的,儿臣以为皇上过于依赖刑法,应重用儒生。”
    宣帝召太子刘奭一起用膳时,太子刘奭见宣帝心情很好,便缓缓起身从容说道。
    话音一落,就见宣帝勃然作色。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杂之,为何要专行仁政,效法周朝呢?况且一般儒生不能用所学结合实际,喜欢厚古薄今,使人惑乱于名实,不知所从,那怎么能委以重任!”
    国力昌盛,西域都护的成立,匈奴人府首称臣,这让汉朝的国民空前的自信,也让宣帝对自己治国之法空前的自信。因此,宣帝用即自豪又有些恼怒的复杂心情说出了王霸杂之。指出汉家向来便是内法外儒,儒学只是为法家提供理论基础而已。
    什么叫理论基础,就是决定怎么做了,然后向儒学找理论支持。所有的学说,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是一个工具,什么好用,就用什么。
    当年孝武皇帝重用董仲舒,废百家而独尊儒,深层次的原因也只不过是借儒学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打倒政敌而已。其后,对于能教育的教育,不能教育的马上刑法的大刀就扬起来了。
    以孝治国,只是做给官员、百姓们看的,让官员、百姓们少生些事,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宣帝虽然没有受过帝王之术的教导,然他精明过人,又有民间经历,对一这一节自然是看得极为清楚。因此在用人方面也是如此,能够接受教化的地方,派黄霸之类的善用教化治郡的人去教导,不服?马上就换赵广汉之类的善用刑法的官员去驯服。
    如今见太子刘奭这个帝国的接班人竟然真就信了那些俗儒所说的,见自己杀了些人,用了些善用刑法的官员,就觉得错了,不舒服了。
    宣帝是非常不舒服啊,当皇帝的没忽悠别人的本事也就罢了,反而被别人忽悠了,这以后要是承继大业了,不是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宣帝怒的不是太子刘奭与自己政见不合,而是刘奭作为自己将来的继承人,实在是有些问题,这不能不让宣帝焦心!
    刘奭见宣帝勃然作色,虽不敢再言语,可是神情上明显在说:“你是父皇,我不敢与你争辩,但是我还是觉得我有道理,你没道理。”
    宣帝见刘奭此副模样,不由得于气血上涌
    “乱我家者,太子也!”
    语音里有着恼怒,有着忧心,有着无奈,还有失望!
    从十八岁即位,到如今的三十八岁,宣帝从当初为帝时的惴惴不安到如今的空前自信,这二十年间,他让国家强胜,百姓安居乐业,他让将西域囊括入汉朝,匈奴马上也要来降了。
    宣帝自认为,他的文治不比孝文帝差,武功虽然比不上孝武帝,可是他将要完成孝武帝没有完成的功业!他以为没有什么再能难得到他和他的帝国!
    可是如今,正当他得意的时候,太子刘奭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此时的宣帝已意识到,帝国最大的“隐患”或许就是自己与许后的儿子,就是帝国的接班人!
    这是一个叫人多么无奈的发现!
    宣帝留下这句话便拂袖而去,太子刘奭此时却被吓坏了!
    这句话太严重了,严重到他这个太子之位都不能保!
    怎么办?
    此时许广汉已经逝世了,不过没关系,许广汉的弟弟许延寿还在,任大司马,不过此时也病重了。
    太子刘奭派人将此事告诉许延寿,问许延寿的意见。
    此时许氏弟子虽然都在宫中任要职,但是宣帝却不是可以让人陏便左右的了,许延寿只能是让太子行事小心一些,自己再找人活动活动。
    当然能帮太子刘氏活动的人还有他的老师萧望之。
    宣帝的话很快就在未央宫中传开了,一时间暗涌不断,各方势力都有所动作。
    此时,宣帝的宠妃张婕妤之子,一直倍受宣帝喜欢的淮阳王刘饮,再次成了太子的备选。
    可是随着暗涌越来越激烈,宣帝换太子的心却越来越消减。
    开始,宣帝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刘奭是他与许后之子,许家也对他有恩,他于心不忍。
    宣帝执政二十年,聪明英武,如今的大臣们自然也不敢在他手下玩什么猫腻,听闻了宣帝的那句话,像是得到准许似的,他的耳边就没有怎么清静过。
    这也引起了宣帝的警醒!
    近的,匈奴内乱也是起因于日逐王先贤掸未能按约被立为单于。
    而宣帝他自幼的遭于明面上起于巫蛊之乱,实则也是储位之争,也是因为孝武皇帝的一句话,把赵婕妤的宫门改成了“尧母门”,从而加剧了争斗,最后导致八岁的昭帝继位,汉室江山几不保。
    想到这里,宣帝自己也是一身冷汗,虽然他对太子刘奭不满,可是刘奭并无大恶,他如今已将帝国带上了巅峰,刘奭将来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也罢了,他不能让自己的悲剧再在自己的子孙身上上演!
    主意已定,接下来宣帝考虑的便是如何平息因自己的一句话而引起的纷争,如何平息淮阳王刘饮已被激发的野心!
    此时,已将政治玩成艺术的宣帝自然不会有粗暴简单的方法,这样后遗症太多。
    宣帝想到了一个人,刚刚被免官的韦玄成。
    韦玄成,前丞相韦贤之子。韦玄成的哥哥韦弘按照韦贤的意思原是要承继韦贤的爵位的,当时韦弘正任太常丞,掌管皇陵园邑,因为事务繁杂,犯了不少罪过。
    韦贤怕韦弘因犯罪被贬黜,从而妨碍了继承爵位,因此命令韦弘托病辞官。结果韦弘不肯,结果韦贤病重时,韦弘也因为奉守宗庙不周到的事被关进了监狱,还没有判罪。
    当时韦贤的家人在韦贤的病床前问韦贤爵位由谁继承,韦贤想让韦弘继承,可又想到韦弘不听自己的话,现在进了监狱,于是愤怒不语。
    后来韦贤逝世后,他的家人和门生经共同商议,假托韦贤的遗命,让韦家总管上书大行令,请求立大河郡都尉韦玄成为韦家的后继人。
    韦玄成面对这个喜事,并没有欢喜,而是装疯卖傻,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父亲的意思。
    朝廷的诏令下来,韦玄成装病不去应诏。
    朝廷的诏令,你都不奉诏,反了你!
    于是宣帝下令让丞相、御史,让他们调查办理。
    韦玄成一向名声很好,士大夫中许多人为他讲情,说他是想把爵位避让给哥哥韦弘,才假装狂病。
    宣帝由是很欣赏韦玄成的品行,便下诏不要弹劾韦玄成,并且派人将他召来,让他接受了爵位,拜他为官让韦贤成做了河南太守,他的哥哥韦弘也从牢中出来了,做了太山郡都尉。
    后来,韦玄成又被朝廷召为未央宫卫尉,最后因与杨恽关系好,而被免官免爵。
    很快,宣帝便将韦玄成找了回来,拜为淮阳中尉。
    宣帝忽然将韦玄成找回来,派到淮阳王那里去做官,去辅助淮阳王,其中的深意很快就被朝臣们明白。
    很快,纷争平息,太子刘奭也最终安心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