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35章 各送各的意中人

    任行阳扭头一看,是督导的兵曹从后面赶上来了,对他和徐申牧怒斥:“给我闭嘴!走路还不老实!”二人这才安分了,继续前行。
    那兵曹却还不走,用鞭子指了指任行阳。喝道:“你!头发扎起来!”
    在平凉军中,从校尉以下皆需统一装束。束发成髻就是个硬性要求。那兵曹逮住他也是正常。可任行阳我行我素惯了,在龙骑营里连总教头都管不了他,这小卒他哪会放在眼里。
    他从眼角瞄了那粗悍军士一眼,一句“关你什么事”正要出口,头皮一疼,身子一歪,脑袋差点没给拽掉了。
    “干什么你!”任行阳扯回头发。徐申牧你小子活腻歪了!?
    徐申牧冲那兵曹一脸讨好。“这人粗心,给忘了。马上!马上就扎!”
    “快点扎!”瞪了他们一眼,兵曹又跑前面去了。“那边的,跟紧些!”
    “你还以为这是在龙骑营呢,新来乍到的,收敛点吧!”徐申牧等兵曹走远了,小声提醒道。
    任行阳刚想回嘴,想到李崇越严厉的面孔,想想他说的也对,这才不情不愿得束了个松散发髻。
    行至郊外白鹿亭时,雨已停了。一道道阳光穿过依旧浓密的云层,投射在郁郁葱葱的白鹿山顶,给一座小巧精致的亭子镀上金边,老远就能望见。
    那便是白鹿亭。
    传说古时一对情侣在此处分别,乾元去了北方,归期已至却音讯全无,坤泽每日于此北望等候爱人,最终化为白鹿,奔向北疆的皑皑雪原,追寻爱人而去。之后,人们在山上建亭纪念白鹿仙子,后人也多在此山下送别离京的亲友。
    山下树林中有白鹿河,河水沿着官道一路几十里奔流向北,之后蜿蜒经过狼图山的崇山峻岭,最终散开成无数支流消失在北疆的草甸沼泽之中,其中最远的一只支流甚至汇入远在西域的青盐大泽。
    永安习俗,出征军队路过此处时,士兵的亲属或爱侣会置下两杯酒,一杯敬过天地之后饮下,另一杯遥敬出征的亲人或爱人后洒在河中,寓意一杯同天地,一杯待君归。
    此时,林中河对岸已经站了不少人。因为有龙骑营里的世家子弟出征,有几家送别的排场还相当大。一路幡旗凉棚车驾摆出了几里,好不热闹。
    人们看到自家亲人后便招呼着,远远相望遥祝,洒下酒水。将士们也举戟示意。永昌以从军为荣,送别的人们也是骄傲欢喜大过悲伤。
    徐申牧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家人,看到那边洒酒入河便自豪地高高举起手中的长戟。不过很快他就收回手,面露尴尬,极不自然地在马上挪了挪,好像那马鞍子扎屁股似的。
    任行阳往岸上一瞥,果然瞧见几个熟悉面孔。男的女的,乾元中庸都有,正端着酒杯,眼巴巴地往这边张望呢。
    不正是徐申牧的几个相好。这几个还算是处得久的,任行阳打过照面认得,真正勾搭过的还不知有多少。得亏徐申牧保密得紧,他们彼此不认识,不然这会可就热闹了。
    人群里任行阳又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正是那香满楼的歌女秀儿。就见她一脸忧伤,含情脉脉望向这边,想来是已被徐申牧安抚好了。
    任行阳撇了徐申牧一眼,见他两眼目不斜视盯着前方,嗤笑一声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惹了一身腥不说,你若是战死了回不来,倒白白耽误了他们。”
    “瞎说什么呢!你才回不来呢!”徐申牧怒瞪双眼道,出口才发现自己也犯了忌讳,“啊不是,,,呸呸呸!你嘴怎么这么欠呢!”
    他白了任行阳一眼,看他笑得满不在乎,知道这人是从来不敬神鬼,百无禁忌的,只得道:“不劳你操心,小爷我早已安排妥当,该断的就断,该放的就放。好聚好散都是说好了的,哪知道一个个的又都来送了。真是太不守信用了!”
    “不守信用的是你吧!你那四处留情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还好意思说。”
    “呵呵,这不是,,已经在改了么,,”徐申牧一脸苦笑,声音也小了下去。
    好不容易走过了人群密集处,徐申牧才放松下来。看过徐申牧的笑话,任行阳就再没往河那边瞧。他既不指望能瞧见自家老爹,也没有爱人会来送行,这种温情的场面和他无关。他状似随意得将目光投向别处。
    呜喔~~~
    耳畔突然响起一声哨音,和他昨日登山时吹得一模一样。
    他扭头看去,只见对岸一位黑衣公子正手持一个酒盏,笑意盈盈地冲他举杯示意。秋日的暖阳透过树梢照在他英武的脸上,显得那笑容越发灿烂。
    这黑衣公子可不正是启光。他一身黑色织金边广袖袍服,紫金带钩碧玉腰坠,魁梧的身姿十分惹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贵公子呢。
    任行阳就见启光望着他,双手端着酒盏向天举杯,之后潇洒地仰脖一仰而尽。又取了一杯,依旧望着他,笑着单手举了举,便将酒缓缓倒入河中。
    任行阳心情复杂。他没想到启光会来为他送行,很是惊讶,还有点感动。可是那酒让他想到醉倒他的那劳什子浮火,只觉得启光笑得十分可疑。
    这人昨日还戏弄他,今日又来送行,既不是亲人也不是爱人,难道是专门来笑话他的吗?莫名其妙!任行阳心里想着,瞪了启光一眼,干脆的转开脸。
    可是他也知道,谁又会专门为了取笑人,大老远跑来这白鹿亭呢。虽然不打算搭理对方,任行阳心里却是涌上一股模糊不清的感觉,怎么也气不起来。
    走了一段忍不住回头看去,那人仍立在树影婆娑处,唇边一抹浅笑,遥遥望着他。
    任行阳手里紧了紧,心里一软,终是向对岸草草举了举长戟。
    “那谁啊?”徐申牧注意到任行阳的动作,好奇地问。
    “一个朋友。”任行阳不想多说。
    “骗谁呢!只是朋友能来这里送行吗?那人那么高大,是个乾元吧。”徐申牧明显不相信任行阳。“你什么时候认识的,我怎么不知道。”
    任行阳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又听徐申牧大惊小怪道:“哇塞!他旁边那是个坤泽吧!也太漂亮了!跟你上次带到营里的有一拼。”
    什么坤泽?任行阳刚才只注意启光了,这会才发现,有一位青衣公子立在启光身后不远处。
    这人身量较小,被高大魁梧的太子殿下一衬托,那小身板仿佛迎风即倒。一身书生打扮更显单薄。头上戴顶帷帽,帽顶露出的发髻上插着几朵淡蓝小花。此时帽上的黑纱撩起,露出一张娇俏灵动的面孔。
    任行阳大吃一惊,这不是他见过两次惊艳两次的神秘美人吗?
    再看他们身后,跟着同样乔装成仆从的季寻安和几个家丁打扮的护卫。
    徐申牧还在咋咋呼呼,任行阳却是满腹疑惑。
    这美人手里也捧着一个酒盏,满眼不舍,哀愁欲泣。他也是来送行的吗?他既然是太子殿下的情人,送的自然是亲人了。任行阳顺着那目光望向前方,却只见高高挑起的尉字大旗下一抹钢盔上的殷红。他眨了眨眼,更加不解。
    周围的私语声多了起来,不少士兵也看到了那美丽的容颜。大部分人哪有机会见到坤泽,无不惊奇赞叹,频频张望。
    任行阳还奇怪这回怎么没人训斥了,一瞧原来那军曹自个也看得失了神,下巴都合不拢了。
    那青衣公子却像完全没察觉一样,哀伤得眺望着。还是季寻安上前小声提醒了,他才匆忙放下遮面的黑纱。军曹的呵斥声又响了起来,听起来格外精神,任行阳只得回身坐好。
    身后的河岸边,黑衣公子依旧静静地站着,直到任行阳的背影消失在一片灰亮的铁流中。
    白鹿河带着沁人的酒香和亲人的牵挂,跟随出征的队伍蜿蜒北上,忽而奔腾忽而涓细,直到草原深处。而此时的塞北初雪刚落,寒风乍起,即将迎来漫长而严酷的冬季。
    ————
    任行阳出发北上时,姚锦之正坐在家里生着闷气。
    自从他决定终身不嫁之后,便打定主意要痛痛快快地过完接下来的日子。
    书上说不结契最多能活到四十岁,那他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可不能浪费。等临时结契的时效一过,他就要带着书箭,出去游山玩水去。至于父亲答不答应,他才不管。
    他就不信了,谁说坤泽必须依附乾元才能生存的。
    就像今日,和自己亲如兄弟的任行阳出征,他本该去白鹿亭送上一程。可是父亲却说什么也不让。明明身上临时结契时留下的乾元味道已经很淡了,只要带上个香囊就没人能发觉。没办法,他又打算像往常一般偷偷溜出门。
    可是书箭伤势未愈,仍在家里养伤,他只能交待新来的小厮准备车驾,结果那小厮胆子忒小了,直接告发了他,导致姚锦之院外把门的又多了几个。
    好不容易熬到巳时,姚锦之抱怨身上不舒服,早早用过午膳便去里屋睡下了。外面的仆人们见主子睡了,也放松下来,小憩的小憩,摸鱼的摸鱼去了。
    姚锦之可没真的睡着。
    虽然巳时已过,很可能已经赶不上了,但他仍想试试。换上一身最简朴的衣裳,带上最刺鼻的香囊,随手摸了一把金豆,又将一支青□□箫插在腰间,他蹑手蹑脚摸出院门,从西角门溜出了姚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