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曦秦月灵》天心楼

    娄亭、青葱两关,由于地处大燕腹地,所以平时驻军要较边境关口少得多,大燕战力最强、机动性最灵活的十五万步卒也是驻扎于皇城附近,虽离两关不是很远,但要想借兵驻扎,尚需皇上手中的那枚调兵兵符。
    皇上年迈,渐渐有了安稳之心,胸中的那些豪情壮志、意气风发已被匆匆流水般的岁月磨砺殆尽,所以他的本心,能不打便不打,再加上朝中大多数人的求和主张,这兵,他一直都没发。
    现北胡已拿下了北境三关,且不时在娄亭、朝县游走,大有继续南侵之意,皇上这才有些慌了,看来这次并不想十八年前的那场南侵,胡人的胃口,怕是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大,考虑若此,心中的求和主张慢慢被恐惧驱散,想打的心在强大的求生意念之下渐渐地滋长起来,他开始重新审视,朝中大浪滔天般的求和之声里,依旧还存在着那孤零零的愤然一呼,那是自己的亲弟弟,现在朝堂之中的唯一一个皇族,最为忠心耿耿的自己最为信赖的至亲之人,为力保大燕江山,北境战事刚传入皇城,他便主张领兵去战,此时更甚。但只要和北胡交了兵,就再也没有求和之路,按照大燕和北胡目前的军力来讲,这胜负,怕是已然注定了的,所以,这位九五至尊一直在犹疑,他在静待胡人的下一步动作,直至北胡兵马开始在潞水以南出现,自己心中的那份战念也开始坚毅起来。
    下一次的朝廷议事之中,皇上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支持了明王的请战奏章,要知道皇上近些年来向来是只听不说,任由大臣们自己去争吵,待得朝堂之上只剩下了一个声音,便按他的办,此等做事方法,国家近些年来也算平稳,但遇到了生死存亡大事,他便展现了自己渐渐被人遗忘了的皇权威慑、毅然决断。只说了四个字“听明王的”,便退了朝。
    朝下,明王的第一个军令,便是传召娄亭、青葱两关主将,前来皇城取兵符,各领皇城五万步卒、两万骑兵回关驻守,再令户部筹措粮草,工部准备箭矢、木石、盾牌、战车等物资,一应安排妥当,自己便随着王猛将军来到了娄亭关,查看城防布置情况。
    这日黎明时分,两人正于娄亭关城楼议事厅商议胡兵攻城时的排兵策略,突然有一信令兵急急行至门外,高声报道:“禀王猛将军,城门外有一辆车,车中人说是叫杨晋,有急事要求见明王殿下”
    “杨晋?”几乎是同时,二人齐声叫道。
    “快请”明王高声应道,同时离座而起,快步向外走去,这边王猛也不迟疑,跟着明王便走了出去。
    须臾功夫,听得“吱嘎”一声刺响,单侧城门应声而开,明王、王猛立于门内向外张望,果见一辆马车哒哒而入。行至两人跟前,邢镖头侧后身冲着车内说了几句,便掀开了帘布,杨晋匆忙着几步下得车来,正见明王、王猛将军二人临门而立,急急向前赶了几步,行了军中跪拜大礼,高声说道:“末将杨晋,拜见明王殿下、王将军”
    明王眼见真是杨晋,心中激动非常,又见杨晋行此大礼,赶忙上前扶起,“快起,快起”说着一把扶起了杨晋,轻拍了拍其身上的尘土,道:“杨副将,别来无恙啊!”
    杨晋救儿心切,也顾不得跟明王客套叙旧,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明王殿下,末将此次来,实是有要事相求”
    “哦?”明王不禁疑惑起来,再看杨晋焦愁之色尽显,想必是出了十万火急的大事,要不然这位喜怒不行于色的沉稳副将断然不会至此,想着,眉宇间不禁微皱,忙问道:“什么事,杨副将但说无妨”
    “是小儿杨曦,前几日在安君关之战中,受了重伤,眼下命悬一线,恳请明王殿下...明王殿下...”杨晋说到哽咽,再难继续说下去。
    杨曦,听到杨晋说到这个名字,明王心中甚为惊骇,自己的杨兄弟,燕国不世出的战将,安君关之战,伤重,怎么可能,但现在想这些已是无用,赶紧收了神,道:“人在哪?是不是在车里,快带我去看”说着,已然自己大踏步向马车赶去。
    这边邢镖头忙掀开了帘布,明王探头去看,果见杨曦一脸惨白,双目闭合,纹丝不动,胸口处有一团黑色凝胶物质附着,已看不到正常的呼吸起伏之状,便知杨兄弟这伤,非同小可。再看车中还有二人,一老者,一少女,此时也没什么动作,见了自己,老者还轻轻俯身点了下头,那少女,茫然般看了自己一眼,又转头看向了杨曦,想来这二人,应该是沿途照顾杨兄弟的医者。明王合上了帘子,自己不觉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之中,杨晋、王猛立于其侧,也不敢去打扰,只是杨晋,心中迫切的希望,见多识广的明王,能想出一个办法,救得曦儿一命,因为自己的儿子,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天下最好的大夫皆聚于皇城的御医堂,自己也基本上都识得,就自己所见,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处理得了这等刀枪之伤,全国各地的名医不知有没有能医治得了杨兄弟身上之伤的,但看杨兄弟刚才面色,怕是没有多少时间去长途求医了,眼下能有此等起死回生之术的,自己不用多想,心中便涌现出了一个人,此时此刻,怕是只有她有可能救得杨兄弟一命了。明王思得片刻,便下了主意,当下冲着王猛道:“王将军,速取一匹好马与我”然后又道与杨晋:“杨副将,先上车,咱们这就走”
    “去哪”杨晋疑惑地问。
    “揽月楼”明王轻轻沉沉地道。
    篝火庆功宴第二天,金兀洛便匆匆回去了,因为这场战事之前的不顺利,胡王连带朝廷上的保王派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好在金兀洛权倾朝野十几载,有足够厚的根基,才不至于后方翻船,但即使是金兀洛,也压不了太久,所以自己才会速领部分王城黑旗军并西境边防兵赶来驰援金彪朗,一举拿下了燕国北境的这块最硬的骨头。
    局势初定,他便仅带着贴身护卫队离开了安君关,两个儿子在前线打仗,他这个做父亲的必须镇守后方,绝不能在此刻出半点乱子,要不然他们父子三人俱会死无葬身之地。
    按照前一日晚间约定好的计划,金兀洛回胡以后,这边金彪朗并金牙狼两兄弟就要分兵两路分别攻打娄亭关和青葱关了,在这之前,首先要先把两关以北的燕国百姓清理干净,对于这件事,金彪朗必会顺着父亲的意思去屠城,而金牙狼定会随着自己的心意去驱赶。结果是,金牙狼以安君关初定为,大哥尚需短暂的休养兵马时间为由,自己主动抢下了清理燕国百姓的任务。而金彪朗也并没有极力去争,一来小弟所说的理由确实客观存在,二来自己的心里也不太赞成父亲所执行的屠城策略,只是父命如天,不得不从,昨日父亲虽说犹豫,也不反对小弟的做法,如今小弟又是如此执着,自己这个做哥哥的,怎能不依,考虑至此,便同意了金牙狼的安排。
    这边金彪朗安排所属军士做着短暂的休整,那边金牙狼带着父亲所带来的驰援兵马向祈君关赶去。回关之后,片刻不停,便从边防兵里抽调出了一个镇,五个营去娄亭,五个营去朝县,青葱关以北的惠县因为还有冉是非坐镇,所以金牙狼并没敢轻举妄动,只待大哥准备好,形成了东、北夹击之势,就像安君关那样,一举拿下惠县。执行驱散燕民任务的这一镇人马出营之际,金牙狼还不忘三令五申,不杀,不抢,但要做足声势,要让燕民因为害怕而逃得狼狈,慌不择路。
    话说明王带着杨晋等人穿过了灵州,径直来到了揽月庄园所在的那片密林之中,遥见那座牌楼下,依旧立着两排甲兵与白衣少年,巍然静立。待行至牌楼处,未下马,未停车,在众兵士与少年行跪拜大礼之际,只听得明王侧首喊道:“速去通知月寒姑娘,把渡船准备好”
    听得其中的一个少年拱手应了一声,几大步来到了旁侧马前,翻身一跃,扬鞭骤落,又听得一声嘶嚎,马蹄哒哒,风驰般向揽月庄园里奔去。
    这边明王领着众人继续往里边行,由于马车速度有限,所以行得不快,早不见了先前骑马的那位白衣少年。春风楼依旧碧绿荡漾,金钗楼还是金彩辉煌,再穿过石亭雕桥,一汪湛清澈澈的湖水,立时映于众人眼中。
    岸边,停着一旧木蓬草船,船体显得有些残破,依旧如是。船上立着一女子,白衫白裙,银色面纱半遮粉面,一双明眸秋水汪汪,一袭长发乌黑浓密,问世间女子,谁人婀娜,似得眼前人。
    见明王至,女子躬身微微行礼,明王下马略点头便几步来到了身后马车前,此际杨晋已经下了车,在秦叔安并秦月灵的帮助下,把车中杨曦轻轻抱起,由明王引着,众人急急往船上走去。
    那一个瞬间,粉面微动,惊容浅露。那惨白苍面的客,似曾相识的人,数日前,还是一彬彬有礼的俊朗少年郎,如今岁月汹涌,竟伤及他至此,顿时想到这浩瀚宙宇、渺渺苍穹,最无奈的,终不过一个人生在世。水波点点起落之间,那一丝悸动,是为这世事,还是为那若即若离之人,我不自知,谁又能为我指点迷津。
    下了船,上了七彩石甬路,推开那扇半掩着的门,绕过那株茂盛的垂柳,还未至天心楼门前,明王就迫切地开口喊道:“婵娟姑娘,在下有事相求”
    明王行至门前,正欲伸手敲门,门却从里侧被人轻轻推开,众人齐齐望去,见一曼妙女子,身着百图服饰,面容灵动、安然。那女子微微行礼之际,目光从明王身上移到了其身后的一众人等,一一扫过之后,终落到了杨晋抱着的杨曦身上,若真真的命数如此,谁又能躲避得开呢,心知事情危急,女子并未寒暄半句,直接侧身摆手让过众人。
    明王见状,也没跟婵娟姑娘多说,转身冲杨晋说道:“杨副帅,快,把杨晋先抬到屋里”
    杨晋应了一声,便随着明王进了这天心楼,后边的秦叔安父女紧随而入,邢镖头只是侧立于门口,并未跟着进去。
    因这天心楼,只是婵娟姑娘一个人住,所以再没有多余的床榻,所以婵娟姑娘径直引着众人来到了其闺房之内,杨晋把杨曦放到床上后,众人的目光便齐齐聚到了婵娟姑娘身上,见得婵娟姑娘缓步上前,伸手在杨曦颈间摸了摸,又摸了摸杨曦的脸,最后把手落到了杨曦胸口那一层黑色凝胶的物质之上,面上徒显了几分认真之色,问道:“这个,谁涂的?”
    听婵娟姑娘问,秦月灵上得一步前,答道:“是我”
    婵娟姑娘转头看去,正见一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山野清泉般的自然灵动,虽面上有些哀沉,但那股随性而来的跳脱气,终是难以掩盖。婵娟姑娘又回首看向了杨曦,手搭于杨曦脉间,目光渐渐涣散,须臾,又重新聚焦,轻道:“气若游戏难行周身之脉,三魂七魄十去其九,一只脚落定了鬼门关,另一脚也已抬起,此人已死,只不过还未透”
    听罢婵娟姑娘所言,众人俱是惊骇,杨晋更是觉得这胸中像有万般巨石压住,难以自舒其气,左右挣脱不开之间,竟一口鲜血吐于身前,明王赶忙一把扶住行将跌倒的杨晋,不问其伤,而是转头看向婵娟姑娘:“三魂七魄十去其九就说明还有一魂尚在,姑娘神医妙手,务必救得一救”
    婵娟姑娘有看着杨曦思得半晌,道:“有得一法,可以试一试,东家先行带人下去,这里只留下这个小妹妹就好”说罢看了眼秦月灵,便又转了回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