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之风云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掀开万阳改革的帷幕

    万阳市成为国家第一个经济改革实验区,是为了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举措,同时也是一个开先河之举。虽然国家和有关省市已经开始在极个别的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局部和单纯的经营自主权的改革的难度,远不能和一个两百多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的整体经济改革相比较。因此林海回到了万阳市以后,首先就对先期的宣传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了解。
    虽然中央文件已经明确了设立经济改革实验区的目的、列出了第一批进行改革的范围、赋予了实验区超出其它同等行政区的权限、甚至允许其对一些政策可以灵活掌握,但实验区的工作到底怎么样来起步,效果会如何?可以说除了林海以外没有一个人头脑是清楚的。
    所以要让大家对改革有一个全面、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尤为重要。
    林海浏览了河中日报和万阳日报以及广播电视等媒体所做的宣传,觉得虽然声势很大,把需要进行改革的一些主要方面也列举了出来,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一些剖析。但总的来看,还是官样的口号以及一些改头换面的万金油理论比较多,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说很难给予一些有志进取者以具体的理论指导。
    这也不能怪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因为他们毕竟是受到了历史环境和思维的广度深度所限,能做到这个程度就已经不易了。
    鉴于中央是由严明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而且过几天严明要来出席万阳经济改革实验区的启动仪式,所以林海和严明通过两次电话,又和马民远、宋汉杰和许宏滨等省市领导作了反复的商议以后,决定在万阳市经济改革实验区启动大会的最后,由他来作一个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的发展》的长篇报告。
    林海认为,充分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树立改革的意识、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正确理解和认识设立经济改革实验区的重要意义,是经济改革成功起步的关键。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林海也要通过这篇讲话树立他在万阳市的绝对影响力,对此他事先下足了功夫来进行准备。
    三天以后,河中省和万阳市召开了隆重的“万阳经济改革实验区启动大会”。严明代表中央和国务院从北京前来出席了大会、并要在会后对河中省进行工作视察。同时出席大会大还有有关部委和一些将要陆续设立实验区的省市的负责人。
    大会的议程安排让很多人感到了意外。因为九点钟开始的大会,上午的两个半小时是传达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设立经济实验区的决定和各级领导的讲话,而下午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却由河中省委的综合事务顾问林海一个人包干了。
    这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不明就里的人、尤其是外省市来的一些领导,私下责怪河中省委连起码的规矩都不懂,是不是这几年出了风头就忘乎所以了,中央首长对此能满意吗?而知道内情的人则对抱有极大的期待。
    然而,当下午的会议开始时,那些颇有微词的人见到身为中央首长的严明率部委领导们一个不漏的端坐在主席台上时,不由得大跌眼镜!他们还没来得及细细揣摩,林海就手拿讲稿走到了讲台前。照例按他的老规矩,还是站在那里发言。
    林海的这篇讲话分为了“睁开眼睛看世界、我国经济模式和管理结构的利弊、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意义、经济改革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我们面临的任务和困难”等五个方面。
    这篇讲话带有一定的务虚性质和个人的理解,可不必像给中央提建议那么严谨,所以林海融汇了两世知识,今世的用于举例和说明问题,前世的用于指点方向和勾画蓝图,竟做出了一篇骨肉丰满、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瞻前顾后、通篇给人以沉思或激奋的重量级大
    一些较为敏感的人也从中听出了林海报告中所深藏、并没有完全展开讲述的一些地方。比如,林海在谈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时说道:“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必要补充。”
    这就比中央有关权威人士所讲的多了“在现阶段”四个字。那么以后呢?
    还有,他又谈到“某一阶段改革的成败与否,并不光是体现在经济数据上。在物资条件改善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人们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也将成为继续推动改革的强大动力。而如何处理这方面的问题,甚至比单纯的解决经济问题还要复杂。所以改革越是深入,我们就越要慎之愈慎。”
    为什么会如此?林海也没有详细讲述。但口气却是极为严峻的。
    但不管怎样,林海这个报告还是使众人的视野大开,头脑一新。也再次领教了林海广博的学识和开创性的思维。
    结果,林海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鼓励中讲得有些收不住口了,而听众听得也痴醉入迷,原定不超过三个半小时的讲话不得已一直讲了四小时零五分,才在长久的掌声中结束。
    会议结束以后,不善喧闹场合的严明要到女儿那里去吃饭,也好尝尝久违了的小尚的手艺。不过严明也很体谅林海难处,没让他跟自己到佳园去,而是留下了陪其他人。
    所以马民远等省委领导和一些部委领导在晚宴上就没了约束。和林海熟悉的那些人上桌后还没开始动筷子,就对也陪同在场的林海连声抱怨他的讲话太长了,这个说胃病犯了,那个说血压高了,平常吹嘘自己身体好的这时也在喊腰疼,一致要林海给他们弄些特效药品来。
    不过,在闻讯过来的王晓燕以一人一箱金樽明月为代价替林海解了围以后,所有人的病瞬间便全都好了,即刻就精神焕发的投入到了杯盏交错之中,让刚才在一旁跟着紧张了半天的不知情者和赶来的保健医生目瞪口呆。
    “用白酒来治疗胃病和高血压?这是世界医疗奇迹!”
    林海这篇讲话引起的波澜迅速的蔓延,先是第二天的河中日报和万阳日报做了全文登载,接着全国各大报刊也做了转载。很多领导和理论专家们一致公认这是几个月来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最为精辟全面解析一篇讲话,最后被中宣部定为了各级党员干部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参考
    之所以定位参考文章而不是必读是因为对林海这篇讲话也有不少人的意见向左,大多是集中在了他讲话的后两部分。确实,如果要是把林海的讲话分开来看,就其中的一些内容最少可以给他扣上一顶“妖言惑众”的帽子。可林海的巧妙就在于他紧紧抓住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条主线,首次把十一届三中全会抬到了可以与遵义会议相提并论的位置,使得一些人不便把否定的结论下的太早。
    中央首长们对林海的讲话也进行了议论,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也是看法不一。不过最后的观点还是统一到了一点上,“既然是实验区,就让小顾问大胆去闯吧!”
    但是不管哪一方面的人都在关注着万阳市的下一步动态。
    城市经济改革涉及面相当广,前世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起步的。包括苏联在六七十年代也做了类似的改革,但最后又回到了原路。
    林海认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实际上就是一个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生产潜力、初步尝试市场经济的过程。这项工作应该不难做到,尤其是在我国目前各类商品还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扩大企业自主权在短期之内会有相当明显的效果。
    但是接下来呢?由于计划原料和非计划原料、计划产品和非计划产品所构成的生产成本与产品销售之间的不均,低价原料转为计划外销售的巨大利益,必将会使价格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企业也无法处于一个起跑线上,在市场商品达到一定需求量的时候,各种社会的矛盾就将被引发了出来。
    前世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是实行原料和产品价格的双轨制,并逐步的过渡到一定意义上的以市场确定价格的单轨制。这种做法虽然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必要过渡手段,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由于其它方面、尤其是廉政以及法规建设上的滞后,致使价格双轨制所带了的官商不分、**的**现象,更是为后来的权钱交易的盛行和社会风气的恶化奠定了基础,激化了社会矛盾,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一定程度来说也是延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所以,更多的人把眼光盯在了市委和市革委将会采取哪些经济和政策举动时,林海却把党政机关的廉政及工作效率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
    林海有一种预感,怎样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做到经济发展与廉政建设同步进行,这将是他今世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而且在这方面具体怎样做才更有效,他也没有在手的把握,现在只能是从开始就抓,尽力的堵住**的源头。
    所以,万阳市新领导班子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并没有放在经济方面,而是首先放在了制定各级各部门工作考核标准和干部任用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其核心还是沿用了林海在丰裕县所采用的公开监察制度和干部任用连带责任制。超编或者是没有人敢为其承担责任的干部一律离岗学习,然后担任监察员或是另行分配其它工作。
    几乎所有的人都拥护改革,几乎所有的人都想享受改革的成果,可是又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愿意改革触动自己的利益。
    这是林海总结的前世改革过程中贯穿如一的一个巨大心理矛盾。今世也必当如此。
    果然,市委的决定一公布,整个万阳市的官场就如同遭受了强烈地震。
    但面对下面的纷闹一团,许宏滨的态度却极为强硬。他在全市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上宣布道:“我们担负着经济改革试点的重任,必须要有一个适应改革需要而有效运转机构和廉政的干部队伍。谁要是不想干就提出来,市里拿钱出来养着你都行。但是对于那些又想要权又不想担责的人,在万阳市我绝对让你混不下去。在一个星期之内,要么去告倒我,要么就执行市委决定。留在位置上的就赶快把你的工作做好,不要让别人抓住了你的把柄。我相信大多数同志应该是拥护市委决定的。”
    这怎么听也不像是一个市委书记讲的话,倒像是??????不好形容!
    许宏滨这样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次要搞好了我就可上到省一级,搞不好了我就找儿子拿钱供着我到全国去旅行。”
    许宏滨也是横下了一条心,同时也感到了无后顾之忧的官当起来真爽!
    当然许宏滨也不是一味的强硬,按照中央和省里给的特殊政策,在职的干部们可以享受比较优厚的岗位津贴,对岗不对人,最高可拿到每月七十元,最低也可以拿到二十五元。此标准将随万阳市的经济增长幅度而浮动,而且还有相应的考核扣罚办法。当然,如果万阳的经济改革没有显著成效,这个津贴也就会随之取消。
    岗位津贴的数额基本上是参照现在在岗人员工资标准百分之五十来制定的,这对于各级干部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不就是多出点力吗?不就是工作多负点责任吗?又不是要命的事,有钱不挣是傻瓜!
    对于那些工资低、职务高的中青年干部来说,津贴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要大。像王晓燕,基本工资加各种补贴是五十几块,可她的副处级津贴就可以拿到四十五元,惹得琳姐姐也嚷着要调回万阳市工作。
    “你缺那点钱吗?”这完全是找个借口试看林海小弟听不听话。
    果然,在林海提出给严琳安排个副厅级,让她每月多拿六十块钱以后,琳姐姐就只当是没这回事了,到了晚上反而对小弟对自己的重视给予了特殊的奖励。
    解决完机构和干部问题以后,市委和各独立单位的领导就带着提纲到基层去进行为期十天的调研工作了。
    林海则在王晓燕的提醒下想起了自己还是一个研究生,而且因为打仗还有几门课没有考试,所以不得以乖乖的跟着王晓燕来到了河大,认真坐下来参加了五天的学习和补考。
    当然几门考试肯定是会全部通过,但所谓上课的却又一次的走了样。
    万阳市被确定为经济改革实验区这一消息,本来就足以令搞经济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们瞩目和跃跃欲试了,而自己的学生却是经济改革试验的组织者,这不由让欧阳教授等更是欣喜若狂。机会难得,所以林海几天上课的时间基本上都成了围绕城市经济改革而进行的交流和探讨,连法律系的教授们也带着弟子加入了。最后教授们和林海达成了协议,在任何时间里他们都可以给林海和王晓燕单独授课,教授们则组织两个课题组,跟踪研究万阳的经济改革以及法规建设、并且为市委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
    而王晓燕这次真的是眼都没眨,就给了经济系和法律系各两万元的课题研究经费。
    不过由于林海和王晓燕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河大以至于整个万阳市的超级名人。所以当第一天听到了林海和王晓燕回校上课的消息后,他们所在的教室外就很快的就围满了老师和学生。不得已林海和王晓燕只得各自出来和大家见面,可谁知一出来后人却越聚越多,要求签名的和没完没了的提问令两人应接不暇。最后校领导和校保卫处只得倾巢出动极力劝阻,还在教室的走廊上设置了警戒线,这才使林海和王晓燕得以重新坐回到教室里。
    而林海一时心血来潮,本想找柯建阳借一个饭钵,中午去重新体验作为一个学生生涯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堂的拥挤和喧闹的计划也被搁置了。不得已还是赶回了佳园吃饭。
    河大赵书记对林海埋怨道:“这也是怪你来的少。你要是经常来,让大家都见惯了,不就没有这事了吗?”
    赵书记实际上的心里话是:“不要求多的,你们只要是三天来一次,次次不空手,我每次亲自给你们站岗、端着碗到食堂给你们打饭都心甘情愿。”
    但鉴于对母校的感情,林海和王晓燕还是无法拒绝盛邀,答应用了两个晚上一起在河大和师院各作一场报告,以满足老师和学生的愿望。
    林海的报告题目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机遇与挑战”。王晓燕的报告题目是“我所看到的美国”。
    这两场报告的海报一贴出,不但是在河大和师院,在其它的大专院校也引起了同样的轰动。结果河大和师院不得已把报告会的地点都改在了室外的运动场,以容纳更多的来自外校的听众。
    对于年轻学生们来说,报告的内容是一个方面。林海和王晓燕事业上的成功以及与奋斗经历伴随在一起的爱情、近乎完美的搭配,更是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所以,两场报告的盛况空前和所产生的巨大反响,是历史上来从未有过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