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第1971章天子恩赐,妙谈乐章

    新年,总是能带来新的希望,即便是这个希望看起来……
    转眼间,新年渐近,不管如何,许县之中也开始张灯结彩,添了许多节庆的气氛。豫州士族百姓们出出入入,平日里也多了几分的笑脸,即便是荀彧那种明知如今曹氏局面动荡不安,并且又是心思沉重的,也偶尔会露出一些由衷的笑容,并且准备一些关于新年的事项,多少也放松了一些。
    许县之中的街道上充满着年关喜庆的气息,孩子们嘻嘻哈哈的跑动着,车辆与行人自街道上过去,相互之间也笑着招呼着。
    似乎喜庆的气氛也稍微冲淡了一些天气的寒冷,这片街市间,积雪被扫到一边,尚未有消融的迹象,堆得小山也似。
    一处酒馆之中的房屋内,布置合理的熊熊燃烧的火炉,一边给房间加温,一边保证着空气的稍许流通,房间奢华,珠帘之中,焚香的气息袅袅飞散,同时也有空灵优美的琴音作为伴奏,抚琴的女子身段优美,样貌明丽,此时倒是只做陪衬,不多说话。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只不过,怪异的是,在桌案之上,糕点之侧,碗中是茶水,而不是酒水。
    
    
    
    
    
    
    两个人看着茶,都忍不住微微叹息了一声。
    酒馆之中喝茶原本就是有些不合理,但是这年头,的事情多了,和一些更大的事情比较起来,这样的事情就似乎微不足道了。
    
    
    
    
    
    
    
    
    
    
    两人又是齐齐叹息。
    叹息之声和叮叮咚咚的琴音混合在一起,沿着缥缈升腾的白烟钻过了屋檐,往外溜走了。
    而这种议论,不仅仅是在酒馆一地,甚至其他地方也是不少,夹杂在许县新春的喜悦之中,似乎并不那么和谐,但是又好像很合理合拍……
    除夕的前一天,有中使宦者来到尚书台,代表皇帝刘协给与了值守的官吏慰问,表示天子的仁慈。
    来宣布皇帝慰问的,自然是一名中官,若不是颌下无须,甚至看起来比荀彧还要更加的中正忠实,气度不凡。
    荀彧刘晔满宠等人,纷纷拜谢。
    其余尚书台小吏也是一同而拜,毕竟他们也分得了一些东西,虽然不多,但是终究是个意思,天子所赐么,意义就不一样。
    中官发放完毕,便是急急要走,像是今天任务不小,周边都要跑一趟的样子。
    荀彧自然需要送一送中官。满宠和刘晔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一些别样的意味。
    上一次天子赏赐是在什么时候?
    似乎记忆里面很模糊了……
    一方面是因为刘协年龄还小,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绕,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刘协一直以来都比较窘迫,所以即便是想要送点东西,都不知道几难。
    不过怎么说,每逢重大节日,皇帝派遣中官到大臣之处慰问,这也是一种习俗,甚至对于一些日子过得比较紧巴一些的京都官吏来说,这些重大节日的中官使节,也会很受欢迎,毕竟随着这些中官使节前来的,多少都有一些精美物品。
    就比如说这一次,随着中官而来,一些蜡烛,桃符,香囊等等,未必是珍贵难求,但是都是新年用得到的一些东西,更有皇帝御赐的意味,更不能和平常物品的价值衡量了。
    这一点,让满宠和刘晔都比较惊讶。
    因为这些东西,价格虽然不高,但是品类众多,简繁皆有,若不是用了一番的心思,未必能配备齐全。这就很有意思了。
    按照刘协的性格,或者说从刘协的生平经历来说,刘协是很难懂得,或者说有这个心去了解一个普通士族子弟,百姓家庭当中新年所需的物品的,若是之前,即便是刘协想要赏赐群臣,多半不外乎就是一些金银钱财肉块锦布等等,不是说金银钱财等物不好,而是比较随意和空泛,像这样极其针对性的,适宜新年的众多器物赏赐,几乎是没有。
    而现在,似乎曹皇后,嗯,也不知道此事算是好事,还是……
    对于刘协的态度,许多许县的官吏,都是比较矛盾的。
    一方面是因为刘协毕竟是大汉天子,另外一方面是这个大汉天子只是个样子。
    这种相对来说极其矛盾的心理,导致很多官吏都是敬而远之。毕竟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当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天天都在面前,但是自己又无法解决的时候,下意识的逃避就成了麻醉自己的最佳方式。
    否则能怎么办?
    和曹操干一架?之前想那么干的,已经是有了榜样,就连旧友都说杀就杀,还有什么是曹操下不了手的?
    这也谈不上什么小人行径,自私自利,毕竟活着,是一个人的基本述求。平心而论,曹操对待一般的官吏,也不是凶神恶煞,苛求责备的,若是不侵犯到曹操的根本利益,一些小毛病小问题,曹操还是有一定的容忍度的。
    所以,即便是曹操独霸朝纲,架空了刘协,对于大多数位于中下层的官吏来说,可能有一些意见,但是这些意见不足以让这些人跳出来反对曹操,因为这些人同样也是权力的奴隶,顶多就是在无人的时候,感叹一番,吐槽几句。
    皇宫,是刘协的监狱,而权力,则是大多数许县官吏的囹圄。这些人虽然身份或有不同,但是同样都是权力的囚徒与奴隶,身在大汉王朝的最高层,出言则天下,闭口则万家,但是是否有真正的快乐,亦或是多少幸福感,便如同饮水,冷暖自知了。
    鲁先生说过,有钱的人的快乐,是想象不到的。同样的,身处于一个王朝的顶层左近,权柄近前,各种尔虞我诈、相爱相杀,大概也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
    人的心胸智慧,大体上是来源于经历,或者说成长的环境,所以刘协的心胸智慧么,原本很通透,通透到几乎很浅白,但是现在么,似乎有了一些变化。
    满宠和刘晔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各自心中多半都有了一些计较。
    荀彧送走了中官,然后转身回来了,看了看堂前的那些器物,沉吟了片刻,便让满宠代行分发给众人……
    分到刘晔手中的,是一对蜡烛,两个香囊,十张桃符,还有宫中画的一些年画之类的小物件。
    刘晔将画展开。新年画作么,肯定都是一些吉祥寓意,美好事物。比如松柏龟鹤等等。
    荀彧头都没有抬,就像是根本没听见。
    满宠看了一眼刘晔,什么都没有说。
    略微看了看之后,刘晔也将画作放下,继续忙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就像是方才只是不经意的品鉴一般。
    年时诸事,琐细充实,都要在值守的最后一天办好,尽可能不带到新年去,所以三人也是忙碌到了下午时分,才算是基本做完,不约而同露出了有些疲惫的神色,然后揉着有些发酸的手腕,道上一句新年好,纷纷回各自家中。
    除夕夜,各家团圆,皇帝也不例外,直至初五才会临驾大殿,飨宴诸爵、散、勋并诸番使节。
    然而,在刘晔刚走到家门之处,就从对街拐角处出来了一名黄门,拱手叫住了刘晔,表示天子有请……
    刘晔有些皱眉。
    黄门宦官点头。
    
    刘晔无奈,登上了黄门的车辆,摇摇晃晃往皇宫而去。
    临近大殿,刘晔听见了一些礼乐之声,微微睁开眼看去,只见到大殿基座之处,有一些乐师在奏响礼乐,曲目典雅隆重,颇有气度。
    一旁一直都在观察刘晔的黄门宦官赔笑道:
    刘晔点了点头,却抬头看见阳光斜照在大殿的一角,显得半边大殿辉煌,另外半边确实昏暗,心中不由得一动,便重新催下眼帘,不再旁顾,直至走进了大殿之中,拜见了刘协。
    刘协身穿便装,见到了刘晔便微微拱手,表示歉意。
    大殿之外礼乐叮咚。
    刘协说道:
    刘晔微微苦笑,但是依旧依照刘协的话,往前进了一段,坐在了丹阶之下。
    绵密流畅的曲乐声从大殿之外传来,各种乐器配合无间,虽说当今的刘协不复当年大汉盛世的时候皇帝权柄,但是宫中乐师平日里面就是靠着这些乐曲吃饭的,自然是熟练得不行,哪里还用得着在除夕之夜之前,还要特别加以练习?
    那么这些乐师在大殿左近,奏响乐曲的目的,也就是剩下了一个。
    刘晔微微叹息道,
    刘协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然后指了指一旁早就备好的一些额外的器物,也是些香烛沉香之类的小杂物,说道:
    刘晔是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和刘协属于正儿八经的同宗,所以新年之前,特别请来多赐一份新年之物,也不是说完全说不过去。
    刘晔点点头,并没有说刘协这样的举动在曹操眼里根本就是无用功。毕竟刘晔,也还是姓刘。
    刘协也知道时间紧迫,便直接说道:
    大殿之外金钟响起,但是刘晔心中却盘旋起来,注意力都放在了刘协的问题上,似乎都感觉殿外的音乐声都断断续续起来。
    刘晔缓缓的说道,
    刘协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又说道:
    刘晔看着眼前血红色的丹阶,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刘协听得见,
    说完,刘晔微微抬头,看了刘协一眼。
    刘协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刘晔继续说道,
    刘晔再次看了一眼刘协。
    刘协点首,表示这一次就比较明白了,
    刘晔摇了摇头,说道:麻蛋,三选一都能错,这个陛下真是……
    刘晔继续说道,
    刘协缓缓的点了点头。
    刘晔瞄了瞄一旁为自己所准备的那些所谓,觉得自己说得太多,多少有些亏了,便拱手表示自己才学浅薄,只能说这些了云云,然后就告辞出来了。
    刘协想要挽留,但是又有些犹豫,迟疑之间,就只能放刘晔回去了。
    刘晔捧着新得的蜡烛沉香等杂物,正转过了宫殿一角,迎面差点撞上一人。原本放在漆盘之中的物品也是掉了几样在地面上。
    刘晔微微一愣,这就是早上去了尚书令,宣扬慰问的黄门宦官,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似乎跑了不少地方?
    差点撞到刘晔的黄门宦官连声道歉,然后手脚飞快的将散落在地上的东西收拾好,然后点头哈腰的却动作熟练的一边帮刘晔整理,便顺手将刘晔手中的漆盘接过,目光飞快的巡游了一边,口中却麻溜的说道,
    刘晔微微偏头看了看,然后笑道:
    黄门宦官也不强求,双手将漆盘奉上。
    刘晔接过,便缓缓的往外走了。
    宦官眼珠转悠了几下,然后又奔到了大殿左近,抓住了一名在殿角的小太监,低声说道:
    小太监低声说道:
    黄门宦官斜眼看了看大殿之外,台阶之下的那些还在演奏得乐师。
    似乎说得通,但是也似乎还有些问题。
    刘晔出了皇宫,然后看着手中的漆盘,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方才差点撞上了他的那个黄门宦官,似乎姓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