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宇冯玲》第861章 中西医之争

    刘泽宇拗不过他们,便让他们回去请示家里或者门中长辈,毕竟他们是有门有派的,要拜入灵修宫中还需家里或者门中长辈同意。
    自上古之后,仙缘就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如今三位晚辈好不容易有这等机缘,那些长辈哪会拦阻,恨不得自己都能拜入灵修宫,好得窥天地奥秘,长生之道。奈何江林仙境虽然灵气浓郁,但地方就这么大,仙灵之气总量有限,刘泽宇是不可能广开大门,接纳五湖四海的玄门同道中人,关于这点他也早已跟关子瑜等人说明,否则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厚着老脸求刘泽宇收他们入门。
    在玄门大会上,刘泽宇跟关子瑜三人虽然交情颇好,但三人毕竟只是玄门中晚辈,他总也得考虑吴玄离等人的感受,三人既然入得门来,便让他们拜在张星岚门下,也顺道让张星岚把他们纳入他那特殊部门中。如此一来,倒也不至于让这三个年轻人像吴玄离、无名剑仙、大脚仙这老一辈一样,整天在仙境中修炼,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还可以为国家出点力气,也算是刘泽宇间接为国出了力。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奥秘从刘泽宇的口中缓缓吐出,回荡在仙境之中,不仅吴玄离等灵修宫弟子听得沉醉其中,就连那仙境中的飞禽走兽似乎都受到了些许感染,竟然也一一安静地或趴伏在平地上,或站立在枝头,双目看着刘泽宇,目中不时闪过一丝不同与普通飞禽走兽的目光。
    ……
    刘泽宇在江林仙境开坛布道,他的三位世俗中的医学弟子此时正在江林县中医院坐诊。
    杨向荣是去年九月份成为刘泽宇的硕士研究生,到如今还不足一年,但就这不足一年的时间,躲在江林县中医院这种小地方坐诊的杨向荣的名气却几乎已经传遍了整个江东省。现在每个周三到周五,有杨向荣坐诊的时间段,江林县中医院都是人满为患,一大早排队挂杨向荣号的病人可以从门诊大厅一直排到中医院的大门口。
    因为杨向荣的缘故,江林县中医院的收入都增长了许多,在这里工作的医生的收入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因为这层缘故,医院上下的人对杨向荣是又敬佩又感激。敬佩的是他的医术,感激的则是他带给他们的收益。也正因为这样,中医院上至院长下至护士都想留住杨向荣,而单位要留住一个人,除了名利职位还能有什么呢?所以现在杨向荣已经晋升为了江林县中医院副院长。
    坐在专家门诊室里,看着一个病人出去,一个病人进来,有时候杨向荣就忍不住会去想,谁能料到,他这样一位在中医院默默无闻了近二十年的“老咸鱼”竟然也有这么一天呢?每当想到这个,杨向荣心中就对他那位年轻的老师充满了感激,就越发牢记老师的教导,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如履薄冰,丝毫不敢大意,更不敢端架子。而他这般看病的态度,也让他的名气越发响亮起来,所有到他这边看过病的人,无一不对他称赞有加。
    “这些人真没素质,这里是医院又不是菜市场,怎么这么乱哄哄的。”候诊厅,本来就对一路颠簸来到江林县这种小地方看病,又排了好长时间才挂到号很不满的霍夫侍卫长,看到候诊厅乱哄哄的,不禁皱起了眉头,一脸鄙夷地嘀咕道。
    “刘先生,这些人都在说些什么?”戴着一副茶色墨镜的女王陛下倒是没什么不满,而是好奇地问随行翻译,她看得出来,那些人的表情都很激动。
    “回女王陛下,这些人是在谈论杨向荣医生,说他医术如何高明的事情。”刘翻译心翼翼地回道。
    基诺维兰国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华国人年轻一代中懂英语的还是有不少的,但懂德语的却极少,尤其像这江林县县城中懂德语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刘翻译直接称呼戴安娜女王陛下,倒也不怕周围的人听到。
    “哦,那这些人都说了些什么?”戴安娜女王闻言不禁越发好奇地问道。
    “这……”刘翻译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为难尴尬之色。
    虽说是一名翻译,但怎么说也是华国人,刘翻译并不想让身边这位基诺维兰的女王看低华国人。可这些病人说的话未免太过离谱,真要翻译给女王陛下听,倒显得华国人愚昧无知,可如今女王陛下问起,照实翻译却又是他的职责所在。
    女王陛下见刘翻译支吾,黛眉不禁微微一蹙,显然是有些不满翻译的反应。
    刘翻译见状心中一惊,就再也顾不得多虑,照实翻译道:“坐在我们前头的那位中年妇女刚才说的是她村里有一位得了顽固性皮肤病的病人,看了许多中医,西医都没办法治愈,最终是杨向荣医生开了几剂药把他给治好的。坐在我们右边的那位老人说的是,他有位堂叔,得了早期胃癌,但因为已经年近九十岁,不宜动手术,后来吃了杨向荣医生给开的药,现在已经转好了。还有坐在我们左边那位姑娘她一位同事因为工作压力大,得了顽固性失眠症,也是杨向荣医生给治好的。这些人大体在谈论的都是这些有关杨向荣医生治好病人的事情。”
    “真是荒唐、愚昧、可笑,我看这些人应该就是你们华国人说的医托。你说的这些病,就算我们西医往往都束手无策,没办法治愈,哪有什么药物效果竟然这么好,一吃就好。如果真这么厉害,还要我们西医何用?你们中医早就迈出国门,被全世界认可了。尤其你刚才提到的胃癌就更是愚昧可笑了,哪怕是早期胃癌,除了手术能彻底根除之外,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药物能彻底治愈的,要真有,那这人早就可以得诺贝尔医学奖了。”同女王陛下一起来的还有御医伯格先生,他听了刘翻译的话之后,忍不住面带讥讽鄙视道。
    “是啊,戴安娜女士,我觉得这杨向荣医生倒不像是医生,倒是有像是医疗队伍中的骗子。那蔡光济等中医专家,说的话至少还算靠谱,可这些人说得全都是离谱荒唐,不合科学的事情,我看我们不看也罢。”侍卫长霍夫先生也紧跟着说道。
    “伯格医生,霍夫先生,这个,这个中医跟西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西医更多的是借助外在力量,比如先进的医疗设备,比如早已经发明出来的药物,当然我并没有否认西医个人医术水平的意思。”
    “但总体上讲,中医和西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医更侧重的是个人的医术水平,你们看中医诊断病症是不用医疗设备的,这时诊断的准确与否就全靠医生的本事,这种本事是没办法像西医一样普及的,他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有优秀老师的教导,更需要他本人的努力和天赋。”
    “还有中医开的药,也跟你们西医不一样,你们西医的药物都是已经开发好的,都是经过临床试验,现成的,但中医开药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根据他们从病人身上诊断出来的病症,对症下药的,可以说每一张药方都是他们开发出来的药物,随时都是在变化的,这时开的药是否有效,全凭医生的医术了。所以有些病这个中医不能治,那个中医却能治,因为这是要看医生的医术的,这跟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就像那早期胃癌,西医中只要是肠胃外科医生,都能给病人开刀切除治疗,但对于中医,这类病恐怕只有个别医术特别高明的中医能治疗,绝大部分的中医都是束手无策的。当然这位杨向荣专家是不是真有这么高的医术水平,还是徒有虚名,只有等女王陛下看过之后才能下最终定论。”那刘翻译倒是有些爱国之心,他虽然心底也认为候诊厅里的病人说得太过离谱,八成还真有可能是医托,但见伯格医生和侍卫长如此贬低嘲笑中医,却还是不甘心地反驳道。
    “你们华国有一句话叫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看病都是如此随意,全凭医生主观下诊断,甚至医药也是全凭他们的主观意见开出来,这医生的医术稍微差一些,或者稍微大意一些,那病人的安危岂不是一保障都没有?”伯格医生闻言脸上的讥讽不屑之色更浓。
    他是西医,而且还是能给女王看病的西医,在O洲西医圈子中也算是有名气,自然是打心眼里瞧不起中医。
    不过伯格医生说的话却也是现实,华国的中医不被国际上承认,其实说白了还是没有一个可以行之有效的条例参照,随意性太大。不像西医,通过先进医疗设备检测出来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一是一,二是二,一清二楚,哪怕换不同的医生来下诊断,根据影像等检测结果,得出的诊断结论还是一样。
    伯格医生的话说得刘翻译无语反驳,表情颇为尴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