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汪谈职场:愿你既能站稳脚跟,又能眺望远方汪宇》第34章 关注影响圈,不做公司里的“祥林嫂”

    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工作里面很多事,是可以关注的,但是不能改变的,这一类叫作关注圈。还有一类事,哪怕是100%的努力带来0.1%的变化,你能够改变它,叫作影响圈。
    前些天,我们团队讨论了一个话题——“请你说出工作里面哪些话不要讲”。话题抛出来之后,大家发言踊跃,到最后简直成了吐槽大会。伙伴们纷纷把自己以前看到的、听到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各种不要讲的话,统统讲出来了。我总结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些不该讲的话,绝大部分都是脾气不好、急性子的老板脱口而出的话。
    面对这种脾气不好的老板,或者管理风格比较雷厉风行的老板,我们能做什么呢?可以借助关注圈与影响圈这个小工具。那么,什么是关注圈,什么又是影响圈呢?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工作里面很多事,是可以关注的,但是不能改变的,这一类叫作关注圈。还有一类事,哪怕是100%的努力带来0.1%的变化,你能够改变它,叫作影响圈。
    回到刚才的问题,工作中遇到急性子的老板,很多人选择的应对方式就是抱怨老板。当你抱怨老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老板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你的经历和你的关注点就放在“关注圈”上面,因为你没法改变它。久而久之,心态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你会觉得没有办法了,会觉得“我运气特别不好”“我怎么这么倒霉呢?”“我老板什么时候被换掉?”慢慢地,你会进入消极的、被动的、无助的状态。反过来,如果我们能把关注点放在“影响圈”上面,哪怕你付出很多努力,只改变一点点,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努力是可以带来变化的,你能够改变现状。这就会给你带来积极主动的心态。
    说到底,关注圈与影响圈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技巧,而是一种心法,是心态调整的一个小工具。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关注圈”上面。职场上面有一类人,我们有的时候是避之不及的,他特别爱发牢骚,尤其时间久了之后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发现的问题确实是问题,但是天天发牢骚,说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间久了之后,你会发现,和他待在一起,自己会不断地接收他传递来的负能量,会觉得很难受。
    还有一类人,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比如打听别人的工资,这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大部分公司不允许员工这么做。其次,即使打听出来,这件事对自己也一丁点好处都没有。因为他知道周围人的薪水之后,可能会心理失衡,会难受。以前,我遇到过员工闹情绪,后来刨根问底问下来,原来是因为他觉得不公平,觉得公司给他的钱不如那个人多,少了几百块。他觉得自己很难受,很委屈。
    每个人在公司领取哪个级别的工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虽然公司会规定相关的标准,但是有上下浮动的空间。定工资这件事情,有多方参与,有前因后果,有这个人加入公司之前所在的行业薪水影响。另外,公司还会考虑这个人加入之后,团队内部的平衡,未来这个人的升值空间,等等。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不是简单地说这个人和我做的工作性质比较像,工作内容很像,通过我的观察觉得这个人还不如我做的好呢,他赚的钱比我多,我觉得不公平。
    其实,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工作。当你把你的关注点、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上,放在那些能改变的事情上的时候,久而久之,你在心态上就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未来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但是,反过来,如果把你的关注点、你的“力比多”放在了关注圈上,久而久之,你的心态就会变得很消极,就会变成“祥林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