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争雄之李元霸别传》续戏说金庸

    台湾的李敖,写了一篇奇文,名为“金庸式的伪善”,文中指斥金庸坐拥亿万资财而割舍不下又自诩信佛,其实是欺人之谈。大陆的何其亨,也有一篇妙文,题曰“戏说金庸”,却说金庸前身曾系一代名妓,谓世人迷金庸恰如声色之溺,金庸之害也深。
    李敖本是个狂人,凡事总要跟世俗名流唱反调,见大家都去吹捧金庸,就别出心裁,偏偏说他是“伪善”的。李敖对金庸嗤之以鼻,说:金庸恋名利而难舍,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信佛,分明是“作秀”!用辞虽然刻薄,道理却说得明了,因此听来,倒让人觉得言之有据,一针见血。
    何其亨何许人也?名不见经传,赫然以“佛的眼光”将金庸小说视为一种“声色”,又俨然看透了金庸的“本来面目”,一语道破,点出明末一代名妓国色陈圆圆曾是金庸前身云云。如此耸人听闻,匪夷所思,也不知金庸先生听了会作何感想?
    显然,所谓“陈圆圆曾是金庸前身”云云,在世俗的见地里,终究是个无法求证和理解的命题。但是,如果把这种说法当作一种隐喻,一种象征,那么,金庸小说的魅力也就非常传神地被一笔勾画出了。在我看来,何其亨先生的“戏说金庸”,慧眼独具,妙绝天下,实在是自有所谓“金学”以来诸子百家论中最令人耳目一新、也最令人倾倒叹绝的品评。
    可以说,金庸是武侠小说家中的“独孤求败”,其身手和剑法可谓深不可测,所向披靡。可是,一遇上何其亨先生的“慧眼”和“法力”,就象《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碰上了葵花宝典。“戏说金庸”一文,恰如东方不败手中的那根绣花针,一出手便点中了金庸身上的要害“妙穴”,一招之间,就破解了金庸之“谜”。金庸这一生应该不感觉寂寞了,因为中国大陆有人能如此深刻地了解他。
    以一种戏说的笔法来评论金庸,也许是对金庸小说整体观感的最好的表达方式。如果说金庸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声色”,那么,金庸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和故事,说穿了都是一种“戏”、一种为了取悦观众的“优伶作态”。我们读金庸小说,其实就象看戏一样。不同的是演戏的是“一代名伶”,惊采艳艳,风情万种,愚痴如我辈,无不为之倾倒。可是,当我们几乎被彻底征服之后,这个优伶便开始随心所欲,任性而为了。这时候,她的表演已不完全为了取悦我们,一大半倒是为了娱乐自己,到后来则几乎是洗尽铅华,放浪形骸,完全以一己的本色来纵情作态了。到最后,面对他的观众,金庸居然显露出另一种面目、另一种脸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到最后金庸写出了《鹿鼎记》这样的作品和韦小宝式的主角的原因所在。
    金庸小说迎合了中国人文精神需求中的大众口味,他把那些令人赏心悦目、令人心弛神往的传统情感、理念和幻想都化入了独具魅力的武侠世界。他的成功,在于他的文字几乎完全抓住了我们的内心和欲望,极大地娱乐了我们的“精神感官”,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读金庸小说而乐此不疲而长盛不衰的根因所在。事实上,金庸小说中的漏洞和牵强也太多,只不过天才的文采掩盖了致命的缺陷,它的精彩使我们忽略了它的荒诞,就好象我们在欣赏一代名伶作戏,完全被她迷离的神貌和绝妙的演技所迷住,哪里还有心思去深究她道具服饰的对错和角色剧情的真假。
    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小说”。这样的风靡程度也只有北宋时的一代词人柳永才能相比,所谓“凡有水井处必有柳郎词”。柳永词之所以流传深广,跟他词曲中奢靡婉约的情色内容有很大关系。柳永常出入歌台舞榭,与曲坊中娼伎、优伶、风尘异人多相往还。很难说金庸的宿世与故事里跟柳永的没有相类之处。假如真有前生来世,那么为什么金庸的前生就不能是那个名色满天下的陈圆圆呢?他曾说,在“写《侠客行》时,于佛经全无认识之可言,也是在后来才开始诵读全经。”原来他在创作那部充满禅意和机趣的《侠客行》时,立意竟与大义暗合,也觉得“此中因缘,殊不可解”。金庸在暗示什么呢?看金庸传记,没有涉足云南的记录,可是他写起滇南人物风情,真是传神生动。明末清初的一代美人陈圆圆随平西王吴三桂归宿云南,最终遁入了空门,得到善终。没有宿世的妙因异缘,哪里来今生的绝代传奇?也许,陈圆圆曾系金庸前生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读金庸,可知其胸中大有块垒,难道果真是前世不解的情结化作了今生武侠世界的万千仪态、无边风月、夺人声色?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圣人的意思是说,他从来没见过人们喜好德行就象喜好声色那样投入的。从人们对于金庸小说的痴迷,可见人确是一种甘为声色所迷的动物。以至何其亨先生慨然而叹:世人喜好金庸小说,恰如人溺声色。声色之害,有甚于谋财害命者。
    如果说金庸真信佛,那么他也应该相信前生来世之说罢。可是,年过七旬的他,是否已了悟自己的前世来生?如果确如李敖所言,金庸实乃佞佛“作秀”,那么,金庸以今天的成就与盛名,仍汲汲于名利场中,更欲为人师表,自鸣得意,如此作态,也真算得上是执迷不悟了。
    (此文曾以弦戈为名发表于《白鹿书院》网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