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倾城谋划师夏一心司昭南》第56章 那是做给外人看的

    秋去春来,时光匆匆,一转眼,夏一心在九罭已经工作两年,公司从刚来时的10多个人,已经发展到50多人,各个部门的制度也规范起来,夏一心从隔断办公室搬进了封闭的玻璃房办公间,从窗口看出去,不再是密集繁忙的商业大楼,可以瞥见内庭绿荫植被。
    办公桌上每天都会的新鲜的花送来,有时候是小雏菊,有时候是向阳花,这是司昭南送的,担心被同事闲话,她都说是自己订的,想让办公室多一点轻松的氛围。
    夏一心去茶水间泡咖啡,出来的时候,看到司昭南引领着几个人往楼上的总裁办公室去,走在司昭南后面的是一个年约60多岁的男人,穿着正装,个头不高,却眉目威严,她看着得眼熟,仔细回想,才确定是摩托大王霍光宗。
    他跟父亲是同一期做摩配生意的人,在经历了商场竞争,岁月沉积后,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尽管她已经远离摩配这个行业,但对于父亲的思念,从小耳目有染的见闻,她偶尔会关注一下这个行业,看一些报道和杂志,听说霍光宗前不久兼并了一家生产传动装置的工厂,他来‘九罭’,看来他的经营并没有外界所宣扬的那样风声水起,所向披靡。
    秘书过来叫她:“夏经理,司总让你过去。”
    夏一心去到司昭南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他和霍光宗,跟着霍光宗来的几个人在隔壁的会客室休息。
    桌上泡着茶,闻香味就知道是顶极的明前龙井,这茶,司昭南只拿来待贵宾。
    司昭南向霍光宗介绍着:“这位是夏一心,我这里很优秀的项目经理。”
    霍光宗愣了一下,才说:“你就是夏翔文的女儿?”
    她点头:“夏翔文正是家父。”
    霍光宗笑着说:“真是虎父无犬女,夏老兄有你这么一个优秀女儿,会觉得骄傲。”
    她知道这是客套话,这些年听太多了,有点麻木。
    他话里带着亲分,但父亲跟他并没有多少交集,那时的霍光宗只一间生产仪表的工厂老板。
    她向对方伸出手:“我可是久仰大名。”
    待她坐下,霍光宗开始直言:“我也是听了秦老哥的介绍,才上这里来的,我经营的光启产业,你们应该是知道的。”
    司昭南说:“光启主要做出口业务,霍老可是国内名符其实的摩托大王。”
    听到夸赞,霍光宗眼里颇有几分自豪和得意,他说:“前段时间我收购了一家生产传动装置的工厂,收购花了近6000千万的现金,但接手后的工作没有预想的顺利,我希望你们能给一套合理的方案,让这个工厂能顺利融入到生产线上。”
    这个问题就表面而言并不难解决,但霍光宗找上门付高额的咨询费用,想必这其中问题很多,也很复杂。
    司昭南说:“有客户信任我们,这本身就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认可,我很愿意为你效劳,你跟秦老板是熟识,想必他也跟你说过,我致力于为每个客户解决难题,真诚以待,我也希望客户以同样的真诚给予我了解的空间,把握信息的正确性。”
    要让对方帮你解决问题,你就要帮助对门找准问题,霍光宗点头:“那是当然。”
    司昭南说:“这个项目我会亲自负责,夏小姐当我的助手。”
    老板亲自出马,又有对摩托行业颇有渊源的夏一心,霍光宗信心满满,似乎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他说:“那你安排一下时间,到时候我会派秘书亲自来接二位。”
    送走霍光宗,夏一心站在原地发愣,司昭南问:“在想什么呢?”
    她说:“有点感叹,如果我爸没有失踪,我相信现在站在这个行业顶端的人应该是他。”
    茶还没凉,司昭南说:“坐下把茶喝完再回办公室。”
    她呷了一口茶,发泄着心里的不甘:“10年前,中国的摩配行业正值混乱的时候,很多制造商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大家都把竞争放在摩托的动力,载重和速度上,我爸就已经看准未来的前景,那就是环保和人工智能的运用。”
    她问:“你知道我父亲是做什么起家的吗?”
    因为感激夏父对他的帮助,他也时刻关注着夏家的动向,他说:“夏爸爸最早是汽修工人。”
    她点头:“我爸有时候会给我讲以前的事,他每每说起爷爷,就特别的自豪,朝峰的前身是一家叫做国豪的零件厂,爷爷是车队的队长,我爸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带着他出车,那时候有车坐可威风了,他也是耳目有染,14、5岁的时候就敢拆发动机,修轮胎,有时候队里修车缺人手,就会叫他去帮忙,也是因为喜欢倒动这些东西,考上大学也不去念,爷爷没办法,最后让他也进国豪当了一名司机。”
    她突然伤感起来,眼眶微微发红:“我爸失踪前就在着手发动机能源的改造,用电力代替汽油,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他那时就已经看准环保和智能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把眼光放到了国外,国外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能源消耗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后来事实也证明,我爸的设想是对的,霍光宗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率先抓住了这个先机。”
    霍光宗的起点比父亲好,他出国留过洋,那个时候的留洋生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实业家,他经营的仪表厂在西南地区小有名气,在公司运作成熟之后,也把眼光放到了国内的摩托行业,在得知一家发动机企业研发出性能卓越的电力发动装置后,开始合作,迎来了事业的辉煌。
    正因为‘光启’生产的电力摩托车在环保和减排上的成绩,轻而易举就拿到了出口的订单,光启才能在层出不穷的摩配行业里鹤立群鸡。
    他轻抚她的肩头,表示安慰:“别再回忆过去,像夏爸爸一样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你也会有自己的事业。”
    收拾好行李,司昭南带着她飞往滨江市,滨江市是有名的机电工业之城,地处平原,附近省市对摩托动力车使用比较广泛,助力了摩托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而C市有内地最大的港口和集装厢码头,更有力于进出口贸易。
    霍光宗派了秘书来接,把他俩安排在滨江市的一家豪华五星饭店里,为了突出工作的严肃,不能明示两人的恋爱关系,司昭南是老板,安排在尊享豪华的8楼总统套房,她侧安排在普通的标间,6楼。
    秘书说明天9点会派车过来接两位去光启产业的总部跟霍光宗及股东们会面。
    酒店房间里放有滨江市的简介,夏一心拿起来认真的看了一遍,正是工业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繁荣,外来打工人口的数量已经远超当地居民,不过除了钢筋水泥的工厂和轰鸣运转的机器,这里还是有悠闲清静的旅游圣地,佛光寺和红翠岭。
    红翠岭的名字听着俗气,却因为最近一部武侠剧而名声在外,那里遍植桃林,春天更是十里桃花,犹如仙境。
    司昭南说:“明天就要开始工作了,你还盘算着去玩?”
    她打趣着:“还是某人告诉我,要劳逸结合,去外地出差先找准休闲的地方,得空的时候就去放松。”
    他玩笑:“你已经学以致用,看来要饿死师傅了!”
    长途奔波有点累,司昭南提议就在酒店的餐厅用餐,然后回休息,说不定明天一去光启实业,就会给他们一个大‘惊喜’,得有充沛的精力去应付。
    两人坐着靠窗的位置,一边欣赏城市夜景,一边享受当地的特色菜肴,夏一心说:“你一来C市就抓稳了秦伯伯和天临集团,他们介绍来的项目还真不少,回去得好好谢谢他。”
    司昭南笑着:“我算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她说:“那我就安心靠着你这棵大树。”
    “我过会儿要处理公司的一些邮件。”他突然凑近她,压低声音:“我到服务台多拿了一张你房间的房卡,11点左右,我去你那里。”
    她的脸红得像煮熟的虾子:“你不是说要严肃态度,保持距离。”
    他笑着:“那是做给外人看的,你是我的内人。”
    旁边座过来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休闲装,应该是下班后和朋友在这里聚餐,男人问:“我刚才听到你们说天临、还有姓秦的老板,我想请问,你们是霍总经理从C市请来的,什么咨询管理公司的人吗?”
    司昭南起身:“请问您是?”
    男人客气的伸出手:“我是光启产业集团的副总,卢况升。”
    司昭南客气:“幸会幸会,我是九罭咨询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我叫司昭南。”
    闲聊中,她才知道这家酒店也是光启的产业之一,光启的客户接待都在这里,而且光启的员工在这里消费有很大的优惠折扣,因此这里就成了光启员工的休闲娱乐场所,他俩在不经意间,已经跟光启的很多人打过照面了。
    卢况升说:“我一早就听霍总说,要去请一位‘高人’来指点公司的内务,我就不明白了,什么样的‘高人’能有我们这些在光启工作了十多年的人,更了解‘光启’?”
    司昭南不知道他是故意刁难,还是真的不了解管理咨询这个行业,但他还是用恭敬的姿态问:“卢先生,你有没有听过‘效率专家’这个说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