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旗杨》第一百七十一章 评价

    成公英从何苗府中走出之时,何苗亲自相送,直出府门。
    成公英走出百步远后,感到背后注视目光的消失,成公英不动声色的继续向前走去,再有两百步之后,成公英才转入一街道之中。
    成公英一走入街道之内,周围无所事事几名地痞模样的立即站了起来,隐隐的把成公英围了起来,更有几人分布在道口,观察四周。
    一人身穿武士服,也上前跟在了成公英身后。
    “大人,没有人跟着。”武士低声道。
    “何苗现在要重用我,自然要取信与我,身后也不会有人跟着。不过小心一些还是好的。”
    “是。”
    “张英,不用如此拘礼,你也是战场上厮杀过来的,军中男儿,又哪来这么的多的礼仪。不要动不动就施礼行礼,周围的人会看不出来?”
    “是小人疏忽了。”张英微微躬身,说道。
    成公英也只是微微摇头,并不说话。世人皆以为西凉兵毫无军纪,却不知道西凉兵之军纪之严,国之罕有,几乎比得上昔年大秦之军纪。不过是因为西凉穷困,将领多有纵容手下抢掠之事,在加上中原士人的宣扬,也就有了这种结果。却不知道军营之中,战场之上,士卒稍有不对就可能是斩杀的结果。军纪之严可以预见,只要领兵将领有心维持,就绝不会出现抢掠之事,就是一支军纪鲜明的仁义之师。
    军纪严厉是一回事,遵守礼仪又是另外一回事。军中士卒能够知道在见到大官时跪下就行了,军营之中又不是学堂,谁也不会闲着没事教导他们礼仪,而且军中一些将领知道不知道那些礼仪是什么,都是问题。而且士卒又多是普通百姓出身,识不识的字都是一个问题,教他们礼仪比起训练新兵都要难上三分,因此根本没有将领会花时间去训练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士卒只要知道跪下就能应付的了许多事情了。
    天下军队之中,除了羽林军为皇帝亲军,要经常面对皇帝,因此礼仪上绝不会有着疏忽。不过这许多年过去了,天下承平日久,“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羽林军也有些流于形式,也就是最近两年,才有着一些好转。
    而杨奇军中军纪本来就是诸军之冠,军纪之上甚至详细的写出了每一次吃饭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甚至连人大解的时间都有规定,规定之详细,几乎令人发指。而杨奇军中重视礼仪,却是因为杨贵和杨瑞二人,成公英也不知道二人究竟是抱着何种念头,在军营之内,推行礼仪,二人开始时是杨奇麾下的亲兵统领,亲兵突然重视礼仪,自然上行下效,在军中推行开来。
    张英的礼数在成公英看来,简直都是破绽,但是一个军人能够如此已经是实属不易了。而且在杨奇军纪森严如铁的军队之中,有了礼仪之后,等级更是森严无比。护卫成公英的人皆是杨奇以前的亲兵,最早接触这些的,要让他们改掉这些东西,比出生于礼仪大家的世家子弟都要难上三分。
    知道这一点,所以成公英也不过是微微摇头而已。
    心中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从这些天的观察看来,何家两兄弟,确实不像人想的那么简单。“但也不怎么样,心中犹疑不定,没有坚定的决心,摇摆不定。多谋而少断,不,比这还要差上许多,而是决定之后还会更改。相比起来何进还要好上许多,至少在保存自己的家族上是没有任何的动摇,其他的不说也罢。至于何苗更是不堪,就拿今次来说,心中实际上一直都是对成公英保持着怀疑,今次也已经认定了成公英是细作,结果却仅仅因为成公英一点点小小的计谋就有改变了主意。或者当在成公英解释的时候,何苗在心中也替成公英做出了解释,这根本就不是少断了,而是无断。当然普通人这样也是正常,但如果一个人做到车骑将军这个位置,还是这样,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何家两兄弟如果只是这样,现在因为皇上莫名其妙的中毒,二人性格上就算是有些缺点,也因为大势的趋向,而变得无关紧要了。但新朝建立之后事情才是真正开始。那时新朝的权利争夺,才是新得开始。那时他这个大将军能不能像前几任一样的掌握大权,就不得而知。不过这样也好,更有利于之后董卓他们计划的进行。”成公英如此想着。
    “张英。”
    “在。”
    “你把消息给杨奇送去,就告诉他一切计划都进行顺利,就这些了。”
    “诺。”
    一行人渐渐远去。
    杨奇接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情了,射声营驻扎在北邙山的一个山谷之中,四周的山头上也被汉军所占领,在这一带形成了一个汉军的完全占领区。从某种状态上来讲现在的汉军说是汉军,更像是山大王,不过比那更专业一些。
    张英排除的信使是被人押入军营之内的,也还好张英派人的时候,选的是亲兵营中的老人,知道看风色,在周围的汉军围上来的时候就放弃了反抗。要是一个热血新人,说不定已经被斩杀于地。
    杨奇看完手中的信件之后挥手让来人退下,独自一人思考着。李儒和董公二人制定的计划,杨奇自然是知道的,等皇上发现靠他自己的力量不能够解决的时候,肯定会让董公领兵进城。到时董公就有了合法的名义,然后以借天威,以雷霆之势铲除障碍。而皇上为了天下的稳定,即便不为了这些,为了皇室的安危,也必然要让中枢有着足够的力量,而且宦官和外戚的铲除可不是仅仅雒阳城中首脑铲除就行的。他们还有亲旧在各地任职,有县令,有太守,州牧,还有将领。一个不好就是遍地烽火,中枢必然要有能够震慑天下的力量。
    皇甫嵩又在西凉遇到了麻烦,王国身死之后,韩遂并未就此认输,而是以阎忠为帅,收拢兵马。皇甫嵩已经被困在了西凉,也就只有董卓一人。最后董公说不定还是辅政大臣。
    当然计划的很好,但也要成功才行,根据得到的消息,陛下也就是这几个月了,虽然董卓得到一些雪莲,和人参,能够多吊两个月的性命。董公的计划之中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着进城的名号,必须有着合法的手续,而不能是私自带兵进城。这一点尤为重要,是董卓能不能在雒阳站住脚主要条件。而其他的布置也都要董卓在雒阳站住脚后才有用,否则不过是一场空而已。
    最重要的是,在让董卓进城之前,皇上究竟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甚至能不能看到他自己变革的失败。这一点不是人能够算到的,唯有看天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