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汪谈职场:愿你既能站稳脚跟,又能眺望远方汪宇》第21章 老板谈企业文化,我们真的很尴尬

    企业文化就是共享价值观,而价值观是在一个组织里面,一大群人天天在一起工作,大家对于某些事有共同认可的对错标准。大家都认可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越做越好。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传到中国来的概念,进入中国后就备受中小企业主的追捧,因为他们发现多了一个可以让员工拿得更少、干得更多的工具。我经常能看到有些理发店、房地产中介、小饭店门口一个领队带着一大堆20多岁的小伙子、小姑娘在门口跳操,各种喊口号、拍巴掌,我估计十有八九并不是心甘情愿那么做的,但没有办法。
    我曾在保险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给公司员工培训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我特别不适应,说实话是挺抵触的。培训开始之前,我必须说一句套话:“大家早上好”,这个“好”必须尾音上扬,而所有学员得回应“好!很好!非常好!!!OhYes!”“OhYes”必须得说,而且还得配合剪刀手的动作。直到离开这家公司,我依然对这种做法很抵触,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
    当然,我一下子举了两个反面的例子并不是要抹黑企业文化,恰恰相反,我是企业文化坚定的拥护者。因为当一家公司企业文化很强大的时候,它真的能够变成公司的竞争力,而且员工会以此为荣。打造企业文化是一个技术活儿,并不是投入一大笔钱就能马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很多时候做出来的东西是形似而神不似的。大家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最后一步怎么落地,实际上大部分都没有落地,都落到了墙上,变成了标语口号,但如果真的把企业文化做好了,那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记得我曾经服务过的一家公司搞过一次文化搭建研讨会。当时我问了总经理一个问题:“如果把咱们公司当作一个人来看的话,你觉得公司是男是女,是老年还是少年,脾气秉性怎么样?”总经理看着我,说:“这个问题非常危险。”他拒绝回答,但我相信他心里一定有一个答案,只不过他不想给公司贴标签,不想把他的观点亮出来而已。
    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都有和别的企业不一样的东西。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太虚啦,讲不清楚”,但是我想说,一家好企业的企业文化,是能够被讲清楚,能够被看到的,并不是在墙上看到,而是在员工的行为和老板的行为中看到。
    有一次,我和一位在联想工作的朋友聊企业文化,他举了一个例子,一直让我记到今天。他说:“企业的治理既靠硬的制度,也要靠软的文化,两只手都要有,而且两手都要硬。你看瓷砖是硬邦邦的,方方正正有边界。瓷砖贴在墙上,即使靠得再近,它的中间也是有缝隙的。这些缝隙怎么处理?就得靠白灰抹起来,硬的瓷砖就是制度,软的白灰就是文化。这就是制度一定有解决和覆盖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要靠文化解决。”
    企业之所以需要制度和文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员工的行为是企业希望发生的行为。比如说,制度可以规定员工早上九点钟开始上班,下午六点钟才能离开公司,但是制度没办法规定,在工作期间,员工吃午饭花多长时间,倒杯水花多少时间,上个洗手间花多少时间。
    当然,有的公司也有这些规定,但是这会增加很多管理成本。有了制度,就要有监督管理,就要有奖惩,否则的话,制度就流于形式了。
    这些林林总总的小事,是文化可以帮你搞定的。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要有主人翁精神,这一句话就能概括无数的场景。员工如果认可这一点的话,就算你不给他提要求,他也会主动自觉地去做,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用得好了,配合制度,是能让一家企业变得非常强大的。当年,中国有四大通信公司,叫“巨大中华”,就是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以下简称“华为”)。现在,华为一枝独秀,成长为一家世界级公司。华为到底做对了什么事,能够让它脱颖而出,现在变成这样一个体量和规模呢?
    1998年,华为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的时候,就发布了《华为基本法》。华为定义了很多东西,包括它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其中,第一条就是被业界广为传颂的“成就客户”。这对于华为来说真的不是写在纸上、印在墙上的一句空话,而是很多员工实打实干出来的。
    当年,同在电信行业工作的我,只要把自己手头的事干好就可以,但是华为的员工不是这样的,他把手头的活儿干完,还要把客户的活儿也干完。华为的工程师对于客户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其他公司的工程师还挺鄙视华为这种做法的,说他们的工作是“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调试,但从侧面能看得出来,用户的需求只要提出来,华为工程师就会尽全力去实现。当用户的需求提出来后,华为的研发团队就直接到现场设计,设计完就直接施工,设备安装之后教你怎么用,客户能不满意吗?
    当一家企业的客户也认同这家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时,这种企业想不成功都很难。但华为也只有一个,在更多的公司里,员工对于企业文化这件事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应付的,反正老板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内心并不认同。
    不少朋友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资本家的洗脑工具,就是让员工多干活、少拿钱。该怎么看呢?我觉得这答案有点道理,但只说对了一部分。搞企业文化当然是为了企业好,没有哪家商业机构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道德高尚的人。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要倡导企业文化呢?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企业的员工之间互相拆台,对于企业来说,它的内耗成本就很高。所以,企业才发自内心地希望,员工要团结,要就事论事。企业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有道德感的人吗?当然不是,而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老板们都去搞企业文化,是不是真的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让员工能够多干活、少拿钱呢?可能很多老板都这么希望,但真正实现起来确实非常不容易,绝大多数企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周围还有一堆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一旦企业提供不了让员工满意的薪水,竞争对手就随时可以把他们挖走。除非是你的企业极其强大,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光环。
    就像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名气很大,品牌也很响亮,但员工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和市场平均值比较接近,还不如那些名气没它们大的企业给的多,为什么?因为大家的逻辑不一样。大企业的逻辑是,我既给了你工资收入,还给了你一个很好的品牌,为你的职业能力背书。这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具有吸引力的,宁可工资少一点,也愿意加入强势品牌。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但如果仅靠单纯的洗脑,靠所谓的“文化建设”,就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多干活、少拿钱,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培训,当时一位剑桥的教授讲过一句话,非常触动我。他提到,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就是“控制”。
    企业文化有两种,一种叫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文化,一种叫做出来的文化。这两者的差距越小,企业文化越健康,对企业的帮助越大。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我又不是老板,企业文化和我有半毛钱的关系吗?”关系不要太大哦!为什么有人屡次跳槽都水土不服呢?为什么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在原来的企业做得很好,“空降”到民企基本上都“死翘翘”呢?不同文化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就好像大江和大海的区别,把这个池子里活得特别滋润的鱼拎出来,放到另外一个池子里,从咸水变淡水,它可能一下就“死”了,而且“死”得很难看。当然,也有一种鱼是既能在淡水里生存,也能在咸水里生存的,就是我们一直吃的三文鱼,但这种鱼确实很少,能够横跨两种不同企业文化的人也不多。
    对于很多人来说,跳槽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未来的发展,其他会看行业,看公司,看岗位,看薪水,看老板。这些还不够,还得看文化。我们在一种类型的企业里工作时间越久,换到另外一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的时候,会发现融入新公司越难。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新公司和老公司的类型差异很大,我建议大家提前去找新企业里面的人聊一聊,多问一些细节,这样能够帮助你判断。否则,自己一头扎进去,不适应再出来,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比较高了。
    说到底,一家企业的文化就是一家企业的脾气秉性,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老板的脾气秉性,企业里权力最大的人对于塑造企业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观其言,察其行,即使老板真的能说到做到,他的企业文化也只是开了一个头儿,也要他下面的人一致认可才行。有些老板想出来的企业文化看起来很美,但细想起来很“奇葩”,比如感恩、大爱,还有忠诚,我一直不是很认同这类企业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一个交换,我出卖我的劳动力、知识、体力、经验,换取我的劳动收入,这是一个平等而独立的过程。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除非老板和员工有其他方面的接触,否则很少会涉及恩情。
    简单地说,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共享价值观,而所谓价值观就是要判断对错的标准;是在一个组织里面,一大群人天天一起工作,大家对于某些事有共同认可的对错标准。这不是别人要求的,而是我们所有人自发自愿的。如果大家都认可,而企业也希望发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向上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企业越做越好。反过来,如果不是,那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墙上一套、心里一套。对于我们来说,选一个三观正的企业,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